终极揭秘:林彪和粟裕的军事才能谁更强

老顽童。爱好文学,历史,地理,经济,哲理,时事,回忆,笑话,唱歌,电影,种菜,养鸡,游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终极揭秘:林彪和粟裕的军事才能谁更强

林彪、粟裕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主要对手都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杜对关外共军和关内共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是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关于二人指挥才能,林彪自己曾有如下评价:“我因为长期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担子很重,打仗较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孤军作战,一般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

  文章摘自《快乐老人报》2012年1月2日 原题为《林彪粟裕军事才能谁更强》

  林彪和粟裕都是1907年出生,都在将帅中年龄靠后而排名靠前,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年龄倒数第二,林彪在元帅中排名第三,年龄最小。两人都出身于地主家庭,身材矮小,不善人际交往。关于两个人孰强孰弱的问题,一直是军史爱好者争论的话题。我们姑且不论二人高下,单就两人于解放战争中可统计的数据打一个分,至于谁更厉害,就留给您来评判吧。

  1 统兵实力

  林彪:★★★★★

  粟裕:★★★★☆

  大兵团作战并不是谁都能指挥的,兵越多管理越困难。解放军历史上单独指挥超过50万以上军队的将领只有三人:林彪、粟裕、彭德怀。解放战争中,粟裕时任三野(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实际指挥者)、代司令员,1947年即指挥华东野战军10个纵队及1个特种兵纵队约27.5万余人(不含军区部队)。淮海战役中,粟裕指挥所部42万人,战后,野战军达到55.1万人。

  林彪时任四野司令员,1945年底即指挥东北民主联军部队27万人(含军区部队),辽沈战役期间,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四个兵团70余万人,平津战役时他麾下将士超百万。

  2 歼敌数量

  林彪:★★★★

  粟裕:★★★★★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精锐的嫡系主力部队,主要是由粟裕和林彪歼灭的。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47.2万人;随后又在平津战役中与华北军区部队一道,消灭国民党军52.1万人(含起义部队)。共99.3万人。

  华东野战军分别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歼灭国民党精锐共64.3万人,又在渡江战役中歼敌30余万人,共计94.3万人。

  蒋介石全部美式装备的“五大主力”,粟裕指挥华野歼灭了两个半,即孟良崮战役中歼灭“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淮海战役中歼灭第5军,以及淮海战役中派出5个纵队与刘伯承指挥的中原野战军一起歼灭第18军;林彪指挥东北野战军歼灭了其中的两个,即辽沈战役中歼灭新1军、新6军。考虑到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起义部队较多,此项粟裕胜出。

  3 自身伤亡

  林彪:★★★★★

  粟裕:★★★★☆

  林彪: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自伤亡6.9万余人,平津战役自伤亡3.9万人。合计伤亡10.8万人。

  粟裕: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自伤亡9.1万人,渡江战役自伤亡6万余人。合计伤亡15.1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比较,因为林、粟二人在各自指挥的战役中,所面对的敌人是不尽相同的——虽然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和两人对抗的国民党军总指挥都是杜聿明,但国共的兵力对比却并不相同,敌我态势和双方采取的战略战术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辽沈战役是我军70万人对国民党军55万人,淮海战役是我军60万对国民党近100万,但不能说辽沈就比淮海容易打。毛泽东对淮海战役作过点评,那是“一锅夹生饭”、“粟裕立了第一功”;但辽沈战役却是我军对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优势、装备齐整、士气高昂的国民党军的第一场大战役,这一战“扣住了蒋介石的命门”。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辽沈战役后,全国的民心以及双方部队的士气已经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粟裕在淮海战役所占“人和”远胜于林彪之于辽沈,所以才有了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的说法。淮海战役中我军方面,地方民兵参战人数达到60万,支前民工达到530万!而林彪刚入关时,老百姓对共产党的军队是不认可的。

  4 对手评价

  林彪:★★★★★

  粟裕:★★★★

  林彪、粟裕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中主要对手都是国民党名将杜聿明。杜对关外共军和关内共军曾经这样评价:“关外共军的战略战术和战力都是关内共军无法比拟的。”杜聿明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1946年,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含其最精锐的入缅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而林彪刚入关的11万部队是没有整编的部队,且入关时没有携带武器。虽然到东北后林彪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

  但辽沈战役开始后,东野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

  而杜聿明与粟裕交手,虽然杜聿明最终也失败了,但他却很不服气。

  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徐州“剿总”副司令)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主张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攻击华野,收复济南。该计划于10月2日获得批准。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接受的刘峙(徐州“剿总”司令)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得面目全非。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的挨打阵势,黄伯韬兵团因此被包围。

  在黄伯韬兵团被包围之后,如按杜的计划国民党军队仍有取胜可能:杜聿明的计划是先用徐州国民党主力南下消灭正在阻击黄维兵团的刘伯承邓小平二野(40万打10万),然后再北上,救黄伯韬兵团。如果三野分兵救二野,那么黄伯韬兵团(12万人)就可能突围而下,国民党的80万大军就会集中在一起与三野和二野的60万军队大战一场,国民党军至少可以避免被各个击破,淮海战役将是另一种景象。

  总体而言,杜聿明认为,国民党军如果不是蒋介石、刘峙瞎指挥,犯那么多错误,完全可以打败华东野战军。

  总评:林彪与粟裕都是解放军历史上最杰出的将领之一,都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从字面上实在很难决出高下,以上分析带有部分主观性。不过,关于二人指挥才能,林彪自己曾有如下评价:“我因为长期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担子很重,打仗较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孤军作战,一般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如豫东战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

[Z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