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
十月回北京又去了一趟孔廟,國子監,國子監是等同於現在的北京大學和國家教育部的一個綜合體,它既是中國古代全國最高學府,又是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部門。在????院的側殿裡有一固定展,稱"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展覽利用現代 化的聲光電技術及歷史文獻實物,讓觀者瞭解了這延續了近一千三百年的考試制度,也是政府官員的選拔制度。
說起這科舉制,也是真湊巧,是興於女人,亡於女人。隋唐之前,朝廷選拔官員基本上是採用察舉制,由地方鄉紳推舉德才兼備的幹部向朝廷上報,也就是所謂"舉孝廉"。因缺乏選拔標準及公平性,被後來逐步完善的科舉制所替代,這一替代就是一千多年。所謂興於女人,亡於女人,是武則天在位時,科舉制開始實行,而止於慈禧的任上。
經過一千多年的日臻完善,科舉制在古代中國是一個相對來說相對透明,公平,上下都接受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當然有它嚴重的偏重性。在古代只有讀四書五經聖賢書才是正路,技術方面的知識都被貶作"奇淫技巧",是絕對不可登大雅之堂的,持有一技之長的人像木匠,裁縫,剃頭,戲子都被歸類於下九流。
古代走仕途是漫長的過程,以清代科舉為例,從童生,秀才,監生,舉人,貢士,進士,經過院試,鄉試,會試一直到進京殿試。真是過五關斬六將。展覽中有模擬清代的貢院(考埸),每個考生只有大約兩平方米的一個小格子,吃喝住答卷均在裡面完成,有如坐監。考試作弊古而有之,看到一作弊之物,一幅尺方白綾,上面寫滿蠅頭小楷,絕不誇張,字真是細如蒼蠅腦袋,沒有好視力還真不行。還有作弊被抓,戴枷示眾的實照,大概是在清末。
漢文化和儒家文化深刻影響到中國周邊的這幾個使用筷子的國家,日本,韓國,越南都效法中國而實施科舉制度,日本的科舉制只在中國初興時的唐朝實行了三百余年便廢除了。而其他兩個國家基本上像中國一樣也延續了一千多年,越南廢除科舉制甚至晚於中國。科舉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人的思想,儒學至上,日本廢的早,所以儒學遠不如其他兩個受漢文化薰陶國家的推崇。
東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