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社评:不给分裂势力在大学“布道”的机会

兵者,国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环球时报社评:不给分裂势力在大学“布道”的机会

[环球网2014-01-18] 据外媒报道,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教师伊力哈木·土赫提15日因涉及违法案件被警方逮捕。对这个大多数中国人很陌生的名字,西方媒体16日便给予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同日也表示“深度关切”。这种近乎直播式的关注,反映了西方很愿意从伊力哈木案中挖掘特殊价值。

伊力哈木的确“不普通”,他与“世维会”和海外媒体关系甚密。据了解,伊力哈木常在课堂说些煽动性的话。他在2006年创办“维吾尔在线”网站,该网站在“7·5”前后十分活跃,因“大肆进行煽动宣传,传播谣言”曾多次被关闭。这些年多起涉疆事件发生时,伊力哈木都接受外媒采访,毫不掩饰地表达“异见”。

伊力哈木是维吾尔族人,他和西方都刻意突出他的这一“特殊身份”。但这个“特殊”在法律面前是不存在的。伊力哈木首先是中国的公民,只要他违了规违了法,不可能因为他是维吾尔族就加重惩罚,但也不会因此就“网开一面”。

伊力哈木案仍处于侦查阶段,官方不可能迅速公布案情细节。中国的立法已经比较完备,而且积累了经验,已经具备对“敏感案件”从诉讼程序到审判过程都严格依法办理的能力。西方在伊力哈木案上“先声夺人”,提出一堆质疑逼中国司法当局“自证清白”,炒作“维族学者被打压”的悲情故事。这是西方的老把戏。我们认为中国司法部门不可以西方舆论为做事的标尺,而应坚持恪守法律。

对伊力哈木涉嫌犯罪的行为,法律自会得出结论。我们将拭目以待。让我们惊讶并不解的是,以伊力哈木已经公开的分裂言行,他为什么能长期站在大学的讲台上!大学校园崇尚思想和言论自由,但这与为民族分裂言行提供舞台完全是两回事。必须指出,美国大学老师的嘴巴比中国大学老师的谨慎多了,中央民族大学决不应是伊力哈木这种人向学生灌输极端主义思想的地方。

言论自由的边界如今在大学里有些模糊,需要逐渐厘清。这个过程也是全社会形成共识的过程。但在涉及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这个进程需要加快。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决不能让一些存心不良者有机会在大学生中间布他的“道”。校方遇到“越界”的教师,应有魄力及时予以警告、停课等处分,甚至将其清除出教师队伍。

去年“冲撞金水桥”事件,伊力哈木曾宣称涉案暴恐分子更像是“受到不正当待遇的自焚者”,试图从道德上为暴恐分子开脱。这些年相继发生的涉疆暴恐事件,牺牲者多是包括维吾尔族同胞在内的无辜生命。我们要坚决打击冲在一线的暴恐分子同时也要坚决清理支持暴恐的“思想舆论阵线”,将暴力恐怖主义势力彻底孤立起来。

西方舆论总想把“伊力哈木案”这类事情闹大,这是它们的一贯做法。但他们不可能做得到。如今的中国社会虽然内部呈现多元,但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上,还是共识度很高的。这是中国团结的内力之一。西方媒体炒作一番,只是多一个插曲。

遭到中国警方逮捕的疆独鼓吹者、前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教师伊力哈木·土赫提

疆独分子伊力哈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