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舅舅活到100岁零两个月才驾鹤西去。
他住在上海,原是上海天厨味精厂董事长。 解放后味精厂由国家接收, 他也就悠闲地过着半退休的生活。 此时妈妈和我住在苏州, 我和舅舅很少见面。 外婆在世时就住在我家, 舅舅经常到苏州探望外婆。 在我的印象中, 他中等偏高,偏瘦的身材,穿着讲究, 一身中式服装,和蔼,健谈,是个美食家。 每每谈到饮食, 他总是款款而谈, 他似乎知道苏州, 上海所有的名菜馆, 包括西菜馆, 知道那个菜馆要点什么菜, 讲到各色名菜的色香味,他总是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那时我还很小, 十来岁, 一听到我舅舅讲如何品尝各派菜系, 我总是口水直流。 他给我介绍苏州松鹤楼的松鼠桂鱼,知道我喜欢吃面, 要我一定要去尝尝灵岩山上和尚庙里的香菇什锦面, 朱鸿兴的鳝糊面, 等等, 等等。有时和我妈妈去上海, 他一定和姨妈一起宴请妈妈, 我记忆中最最美味的是叫花鸡, 清蒸火腿, 和锦江饭店的锅巴虾仁, 尤其是这锅巴虾仁, 上菜时两个盘子, 一盘装刚刚起锅的锅巴, 一个盘装着热气腾腾的大虾仁, 颗颗虾仁淡红色, 勾了芡,包裹着汤汁, 呈半透明, 往锅巴盘中浇上去, 嚓的一声, 青烟直冒, 那味道, 嘿嘿, 现在一想起就掉口水。
据我所知, 解放前他抽过鸦片, 后来戒了。他不抽烟, 饮点酒, 但不酗酒。 我的印象中他从不锻炼,从不劳动,家中有人伺候,养尊处优,喜欢书画, 听听评弹。 我出国后就很少回去, 最后一次见到他时, 98岁了。 他眼晴已经看不清楚, 耳朵也不行, 要带助听器, 但还很健谈。 他告诉我每天早晨起床两小时,室内走动走动,听听新闻,其他时间卧床休息,最高兴有人和他闲聊。 我问他长寿的秘诀, 他立即回答我:“吃肉”! “哈! 一日三餐, 顿顿有肉。 我从早晨就开始吃肉, 一碗稀饭, 一碟蒸火腿”。 在多次闲聊中,我总结了他有四大特点可能对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一,性情开朗,他始终保持乐观。 记得和我说过,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所有的财产都给红卫兵抄去了, 后来他听说要归还部分财产, 钱还没有拿到手,那时彩电刚刚上市, 就问别人借了两千多元买了一部彩电, 享受起来再说; 其二,十分细致的把握自己的起居, 饮食, 健康。 他告诉我, 生活要有规律, 进食不要过饱, 睡眠一定充分, 大便一定通畅;其三,可能带有家族长寿基因的成分; 其四,有一个活到100岁的目标, 每天他在数, 还有800天, 还有600天。。。。。。有着着强烈生存愿望。 虽然, 最后的几年中, 生活十分艰难,眼不能看, 耳不能听。 然而, 他坚强地走完了自己设计好的百年人生轨迹 。
现在网上经常见到如何养身,如何长寿, 大多数的文章里都谈到不要抽烟,少吃肉, 多吃水果, 素菜, 坚持锻炼, 等等, 等等。 这些建议应该都是正确的, 但是每个人的生理,生化, 代谢的状态都不一样, 象我舅舅那样喜欢吃肉, 没事儿; 邓小平烟不离手, 活到90多;最近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上海有一位老妇, 活到108岁, 从不锻炼。 但是, 九九归原, 有一条非常重要, 似乎100% 的长寿者, 都是心情开朗, 有着强烈生存愿望的。
人人追求长寿,其实更重要的是改善生前的生活质量,以及考虑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点贡献,来得更实际一点。
人人追求长寿,其实更重要的是改善生前的生活质量,以及考虑在有生之年多为社会做点贡献,来得更实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