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于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 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 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 (Kalkbrenner,1788-1849)。

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 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 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 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 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不同版本的介绍

1、波利尼/克莱茨基 爱乐乐团

   1960年波利尼在肖邦钢琴大赛上夺魁后马上录制了这部协奏曲,一举成名。这也是波利尼最早的录音,并受到企鹅(评为三星带花)和日本唱片艺术的双重推 荐,乐迷几乎人手一张。这也确实称得上是此曲最顶级的演奏之一。此时18岁的波利尼正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的时候,他的演奏正像春天刚返青的绿草一样充满了 乐观开朗的向上之气和年轻人才拥有的烫人的爱的热情,毫不做作。触键灵敏而细腻,节奏婉约而稳定,线条层次清晰,技艺无懈可击。特别是第三乐章,真象一匹 小鹿肆意奔跑,无牵无挂的令人心胸顿时开阔。也许唯一的缺憾就是我们在其中难以感受到肖邦那种特有的伤感情怀。可惜这种可贵的特质在波利尼后来的唱片中再 难听到了,他追随米凯兰杰利而引退若干年,复出后虽然技巧达到了顶峰,但录制的肖邦几乎都成了高品质的“收藏品”。

2、阿格里奇/阿巴多 柏林爱乐

   作为1965年的肖邦大赛的冠军,阿格里奇也是以演奏肖邦协奏曲闻名的,这是1968年的录音母带、1996年的重新制作。她和阿巴多合作的《e小调第 一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自然天成的上品,也是肖邦这首协奏曲最热门的版本,许多少男少女都很迷这个版本。阿格里奇采用的是她标志性的稍快的速度,一出现就 信心十足,以动人的激情和飘逸的音色展示出辉煌的技巧,她的快速运指象炫技大师那样如行云流水,而且演奏中不失作品应有的清新艳丽。不过这个版本早已不能 满足我了。总的感觉是,热情有余,少了一份内敛。她的其它唱片也大多如此,第一次听觉得很棒、很过瘾,时间长了就不想再听了,也许丰富的感觉没经过理性的 提炼,给人的感动只能是暂时的。真正常住人心的,其实是艺术化的思想。

3、阿格里奇/迪图瓦 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首先迪图瓦棒下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的引子部分,交响味似乎更浓烈,尤其是引子的开头和结束时让钢琴进入的乐段。这样的处理似乎更为明确,更富有活力的显 示该乐章全部重要的主题。时隔20多年后重新录制这首协奏曲的阿格里奇则更是如虎添翼,魅力不减,这位从不知道技巧不足是何滋味的炫技高手将这首曲子演奏 的灿烂辉煌,钢琴的音色更为华丽。要说缺憾,尽管和20多年前相比,阿格里奇在此也并不着意去宣泄豪情,但仍然使人感到缺少一种风度和智慧。这也许就是阿 格里奇的特色,不能再有所苛求了。需要强调的是新片的音质更为晶莹剔透,气韵更为铿锵。作为钢琴的测试片一点都不为过。

4、皮尔丝/克莱文 欧洲室内乐团

   这是我近年来听的最多的录音,也是目前最合我心意的版本。一开始旋律优美、纯古典小调式的主题在克莱文指挥欧洲室内乐团的演奏下就显得格外清新,为独奏 钢琴作出了极好的铺垫。皮尔丝的琴声一进入就透射出一股清新华丽、柔美深沉的韵味。不禁令人想起她的那套肖邦《夜曲》中的优美旋律。皮尔丝很能体会青年肖 邦优雅、贵族般的外表下,潜藏着那种诗人般的心怀以及郁积的热情。她弹奏的主部主题光辉灿烂,而副部主题则充满了忧郁,二者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种明朗的哀 愁,真是肖邦初恋感情的绝好表达。相比较于阿格里奇经常溅出火花的激情,皮尔丝更多的是要显示出宁静中的美感,更强调一种属于内心的安宁。整个演奏完成度 很高,浓密流畅的音符中夹杂着沉思的气质,琴声剔透而精致,脆弱而又忧郁,从容自信而自然有一种高贵气息,动人的魅力已经达到音乐语言的极限,使人难以自 拔。1998年的4D录音也非常优异,在DG一贯的厚实音响中增添了几分透明和甜味。

5、傅聪/汤沐海 华沙交响乐团

   傅聪先生的肖邦极负盛名,但也颇有争议。有时候我会感到傅聪对他想传递给听众的信息的关注超过了音乐本身,他的体会和见地当然是一笔财富。以前听他的夜 曲和马祖卡唱片,我个人认为好的极好,坏的就是有些作品“主题先行”的感觉委实多了点而显得有点刻意,不够自然。而这张肖邦钢琴协奏曲的录音则让我大为叹 服,堪称傅聪的最佳水平。在《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傅聪的处理与众不同,他似乎格外强调肖邦“柔中带刚”中的刚的一面。注意了!但这仍然是“柔中带 刚”中的刚而非鲁宾斯坦式的“刚中带柔”中的刚,这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傅聪呈献给我们的是一片和风细雨之境,他的音色太漂亮了,清冷雅致的犹如初春的雨 露。他好像特别注重浓淡的对比,意态与过渡、轻重与动静都在疾速中转换。特别是钢琴在管弦乐中来回穿插时,傅聪的演奏真是绚丽多彩,钢琴的步伐犹如艺术体 操运动员的脚步般轻灵快捷,给音乐表现的意境作出极好的点缀,从另一个方面体味出肖邦这部作品的特有情怀,很有说服力。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这张CD的录音 实在是太好了,弦乐非常甜,非常清楚,非常dynamic,钢琴声更是美到极点,非常通透。顺便再说一句,其中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也是我听过的最好 的演奏。

6、齐默尔曼/康德拉申 皇家音乐厅乐团

   齐默尔曼是当世为数不多的我喜欢的钢琴大师之一,在我的心里他几乎就是浪漫的化身。1975年他获得肖邦大赛的冠军后成了波兰钢琴界的骄傲。他曾经和大 师朱利尼录制了肖邦的2首钢琴协奏曲,乐迷都十分熟悉了,而这个录音则是1979年3月他和康德拉申指挥的皇家音乐厅乐团在皇家音乐厅的现场演奏,十分感 人。一切,都是那么淳朴自然,速度的选择是一般公认的,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如此年轻,如此清澈,没有因为年轻就挥霍激情的冲动,从骨子里透出一种从容和优 雅,其中的微妙的青春气息怕是只能用“不可言传”来形容了。尤其是其中的第二乐章更是弹的美妙无比,使人怦然心动。


Krystian Zimerman. Frederic Francois Chopin - Piano Concerto

 

7、齐默尔曼弹奏/指挥 波兰节日管弦乐团

   在经历了20多年演奏肖邦的生涯后,在肖邦逝世150周年纪念日到来前,齐默尔曼重新录制了这2首协奏曲,他首先组建乐队,从350名申请者中选出50 名年轻的波兰演奏家,其中不少人都有作为独奏家或重奏团员的生涯。他们都赞赏齐默尔曼,能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来帮助齐默尔曼实现他的梦想,这张CD就是在 这样的条件下录制完成的。说实话,刚开始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惊讶和难以接受,因为他和我们以前听到的肖邦是如此的不同,速度太慢了,第一乐章居然用了24 分25秒,相比他20年前的“正常速度”,足足慢了5分钟,是我听过的最慢的演奏。经历20年的风雨后,齐默尔曼成熟与理性控制下的浪漫和细腻与日俱增。 他的分句与触键都更为细腻多变了,强弱鲜明的对比更显出戏剧性的张力,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音符中多了许多感怀的忧伤,淡淡的愁夹杂着甜蜜,脆弱却怀有沉 思的气质。感人至深,也让人黯然销魂。缺点就是有时在段落之间有断气的感觉,感情投入进去似乎出不来,不过在当代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从中看到了 一个真男人的心境,他懂,何时洒泪,何时醉欢。顺便提一句,李云迪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录音。

8、鲁宾斯坦/斯克洛瓦泽维斯基 新爱乐乐团

   谈起肖邦自然要说到鲁宾斯坦,在普通爱乐者的心目中,肖邦的音乐就意味着鲁宾斯坦的钢琴。确实如此,我一开始听肖邦也是从鲁宾斯坦开始的,鲁宾斯坦最大 的贡献也许就是他为肖邦注入了不乏人情味的阳刚气,以区别于沙龙里的滥情与随意。他演奏这部协奏曲具有一种极为平衡的效果,弹性速度的应用较低到了最低限 度,表情的自然性保证了音乐的真实感,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无比的安定,好像是在努力克制着什么,比如那个年代特有的颓废和伤感。鲁宾斯坦给我们呈现的似乎是 一个中年的肖邦,豪迈大气,让人听完了说不出有什么生花妙笔之处,却对作品整体清晰明了,经得住反复推敲。但我总觉得这样的演奏虽然大气但有一点偏离了肖 邦的魂魄,尽管他在格调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9、弗朗索瓦/弗雷莫 蒙迪卡罗歌剧院乐团

   弗朗索瓦的肖邦演奏有意境,有诗意,有才气,有其独特的韵味,当然也有较大的争议,喜爱者奉若神明,厌恶者不屑一顾。他是科尔托最好的学生,但他和科尔 托的肖邦有很大的不同,有评论说他们之间的区别就象尼采和萨特的不同一样。确实如此,一位是浪漫的哲学,一位是哲学的浪漫。这部协奏曲的录音就是明证,他 把科尔托温软诗意的一面弃置了,而把他散漫无常的一面发挥到极致,特别是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显得略微沉重而拖沓,本该快速的连接部也加进了过多的犹豫和思 索,在副部主题出来时又明显加快了速度,显得非常随意。整个第一乐章都透着阵发性的不安与冲动。而二、三乐章也不同于大多数钢琴家弹的那么浓烈激情,弗朗 索瓦弹得比较清淡,节奏非常敏锐和有弹性,音色也很晶莹透亮,音乐变得鲜明而生动,法国式的纤巧超脱和优雅飘逸都尽显无遗。弗朗索瓦确实与众不同,我们听 到的好像是一个被红酒微醺过的肖邦。这是具有强烈个性的演奏。

10、利帕蒂/阿克曼 苏黎世乐团

   在我拥有的肖邦协奏曲的CD中,有不少老一代大师的单声道录音,几乎可以另外写一篇文章,但我在这里仍然要提到利帕蒂的肖邦第一协奏曲,尽管其录音不 佳。提起利帕蒂,用钢琴大师巴克豪斯的说法“他带给我们无尽的美丽回忆与哀悼。”来理解他演奏的这首肖邦协奏曲可能是最恰当的。利帕蒂的录音是我听过的最 具有19世纪浪漫风格的演奏,他的柔情胜于豪情,最让我迷醉的是他把肖邦那种优美之中隐潜的忧郁、暗暗的叹息和丝丝伤感的情怀都非常细致的表达了出来,这 一点也是其他钢琴家所缺乏的。如果你因为录音的关系就与这款CD失之交臂就实在太可惜了。

11、:陈萨/劳伦斯·弗斯特 里斯本古本加管弦乐团

  《Chopin: The 2 Piano Concertos/肖邦:钢琴协奏曲 1 & 2 号》 艺 术家:陈萨 Sa Chen (piano) 里斯本古本加管弦乐团 Gulbenkian Orchestra of Lisbon 劳伦斯·弗斯特 Lawrence Foster (conductor)。

  陈萨的版本,绝对是不容忽视的版本,她的诠释个人认为更接近肖邦的气质和精髓。 ZT 

 

爱莲莲 发表评论于
阿格里奇/迪图瓦!!!
康乐园小夜曲 发表评论于
非常谢谢博主的好文。

肖邦第一钢协很著名也很经典,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协奏曲之一。

很同意博主的看法,齐默尔曼很棒,可能是他本身和肖邦同为波兰人这点让他对肖邦作品的理解比他人更深之缘故,阿格里奇确实跟您说的一样【热情有余,少了一份内敛】,我总觉得阿格里奇虽然为女性但其气质有点偏向于男性化。

从个人表面气质来说,李云迪和普列特涅夫很适合于演奏肖邦的作品,非常遗憾的是李云迪内涵不足,可能是文化修养不够而造成的缺陷吧,气质内涵修养均跟肖邦作品比较匹配的普列特涅夫同样令人遗憾,他本人公开说不喜欢演奏肖邦的作品,真不知道是何解。
weston 发表评论于
博主这么捧Pires. 她第三乐章Rondo,非常勉强, 跟Rosina Lhevinne差不少.
west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散人不闲' 的评论 :
Garrick Ohlsson 是我下面提到Rosina Lhevinne 的学生.是很好的钢琴家.可惜演奏不多.
至于李云迪,他是高度模仿着Zimmerman. 没什么自己的理解领悟. 所以之后很少能进步,被朗朗拉下许多

散人不闲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eston' 的评论 :

现在的KISSIN弹的很好,希望他有录音。

GARRICK OHLSSON 的肖邦极佳。

李云迪得奖的那次弹的多好啊。
weston 发表评论于
如果你听了 Neuhaus的,你就会改写上面的单子.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895/200901/3840.html
还有 Kissin 11岁时的弹奏,水晶般的清纯.

Rosina Lhevinne 80岁充满活力的弹奏: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4895/200904/33354.html

作为音乐爱好者,建议写介绍时,朴实一点
乐乐柔板 发表评论于
实在是太喜欢傅聪弹的肖邦的这两首钢琴协奏曲,我特意买了两张碟子,以防万一一张坏了或搞丢了。
舌尖上的世界 发表评论于
要尊重原作者。
幸福剧团 发表评论于
我有该黑胶唱片,我寄出来的时候,被检查粗暴地把封页损坏,我猜想如果那个执法的人,能够知道肖邦的音乐就好了。谢谢分享,永远的肖邦,还有乔治 桑。她说肖邦有最优美的性格,最恶劣的脾气,最仁慈,有最刻薄。
落日故园情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也我最喜爱的钢琴协奏曲。美得让人沉醉。
落日故园情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也我最喜爱的钢琴协奏曲。美得让人沉醉。
晨曦东微 发表评论于
很美的曲子,很精辟的论述`。
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