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道主义協会将人道主义正式定义为:“人道主义是无神秘主义思想的一种进步的生命哲学,認定我们有能力与责任带领我们的道德观,进而激发我们去扩大我们的善心。” 我们可以從人道主义的定义中看到他们对人生目标的新思维。但是如何去带领我们的道德观?又如何去扩大我们的善心呢?则是他们的人生目标的新课题。今日之人道主义是以“高尚人格”(dignity)为人生目标,而与高尚人格的同义词可以用正直人格,人道思想,自由主义等等为代表,其实、dignity与儒家之仁的意义极为相似,兹将Dignity与仁之相同处列于附录以供參改。人道主义的人生目標则是培养、建立与提升我们的人性趨于高尚而去作好人行善事。在此新思维中,人道主义並不堅守一絲不变的道德标准,因为道德标准並不是固定不变的。譬如安楽死、堕胎、死刑、同性恋、擁有槍枝、蓄养奴隸、忠于領袖等等都随时代与地域的改变而改变,故人道主义是一个随时代而进步的生命哲学,也是一种无神秘主义思想的一种进步哲学。
为什么人道主义者以高尚人格(Dignity)为人生目标呢?有以下原因:
1)高尚人格代表一个伩息去支持人道主义者去克服他们的困难,是一个无形的力量鼓动大家擁抱合乎时宜的道德于心中而去行善,它並且可以是一个安慰人心的力量去扶持我们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与痛苦,它也可以是一种动力带领我们去完成这条人生道路。
2)高尚人格是由博爱、友情、公平、正直与自律而组成的,並具有一丝樂观与挑战性。所以具有高尚人格者对外有慈悲心,心中追求正義,而且当独处时是谨慎行事的。
3)具有高尚人格者应有此四特性:認识自己,自我负责,尊敬他人,为人规範。並具有此三个道德责任:有自信心,有诚信力,慷慨大方。
【附录】Dignity 与仁相同处
人道主义以Dignity为本,此字的定义也很广,包含诚信力,博爱,“不要对人作你所憎恨的事”,正直、与慷慨大方的意思。Dignity也是一种支持我们的动力,而且在困难时可以提供安慰,並可以鼓励向善。
孔子教人以仁为本去作人,仁的意义包括爱人与忠恕等几个意思,而在战国时期的子思,他教他的学生要以诚为本,因为诚可以上接天理、下通人道,在中庸书中有“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所以仁也含诚的意义。爱人就是今日的博爱心或慈悲心,恕可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可以解释为以爱人与恕作基礎的推己及人,由此可见,仁者的外象也是慈爱的、与慷慨的。
由上的分析,两者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