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来概括1959-1961年的中国,显然不够准确,因为带来那次灾难的主要是人祸。但是,既然已经启用了这样的叫法,也不必另起炉灶,改成“三年人祸时期”。就像我们习用“文革”,也不影响我们理解那不过是文化大浩劫的代名词而已。
挨饿的年代我应该算是幸运的,三口之家就我一个孩子,做父母的肯定先想法填满我的肚子,所以基本没有体会到饥饿的威胁。
记得在攸攸板上一年级时,农村同学吃糖菜渣子做的窝窝头,我好奇,还用馒头跟他们换着吃,觉得甜甜的挺好吃。
那时亲戚们吃不饱,二大爷二大娘带着三大爷的小女儿从东北老家来住在我们家,五叔的大女儿也来和我一起上学。他们是带来一些粮票的,但是杯水车薪,真不知爸爸妈妈怎么用我们三个人的口粮维持这么多张嘴!
当时部队的伙食分成好几档。家属和职工吃大灶;士兵有士兵灶,军官有军官灶。大灶的黑馒头像煤一样黑,妈妈每天上班带的午饭就是它。再后来情况好转,我们家也换了大房子,校领导还有各部领导有午餐小灶。小灶吃得不错,但份量很有限。别的爸爸都是吃完再回家,可我爸爸每次都是打回家来和我一起吃。他怎么能吃得饱啊?这就是如山的父爱吧。
记得爸爸一次下班回来带回来一袋苹果,好大好甜!这辈子都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苹果!没几天,妈妈对我说,苹果好吃吗?为了这袋苹果,你爸爸还写了检讨,说是搞特殊化。
部队改善伙食的途径之一就是进山打黄羊。那时没有冰箱这么先进的冷藏装备。多余的黄羊肉用盐腌一下,切成条晒成肉干,就是干嚼也很香。天然美味,今天加了无数添加剂的牛肉干相比之下逊色多了!
步校期间我小时候的保姆秀英阿姨一家也住这个大院。我们两家还合伙买了一只小猪,我们家出买猪仔钱,秀英阿姨没工作就负责日常饲养。如此假日里两家就多了一个劳逸结合的节目:采猪菜。是当地人叫做“灰灰菜”的一种野菜。在春日的暖阳下,在绿色的田野里,大人们采着聊着,小孩子们跑着叫着,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上网去查,好家伙,这灰灰菜又成了营养佳品!“喜生于田间、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 灰灰菜幼苗和嫩茎叶可使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 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以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由于灰灰菜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其一般多是野生的,无人为因素影响其生长,因而营养价值较高,实至名归的绿色食品。”
可惜如此有机绿色的灰灰菜也未能让那只小白猪茁壮成长。长到不满一百斤的时候,可怜的小猪营养不良生病了,就提前杀了。杀猪时我哭得昏天黑地,感情深厚甚于今天的爱狗一族!可是吃肉的时候一点没少吃,他们问我好吃吗?我一边满嘴大嚼一边发自内心地说,好吃!大人们哈哈大笑。
步校的院子是用铁丝网围住的,外加很深一道壕沟。附近农民常常拿着一袋半袋的白面站在壕沟那边,等着跟大院的人换莜面吃。莜面是当地的主粮。他们说,白面没有莜面扛饿。军人们来自天南海北,吃莜面很多人不习惯,乐得换成白面。莜面条是手搓的。一小块和好的莜面放在面板上,用右手掌的外侧慢慢搓成面条一样的长条,上锅蒸熟。技术好的,可以同时搓三四根,又细又长;技术高超的还两只手一起搓。“栲栳栳”的做法更特别:右手拿一小块,在菜刀背上用拇指一卷,卷成个小圆筒,然后一个一个竖起来摆在笼屉里蒸!也见过有的人家干脆在左胳膊内侧卷“栲栳栳”的,有个笑话说,当地老农民的胳膊是黑的,只有左胳膊中间一条雪白,都是搓“栲栳栳”搓的!
我们家爸爸和我最喜欢吃莜面,莜面条还有“栲栳栳”,加了醋和辣的羊肉汤做卤,想一想舌尖就开始出汗!
我们家因为就有我一个孩子,部队又有军令补贴,父亲工资相对高一些,母亲也不错。所以,生活上还是比较宽裕。但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爸爸爱喝酒爱吃肉(是大块的手把肉),可哪儿买去啊?拿钱也买不到。
五婶的弟弟调到内蒙古医学院工作,爸爸妈妈为他接风,是在呼和浩特很有名的清真馆子。“稻香村”还是“麦香村”记不准了。那时五叔女儿在我家,还有大伯的小儿子在我家,我们三个小孩吃的烧麦,吃饱了跑出去玩一会儿,玩一会儿又跑回来吃,吃一会儿又跑出去,心满意足之余我们三个还自作主张去照相馆拍照,算是永久纪念。那次吃得真过瘾。大人们喝到许久喝不到的美酒,也豁出去让我们享受美味。好多年妈妈都在叨咕:吃掉她一月工资的那顿盛宴!
那个年代补丁衣服是常态,说是艰苦朴素,其实是一年发的几尺尺布票根本没法给一家人做衣服的。家家户户都有补丁上身的衣服,很平常。但部队孩子的补丁还是特殊:不管什么颜色的裤子衣服,一律都是破军装剪下的黄色补丁!
我有一件咖啡色绿色相间的格子上衣,胳膊肘就补了两款军装剪下的黄补丁,这三种颜色还是比较协调;还有一条蓝布裤子,膝盖上也补了两大块黄布。跑起来,两块醒目的黄在腿间跳动,今天的潮人们也许会很羡慕呢!男孩子干脆穿着父辈的大军装,有的男孩子衣服拖到屁股下,裤裆拖到膝盖下。那个年代,补丁为荣,穿这样的裤子很光荣,是精神上的富有,和今天穿大牌比酷炫富物质上的满足感差不多。当年军装是地道黄色,草绿色军装是1965年取消军衔制以后的事情。那种黄越洗越白,文革中穿这种发白军装的红卫兵才显得是正宗的根红苗壮,是世袭贵族不是一夜暴富。
妈妈有两件挺漂亮的旗袍,一件银灰色缎子的,还有一件白底兰花的泡泡纱的,就从从中间剪开,她穿上半段,下半段给我改,那是难得的特殊的节日装束,这件“半截旗袍”很时髦,妈妈还当礼物送给大表姐,她在北京天安门拍照还穿着它呢!
记得采灰灰菜的时候,我曾弄丢一条纱巾,系在脖子上不知怎么被风吹走了。那是很漂亮的白色乔其纱,上面满是天青色丝线绣的菊花。妈妈买了两条,每条6元左右。妈妈说,他们工厂孩子多的工人家庭每人每月生活费也就6元钱!6元钱怎么过一个月?我觉得妈妈是因为我丢了纱巾故意这么讲。自己长大了才知道,那个年代一般人家至少三四个孩子,如果上有老人,妻子再没有工作,丈夫低工资人均6元都达不到。
渐渐,形势开始好转。1962年,爸爸到北京开院校工作会议,给我买了一件绿色的呢子上衣。袖口领口还镶了黑色天鹅绒,扣子是金色的。太漂亮了。我都不好意思穿着上学,太招摇,像资产阶级小姐。这件绿呢上衣就成了假日逛街,节日串亲的礼服
可惜长得太快,“礼服”没穿两年就短了没得炫耀了。后来妈妈把我这件上衣穿在儿子身上,从两三岁当大衣一直穿到四五岁,还是很神气。我想着再传给孙子穿,不料放在国内多年不动,保存不当,被虫子蛀了几个洞。哀叹可惜半天,只好作为家传古董收藏了。
(博客的文章同时贴在了几曾回首里,感谢坛子里的弟兄姊妹分享我的回忆。我转贴在此,也是为了留存珍贵的一刻)
能在那个时候过上这种日子真的算很不错啦 -华府采菊人- ♂ (0 bytes) (2 reads) 07/28/2014 08:47:58
• 好看,期待下集。 -老印- ♀ (0 bytes) (0 reads) 07/28/2014 10:26:01
• +1 -Freepen- ♂ (0 bytes) (0 reads) 07/28/2014 11:26:08
• 真实9好, 还不至于 她俩月工资 8 ? -弓尒- ♂ (0 bytes) (4 reads) 07/28/2014 12:22:05
• 至今不明白,那三年有什么大规模自然灾害。 -natalia- ♀ (0 bytes) (7 reads) 07/28/2014 13:21:16
• 本来就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 经常性的青黄不接,遇到灾害更明显了, 主要是自然原因。 -zd3y- ♂ (68 bytes) (8 reads) 07/28/2014 19:36:05
• 1958年搞人们公社,农民都吃集体食堂没限制地吃;加上大跃进,虚报、谎报亩产量——到处亩产上万斤,袁隆平也不行啊!结果秋天交公粮 -花似鹿葱- ♀ (0 bytes) (2 reads) 07/29/2014 09:08:28
• 你这篇提到的“打黄羊”,莜面“栲栳栳”很多人闹不机密啊:)) -coach1960- ♂ (0 bytes) (1 reads) 07/29/2014 16:05:58
• 做个食谱宣传,为舌尖中国做贡献 -花似鹿葱- ♀ (0 bytes) (1 reads) 07/29/2014 16: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