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
在大学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俺们开始通过工厂实习和毕业设计逐步地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不少同学也在为考研究生做最后的冲刺。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不考研究生的同学也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只是关系到个人去向的分配方案成了每个参加分配同学最关心的一件事。
工厂实习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俺们班有工作经历的不多, 实习为那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同学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接下来的毕业设计,进一步拉近了俺们和现实生活的距离。
最后的日子过得像流水,活动一个接一个。先是教研室开欢送会。俺们是恢复高考后教研室的第一批学生,所以格外重视。当然也少不了为那些被分配到祖国最需要去的地方的同学举办的“誓师大会”。然后是全系聚餐。系主任来了,校党委书记也来了。拍毕业照是最后一次集体活动。最后就是同宿舍的同学回到宿舍里一起吃“散伙饭”。
1 与工程师和车间领导合影
1 与工程师和车间领导合影
这是实习结束前班上部分同学和厂总工程师和车间主任在上海锅炉厂某车间门口的合影。尽管当时彩色胶片十分珍贵,但现在看来是值得的。
2 厂房一角
2 厂房一角
上海锅炉厂是当时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是为火力发电厂生产配套锅炉设备。
3 大型落地车床
3 大型落地车床
除了高大宽敞的厂房,还有很多大型机床。据说这是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落地车床。
4 吊运设备
4 吊运设备
这是俺偷偷爬到另一台天车上拍的。那个时候规章制度执行的不很严,只要老师没看见就没关系,车间里没人管。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俺在车间里干。换班的时候吊车来晚了,车间主任就让俺在上边开,自己在下边指挥,吊运几十吨的容器。
5 核电项目厂房
5 核电项目厂房
为了发展核电,国家专门投资兴建了这栋核电设备生产车间(远处那栋)。俺实习的时候厂房基建刚刚完工。去参观的时候,看到里面还有几个大坑。当时没曾想到若干年后,俺会作为核安全监督员再次到访上锅。
6 请教技术问题
6 请教技术问题
实习期间,多数时间还是和车间工人一起参加劳动。俺们被分到不同的班组,在班组长的领导下工作。工作中偶尔也会有些技术问题需要请教。
7 焊接管道
7 焊接管道
既然是参加劳动,当然工人干什么俺们也干什么。这张俺同学在进行焊接操作的照片是实地拍摄的。
8 操控设备
8 操控设备
当然,不是所有设备俺们都可以动的。这张操控摩擦焊管机的照片是俺摆拍的。
9 参观江南造船厂
9 参观江南造船厂
在实习期间俺们还参观了江南造船厂、汽轮机厂、齿轮厂和宝山钢厂等几家上海大型企业。
10 与导师讨论毕业设计课题
10 与导师讨论毕业设计课题
这十俺们教研室老师在指导学生做毕业课题。
11 参观中南海
11 参观中南海
毕业前学校安排同学们去中南海参观了一次。中南海现在好像不再对外开发了。如果有兴趣,可以把这张照片放大点看。看看照片中的那两位同学有夫妻相?这可是俺们班唯一成了的一对。
12 教研室老师欢送会
12 教研室老师欢送会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这是研室老师为俺们班办的欢送会。
13 教研室办的毕业欢送会
13 教研室办的毕业欢送会
毕业后回校,总听老师们说,对俺们这届印象最深。感觉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俺们。
14 拍毕业照
14 拍毕业照
现在记不清了,当时是因为下雨还是大太阳天,拍毕业照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打着雨伞。
15 坐在边上的女同学穿着漂亮的衣裳
15 坐在边上的女同学穿着漂亮的衣裳
俺那个时候,国内学校还不兴着毕业装和扔帽子。拍毕业照的时候穿上漂亮的衣裳是自然的了,尤其是女生。
16 坐在中间的是领导
16 坐在中间的是领导
把全校的毕业生都凑到一起拍毕业照可真不容易。坐在中间的领导们也挺辛苦的。
17 聚餐的时候系主任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17 聚餐的时候系主任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说起来可能没人信,毕业聚餐是俺们大学期间唯一的一次坐着在食堂吃饭。俺们的食堂只有桌子,没有凳子!
18 系主任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18 系主任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系主任也来蹭饭了。不过不能白蹭,必须满足同学们留言的要求。不过系主任给班上的同学留言还是蛮认真的,写的也不少。
19 党委书记在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19 党委书记在给班上的同学留言
来参加俺们毕业聚餐的领导当中,官最大的是校党委书记。当然也不能让他光蹭饭。同学孟把毕业纪念册给书记,请他留言。轮到我时,他在上边写下了“吃苦中苦,做人中人”八个字。这好像是所有留言中最短的。
20 宿舍散伙饭
20 宿舍散伙饭
最后一项活动是宿舍散伙饭。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在一个宿舍里住这么多年,最少也得修上八百八十八年八月零八天呀。没修够千年,就这么散了。
就这么散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散了,俺也该给《俺们年代的大学生活》划上个句号了。二百多张照片对三十多年前往事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 希望此文为你带来美好的回忆。感谢六个多月来各位网友的留言和支持。俺会把你们的支持化为动力,为三十年后写《俺们年代的文学城生活》做准备:)
(全文完)
(全文完)
谢谢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