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肠病毒 中医有法宝
作者:荣大夫
肠病毒是一大类病毒的总称,可以大致分为七十多型。因为这些病毒都是可经由肠道引起感染,所以在医学上统称为肠病毒。虽名为肠病毒,但是人类感染后却很少出现肠道症状。
常见的肠病毒引起的疾病有手足口病、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流行性结膜炎、心肌炎、肢体麻痹症侯群等。不同类型的肠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也往往不同,但有一些类型的病毒也会引起相同的症状,如手口足病,由于几种不同类型的肠病毒都可以导致手足口病,所以手足口病可能在同一人身上发作几次。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感染肠病毒,但是小儿因为抵抗能力差,感染肠病毒以后的症状往往比成年人要严重得多。据报导,在有些地区5岁以下幼童肠病毒重症死亡率达25%。而且由于大部分人在感染肠病毒以后无症状,所以小儿容易被携带病毒的家长及其他人传染。
孕妇若在怀孕期间感染肠病毒,对于孕妇本身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胎儿可能会造成垂直感染的问题,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传播途径
人类是肠病毒的唯一传染来源,主要经由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到感染。在发病前2~3天,喉咙部位与粪便就可发现病毒,此时即有传染力,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力最强;而患者可持续经由肠道释出病毒,时间长达8到12周之久。肠病毒70型可由眼泪排出。卫生不良地区,不洁的饮水和食物也可造成大流行。
潜伏期
肠病毒潜伏期为2到10天,平均约3到5天。
感染的临床症状
感染肠病毒后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起初往往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发烧、喉咙痛、头痛等,进而可出现呕吐、腹泻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有的人亦可在手、口、足等处产生水泡,或在颜面、颈项、胸前甚至全身产生密密麻麻的细小红疹。还有人会发流行性肌肋痛,表现为胸部突然发生阵发性疼痛且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如果出现有“昏睡”、“抽筋”、“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要高度重视,因为有可能出现无菌性脑炎、肺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及肢体麻痹症侯群等并发症。
婴幼儿病情变化快 家长须重视
婴幼儿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如果小孩子的活动力差、精神状况不好,就要引起重视,这些有可能是肠病毒感染的先驱症状。如果当孩子出现发烧、皮肤出疹或口腔咽部起泡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当小儿出现嗜睡、意识不清、呕吐、抽筋就很危险。
婴儿若出现发烧、厌奶以及流口水增加的情况,常被误认为是长牙,应检查宝宝的咽峡部,若有小水泡或溃疡,可能是肠病毒引起的咽峡炎,要及时治疗。
流行型难预测 西医采支持疗法
由于肠病毒种类太多,轮翻流行,流行类型也很难预测,所以开发疫苗也不经济,注射疫苗则缺乏针对性,所以西医的预防措施很难见效。此外西医对于肠病毒感染目前也没有消灭病毒的特效药,只能采取支持疗法(如退烧、止咳等),主要是对症治疗,减少合并症,预防后遗症。而且由于退烧药的过早滥用,使肠病毒成为了厉害的杀手,令很多人谈肠病毒而色变。
中医调动人体内在机制 清除入侵病毒
中医虽然没有肠病毒这个名称,但是有辩证论治这个法宝。通过对肠病毒的辩证分析,发现肠病毒最初引起的症状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是感受了外来的风温邪气而发病,可用清凉解表,疏散风热的方法进行治疗,选用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散”加减就可以治愈(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中医认为,在感染肠病毒的早期,当病邪刚刚侵犯身体的肺卫皮毛的时候,我们身体的自我防卫机制就会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这是身体对抗病邪的表现。如果自身身体强壮或者及时用药,就可以很快将病邪驱除体外,疾病就痊愈了。如果身体虚弱又没有及时用药,病邪就会从身体表面的“卫气”层深入到身体的“营血”层,污染血液,侵犯毛细血管,导致全身发疹。身体湿气很重的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手足口水泡。
在发疹期仍然可以用银翘散加减化裁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稀便,可加茯苓、山药;大便干燥加瓜蒌仁、大黄;小便黄加灯心草;口渴加石斛、天花粉;腹胀及食欲不佳加厚朴、焦三仙、佩兰。如果误用退烧药出现发热已退,但是红疹和水泡犹在,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化裁治疗。
现代研究亦证实金银花、连翘、桔梗、大青叶、板蓝根、射干等多种中药,不仅对病毒本身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也就是调动自身内在机制共同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