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中国现如今的影视作品,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试图多角度地刻画人性。比如说,抗日剧里头有了反战的日本人(《夜幕下的哈尔滨》),有了浓彩重笔描写日本军人与中国军人友情的《雪豹》,也有了偸偸救活受了枪伤的日本军人而后被当作汉奸枪毙的中国人(《第九个寡妇》),现在又有了一部关于拐卖儿童的电影《亲爱的》。

它也试图想多方面地反映人性,一面是毫无疑问的受害方--被拐儿童的父母亲,另一面却触及了拐卖儿童罪犯的配偶--她被丈夫告知自己不能生育却抚养着两个子女,丈夫死前又再三叫她一生都不要去深圳。当她的一子被发现是她丈夫拐来的并被送回其亲生父母身边后,她的一女也被带离了她身边去了福利院。不能证明女孩是弃婴还是被拐卖的.
故事前面侧重于描写一群被拐儿童的父母亲所受的苦难和所做的经年不放弃的寻子的努力,后面开始纠结于这个罪犯的配偶为要回自己养大的女儿而经历的心路,但其努力和挣扎却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显然,她的母爱不仅没有为她加分让我们同情她,反而让我们对此厌烦。如果这部电影是想在这一点上让观众买账,这样的艺术刻划显然是失败的。

为什么?因为电影漏写了人性当中最重要的一点,那一点,是连母性也无法补救的,就是孟子所说的四心之一的羞耻心。这个女人没有羞耻心,虽然电影给了这个女人一两个镜头一两句台词去表现,但都只是轻飘飘地过去了。比如在法院调解室里说“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家。。。但这个女儿是我的。。。”(大意如此)。又比如,她一而再地去骚扰那已被铁证是她丈夫拐的儿子,在众人面前上演母子情深,给受害者家人雪上加霜。

我们感受到的是她刻骨的凉薄。我们可以不要求她对丈夫的罪过有深深的忏悔心,但做为家属,她应该有深深的罪恶感,羞耻心。她应该远远地避开那个男孩一家,好让小孩早一点忘记她,从而修复好和亲生父母的关系;她应该默默地认养这个女孩,通过福利院,而不是执着于认养的形式,那样才是真正的母爱,也才能稍稍替丈夫赎一点罪过。

如果电影是这样表现的,那人物刻划肯定会成功一点,人性的渲染也是成功的。观众也会买账。

可是,现在这个电影,虽然我们不买账,虽然我们大骂这个拐子婆,但我要说,它也是成功的。为什么?因为它真实,它太真实了。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就一定要高于生活,典型化吗?

我很欣慰,大家还会骂这个拐子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我们不凉薄,我们懂是非,我们有羞恶心。无论我们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抑或是大学博士毕业,我们的文化是有一些了,可是我们的道德文明程度呢?那是要不断学习提高的。不然,那个真实,就很可怕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