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解惑录:《成佛作祖的方法》会后解惑(视频及文字)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耕云解惑录:《成佛作祖的方法》会后解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YzNjI1MjQ0.html



“成佛作祖的方法”会后解惑

~一九八七年七月讲于台北市


编者按:这篇解惑录,只有 耕云导师解答的录音,并没有存录发问者的问题,虽稍有遗憾,但能亲闻 耕云导师当时的教诲,也感弥足珍贵。




一、何谓断命根

什么叫命根?命根就是我执。断命根,就是不要我执,就是“自他不二”。亲自证得“自他不二”以后,还要在境上去考验,不是说一个人在的时候自在(我一个人在就自在),跟别人、两个人同在,就产生二元、对立、边见,有了人我之分,人我、好恶、是非、得失又抬头,那个不行,那是修行功夫不够。

断命根,就是完全把自我扬弃掉。用心的意识来讲,就是要由“独我意识”,进一步到“无我意识”。“独我意识”就是绝对的主观、单纯的主观。单纯的主观就是没有内涵,不是说“我认为这个杯子是玻璃做的,或我认为这棵树是松树,这叫主观”,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自在”。但是到了“独我意识”的时候,禅宗语录讲得很清楚:“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也就是说到了清绝点埃的时候,大有可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只是说你在上路,你在修行、就路还乡。到了悬崖撒手的时候,那是属于事的境界。断命根,属于理的极致,也就是“证理证到极点”。断命根是理的极点,悬崖撒手是事的实证。

理事固然是不二,因理成事,以事证理,这是不二的。但是在修行当中,它显然就有理入与行入两条路,这是达摩大师开示的。证的结果,那不是常识的,也不可以预报的。你继续做,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只能这么说。修行这个事,它是只管耕耘,莫问收获。




二、最好的境界是没境界

叫我勉强讲,最好的境界是没境界。没有任何境界,只有一颗心,这是最好的境界。一有境界,有好有坏,就落在边见。有好的,追求好的,舍去坏的,那就是“是法不平,显有高下”,这个就不正确了。

至于说你会出现什么境界?那是你的事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贵于自知,不贵言宣。禅宗有入室、有升堂,你若真正有证悟的境界,你到老师这里来;对的,我给你印可;不对的,我给你纠正,不就完了嘛!修行为了境界而修行,那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与佛法都不相应。为什么呢?因为“管仲之器小哉!”也就是说你只要那么一点点。修佛法到了最后,应该是整个宇宙都是你的,你只要那个小境界,太没有志气、没有抱负了,这个功利太小了。追求境界是贪图小利,所以修行不要管什么境界,到了时候你就知道了,你只管修行。而我们安祥禅只求心安,我讲过四句话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你照着做就够了。你若想求什么好处,那你不如去买彩券、搞六合彩……。那是小本钱,得大利,不过,搞久了以后,连小本钱都没有了。所以修行要扬弃功利主义,不要讲什么境界。

你问到“什么是最好的境界”,最好的境界就是现在,还有比现在更好的境界吗?最好的境界就是现在(强调)。你能保持现在的心态,人生大吉大利、通畅,充满了亲和力与同化力。

你若问我“有什么境界?”你看,佛经上有没有讲过修行有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自己都没有境界。他有没有境界,别人不知道,因为他从来不讲他自己的境界。我曾经说“不要告诉别人境界”,那是对的,以免将来走入邪魔外道,走入偏锋,走入神秘主义。假如你说“我修行有什么境界”,那么听的人没有什么境界,他就会泄气、灰心。那如果他说:“我的境界比你更高,我看到什么、什么……”那就是大妄语!诱导别人犯罪,那不好。

我们安祥禅讲得很明白,你若是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那么你只求光明磊落,做个好人,求心安。心不安的事情不做,不可告人的事不做,求心安无愧;然后无私无我,活在责任义务里,死的时候毫不留恋,因为生并不是权利,死也没有什么损失。你若认为人死了,就是“人死如灯灭”,这叫“断见”,与佛法不相应。

生命是永恒的,为什么?宇宙当中唯一的真实就是生命,因为真实的都是永恒的,都是原本如此的,都是父母没有生就有的,所以禅要你追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而禅讲“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人有什么死亡呢?没有;终点就是起点,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那是轮回现象;而到了解脱的话,那就证得了生命的永恒。

修行而问境界,那是小儿科。不要问境界,不必求境界,不管它境界。若耐得住寂寞,顶好没有境界,很枯燥,那才是好消息,这就是古德讲的“寒灰爆豆”—— 冷冰冰的灰,豆子放在里面爆开了,变成爆米花了,这个是奇迹呀!但是你要信得及,你若不信的话,也没有这回事,因此你要信得及。

有很多人问我很多问题,那我不好讲,你这个问题,我只能这么答复你。




  三、耕耘才有收获,努力才有成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耕耘才有收获,努力才有成功。所谓“才有”,就是“不是一定有”。我们人大多数是活在“或然率”里,并非活在“因果律”里,尤其心乱的人,他必定是活在“或然率”里,修行上路的人一定是活在“因果律”。你修行一上路,你一想错,你就烦恼了。没有人惩罚你,你自己在惩罚你自己,你做错了一件事,那懊恼得很,非常不爽快、不自在。那这样的话,证实你所修的“对的”没有落空,因为“错的”都没有落空呀,它立刻有反应,那么,你“对的”可能会落空吗?不可能!所以当你做错一件事而烦恼的时候,你就说“功不唐捐呀”,这就对了。




  四、有我与无我

我过年的时候,讲了四句话,我说:“时时自觉,念念自知……”—— 不要忘了自己。有人说“忘了我,是最高的人”,那是wrong(错误的),那是无明,那是胡说八道。若说“无我”—— 无我谁修行?无我谁下地狱?“无我”是什么?是成佛以后的事,成了佛绝对是无我。但我们在因地行(“因地行”就是说在没有成佛以前),是要“有我”的,而且要认清“真假”;重要的就是要认识真我和假我,你不要把假的认为是真的 ——“认贼为子”,就不对啦!也就是说你要认识“原本的”,你那个分别心原本有没有?没有!那是六根六尘(根尘)相对吸收的,那个叫“前尘缘影”。你要认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然后活在责任义务里,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执着什么。




  五、悲智双运

学术的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主知主义 —— 重理智;主情主义 —— 它重伦理,重情感;主意主义 —— 它是择善固执的坚持,各有偏颇。但是人之所以能够发挥最大的生命潜力,就是把全部的情感投入到理智上。我们人只有“情”与“理”两个,没有什么叫做“意”的,你们要搞清楚。学术的分类就是这样,事实上,当你把情感投入到理智那一点上,让它重迭起来,就产生一种择善固执的坚持,“情”与“理”加起来,就等于意志力。

人生最可贵的是真情。很多人挂一漏万、偏执,说“情生智隔”,说“不能有情”,一有情,他的智就隔了。开玩笑!没有情的话,就不是佛菩萨,大小乘的区别就在于情的广阔与狭窄。阿罗汉的情比较窄,不是说他不度众生,佛的大弟子都是阿罗汉,率领僧团到处弘法,他哪里不度众生呀?他度众生是有所区分:对有缘的人,他下的功夫比较大;对那些无缘的人,他就比较点到为止,如此而已。而菩萨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无条件,“同体”就是感同身受,他这种度生的情感比较宽。

因此,如果你把你的情感一升华,就变成了大慈大悲了;把你的理智一净化,就变成摩诃般若了;这个叫“悲智双运”。这是佛菩萨的特色,就是感情(慈悲)与理智(智慧,亦即摩诃般若)双运。而感情的极点,那就是四海一家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而理智的极点,那是廓然而大公,一心独朗,只突出一颗灵知的心而已。所以菩萨“为”—— 终日为而无为,终日度生而无有众生度。这个道理说起来好像是笑话,实际上并不矛盾,他原本的境界就是如此。




  六、安祥禅只求心安

整个来讲,就是不要执着什么。因为安祥禅,就它的基本着眼点来讲,只求心安。二祖见初祖,他说:“我心未宁,乞师予安。”他只要求安心而已。三祖见二祖也是要求安心,四祖见三祖也是要求安心。所以我们安祥禅只求心安,不要求任何东西,求心安无愧。

一个人若不能心安无愧,他不可能是大成就者。也就是说他的所作所为必须是有人时如此,没有人时也是如此。人看不到,鬼神看得到,而鬼神都佩服你,所谓“鬼服神钦”。人若修行到了这个程度,是一定会成功的。到了鬼服神钦的程度,那人一定活得光明磊落。




  七、六根离境才会有安祥

我们尽量地避免办几百人的大型聚会,像这样大家忙得一塌糊涂,花了钱,租场地、布置……,我们花了很多精力,而他的确也相应了,但是他丢掉的不是他的错误跟心垢,而是丢掉我给他的安祥,他出去就把安祥心态丢掉了。为什么?他依然是机械惯性强烈,依然是六根对境如胶似漆,哪里有安祥?迷失自我,把自己迷失在五光十色的境界里面,他没有安祥。所以你们大家要知道,我并不是很吝啬,而是对他们爱莫能助。




  八、见性与保任安祥

还有人来访问我,说:“老师呀!为什么别人见性而我不见性呢?”我说:“你应该问:为什么别人吃饭你不吃饭?他吃饭他就饱了,你不吃饭你就饿了。耕耘必有收获,功不唐捐呀!再说,你那是二分法 —— 迷与悟是二分法。”我说:“你若承认我是你师父,你首先要肯定 —— 我是大彻大悟的,对不对?”他说:“对!师父!你是大彻大悟的。”我说:“我大彻大悟,我以心传心,我把我的心传给你,你的心跟我完全一样,那你是迷是悟呢?”我说:“即或你不能最后突破,你若保持这种心态,跟悟了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我说:“我跟你讲的是无为法,它自己发酵。”这显示他认为“只有悟才可贵,保持老师传给他的心态是其次”,那就错了。他不保持这种心态,他不可能开悟!没有安祥心态,他会有障碍,他不可能开悟,不可能开悟(强调)!




  九、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做

还有一个人讲:“老师!一个人是否在求心安,是否有心垢,那又何以见得呢?”我说:“太容易了,如果他的心垢去掉了百分之八十,不敢说去掉了百分之百,你坐在他面前,你就会感觉在晒太阳,你的脸上就有热热的感觉。为什么?因为他拥有强烈的生命之光,可是他的光你看不到。”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百分之十的光,百分之九十的光你看不到,紫外光、红外光、阿尔法(α ray)、贝它(β ray)、伽马(γ ray)……,你都看不到,但你不能说没有。生命的光你看不到,但是你感觉得到生命的热辐射。

虽然如此,但是那并不可贵,可贵的是你心里的光明磊落,无私无我。这个叫“纯阳”,就是没有阴暗面,也就是说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做,那就没有阴暗面了,所以叫纯阳。佛教有两个名词,一个叫“阳和般若”,一个叫“讴和般若”,“讴和般若”就是讲调和,“阳和般若”就是讲光明、无私。我们人到了“阳和般若”,修行就会成功。




  十、烦恼即菩提

“烦恼即菩提”,我刚才给你解释过了:从“知道烦恼”这件事,可以证明你不是死人而已,它没有别的意义,充其量如此。只要不是死人,就有希望,“一息尚存,希望无穷”,只能这么解释了。




  十一、如何克服“安祥很难保任”的问题

  你说:“安祥很难保任!”你就记得我那四句话:“时时自觉……”,不要太注意外在,只注意自己的工作、责任、义务,你自己做什么,你就要自我鼓励,要喜欢它。人最大的幸福是跟工作谈恋爱,若带着一种厌烦的心去做工作,工作只会给你烦恼,它还会攫夺你的健康。你若带着喜悦与享受的心情去工作,工作会给你带来快乐、喜悦、心安、荣誉,乃至于会产生创造力。一个人很会“厌烦”,厌烦音乐的不可能是音乐家,厌烦文学的不可能是文学家,厌烦科学的也不可能是科学家。只有喜爱音乐的人才有可能是音乐家,而不是说逼着他去当科学家,那是不可能的事。

你一定要以法为生命,要学习唱禅歌,起码有一首歌、两首歌唱得很熟,若是一不安祥、心一乱,就唱歌。这个叫什么?以毒攻毒,以橛出橛。要多唱禅歌,你们唱禅歌唱得太少了。要多唱禅歌,唱得多就好呀!




  十二、全知与全能

生命的本源,因为它无所不在,所以叫“全知”。“全知”就是不知,就是“根本智”,就是绝对的知。“全知”者,不知也。他的知就是以你的知为知,所有众生的知就是神的知。所以神就是“不知”,但是他又是“全知”;神全能,但是他不能。他能做什么?他能生孩子吗?他能把你的电视机修好吗?这不可能。所以神就是生命的原态。

一个人活在安祥里,这个叫“无上瑜伽”(阿努瑜伽),就是最高相应,就是密宗的大手印,就是典型的神的儿子,神就爱护你,你跟神一个鼻孔出气,神在你心里,你在神心里,重迭交错,毫无距离,你就是光的天使,那你一定充满了幸福,一切障碍、一切灾难跟你绝缘。我这么讲,绝不是夸张的话,你试试看,你就知道。假如你自己弃权 —— 不当神的儿子,那也没办法,谁也不能强迫中奖呀 —— 非要你当神的儿子不可!这也是不行的。




  十三、写文章的要领

各位写作的发心是很可贵的,不过你们有时候写的文章看起来很吃力。你们写的文章也不分段落,也没有重点,前中有后,后中有前,重复、交叉,不合逻辑,没有逻辑训练。逻辑重不重要?不重要。孔子也没有学过逻辑呀,苏格拉底也没有学过逻辑呀,那都没有关系,问题是你头脑不可太混乱,太混乱就不好。

你们写文章应该先构想、先酝酿,酝酿了一段时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像十月怀胎一样,时间到了,不生不行,要有这种感受。你要生,是因为你有了,你肚子空空,你生什么?如果你说“我没有东西可生,那我把辞汇累积一下”,堆积辞汇,言之无物呀!那就言之无物。




  十四、佛法的因缘果

  佛法除了因果以外,当中还加个“缘”字。佛法重“缘”,“缘”就是条件。“因”就是动机,就是初动力。比方说你想种菜,这是个动机,动机不会产生结果,还必须要有条件的配合。首先,你得要有一块土地,土地的土壤要适合种菜,水土保持良好,采光良好。如果你在二十层楼的大厦当中种菜,那只能种豆芽菜了。采光、病虫害、水土保持、施肥、播种的季节……,这些统统是条件。你具备了这些条件,才会产生结果。你不具备这些条件,纵使你有了动机,它还是不会有结果。

有很多人耕耘没有收获,努力不会成功,付出没有获得,而且贡献不受尊重,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因此我就在《观潮随笔》里写了一篇文章叫《傻狗》,写《傻狗》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说人不要猛生孩子,因为你只能制造一个生命的硬体,你不能保证制造一个幸福的生命。你只是制造一个生命(人)的硬体,但是这个人努力会不会成功呀?你不敢打保票。你能永远照顾他吗?很难,最后他孤苦伶仃。他在暖房里叫人照顾惯了,忽然移出暖房,面对大自然,他就崩溃了。所以拼命生儿养女是不智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有德,对子女有恩,这是荒谬的,因为是你给他惹来麻烦;若不是你的话,他不必面对这个不公平、万般无奈的人生。是因为你,才有了这个硬体,有这个缘,他就要面对这个万般无奈、无计可施的人生 —— 有的时候耕耘没有收获,有的时候努力不一定成功,因为这里不是天国,这里不是净土。

今天有个最好的机会,你要把握得到,如果你活在安祥里,那保证耕耘就有收获。活在安祥里,然后有因就有果。你们各位修行应该有体验吧?一错就烦恼,一有错误,说“这样不对”,马上烦恼就来了。忽然有烦恼,不知为什么,一反省 —— 这个话说得不对,哪怕说错一句话都会有烦恼的,这就是活在因果律里头。那么活在因果律里有什么好处?错了就得烦恼,那功德绝不唐捐,真正的修行必然得到解脱。

只有修行人才能进入因果律,不修行就会活在或然率里。我经常讲这个例子,讲一百遍了,一个小姐在十二层楼跳楼自杀,结果死的是那个卖粽子的人。他就是活在或然率里,这就是或然率。




  十五、说法的注意事项

在你没有大彻大悟以前,没有把一切理、一切事穷究到了它的究竟处,你去跟别人说理,当然最后是很难自圆其说,而且你也没有办法封杀他的表面意识。你到了安祥很深的时候,他跟你谈问题,谈了几句,他就开口不得了,他会忘记了问什么,他会变得不晓得问什么好。你若不能做到这样,就没有真才实力。

安祥禅友聚会的时候,大家互相勉励,切磋共进。你们大家慢慢地体验,假如你能够如法相应地跟别人说了一番的正法,你感觉心头会发热。如果你不相应地说了法,你会感觉心房在收缩。大家都会有这个体验的,所以正法是立竿见影的。




  十六、写文章的要领(续)

你们各位信心清净,但是以后还要加油,多给禅刊创作。尤其你们在座有几位的文章写得都不错,一两位写得比较松散一点。

写文章一定要先酝酿,酝酿到了不写不行,半夜里睡不着,很激动,非要写了,不吐不快了,你自己有那么高的热情,那么高的信心,就马上写。但是你不要停留,边写边想适当的辞汇,用不着。第一次你就把它写出来;第二次你自己读一读,说这个辞汇不对,表达得不完整,给它换一个辞汇;再看看前后,如果重复,再给它搬搬家,用剪刀剪一剪,挪挪位置;然后看到篇尾,如果语助词不好,再更动一下。所以我看你们各位的文章有很多只要加一个字或者减一个字就很好了,不用更多。

这个过程就是“慢工出细活”,好文章要改三遍以上。如果说我这就是大笔一挥,长江大河一泻千里,那个不行,那是自我陶醉。写文章一定要加以修饰,改了几次,自己认为很满意了,再放两天,隔两天再看,又发现不满意,再改一次,再修一次,提前下手,把文章修理得简直无懈可击,掷地作金石声。到这个程度,就具备了法供养的最高的诚意。你不要大笔一挥,敷衍了事,要精益求精。

你看我的《观潮随笔》,你不能改的,改了之后就念不下去了,所以你不能改的。我的《观潮随笔》也不是一次完成的,改了好几次,坦白说。这个叫什么?这个叫“锤炼”—— 千锤百炼。写文章一气呵成,那个不错,文章才有气势,但是仍需要经过锤炼。就怕边写边想,咬着笔想着句子,如何表达这个句子。这个最要不得,文章的生命都断送了,结果写得支离破碎,除了辞汇的堆积,了无新意可言,没有内容,这个叫“以辞害义”,这就不好了。写文章,第一遍,全部写出来;第二遍,就看看哪里重复,前后挪挪位置,改个辞汇;第三遍再推敲,这个表达得不够力,这个地方太松懈……。久而久之,文章拿出来就很好。




 十七、安祥禅修行的四句要诀

至于说“打禅七就能够开悟”,那不可能的,绝不可能!那是欺人自欺。你若开悟了,你就会产生热辐射,都会发光发热。《指月录》里讲“熊熊之尊,谁能近得”,开悟的人周围就像一团大火。经上也说“般若如大火聚”,你看佛陀的像,当中是像,周围是光,最外层是火(三昧真火) ——“性空真火,性火真空”。那不是什么气功呀、打坐……能够练得到的,而是心里面的污垢去除到某种程度,它就会到达这种地步。

第二个就是不要注重外面。人只活在责任义务里,如果你要测量,你要观察,你就注意,因为你有目标,不要说无意当中被外界吸引了,就忘了自己的存在,这就迷失了。

说到“真我”,“真我”就是觉,就是本心。不要注意外面就是“时时自觉”,然后“念念自知”。“念念自知”就是要批判“所有的念头有用没有”,“有用的”是灵感,把它记下来;“没有用的”把它丢掉、扬弃,“没有用的”是妄想,妄想会使人不知不觉走入想阴。第三句“事事心安”,做每件事情心里都感到心安,凡是怕别人知道的事 —— 这件事不能叫人知道,或担心别人知道,干脆就不做。然后“人人调和”,讲究调和,你包容别人的错误,那佛天就包容你的错误。你既然希望佛天宽恕你,为什么又不肯宽恕别人呢?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过去他是屠夫,今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你不能还说“你是杀猪的”,这个话不好讲。别人过去的错误,我们要包容;别人现在做正确的事,我们要表扬、要鼓励。是这样的话,安祥就很容易保持了。

“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人人调和”,你们能做到这四句,你必定会为自己开创一个幸福的人生。你若是不能做到,脑子里都是边见,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得”就是“失”,不是“善”就是“恶”,不是“人”就是“我”,都活在二元的边见里,心就会乱,久而久之神经衰弱,修行也没有办法修行了,用功也不晓得怎么用了。“烦恼就是菩提,众生就是佛”,你要把一切二元的变成了一元,一切的边见都会离开,变成中道。




  十八、中道是四种意识的中和,也就是安祥

真正中道的意思还不是说离开两边走中间,不是这个意思。中道,《中庸》上讲得很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这两个字很好,虽然那时候没有化学课,他也懂得中和。你把一瓶醋,里面放五十克的苏打粉,摇一摇,它不是就发热了吗?等到它冷却了以后就变成白开水了,既没有碱性也没有酸性了,这叫中和。

修行怎么个中和法呢?有很多人修行都看错了,做错了。

第一个睡眠意识,比方说我们睡觉有睡眠意识,不是做梦,要不就是无记,但是意识在,意识若不在,那就是死人了。若说“我们不做梦,所以没有意识”,那睡眠学习机有什么用?卖给谁呢?所以说人有睡眠意识。

第二个相对意识,人醒了,就是相对意识。什么都是相对的,人我、得失、是非、好恶……,一切都离不开二元的相对意识。

第三种意识,就是独我意识。把自己的心,卓然独立于物外,不与万法为侣。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到家了,这是第三步,不要弄错了。等到你卓然不与万法为侣,只有自觉,这个叫独我意识。

第四种意识,叫无我意识,也叫客观意识,“万物皆备于我”,一切存在都是我,无处不是我,处处都是我,所以“如来正遍知”—— 真正的、普遍的都知道,是上帝的全知。

他们错在什么地方呢?错在他们认为一个人醒了之后,睡眠意识该丢掉;人到了独我意识,相对意识就一去不复返;人到了客观意识的时候,就没有独我意识了……。

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人到了“尼尔巴拿”(涅槃)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无我意识 —— 客观意识。“尼尔巴拿”就是涅槃了,涅槃的时候,那只有客观意识了,其他的那三样意识都丢掉了。但是人没有到涅槃以前,我们活在这个现象界,当你睡觉的时候只有睡眠意识,其他的三种意识不出现,但不是不在;当你醒来以后,只有相对意识,但是独我意识跟客观意识不出现。

我们修行要修行什么?当我们醒着的时候,我们要带着一点睡眠意识;当我们独我意识完成以后,我们又涵摄、包容了相对意识;当我们安祥到某种程度,见性以后,认得真我;哪个是真我?知道了那是原本的本心原态,然后这个真我又涵摄、包容了独我意识。这样的相互冲淡的结果,就变成了中道,这个中道是什么呢?就是安祥。




  十九、保持安祥(正受)与解释安祥(正见)

你们不要怀疑,不要再找了,只要保持安祥,就是参学事毕。而安祥就是老师的心,你们认为老师见性了,那你们也见性了,你们跟见性没有差别。问题就是说 —— 你会解释这个安祥,你就有正见;你若保持这个安祥,你就有了正受。有了正见与正受,你就可以起飞,就可以超越,就可以既存在又超越,既入世又出世,既具象又抽象。那就活得极为潇洒,极为艺术,你的生活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人人都应该活得诗情画意,之所以缺少诗情画意,就是他不解脱,捆得太紧,太不自在,太多的无奈煞了他的风景,所以他就没有诗情画意。

当然,安祥禅还有个附带的作用,你一切的坏习惯都容易丢掉。只要你有了安祥,你什么都可以放弃,你可以不抽烟,你可以不喝酒,你什么毛病都可以放得下,它都不会再拉紧你不放。




  二十、安祥禅的三个阶段(禅定)

  安祥禅大概有三个阶段,以前我讲过,但没有讲得很详细。

当你接近了真正的禅的时候,你就产生了离执禅定,常独行,常独步,走到西门町那么热闹的地方,好像一个人来往,外面的东西不再干扰你了,你对它也不执着了,这个就是离执禅定。这个叫“途中”,不是“宝所”。很多人以为这个就到家了,没有!因为逢机遇缘,他的老毛病还会发作,因为病根没有去掉。所以在离执禅定的阶段才是反省最好的时机,要反省找到自己的病根,乃至于反省得很好,很由衷,而不带一点勉强,感觉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自我发掘、自我认知,这是一件好事,那你慢慢地就知道自己的过去世。你看我对各位绝对没有妄语,各位都相信我。我反省到最后,回忆起我一岁在炕上爬(在北方是炕),我妈妈在做衣服,当时的声音、笑貌……,再反省,就想起当时我怎么出生的……,我就知道“噢!原来我是谁”。

所以你若彻底地、真正地反省悔改,把你见不得人的事曝光,找个年纪大的、年高德劭的人给你证明,那你这个病根就拔掉了,然后再继续地反省……,就很快地见性。以自性为真我,以本来面目是永恒不变的我;这样的认知、肯定,把那些分别心、贪图心、恐惧心、嫉妒心……通通除掉,那不是我,那是表面意识,是机械惯性,是荷尔蒙在作怪,所有操纵你的都是一部机器。新兵枪一响,就要拉肚子,因为胆汁大量分泌增加了肠蠕动,它就是一个生理的机械作用。人,是六十兆细胞堆积的一个化学工厂,不断地秒秒燃烧,秒秒发生化学变化,而且人也会产生物理变化,人就是被这个机器操纵。乡下人骂人说“你这个没用的、造粪的机器”,没有错!人就是这样的,人不断地制造水肥 —— 它不只制造水肥,还有高级产品呀。

离执禅定到了去执禅定,到最后一无执着,活着只为责任义务,死了任务解除。而人是不会死的,“不会灭亡,反得永生”,人是不会死的。

离执禅定、去执禅定、无执禅定有什么事相呢?还得理事一如呀,理事是不二的。到了离执禅定,人就潇洒自在了,气色会变好,人际关系会改善,事业会通顺。到了去执禅定做完了以后,他不再做灰色的梦,做的是彩色的梦。随着你的反省、去执去得彻底的程度,来决定你梦中的彩色。人不是不做梦的,你看莲池大师写的《竹窗随笔》,他也做梦呀;大 宗杲禅师、克勤 圜悟禅师……他们也做梦呀!梦见六祖呀!孔子没有梦见周公,他认为自己衰老了。圣人照做梦,做梦不是个坏事,但是梦境迥然不同。到了反省得很好,到了去执去得很彻底,他做的是彩色的梦,天然七彩,花红柳绿,不再是模糊一片,乃至讲的话记得清清楚楚;再进一步,知道我在做梦,我在做梦(强调)。知道自己在做梦,而自己还没有醒,自己还在欣赏,那个就是什么?那个叫“法性土”,那是真实的,那不是做梦了。

到了无执禅定的时候,一念三千,用你的念力就能改变事实;心量广大,手一结印,一念陀罗尼就发光,叫“海印发光”,这是可以验证的。到了无执禅定的时候,所有接近你的人都能消业障,都能增福慧。

抱着一颗安祥心,念什么经、念什么咒,就能立竿见影地感应。没有安祥心态去念咒,不灵。为什么不灵呢?说你手结个印,结个印是什么呢?是天线;陀罗尼是你打电报的摩斯符号,但是你没有电,没有能源。念了半天,在那里猛敲榔头,电报发不出去。你要能给它发出去,这就需要能源。能源是什么?就是安祥。




  二一、坏灵气及其因应之道

像这个事情(坏灵气)很难避免,在修行没有圆熟以前,力量不够大,他就会遇到这个坏灵气。什么是坏灵气呀?所谓的灵气,就是心灵之气,就是念波,想念会产生念波。曾子的母亲想念曾子,找不到他的人,一咬手指头,曾子在外面心疼,就回来了,这就是念波。我们念佛也是念波,一念三千,超越了三千大千世界,到了佛那里去了,这叫念波。

所以你平常参加那种场合,应该念念自觉,用安祥保护自己,就够了。用密宗的方法,就是观想自己有一个光幕,自己活在光幕里面。这样的话,只是一种方便,想要自己秒秒不失安祥,就减少说话的机会。少说话,多微笑。




  二二、佛与外道的不同

佛教当中有许多傍佛外道,也就是说他是外道,但他说他是佛,在这个末法时期,这样的很多呀!佛与外道的差别在哪里?外道是讲究吸天地的日精月华。既然利己,就必定损他。损他的事应该是不干,应该是不干才对(强调)。

佛跟外道有什么不同呢?外道总讲究“盗”—— 盗天地的精华;而佛只付出无偿之爱。密宗的最高的本尊大日如来,为什么叫“大日如来”呢?说他像太阳一样,付出无偿之爱,平等法施。你看看,我们用自来水要缴费,我们几千年来没有自来水,我们人类还愈来愈多呢!也没有说大家喝了井水就死掉呀!我们用电灯要缴费,几千年来我们没有电灯的时候,我们用植物油、用煤油都可以呀!没有电灯可以活,没有自来水也可以活,而没有太阳就不能活了,没有太阳,食物链就断了,草食动物没有草吃,肉食动物没有肉吃。而太阳是免费的,无偿之爱,最不可少的,而且最不要钱的,而人类还最不知道感激。

真正的佛法是无偿之爱,不需要什么条件,又叫“平等法施”。《六祖坛经》也讲“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如太阳处在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邪宗”就是自私,我执呀!他们不断地想去吸收天地的日精月华。

你修正法,最后会变成半透明的人,剔透玲珑。人学正法到了死以前就会变成半透明,哪怕你皮肤再粗糙,你死的时候都变成半透明,变成粉红色。因为我们这个人是个原子细胞堆积的肉体,死了几天就腐败了。但是修行人不断地从金刚界获得法身的素材、永恒生命的素材,永恒生命的素材跟原子细胞靠得很近,就把原子细胞的质提升了,尽管死的时候,它(本性)并不带原子细胞,但是他(肉体)的原子细胞已经跟普通的原子细胞不一样了,他如果火葬,就会出现舍利;如果不火葬,留全身舍利,他就肉身不坏。你看六祖,也没有药水泡制,也没有在沙漠脱水,他坐了一千几百年了。




  二三、修行人不能有私心

这样的宗教很多啦,连上帝的《旧约圣经》也一再地说:“你们不要睡觉,你们不要做梦。”大家都说这是废话 ——“起码我看《圣经》的时候,我都没有睡觉”,其实你在睡觉。你没有觉醒,你就是在睡觉,你整天幻想,做白日梦,你怎么没做梦?《新约马太福音》第十三章说:“你们有的,我会给你们更多。”我问了好几个神学院毕业的,他们说:“这个,我们都不敢随便解释。”

真正修行的人,他是把这一颗道心全部奉献,为众生而活,他要有这种心。所以密宗有很多方便 —— 施食法门(加持施食)……,像这些是要结众生缘,要超度那些幽界、灵界的人,有很多方便。

你们修行,绝对不要存有一毫私心。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的苦 ——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人不要“求”,只要“复”,经上讲的“还得本心,复得本心”,恢复你原本的心态就对了。恢复原本的心态以后,秒秒安祥,秒秒健康,秒秒有福气,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二四、不能接近外道

所谓“以境验心”呀,有一天你到了谈笑自如,而又安祥多多的心态,这个就是“赞”(很棒或很好,闽南语)!到了这个程度,要以境验心,不要逃避,要面对。但是有外道的地方不要去,因为外道是不断地发挥阴暗的念波,不断地产生负值,它跟你的正值正负相消了,所以不能接近外道。我们不是排斥,物以类聚,我们跟他们不同类,敬而远之,跟他们很客气,不要批判。




  二五、学佛法应该一门深入

实际上,“除了方便,没有究竟”,没有什么叫做“法”的。释迦牟尼佛说:“法,本法无法”,原本的法什么都没有。你到了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是桶底脱落了。那个要证,那个不是说说而已。

学佛法,只能一门深入,你不要又跟老师学安祥禅,又要找法师听讲经。像这样的话,两个不同的东西会对消掉。你若要跟着法师就一面倒,跟着老师也是一面倒。你一面倒的话,它会有结果。你不一面倒的话,你什么药都吃,结果是哪一种药吃错了,都不知道,那就没救了,没有救了(强调)。




  二六、心灵的光明度决定到天堂或地狱

讲到地狱,这个宇宙是非常公平、公正的。譬如说游泳,我们不要拿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举例,就找几个游泳选手来举例吧!一个人给他背十公斤,一个人给他背二十公斤,一个人背三十公斤,一个人背一百公斤。背一百公斤的人一下水,什么蛙式、自由式……,都不管用,一下水就沉底了;那个背二十公斤的人还可以勉力挣扎;那个背三十公斤、五十公斤的人也不怎么可靠,挣扎几下就下去了。那给他背的东西代表什么?代表“业”,“业”重者先沉呀!“业”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生活、语言、想念、行为的累积。一个公司一年的业绩好不好?就是这个公司一年做了些什么?一年经营累积的结果就是业绩,我们人的业也是这样。

人为什么会有业?起惑就造业。起惑,它明明是假的,你说它是真的,你硬要说它是真的。真实的是永恒的,原本没有,最后还是会坏。那“一真”的东西是你的生命,而你放弃你的生命,舍己逐物,逐物而沉,逐相而沉。

地狱的门是开的,但是它只欢迎有缘的,说你具备下地狱的条件,“缘”就是条件呀;具备了下地狱的条件,你想逃避都不可能。如果他们十个都是游泳的冠军选手,而你只会学狗爬式,他们都背二十公斤、一百公斤……下水游泳,没几下子就下去了;而你徒手下去,保险你不会淹死,你得救的效果比他们好,虽然姿势不怎么美,但是安全度比他们高。所以想摸摸地狱、接近地狱,大可不必,没有这个必要,而且这是不由人的。你假如说“地藏王菩萨下地狱”,没错,他是去教化幽界,但是他把自己的光都聚集到、收敛到跟地狱一样,暗淡得很,他才能下地狱。如果你没有这种方便,你下不了地狱。你下地狱,破坏地狱 —— 你去大放光明,地狱非地狱,就变成天堂了,那就不对了。所以这个大宇宙的秩序、法则是井然分明的,丝毫不会混乱的。

如果人不下地狱而到天堂,要用什么标准呢?那不是看你做了什么好事,都不问这些了,只看你的光明度。你的光明度跟地狱相同,那样的光你只好下地狱了,因为只有地狱你才能生存呀。你心里的光明度好像晚上六点多钟、七点钟的样子,是幽界。幽界就是阴间,就是阳间的翻版,也就是你阳间生活的投影。那还是活在惯性里,你是卖粽子的人,你到阴间还是卖粽子;你是做“麻糬”的人,到阴间也是做这个,那是一定的;开计程车的人,到阴间还是开计程车……。而你心里的光明度好像早上三点半、四点钟的样子,是灵界。灵界的人就比较自在,灵界是什么?是城隍、土地。再高级的就是神界,那是什么?心里的光明度像早上十点钟、九点钟的样子,是神界。神界的人白天可以跟人共存,不是神界没有办法。再上去,到了金刚界。到了金刚界,光很亮,睁不开眼睛,一睁开眼睛,就瞎掉了。一般人接触那个光……,有时候你看那个发光的人看久了,你发现他脸上有层雾,他脸上好像有层薄雾,那是什么?那是光粒。你为什么只看到光粒,没有看到光线呢?因为你不适应那种光,所以它就变成光粒。

我们禅学会的气氛非常稀有和殊胜,你们感觉到没有?不可能有任何地方给你坐在禅学会的感觉。你到禅学会来,如果你业障太重了,你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是业障轻的人,你来了以后,你马上就红光满面,坐在禅学会里面,脸上发烧,一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光明。




  二七、得正见的方法

你过去求知,知道的那些道理都是错的,所以你没有正见。而今天我告诉你一条最简单的路,就是老师讲词里的话,你把它接受作为自己的见解,你看东西都是这么看,你若讲话也是这么讲,就不会错。




  二八、要提升安祥度并杜漏

这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安祥度不够,太着相了,做事情也着相,对人也着相。你若是安祥度深的话,那就有金刚心。有了金刚心,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只活在责任义务里,求心安就够了。你现在要努力提高安祥度。

什么叫安祥度?安祥我们说得通俗一点,说得不艺术一点,这个“安祥”就是说你并没有喝酒,但是感觉有点飘飘然,这个叫“离执禅定”。“离执禅定”是禅定的起点,也是古德说的“身去身来本三昧,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个”是什么?就是安祥。

你若能够行住坐卧不离安祥,你就不会执着,不会起分别,一切就淡化了。因为你起执,太执着,不能淡化,所以就有这个毛病、有这个问题存在。而执着不淡化就是安祥度不够,只要有了安祥,就事如春梦了无痕,“过化存神”—— 过去的没有了,现在保存的是生命的功能 —— 觉性。“过化存神”就是庄子讲的“用心若镜”—— 我的心就像镜子一样,男人来了是男的,女人来了是女的,你脸上长几个雀斑,清清楚楚,但是你过去了,绝不感光,绝不留影为念,像这样的话,人就活得潇洒、自在,修行才省力。你不要做什么都执着,对人也不要执着,所以安祥度要提升。

安祥度若要提升,业障若不深的人,唱唱《自性歌》、《安祥歌》就够了,每天唱;修行很好的人,你们就要唱《杜漏歌》。你修行修得很好,出现漏洞都漏掉了,那不是前功尽弃了?所以要多唱《杜漏歌》。漏洞是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杜漏歌》里面讲的那几个,你能做到了,你慢慢的就不漏了。真无漏,到了漏尽,那就是到了“无执禅定”,那就是涅槃,那就到家了。而拖着肉体的涅槃是“有余涅槃”,离开肉体的涅槃叫“无余涅槃”。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