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槟郎学旅游文学
13中文 张沛沛
中国近年来最让国人失望的事情就是旅游。满怀期待地前去,带着失落和疲惫归来。看自然景观,因为遭破坏而不能有完全的满足。如果去的地方是人文景观,又缺少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了解和说明。中国人文景观的美,不知是不是因为中国近年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关系搞得游客很不能体会景点之美。自然不够美,底蕴就要够足。就拿秦淮河为例,秦淮河的自然美,我们在今天已经变得很难理解和体会了。一个美女,一个著名的美女除了衣衫破旧,还异味甚大!那么即使她再美也终究难以让人顿足流连。而临河而不能畅想河的历史,则愧对中华第一名河的深刻的人文内涵。
说实话,我一直有些看不起江浙这一代的人文景观。因为他们总是难以达到到我想象中的美的高度。但我又不没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们,因为在我的家乡苏北,甚至连这些景致都是不得一见的。我的这种想法一致持续,直到我上了槟郎老师的课。槟郎老师教的“旅游文学”是我大二上学期上的选修课,值得一提的是全班只有我一个13级的学生,和我同班的都是我的学长学姐,我很幸运能上到槟郎老师的课,从这点上就能看出。这门课对我找到、理解旅行的意义很有帮助。槟郎是一个诗人,一个流浪诗人,一个有稳定经济收入的流浪诗人。总之,在这个时代,他很特殊,很另类。说的官方一点就是与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有一定的冲突。邵建曾经说过:人是观念的动物。私以为人最大的不同,除了相貌以外想必就是思想观念了。我是好动之人,所以喜欢出去乱逛,但又愚笨并不能懂得人文景点的美。但是自从上了这门课,受到在旅游中创作诗歌的槟郎老师的影响,我越来越能发现我生活中的美了。
学校附近有一座方山,并不起眼,登过一次方山的我感觉方山不过尔尔。方山不高,登上山顶对于我这种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实在简单。山势又不抖,并不刺激。山中景色也不美,水不清,山中颜色也很单一。但是有一次课,槟郎老师专门讲说方山,除了图片视频,还有相关诗文,其中许多是他自己写的。其中的《方山道姑》讲了方山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地点是早已存在的,但是故事是他自己编的,编的还蛮有趣的。讲的是王善与一个农家少女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典型的在封建社会,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细节却非常精彩,结局出乎意料。猎户王善与樵夫的女儿恋爱,山女被官二代看上而强抢,王善反抗而被害死在衙门里,樵夫也被杀死。但女儿还是逃进了著名的方山洞玄观,被灵官殿的金甲武士所救。故事的结局,带有神话色彩,女孩成为道观的道姑,金甲武士在深夜里化为王善与道姑恋爱。实际上,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本名就是王善。槟郎,一个老男人讲故事,或许这就是赤子之心吧,还有他讲故事时自己的洋洋得意的神情,总能令我会心地发笑。正是因为槟郎老师的课,身为学校的学生的晨钟文学社社长的我也在社团里组织了一次去方山的旅行。
对于槟郎而言,旅游对于他的意义是增长见闻,结交朋友,寻求创作灵感,认识更多的同学。槟郎经常会和自己的同学一起出游,以增进师生感情。从小到大,我几乎没和老师单独吃过饭。但是在大学里,在学生总是吐槽一年看不见班主任一次的大学里,竟然老师会主动找学生吃饭。那次老师和我来到校南食堂北三楼,他要我点,我便点了一个自配炒菜,花了他二十多元钱。我们边吃边谈,我们说了很多话,非常坦白,对我有益。没错,师生关系方面,槟郎又做了一次另类。这也让我越发感觉我是幸运的,能在晓庄学习是幸福的。槟郎和他的学生去过的地方很多,几乎南京所有的景点都有槟郎和我师哥师姐们的足迹。很遗憾,我暂时还没有和槟郎老师出去游玩的经历,不过我相信,在我毕业前的这两年,只要我能再选他的课,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的。
每个人都喜欢既有美丽的景点又有动人的故事的地方,槟郎并不例外。旅游文学选修课,边介绍旅游景点及相关诗文,边讲解旅游文学理论。槟郎老师第一次课讲的第一个旅游景点,就是王献之和他的爱妾桃叶发生流芳千年艳情的秦淮河边的桃叶渡。那里也是他与他的妻子的定情之处,他和他的妻子相识于秦淮河夫子庙,在那里恋爱,在那里的金陵春酒店举行婚宴,多年来夫妻经常去秦淮河边游玩。他写过相关的诗歌《秦淮女郎》《秦淮河边的女郎》等。他在他的《执手桃叶渡》里这样写道:“桃叶渡的传奇,我们的恋爱作续篇”。这句诗道出了槟郎对于自己妻子的爱,对于王献之美满爱情的羡慕,也希望自己的爱情进入文学的美学的世界。当然了,一个爱情故事被传说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故事真的非常动人,比如梁祝,刘兰芝与焦仲卿,要不然就是爱情的主角是一个名人。但不管怎样,他们的爱情故事已传说在槟郎的诗歌里,被他的学生和读者所熟知。
槟郎自己说自己愿意当一位隐士,所以我推测槟郎想做一位如陶渊明那样的诗人,当代不显,却能传作与后世。槟郎是幸福的,不为名利所苦,能够寄情于山水之间。我试着去体会那种人文的历史沉淀的下来的美,这就像诗的美一样,更强调的是一种意境美,而不是景色美的本身。正如他的诗歌《与陶渊明对饮》只是诗人的浪漫想象,槟郎想去九江拜谒陶氏故居而没有机会。而李白也有那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没有去成天姥山,但是他在梦里去了,并在梦中游览了天姥山,梦醒后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槟郎老师游玩过李白在南京游过的江宁东山等地,写过《东山怀念李白》。他还专门去了当涂青山《拜谒李白墓》,以可乐饮料祭奠李白,花了三十元钱门票和近百元路费。他说李白是五千年中国写诗写得最好的,是他的同族的先人和超级偶像,也是他写诗的缘由。
诗人写诗写的是景,但是写下的却是自己的情。槟郎深谙此道,却讳言不说让我们自己去体会。这正是槟郎的做法,槟郎是老师,但是不好为人师,但是他好为同学之友。他很能清楚地分析出各个同学的特性,他也很能满足于现状,并对生活充满热情。而这股对于生活的激情,易于满足的性格也是对于旅游不可或缺的。因为对于生活充满激情,所以不安于每天围着生活转圈圈,一有时间就会出游。另一方面,因为易于满足,不会对旅游景点的景色太过挑剔,从而发现其中的美,然后再以自己的激情以自己的旅游、生活经验创作出诗篇。然后又因为易于满足,所以对于自己的创作不会过于挑剔,用欣赏美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诗,从而让自己对于生活更加充满激情。然后周而复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自然的杰作!槟郎老师的美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美,没有太多修饰,就像他的诗一样。但是如果你潜心的去读他,去理解他,你会发现其中有趣、美的地方。
每个诗人的每次创作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试着去理解,然后去进行我们自己的创作。这不就是我们选择文科、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原因吗?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更多的应该是创作,我们不应该在结束考试机器的命运之后,再开始一段追求自己厌倦的、平淡生活的行程。我们需要“旅游文学”这样的课,我们也需要槟郎这样的老师诗人。同学们,学着像槟郎老师一样吧,充满对于旅游、生活与文艺的激情,温暖的阳光很快就会充满你们的生活!
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