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水浒传》:林冲去向成谜

司马迁曾在《悲士不遇赋》中这样写到: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感慨英雄生之不时,倘若林冲能读到司马迁的这部作品,定然涕泪满衣裳。逆顺还周,乍没乍起,就是林冲的真实写照。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自然没话可说。生活美满,有一个贤惠美貌的妻子,小生活滋润,夫妻和睦。岂料就是妻子的美貌成了林冲日后祸事的根苗。

    由于高衙内等人的迫害,刺配沧州道,在这过程中,他一直隐忍,对于敌人的迫害退避三舍,希望自己还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别人存心找你麻烦,退避十舍都没有用,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教头发威,以一敌三,杀了陆虞侯,富安三人,上了梁上。后又杀了王伦,尊晁盖为主。

    林冲在征战过程中,一次次展现了自己的本领以及军事才能,也索性施耐庵刻画的成功,将一个体制内的将军打仗与好汉打架刻画的栩栩如生,将军打仗讲究章法,张弛有度,而好汉则只顾着厮杀,比如在攻打曾头市时,林冲曾劝晁盖不可鲁莽行事,晁盖不听,最后死于毒箭之下。

    他武艺高强,在攻打祝家庄时,众人奈何扈三娘不得,而林冲出场,只简简单单几下“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看似不费吹灰之力。

    同时他又几无败绩,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对于打仗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仅有一次也是败在了自己人琼英手中。王望如对于林冲的遭遇也表示深刻的同情,所以在评语中这样写到:王望如曰:林冲真天相者哉!钱买董超、薛霸打不死,钱买管营、差拨烧不死;柴进送他些钱可以逃生。自己撒散些钱可以逃生;他人用钱害不得,自己用钱却救得;钱固有灵不灵也。李小二无钱,令妻阁后听说话,也可救得;自己不使钱,雪中庙前听说话,也可救得。不宁恨是,雪压草屋,而先沽酒;火烧草场,而先宿庙。每到山尽水穷,便两入天引手,古今豪杰处患难,从无如此凑巧。

     又曰:虞候与林冲总角旧交,从无嫌隙,帮主人之闲,不顾好友之命。樊楼之谋未就,多金而买解差;猪林之计不行,使钱而贿管营。岂知一炬徒劳,三头巳落!今之隙末凶终,杀人媚人者,何异乎是?

    王望如对于林冲的遭遇异常同情。

    让人感到那以理解的是,作者在《水浒传》中这样交代林冲的下场:林冲风瘫,又不能痊,就留在六和寺中,教武松看侍,后半载而亡。

    当时是八月多一点,因为宋江之行回京领功是八月十五动身,九月二十回到了京城。走了一个月又五天,林冲是后半年死的,而宋江在回京面见圣上时说林冲已经死了。这明显是一个疏漏,因为宋江走的时候林冲没死,宋江到了京城,林冲还是没死,那么宋江为何给天子说林冲已经死了。

    我想有两种原因

    第一:作者记错了,因为像《水浒传》这样一本磅礴杂乱的小说,在写某个人的时候出现一点错误是难免的,比如前面交代鲁智深不识字,等到他圆寂的时候却问寺众要来了纸笔,写下了:“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样通悟的句子。可是这个理由又站不住脚,倘若是作者记错了,为何还要交代后半年而死?还要武松看侍?此处直接写留在六和寺内,宋江再去京城报亡不是更好。作者不可能不知道。

    第二:作者有意为之,给读者专门留一个悬念,一个看似不合逻辑的结局,其实林冲没死。而作者这样写,也是出于一种对于英雄的保护,因为倘若写林冲回到京城,依旧还要面对高衙内父子的迫害,况且林冲妻子已经死亡,林冲回到京城只会零丁孤苦,茕茕孑立,更有一种英雄的凄凉沧桑的感觉。出于对于英雄的保护,留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在文中,给英雄留了一点回旋的余地,给读者留了一个安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