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世界:一步之遥,亦或千山万水
领导看《一步之遥》之前,特意告诉他:网评里对此片的负评比较多。但童鞋凭着之前对《子弹飞》的热情兴高采烈投入了观看。片刻后,老先生晃晃悠悠的溜达过来,我问:看完了?这么快?领导摇头:看不懂,半小时了,根本不知道在演些什么。
自己非电影人,不懂什么镜头运用和表达;也非影评人,没有任何专业电影知识和素养。就是个普通观众,还是个不怎么长进的观众。电影好不好,只从自己是否喜欢做判断。
演员也罢,导演也好,甚至于歌手,看多听多了,即使演再多角色,导再多影片,唱再多歌曲,都似乎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类似的东西或者味道从他们的作品里渗透出来。也许,这就是他们本身为人或者性格里的与众不同的呈现。
就像,王菲,她唱歌,演戏,接受采访,怎么看都感觉”任性“二字,很有北京大妞的特色。
就像,陈道明,近几年,老有他戏霸的传闻,要用他的方式演绎角色,甚至因为捡到了只大黄狗,于是在他演的《楚汉传奇》里非和他的狗一同入戏。看他诠释什么样的角色,总是透着和其他人的疏离。有人评论他”清高“,倒是贴切。
就像,张艺谋,导了那么多影片,涉及那么多类型,得了那么多奖项,却处处透露着“为难”。他说,要拍自己的电影,也许之初确是如此。慢慢的,想要维持自己的名声,又想附和观众的品味,也要证明别人做到的我也能,于是飘飘忽忽象失了方向。
姜文呢,看了很多对他的评论,想着他的表情动作,“桀骜”两个字就溜达了出来。
他弟弟姜武说,我哥从小就有大哥情节。
看姜文的作品委实不算多,他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电影象早期的《末代皇后》,中间的《有话好好说》,之后的《绿茶》,最近的《子弹飞》,诸多完全不同类型的角色。但是,听他说话,看他表演,那感觉就是他在上,别人在下,压制着其他人,怎么够也够不着。北京话叫“拽”,拽得上天入地,可还是让人服气,还得乖乖跟着他。
有一位导演对我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新鲜挂着霜的葡萄,但你没有把他酿成酒,开始是葡萄,最后还是葡萄。
他还说:小刚,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对我的电影,批评居多围绕“商业”二字,但这位导演说出了实质。
这位导演名叫:姜文
—— 冯小刚 《我把青春献给你》
当初《甲方乙方》拍摄时,那个想做巴顿将军的小书摊主,首选是姜文。冯小刚认为,姜文和英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嘴上绝不服软,而且也具备把黑的说成白的的智慧。
所谓把黑的说成白的智慧,是指在谈话里他们永远保持着胜利者的姿态。姜文经常使用的一个句子是:你不能这样吧。于是,旁边的人就真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当初拍《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就一部英国影片《桂河大桥》的主演问题,姜文和马晓晴发生了争执。马晓晴认为,其主演是大卫尼文;而姜文断然否认,说主演另有他人,只是导演叫大卫里恩。
大家向当时剧组录音师求证,因为录音师是电影学院毕业的。答案是:好像是大卫尼文演的。姜文还是坚持绝对不是大卫尼文,且谁说也没有用。
然后,姜文就和马晓晴打了赌,赌注是赢方能让输方做任何事。
于是马晓晴、冯小刚和当时在剧组帮忙的朋友艾未未,一起开了一个小时的车,从纽约开到曼哈顿去租录像带。当拿到录像带的时候,说,脸上的表情就像被告知得了癌症。那时马晓晴叛逃的心都有了,基本没了回去的勇气。
回到剧组后,大半夜的,所有人都在等待结果。姜文让马晓晴坐在椅子上,说:我就是想告诉你,心里没数的事,别和人打赌。尤其别跟我在电影上抬杠。
后来马晓晴说,此事,对她打击巨大。
是了,姜文就是这个样子,自信到自大,固执到自负,桀骜不羁,高高在上。这些都源自于他的满腹才华和快要淤出来的聪明。
其实,导演们大多都有一样的初衷:拍自己的电影。可这种艺术却离不开观众,离不开认可。不被大众接受的怎么也算不得成功。所以,即使在专业人士眼里被视为神圣的艺术,也都不得不流于庸俗,这也是大多业内人士纠结的地方。张艺谋是,冯小刚更是。
冯小刚为了拍《一九四二》,据说和华谊达成协议,要拍成几部赚钱的贺岁片,才促成了这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的出品。
姜文却是完全不同的,他确实做到了只拍自己想拍的,不管票房多少,评论如何,花了多少钱,可否被接受,又有多少人能看懂。
他拍摄自己每一部影片的实际投资都远远高于起初的预算,自己倾尽所有,有时候还需要老婆的私房钱赞助。可见他对自己影片的重视和认真程度。
他导演的影片,我只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过一部《太阳照常升起》。结果就是,我完全没有看懂,甚至于不明白他要说什么。可即使这样,却不能直接说,我不喜欢,这是一部烂片。我不敢,总觉得是自己理解力不到高度,而不是影片本身的问题。
但是,从此,我拒绝看他拍的电影。
上一部《子弹飞》是在家里领导强烈要求下,有一搭没一搭陪着领导看完的。看完了,我问他:这里到底想说什么。领导答:就是怎么站着也能把钱挣了......。领导自称就是俗人一个,看不了境界太高的东西,就香港那些个打打杀杀,吵吵闹闹,没任何营养,一眼能看懂,看完就全忘掉的电影,最适合他。
不过,好像这次的中心思想抓的也不错。
《子弹飞》里运用了大量的明喻、暗喻和隐喻,其中无厘头的黑色幽默,观众们都猜得不亦乐乎,似乎在证明着自己的智商。呈现出来的就是票房大捷。
可能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导演以为大众终于理解接受了他的表现形式,于是在大众期待下,拍成了《一部之遥》。略过最初一边倒的恶评,仔细读了比较客观的影评,确实这里更加延续加强了他之前的表现方式。只是这次到底超出了大众的理解能力,于是变成了华容道。
所以,我拒绝看《一步之遥》,我依然认为自己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对我来说,在姜文的世界里,他所认为的一步之遥,只怕我们这些俗人,经过千山万水,也依然是在水一方,似隐似现。既然接近不了,那就远观吧。不用刻意的恭维或贬低,我只保持一贯的尊敬。可以不了解不知道,却不能说,这绝对是个坏东西不是
—— 顾长卫、冯小刚、姜文
—— 姜文、陈凯歌、冯小刚
所有评价都不能代表我。很多人说梵高看不懂,你活该,你爱看懂看不懂。
梵高不会因你看懂看不懂而不存在了。
—— 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