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8世纪,以欧洲造型和纹饰为主题的中国瓷器被大量订购。版画、藏书票、银行券以及硬币、陶瓷器、玻璃器、银器、白镴器都被运到中国,成为瓷器作坊里陶工和画工仿制的样品。这些工艺品的纹样包括家族纹章、常见的宗教、神话和文学题材以及当时政治事件的场景。
起初,为欧洲特别设计的瓷器是在景德镇烧制并装饰的,但到了18世纪中期,素烧瓷器也被运到广州,在当地作坊里进行彩绘,然后在小窑炉里二次焙烧。在夏 季,欧洲船舶一抵达广州,中国的中介人就能拿到特别订单;当欧洲人准备返航时,景德镇或广州的作坊已经按订单完成了生产。
在各公司运往欧洲的大宗瓷器中,特别定货只占极小一部分。这种订单由船长和贸易官员们掌控,他们可以用这种高额利润的贸易贴补其较低的薪水。
图片附件: 20120620145530_44363.jpg (2012-6-27 15:35, 53.9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68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36
青花带银配件双颈油醋调味瓶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康熙;约1690—1700年
约1700年在荷兰加装配件
J.A. 塔尔克遗赠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C.91-1956)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调味瓶最初是礼拜仪式用品,用来盛圣水和圣酒,或其盛他教会礼拜仪式的药油。此类用品后来被用作家庭调味瓶容器,尤其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生产出玻璃质 调味瓶和软质“美第奇瓷器”调味瓶制品。直到17世纪末,法国、德国和荷兰人的餐桌上才普遍使用调味瓶。该款双颈调味瓶的造型源自玻璃容器,可能是为荷兰 市场制造的。瓶内通过一个垂直隔板被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分别放油和醋,通过两个向外弯曲的长颈倒出。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曾生产类 似的玻璃制品出口欧洲,被欧洲各地所仿制。此瓶上的青花纹样是中式的,其风格却受到欧洲的影响。
图片附件: 1340171382_FQTfs3_b.jpg (2012-6-27 15:36, 27.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69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37
浸泡阿喀琉斯图餐盘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乾隆;约1737—1740年
奥古斯都•沃拉斯顿•弗兰克斯爵士捐赠
大英博物馆藏(Franks 892+)
©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此盘上的图像完全仿自版画《浸泡阿喀琉斯》,它是埃德姆•若拉根据尼古拉斯•维格尔斯的作品制作的。画面中,婴儿阿喀琉斯——未来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 雄,被他的母亲忒弥斯和两个侍从浸入冥河中。忒弥斯这样做是为了确保阿喀琉斯除被她握住的脚踵之外的身体能刀枪不入。画面左边,一位斜躺在翻倒的水罐上的 女河神象征着冥河,其身后是飞翔的胜利女神。画面右侧,有一男人是赫菲斯托斯,他是希腊的火神。半人半马的怪物为喀戎,他是阿喀琉斯父母的保护者和他的监 护人。
图片附件: 1340171397_rk2M21_b.jpg (2012-6-27 15:37, 49.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70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39
堂•吉诃德及侍者图盘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乾隆; 约1745—1750年
巴兹尔•艾奥尼迪斯(Basil Ionides)遗赠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C.28-1951)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此盘上的图案取材于西班牙小说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次出版的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一章。画面中主人公堂吉诃德身 穿铠甲,骑在名叫罗西南特的马上,由其侍者桑丘•潘沙伴行。此画面首次出现在法国艺术家查尔斯•安东尼•夸佩尔的油画上。大约在1714年,这幅油画在巴 黎作为制作一套挂毯的28幅卡通图像模本之一而被复制。不久,这些图案又被复制成铜版画,用作书籍的插图。这部西班牙小说的第一个英国版本在1725年和 1731年由托马斯•谢尔顿在伦敦相继出版,书中使用了由荷兰艺术家杰拉德•范•德•古赫特绘制的22幅插图,其中的一幅被复制到中国瓷盘上。
图片附件: 1340176336_qOzaS0_b.jpg (2012-6-27 15:39, 47.0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71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40
身着法国服装的欧洲人塑像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康熙;约1700年
巴兹尔•艾奥尼迪斯遗赠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C.109&A-1963)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这两尊塑像均仿自欧洲版画。男子头戴假发,女子束“à la mode Fontanges”时髦发式,他们都穿着17世纪法国宫廷流行的服装。尽管缺少直接的证据,但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路易十四及其夫人。这两尊塑像很可能是 以1685—1700年巴黎博纳尔兄弟绘制的服装版画为蓝本,显示了那些富裕客户对最新时尚的追逐。由于中国陶工和画工不熟悉欧洲的这些蓝本,这类人物塑 像多少保留着亚洲人的一些面部特征,但是其体态和衣着细节却与蓝本很接近,结果是被塑造的欧洲人显得天真、滑稽。尽管如此,它们仍因其装饰性和异国情调深 受欧洲人的喜爱,并成为他们的室内陈设品。
图片附件: 1340171539_80Qsp8_b.jpg (2012-6-27 15:40, 28.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72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41
约翰•威尔克斯像潘趣酒碗
中国江西景德镇
清•乾隆;约1764—1770年
布鲁克•休厄尔永久基金购买
大英博物馆藏(1988,0421.1)
©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18世纪,英国公众政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对历史和政治类的艺术品有普遍需求,形成了此类设计题材的中国瓷器和英国陶器市场。此碗正面描绘的是一名直言不 讳的英国政治家、出版家和讽刺作家约翰•威尔克斯,他曾参与争取基本公民权,尤其是新闻出版自由的运动。威尔克斯不断地与当局斗争,但声名卓越的他在 1774年当选伦敦市长。威廉•霍加斯是威尔克斯的死对头,于1763年5月16日出版讽刺他的铜版漫画。此碗的另一面人物像源自查尔斯•莫古的铜版画。 此类碗用来盛一种17世纪初经由东印度公司引进到英国的酒精饮料—潘趣酒,使用时是将酒从一个大碗中用勺子舀进小酒杯中。
图片附件: 1340171599_0pE06T_b.jpg (2012-6-27 15:41, 21.7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bbs.wenbo.cc/attachment.php?aid=553273
作者: 静气轩 时间: 2012-6-27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