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最后一个星期一是美国法定的Memorial Day(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个源于1866 年美国南北战争时的纪念性节日,如今也成为向所有士兵致敬,向逝去的先人缅怀,与家庭朋友团聚的日子。
这个周末开始,各种官方的民间的纪念活动纷纷展开。孩子所在的童子军也参与了为故去的老兵扫墓的活动。
周六清晨七点,我们小城的一座墓园里已经来了不少的人,童子军孩子们,家长们,还有其它义工。孩子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给所有老兵的墓地扫墓。他们三两一组,按照花名册和墓牌信息找到曾经为美国海陆空三军服役的老兵的墓牌。这里并不是专用军人墓地,平民和曾经的军人都有,所以要逐一查找。找到后,用笤帚把墓牌清扫干净,然后插上一面小国旗以示敬意,根据宗教信仰,还在墓牌另一端插上一个白色十字架。
孩子们很认真,我也跟在他们后面看着每一块墓牌,以免遗漏。
每块墓牌上都写着很简单的信息,名字,生辰,有些注明曾当过兵,比如二战海军,朝鲜陆军,等等。还有就是一句话的概括,没有看见写丰功伟绩的,只看到例如“A beloved wife/husband/son/daughter/grandma/grandpa…” (一个被深爱着的妻子/丈夫/儿子/女儿/祖母/祖父。。。),这句话亦表明了立碑者和墓中人的关系。细读下来,发现虽简单的几个字,却是一世的故事。比如常有一家的几个人相邻的墓地,妻子先逝,丈夫送妻子,上书beloved wife xxx ;然后若干年后,丈夫又被孩子葬在旁边,上书beloved father, grandpa xxx。令人伤感的是看到”beloved son or daughter xxx”, 那一定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个中的痛楚只有立碑人知道。人生到最后,其它都是浮云,只有亲情,才是留在世上的凭记。
当过兵的人真是不少啊。一回头,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插了很多的小国旗。因为这里就是普通墓园,并非军墓,所葬老兵也多非战死而是在服役后又回到正常生活中过了一辈子,最后由家人葬在这里。不论他们曾经参加过什么战争,不论当时的战争在之后被怎样评价,他们都是曾经为了保护社会中的其他人作战或准备作战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而在他们各自的亲人眼中,他们始终只是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丈夫, 与平常的父亲儿子丈夫并无两样。
也看到许多墓已经由家人照看过了,摆了鲜花。记得几天前与朋友闲聊,不知怎的就说到了买墓地。朋友说不操那心,到时候一火化,骨灰撒海里就行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这句我加的,朋友是老美)。可是我想那虽省钱省力,干净利落,但是孩子们如果想念你了,去哪里看你呢?朋友说,别指望这些熊孩子来墓地看你。我说看不看是他们的事,是否提供给他们来看的机会是我们的事。
找块地,立一个简单的碑牌,于逝者有什么意义我不确定,但于生者是重要的。也许不在今天,不在明天,而是在他们一生中某个未知的时刻,他们会想到自己从何而来,会想要从自己的先辈那里得到一些什么启发,会想要来看看这碑。安排这样一个碑,让后辈们有个地方可以找到我们恐怕是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
对于我们这样的移民来说,是否考虑回国安排墓地呢?这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既然这个墓不过是为生者表达思念而做的,那么孩子们在哪里生活就把自己葬在那附近就好,这样他们看着方便。是不是很为别人着想?
似乎是个沉重的话题,不过看着这满地的旗子,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碑牌,一个个的故事,反而很释然,如果一个人想来看望谁,他想找就一定会找到。
就如这个墓园里一个个陌生的墓牌,最早的七十年代就在了,而今天,我第一次来,读到他们的名字生辰。我来或者不来,他们一直在这里。而那些遥远未来的日子,你来或者不来,我也会一直在这里。。。
文/图:清风-细雨
2015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