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家用电池会在中国首创吗?

发发牢骚,解解闷,消消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日(高技)产品火的话题是特斯拉总裁马斯克向世界公布了一整套适用家庭、企业和公共事业的电池方案—“特斯拉能源”,不少媒体都说这对能源使用是个跳跃性的发明。

models-powerwall

想起连人民日报都问“‘苹果’背后那行字”【7】,就琢磨琢磨中国能不能首创。

第一个问题是有必要吗?目前你要是生活在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或中国的大城市,不需要,断电机会太少,费用也难说划算,据说在美国,也不经济【4】。如果在农村,情况不一样,需要的可能性大增,尤其是跟电网接不上的地区。在中国开发西部,甚至想想中国开发非洲市场,这样一个电池在技术上很关键,不过成本费用更是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技术上是不是可能、现实。据【3】,这电池实际上没有啥新技术,充电、蓄电,传统办法。不过也听说大型电池的费用在几年前是当今的三倍,,可见这几年技术有不少小的、渐进的发展、改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流程上也是大大提高,才达到今天的性价比。要达到这个地步,得砸下一笔钱,埋头苦干几年,才会有成果。

除了电池本身的技术,其它“技术”其实是“概念”,如制造质量极高,体积尽量减小,使用方便,容易和家庭现存电路、太阳能光板连接、多电池连用轻而易举,最后,是“苹果”概念,控制界面周全、易用,有各种量测数据,方便大家掌握电池状况,对了,外形设计美观,看上去不像个电池。

这么一算,中国生产这个电池,确实未必划算,不会赚钱,然而,技术上不是个问题。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创新”这概念。

创新,等到一个产品有钱赚才做,就不叫创新了。一个新的产品,价格高是难免的(所以制作工艺流程也是个大问题),除了是一个国家创业气氛外,创业者还应当看到“抢占市场”这么一个优先条件,一旦你占据了市场,经济利益就大了,否则,你就是下游产业,加工,如光伏板,看上去高技术,实际上比纺织品好不了多少。

其次能源还是中国政府的重点,政府扶植,政府民间企业热情高,想在此发财的大有人在。电池一直是个大问题,如电动汽车,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电池,占了造价的一大部分。所以中国肯定是有人在想这个难题。

这么反过来一想,中国有可能,用能力,也应当先把这退出来。结果是没有,美国先做到了。

一个例子,难说能代表整个中美之间的现状,当前中国”创业“风很盛,不过创业和创新还不是同一回事儿。要创新,科学技术、研发、不断试验、投资,李克强大力推崇中国制造2025,创新是基础。

我倒是觉得这个例子反映了中美间的差距。在美国,创业、创新风情很强盛,根基很深,而且实际上埋头苦干的的多了,失败的也不少,但大家接着干。当然美国绝对领先的科学技术研究是中国比不过的,有些领域太难,但能为的也不少。

中国的有钱阶层,愿意将钱砸在创新的事业的还是少,大家常常想着经济疲弱,如何将资金移到国外(伦敦纽约房地产),颇为令人失望。

在销售成本上,企业没料到的大概是市场反应如何。目前世界上,没个国家,包括美国中国,穷一大堆,穷的厉害,但资产增值很高,富裕的人(affluent)比例不高,但数目不小。

这是为什么少量生产的特斯拉家用电池已经一卖而空了【5】。所以,生产出来,投资钱还得等等才有收回的机会,但卖的未必亏钱【6】。

希望李克强卸任之时,不会失望。


【资料】
【1】特斯拉告诉你一块3000美元的家用电池到底能干嘛?
【2】《麻省理工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 Why Tesla Wants to Sell a Battery for Your Home
【3】How Do Tesla's Home Batteries Work?
【4】Tesla Motors CEO Elon Musk: Powerwall Daily Home Battery Doesn’t Make Economic Sense In The US
【5】Tesla's Powerwall is already sold out through middle of 2016
【6】特斯拉储能电池一周大卖8亿美元的奥秘在哪里?
【7】《第一财经日报社论》开启中国制造的蜕变之旅
【8】《人民日报》苹果”背后那行字



【附录:相关报道】
《钛媒体》国产电视厂商三大弊病要想治好,技术创新才是灵丹妙药

国产厂商的三大“法宝”
1、价格战
2、盲跟风
3、炒概念,轻品质
电视核心技术依然由韩企掌握
营销不是王道,国产电视要腾飞先学习
《第一财经》中国为何难产"奢瓷品"?
日本产品的价格为80-300美元,台湾的为30-80美元,中国的仅有13-34美元,单件创汇中国平均仅有0.32美元,这远低于世界平均出口创汇0.87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于英同、日本的1/7,法国的1/3


郎咸平:对于高通罚款只能让我们解一口闷气
电子信息产业分上游、中游以及下游,基本上包括了手机以及电脑等等。
以上游为例,因特尔垄断了全球上游54%的利润,高通垄断了上游30%的利润,而其他的10%由AMD这些来共同垄断。请记住,整个上游基本上都是被美国的企业所垄断,而整个上游产业的利润率高达25%。
中游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思科控制了45%的中游利润,华为控制了32%的中游利润,爱立信控制了12%的中游利润,剩下的11%由中兴通信它们所控制。专利数目而言,美国控制1161个专利,中国控制了1241个专利,欧盟控制了1113个专利,韩国控制了1062的专利,所以以专利数目而言,中美欧也差不多。因此华为是唯一值得我们谈论的企业,中国只有这一个企业能够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中游产业链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下游,苹果控制了89%的下游利润,三星控制了9%的下游利润,小米、联想、华为等等只控制了2%的利润。


《第一财经日报社论》2015.05.05
开启中国制造的蜕变之旅
如今,“中国制造2025”概念在资本市场已经风起云涌,相关概念股获得资金的追捧,我们期望这些企业能够紧抓机遇,善用资本的力量,带动更多转型中的企业,为中国制造的这场蜕变贡献更多加速度

“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将会很快发布。这是中国制造登上国家战略的标志,围绕着这个方案,各方都开始了憧憬,跃跃欲试。对 大多数传统制造业而言,这会是一次充满阵痛和艰难的转型升级之旅;但对于中国经济而言,这又是一个风口的开始,将奠定未来的发展基石。

根据公开报道,该方案涉及十大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等。有些行业并不陌生,它们此前已经属于战 略性新兴产业,还有一些则是新增的重点行业,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预计,这些行业中的众多企业未来会获得一揽子财政支持或其他政策扶持。

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中,国家为行业发展做后盾这种形式并不鲜见,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 策略,各国都希望抢占国际竞争的行业制高点。当然,中国的工业起点与这些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也正因如此,发展的潜力与提升的空间才特别巨大。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之际,正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新兴业态、新的增长点正在破茧而出,为中国经济打开敞亮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旧业态、传统行业正在面临压力,受困于成本的增加和销售的艰难,它们中的一些企业可能转型尚未成功就已经倒下。

这种“倒下”并非转型之过,正如十多年前的BP机业务、曾经主导通讯行业的电报业务,它们早已为时代洪流所抛弃,没有必要为几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的没落感 伤,正如那句古诗所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看到一部分中国制造正在蜕变,就像李克强总理所期许的,它们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 造”、“精品制造”。

比如,在中国的高铁、核电、卫星、通讯等行业里,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顶尖同行竞争的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 强总理都曾在世界舞台上为这些中国制造倾力推销。尽管它们因为国际经验不足,还有些步履蹒跚,但也因为年轻,它们的前景才不可限量。中国会再度通过跨越式 的发展,“制造”中国式的制造业奇迹。

据介绍,“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第一个十年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即2045年,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最终要在建国一百周年成为制造强国。

目标如此明确,但每一个国人都深知,从纸面的方案落到现实中,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比如资金的筹集、技术的突破、人才的培养等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举国上下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有可能实现这个伟大的愿景。

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政府高屋建瓴的指引,也需要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上起到关键作用。如今,“中国制造2025”概念在资本市场已经风起云涌,相关概念股获 得资金的追捧,我们期望这些企业能够紧抓机遇,善用资本的力量,带动更多转型中的企业,为中国制造的这场蜕变贡献更多加速度。




“苹果”背后那行字
2015年04月17日 人民日报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苹果”产品的背后,印了这样一行英文——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翻译过来就是“加利福尼亚苹果公司设计,中国组装”。按说这只是一个客观表述,没有特别涵义。但是,对于谋求转型发展、怀揣创新型国家梦想 的中国来说,这行字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众多跨国品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不过一般只是标注“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像“苹果”这样在产品上强调在本国设计的很少。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企业行为,没什么好去挑理儿。不过,这行字儿对于我们来说,应 该也是个提醒:中国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组装”了。

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进步非常显著,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一项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断刷新“中国创造”的精度、高度、深度,成为一个个响亮的“中国品牌”。

但从总体上说,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产品还不是很多,与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我们渴望出现更多像华为、中兴、联想、阿里巴巴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希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越来越大。尤其是,我们能否出几个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具有“颠覆性影响”的创新型人才?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新创造的基因,创 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创新自信”。如果说,上一次工业革命我们落在了西方发达国 家后面很远,那么,面对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发展,我们迎来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机遇,不说别的,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网民数量6.5亿, 手机网民近5.6亿,这样的规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他们的消费需求是拉动创新创业的巨大牵引力,规模超大的人才群体更是创新创造无与伦比的重要资 源。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双目标”不仅包括保持中高速增长,还包括迈向中高端水平。我国的经济处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关 口。这个阶段,我们 也许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追求某个数字紧赶慢赶了,但“松一口气”的想法是没有出路的。今天的新情况,恰恰更需要我们有所作为。如何作为?就是在创新驱动上 下功夫,在转型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说白了,我们需要产生一些像苹果、微软这样对转型升级具有牵引作用的创新型企业。

如果说过去的这些年,我们成为“世界工厂”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那么未来的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们肯定不能再沾沾自喜于“世界工厂”,也不能一直被贴上“中国组装”的标签,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末端。

期待着越来越多“中国设计”的产品不断涌现并享誉国际。这行字,未必印在每个产品上,但应刻在每个中国企业家甚至每个中国人心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