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端午是祭祀伍子胥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苏州的端午是祭祀伍子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

相传当年正是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了苏州古城。他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开挖的。胥江的出现,既避免了吴地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后来,夫差赐他自尽,用皮口袋装着他的尸体扔在了胥江里。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端午。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

“佳节又端阳,祭典胥江。家家裹粽送清香。艾草菖蒲新挂起,美酒三觞。”五月初五不仅是端午节,也是诗人节,约上三五好友,泛舟湖上,烹茶饮酒,吟诗作赋,乃是文人墨客的一件乐事。18日,沧浪诗社的五位年逾七旬的诗人相聚盘门景区,用古韵吟诵起了端午诗句。中华诗词吟诵学会理事魏嘉瓒介绍,吟诵不同于朗诵,需要有拖腔,好像唱出来的感觉,十分具有音乐美。任何一种吟诵都与当地的方言、戏曲、民歌等相关。目前苏州吟诵(唐调)已经成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最美读书声”。

端午节挂钟馗像是吴地特色习俗,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出现。按例端午正日将钟馗像置于中堂,之后要悬挂一个月左右。其他地区也有挂钟馗像作为门神,但并非端午时节,也不会挂一整月那么长的时间。

苏州人过端午,总要吃顿团圆饭,餐桌上的时令“五黄”可是苏州特色,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黄酒,再加上苋菜、蚕豆等时令蔬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