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助我博士论文答辩
|| 推荐到群组
杨振宁助我博士论文答辩
A PhD thesis defendant couldn't answer some questions raised by a faculty member. This faculty member went to explain that our department held a sysmposium on the concept, how couldn't you say you haven't heard about it?
That reminded me of my time for thesis defense. That professor asked me a question on a topic I heard only in a seminar hosted by that professor. I vaguely remember it's the field of his interest - I said so even pointing out his hypothesis/theory - he's so happy that he said something very kind in public. I've asked him to write me the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Thinking of that, I own a thank-you to 杨振宁:
"杨振宁说: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按部就班”。我见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爱听科学研讨会。问他们为什麽,他们说听不懂。我告诉他们,听不懂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禅宗最高境界,顿悟。创新要灵感,灵感来自顿悟。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Thus, I went to seminars even though those seminars were out of the field of my interest. Step by step, those memories play a role in the thinking of the area of my own interest. In my thesis defense, I didn't know anything about that professor research except I went to the seminar he hosted - that knowledge helped me when needed.
That's so true in the end: 杨振宁助我博士论文答辩 - “渗透性”读书 is closer than you think, to your answer to any questions raised in your thesis defense.
No excuse, go to seminars !
***************************************************************************************
听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谈顿悟与创新
已有 3913 次阅读2013-1-23 13:52|个人分类:Scholarship|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u 顿悟 initial white 创新 推荐到群组
那年,听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讲演:【规范与对称之美】-- (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最后,有人问了我还记得的问题,如下:
“你为什麽研究理论物理?”有人问。
杨振宁说:当年西南联合大学,仪器少,我弄歪一个。后来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如何读书?如何创新?”有人问。
杨振宁说:大凡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性”读书和“按部就班”的常规式读书。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按部就班”。我见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不爱听科学研讨会。问他们为什麽,他们说听不懂。我告诉他们,听不懂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禅宗最高境界,顿悟。创新要灵感,灵感来自顿悟。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年前回国开会,老同学何君,盛邀遊南昆山。何君说佛五祖与六祖的故事,如下:
大师兄神秀提偈诗:
"身为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The body is the wisdom tree. Your heart is the stand of mirror bright. Frequently wipe it. Don't let it be dusty.'
小师弟惠能对偈诗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There is no wisdom tree; nor a stand of a mirror bright, Since all is void, where can the dust alight?'
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
佛五祖弘忍传鉢给六祖惠能。后有:北派神秀,南派惠能。
可是不要忘了,惠能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顿渐并重,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
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对于修证佛法的人来说,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理须顿悟”。禅宗,修证需要极高的慧根。现代人,慧根普遍低,禅宗明理即可,不适合修证,修证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
正是:“翱翔于天际之间,看大海苍茫,俯视芸芸众生,得日月精魄,悟世间万物相谐之理”(excerpted from internet articles)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655944.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李胜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知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智慧
下一篇:老同学说了很多人和事: 同学的慧语
推荐到博客首页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删除回复 [9]李胜文 “我的父亲是中国最早一代留美并研究数论的学者。他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以及后来的云南师范学院做了很多年的工作。”杨振宁在揭幕仪式上这样评价他的父亲:“他是一位智慧的父亲,也是最优秀的数学家”。“生活在今天,你们是很幸运的。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记住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自己所能在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努力,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创造一个非常好的未来。”杨振宁说。
杨振宁携妻出席父亲塑像揭幕仪式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0/283874.shtm删除回复 [8]李胜文 作者:曹海扬 陈典 易珏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3-10-5 11:51:4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杨振宁谈人生中的遗憾: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
9月24日,当代知名物理学家、香港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杨振宁教授做客人民网香港直播间。谈到人生的遗憾,杨振宁表示,在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但他还说,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这也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
当主持人问道是否有人生遗憾时,杨振宁说:我想不应该说是遗憾吧,我们所做的基本物理学里头,最近这几十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未尽全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像我这一辈的人希望解决,可是没有达到。这些领域里头,想要解决,到现在为止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后二十年、五十年会不会能够有大的发展?我对它也没有很乐观的信心。换句话说,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成就,可是最后最困难的东西,我现在一时对于很快的能解决不太乐观。是不是一种遗憾呢?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遗憾。不过科学的发展,我想永远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完全圆满的解决,所以,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我想这恐怕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
在谈到与李政道的关系缘何渐行渐远时,杨振宁表示很遗憾两人没有机会再在一起合作。他说,李政道比我年轻4岁,我们是在1946年在芝加哥最先认识的。那个以后合作得非常的成功,后来到1962年我们彻底的决裂了,这个以后又有很复杂的一些经过,不过到了今天,李政道也快90岁了,我们现在对这个比较放松了。将来,到底是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一定有人去研究。所以,也可以说是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所关注的事情。
杨振宁回忆西南联大在昆明念大学时的感情经历,说道,我是16岁的时候进西南联大念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在物理系,数学系来了一个女同学,叫做张景朝,她很容易使人注目,很漂亮,又很活泼,因为她是数学系的学生,我的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那个时候的办公室很简陋,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位置选课这一类的事情到我家里头找我父亲,所以张景朝有时候到我家里头来,所以我就认识了她,我父亲母亲也都认识了她,后来过了几个月以后,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跟我自己讲张景朝没来之前,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我知道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我心里头很烦燥,我那天想了想,我说这个不好,这对我的前途不好,所以,我就决定,说现在不是我交女朋友的时候,我现在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
杨振宁继续说道,这时候是17岁的时候。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是贯彻这个决定。怎么贯彻这个决定呢?当然不是和张景朝说绝交吧。可是,我不大去注意她,或者不大去找她讲话,就尽量的把关系变得平淡下去。从今天看起来,我想我有一定的成功,为什么呢?我看了一下我同时代的人,他们写的自传,我就知道西南联大很多男同学都在那里追女同学,没问题,是受了很多的纷扰。事实上我刚才讲我17岁的决定,不止是到17岁,因为后来我在西南联大念完本科生,念完研究生,到美国去念博士生,我是一直到1949年,就是我27岁的时候,才开始去找女朋友。在那以前,我是有意识的我不去交女朋友,因为我当时应该最好的对于我的前途是集中来做我的学习工作。我想这个决定维持了十年,与我后来的学术成就有直接的关系。我讲这话并不是说,我这个办法是人生最好的一个办法,我只是讲出来,这是一个经验,尤其是今天我看见了很多我同时代的人自传和别人写他的转,像我这样,能够维持那么久的一个处理交女朋友问题的原则很少。这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有多么大的影响,说是有影响,是没有问题的,有多么大的影响,是不是应该效尤,我想每个人的决定都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讲出来我自己的经验。一般讲起来,我的思想,你说比较单纯也好,或者说是比较理性,克服了感情也好,不管怎么样,这与我人生整个经历有重要的影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删除回复 [7]李胜文 一定要“不懂装懂”才能成功 精选
已有 4071 次阅读 2013-6-8 03:10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体验:看现代电影,比如Inception(中文翻译成《盗梦空间》),非常难懂,而看那些老电影就比较容易看懂。为什么?
因为老电影的情节展开都是线性的,一个情节不结束,下一个情节就不开始。新电影就不同,常常是几个情节穿插进行,直到看完电影,你才(可能)了解整个故事情节。碰到这种情形,如果我们不跟着导演的思路走,不把电影看完,我们就不能知道故事的结局。
学习一个新东西和看电影一样,简单的知识容易理解,边看边懂;复杂的东西一时很难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一定要“不懂装懂”,硬着头皮看下去,最后才能达到全懂的目的。
我最近又在学习电脑编程,Python语言。说“又在学”,是因为这已经是第无数次下决心学习了,可是以前都没有坚持下去,中途种种原因放弃了。就像人家开玩笑说戒烟容易,“我都戒过十多次了!” 一样,开始的次数和成功没有什么联系。
不过这次学习和以前不同,有了点“感觉”,这个感觉就是悟到了以前失败的原因:我以前太叫真了,每个章节一定要“懂了”才继续往下学,不敢跳跃式前进。在不该认真的时候太叫真,在该加速的时候加劲,就是失败的原因。
其实,我们学习什么东西都一样,都要敢于跳跃。因为当你到了上面一个层次的时候,许多以前难懂的,不懂的东西就变得非常好懂了。试图在低层次上完全搞懂,可能要花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试图在低层次解决难题,你会觉得处处碰壁,结果是打击了自己积极性,丧失自信心,导致过早放弃,最后以失败告终。
所以,“不懂装懂” 不是坏事,而是掌握复杂知识所必需的,必要的。掌握了这个学习要领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学电脑语言如此,学英语等外语的过程也是如此。那些“英语没学好”的人,多半都是在初学时按步就班啃书本,记单词的人。而那些学得好的人,多半都是听得多,说得多的。因为多听多说,单词语法自然就熟悉了。一开始就花大量时间记单词,学习的兴趣很快就磨灭了,放弃的几率就高。
好的老师,能随时提醒你“现在不懂没关系,以后就知道了”!而不好的老师不但不能指导你如何升华,反而会缠住你,在你在不懂的时候刁难你,使你在低水平上徘徊。
当然,我不是真的鼓励大家不懂去装懂,而是说:“不懂没关系”!那些懂的人,都是看完了整个电影才搞懂的。大不了,再买一张票,再看一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697756.html删除回复 [6]李胜文 杨振宁的歉疚感 精选
已有 12608 次阅读 2013-6-25 12:49 |个人分类:人物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杨振宁 中美庚款 清华大学 留学 邓稼先 费米 泰勒 叶企孙 梅贻琦 原子弹
引言:网上一篇比较杨振宁和邓稼先的文章流传很广,文章对杨振宁的攻击失之偏颇,
本文以严肃的物理学史研究,描述这段故事。
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时所表现的焦虑、不安和失望事实上是一种失约和愧对师长的歉疚感的自然流露。
杨振宁得到这样一个偏离最初设计的博士学位,便难以按照预先的计划启程回国了。
1949年发生政权更迭,1950年他与国民党战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结婚,回国的念想就此了断。
事实上,按照叶企孙等人的设计,邓稼先肩上的这付担子在很大的可能上会由杨振宁去担负!
左起:杨振宁、邓稼先、杨振平,1949年,芝加哥大学
中美庚款留学考试恐怕是史上最难的考试,全国选拔,一届只录取20来人。中美庚款留学考试考了6次,抗日战争前有4次,分别于1933、1934、1935、1936年举行;抗战期间2次,分别于1940、1943年举行。第六届考试录取21人,杨振宁是其中之一,同届录取的还有洪潮生、钟开莱、吴仲华等名家。中美庚款留学是我国唯一一个完全针对国家需要和填补学科空白而精心设计的留学计划。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当,主持人得力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就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而言,中美庚款留学造就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如:龚祖同(考选科目为应用光学),顾功叙(应用地球物理),蔡全涛(真空管制造),吴学蔺(钢铁金属学),熊鸾翥(弹道学),王竹溪(理论流体学),赵九章(高空气象学),钱学森(航空),张宗燧(天文),王遵明(金属学),马大猷(电声学),王兆振(实用无线电),胡宁(金属学),杨振宁(高电压实验),洪朝生(无线电学)等。
中美庚款留学考试严格设定留学生研习的方向,这些方向的确定非常认真:先由清华大学各学院院长征集各系专家意见提出建议,然后由校务会议对各院的建议进行讨论和归纳,拟出选派计划,最终报评议会审议通过。评议会议决的计划,还要报教育部审核通过,教育部往往征集实业部、社会部、农林部和资源委员会等有关部委的意见,对计划提出修订。例如1934年实业部就曾要求在考试门类中增加“工厂检查”一门,1941年教育部也曾根据社会部和农村部两部部长的意见,将清华大学报送的第六届留美公费生应考学门做了修改,删掉了原计划中的英文、政治学、法律、工业经济4学门,改成医学(注重肺病治疗)、制药学、造林学、纺织工程4门。
杨振宁是第六届中美庚款留学生,他考取的科目是“物理(注重高电压实验)”,留学预备期间,他的指导员是赵忠尧和王竹溪。(按照《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章程》的规定,录取各生出国前要由二三位指导员指导,就拟习科目开展调研和实习工作半年至一年,以获充分准备,并明了国家需要。)两位都教过他,对他的能力和特长非常了解,为了人尽其才,他们曾给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信尝试改杨振宁的科目为核物理理论,信中有这样一段:“前奉函嘱对留美公费生杨振宁之研究计划加以指导,经与杨君数次商谈以目前美国情形高电压实验较难进行,可否略予变通以应时宜?查高电压实验研究之目的在研究原子核物理,查杨君对原子核物理之理论尚有门径,赴美深造适得其时。研究此门学问以普林斯敦大学较宜”。梅校长掌校时的清华大学素以制度严明著称,评议会的决定是无法更改的,如果不是事关重大,两位熟知清华校规的指导员也不会提出此议,但这是无补于事的。
最终杨振宁不得不按计划去美国跟大物理学家费米做实验物理,而不能按照自己和导师的意愿去普林斯顿这个理论物理的圣地深造。费米是美国原子弹工程的最大功臣之一。
从1946-1948年间,杨振宁做了20个月的实验,在芝加哥大学“协助艾里逊教授建造了一个40万电子伏的柯克罗夫特-瓦尔顿加速器,并用它做核物理方面的实验”。
杨振宁后来多次提到自己不擅长实验,他到哪个实验室,那个实验室就会遭殃,实验室流传的笑话是“Wherethereis bang,thereisYang!”(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中美庚款留学期限为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迟一年。即便实验不顺利,杨振宁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而不便转到他擅长的理论物理方向去。因为有约在先:在《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章程》中规定,公费生在留学期间,每逢2月、8月需向学校提交修习情况和学习成绩证明,如未按规定科目研究或成绩不佳,即被取消学额。因此,改变研习科目是不容许的。杨振宁同届的张燮考选方向为造船工程,学习过程中感到不合自己兴味,曾请求改学戏剧,但未获批准,张亦不愿委曲求全,遂提前回国。
眼看2年过去了,试验没有太大进展,杨振宁苦恼不堪,最终迫不得已,接受泰勒教授的建议,放弃实验,转向理论。
做这一决定意味着对清华大学的失约,相信杨振宁在作这一决定时,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杨振宁回忆道:“有一天,泰勒来找我,他问,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我说,对了。他说:‘你不必坚持一定写出一篇实验论文。你已写了理论论文,那么就用一篇理论论文作毕业论文吧。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我听了这话很失望,因为我确实是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实验论文的。我说需要想一想。想了两天,决定接受他的建议。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如释重负。”(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宁平治等主编.杨振宁演讲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p.121.)
最终,杨振宁以一篇原始长度只有3页纸、后来按照泰勒要求扩充到10页纸的理论文章,获得了博士学位,杨振宁的文章被泰勒称作自己指导的最短、最优秀的博士论文。这个泰勒被称为美国氢弹之父。杨振宁得到这样一个偏离最初设计的博士学位,便难以按照预先的计划启程回国了。1949年发生政权更迭,1950年他与国民党战犯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结婚,回国的念想就此了断。
中美庚款考选的许多科目,如应用光学、仪器及真空管制造、兵工、飞机制造、硫酸及硝酸制造等,都是非常专门的技术,考生很难对其发生兴趣,而且,许多专门技术在大学或研究机关根本学不到的,需要削尖脑袋去一些公司或工厂去探密,困难重重。因此,如何使留学生按既定目标工作,而不至于因为志趣不合或学习不易中途改行就非常很重要,这是保证这项留学计划收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我们看到,制度上的保障措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命感、师生情谊和道德力量在维系这项计划的实施。
梅贻琦和叶企孙是这项留学计划的主要主持者和推动者,从这批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给梅贻琦和叶企孙的信中,我们看到,他们在这些学生身上已深深地植入了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使他们千方百计推进拟定的计划,完成肩负的使命。这些学生大多能牢记师长们的瞩托,寻找各种机会去专业工厂实习,以求成为“学技兼具”的人才。考上弹道学门的熊鸾翥利用兵工署派验收团到德国莱茵炮厂监造并验收375px榴弹炮的机会,请验收团代为介绍进莱茵厂实行,结果得以在Dürseldorf研究弹道,并在Unterlüss实行射击测验。兵工署致清华大学函中,盛赞他工作努力,“学得实际上之学术颇多”,“大部绝非课堂上及书本中所能求得者”。考上应用光学门的龚祖同则从原来在国内偏于理论研究,转入应用技术。他于1934年7月到德国,初拟入耶纳(Jena)大学,后觉得如入耶纳大学,不过是做一篇研究,考一个哲学博士,对国计民生毫无裨益,因而改入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在柏林高工他完成了几种光学镜头设计,“此种设计在光学工厂里最为重要,通常目的为取得专利权,很少发表的”。1936年6月,他接到兵工署函,获悉由于商务关系,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去Hensoldt光学工厂实习6个月的机会,他当即中断了在柏林高工按部就班,以学位为目标的学习,进了该厂。在致梅贻琦的信中,他写道:“中国技术人才太少,尚未可如德国那样精细的分工,因此生所学亦不得不稍广,以免回国后只知其一,不知其他,而有无从着手之苦。但对偏于一小方面穷年累月的做论文,以求得学位工作,则现在不得顾及”。
从熊鸾翥与龚祖同两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这批学科开拓者们的精神,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牺牲精神是难以膺此重任的。
也正是这责任感、义务感和道德约束力,把杨振宁绑在他不擅长的实验物理上长达20个月,几乎等于全部的法定留学时间。
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时所表现的焦虑、不安和失望事实上是一种失约和愧对师长的歉疚感的流露。
杨振宁写过一篇纪念他的同乡、同学、室友邓稼先的文章,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邓稼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在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受辐射伤害罹患癌症去世,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据说邓稼先在原子弹和氢弹试验成功后,仅各获得10元钱奖励。杨振宁称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访问,曾问邓稼先,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是不是有外国人帮助设计,邓稼先没有马上回答。结束访问前,上海市领导人为杨振宁送别,在宴会上,杨振宁收到邓稼先递来的一张纸条,杨振宁读了泪流满面: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杨振宁在文章中写道“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的自豪?为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不管杨振宁是否意识到,他的这种强烈的感情震荡,其实也是埋在心里多年的歉疚感的一次宣泄。事实上,按照叶企孙等人的设计,邓稼先的这份担子在很大的可能上会由杨振宁一起去肩负!
杨振宁与邓稼先,学业同样优秀,人生旅途却迥然不同。
杨振宁放弃试验物理、选择留在美国,最终成为出色的理论物理学家,并获得诺贝尔奖,是世界物理学事业的荣幸,也成就了他本人的光荣。他曾说,他的最大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这个巨大贡献应该可以消弭他的大部分歉疚感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80214-702556.html
[34]contemplator 2013-6-25 21:47
那些播撒者总爱以片面的,不透彻的东西去欺骗,占据人的理性。人一生的镜头并不少,人一生不可能无过无功,故而我们可以断章取义的解读任何一个人的人生,让他身败名裂,亦可如此使之名垂青史。不幸的是有些人“被认为过失”的镜头太受关注,以致让人激起感性的东西,被教化了的东西而失去理性。
就杨的事而言,放小来看,大概就是儿子忤逆父母的意愿,走了自己的道路吧?追求自由,确真不易。放大看来,就是蜚语所谓的叛国,无耻。
的确,杨留在美国的真正意图,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倘若他真是为了物理,为了科学界,为了真理,这又有何不可?土壤是为适宜它的植物栽培的,故去中国的土壤,是为那些热切报国的人而设的,而非为那些渴求真理的人设的。退一步讲,杨若真是贪享美国的富贵与优越,众人口诛笔伐又确凿不过。
但就公允的事实来看,杨确真是为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又他纵然取嫩妻,却两厢情愿有何不可?又纵使你说他老而归国不过贪图荣华,你却可把证据道个实在?就此看来,我们妄加评判,会否是受了某些偏见的诱使?我想,大概是那所谓之“爱国”又在作祟了吧?这”爱国“,可真是“爱到骨子里“去了,不分青红皂白,不顾颠倒黑白,去爱国!我倒以为,有时候爱世界,未尝不可?如果能对世界作出贡献,对探求真理作出贡献,何必拘泥在国界里?究竟是爱国还是羡恨,已经很难分清了。不能说因一个国籍而将人治以叛国罪,更不能妄顾事实便唾弃他人不忠不义。
小说可以塑造一个人,流言也可以塑造一个人,仆以为,评价一个人,若要摆出什么事实,请先将依据摊上,对那些偏激的句子,更是要如实道来,莫要信口那么几句,毁了别人清誉。删除回复 [5]柏舟 心理学揭示,”顿悟“产生于右半脑,它与艺术与形象思维有关。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完全忽视了艺术等与形象思维有关的课程,所以我们的学生少有顿悟和创新。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就在这里。删除回复 [4]赵峰 你标题,连姓氏的打错了,还有什么可写的博主回复(2013-1-23 19:53):谢谢! 也谢谢支持!!删除回复 [3]汤敏骞 杨说什么,我都不喜欢听,因为讨厌这个人。删除回复 [2]骆小红 一门深入,长期熏修,即是持戒,持戒方可得定,得定便能开智慧。
理事圆融,渐顿无碍。
菩提无树也有树,
明镜非台亦是台,
本来无物生万物,
一念无明现尘埃。
参破万法唯心造,
不怕念起怕觉迟,
念念弥陀甚深禅,
往生极乐般涅槃。博主回复(2013-1-23 20:08):世事洞明! 彻悟! 高 ! ! !删除回复 [1]马德义 菩提本是树,明镜亦称台。时时勤拂拭,刻刻落惹尘埃博主回复(2013-1-23 19:55):多元定向,见仁见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7277-909458.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李胜文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