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笔者相信,并不是自古以来青春就是用来叛逆的。其实,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前,年轻的人们在他们的青春期里还是懂得谦卑,知道敬畏尊长,同时他们也不失勇敢。可就在距今50年前,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诡异地,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场文化革命(其实就是年轻人的造反)。这场革命,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大革命,在西方以美国为代表的嬉皮士运动,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未来的世界格局。尽管东西方的文化革命形式和内容都不尽相同,但结果是差不多的,其中之一就是前面说的,年轻人丢掉了谦卑,丢掉了敬畏,也丢掉了勇敢。。。
中国的文化革命不提,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在政治、文化、艺术、时尚等领域,嬉皮士运动在西方的烙印,在今天依旧在体现着(乔布斯,奥巴马,希拉里),并继续影响着今天那里的青少年们。而提到嬉皮士运动,就不能不提这首【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因为它是那场嬉皮士运动的主题歌。
1968年,全美国的嬉皮士们准备在旧金山举行一次名为“The Summer of Love”的大型活动,这个活动的前奏就是同在加州的蒙特利举办的国际音乐节“Monterey International Pop Festival”,著名的民谣乐队爸爸妈妈The Mamas and the Papas(这个爸爸妈妈乐队有些像前面介绍的那个瑞典著名的ABBA乐团,里面的成员间有点儿乱)的灵魂人物 约翰菲力普斯负责为蒙特利音乐节创作一首主题歌。当时才华横溢的他,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写出了这首传世经典,【San Francisco(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其中歌名San Francisco当然是为了宣传嬉皮士的大本营、也就是“The Summer of Love”的举办地旧金山,而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则是那一代嬉皮士们的接头暗号。
歌曲写好后并没有由约翰菲力普斯自己所在的The Mamas and the Papas来演唱,而是交给了他的好友斯考特麦肯基(Scott McKenzie),斯考特麦肯基也是当时的一位民谣歌手,经常与The Mamas and the Papas合作演出。他在演唱时将“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这一句里面加了一个Some,也就是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所以这首歌后来有两个歌名,有Some的以及没有Some的。
2001年,歌曲作者、65岁的约翰菲力普斯去世;2012年8月,歌曲演唱者、73岁的斯考特麦肯基去世。。。
老一代的嬉皮士们,就这样随风而去了。虽然今天的世界更加狗血、更加二逼;虽然今天的年轻人依旧叛逆,依旧怯懦,好在,在通往爱的理想主义的路上(这大概是嬉皮士运动唯一的正能量了),依旧有人在走着,头上戴着的那一朵鲜花,怒放得很好看。 。。
2.【Scarborough Fair】
【Scarborough Fair士嘉堡集市】是一首从17世纪开始就在英国流传的民谣,描述了一名战士对故乡以及恋人的思念,歌词含蓄隽永,旋律深远空灵。
不过这首歌现在能名闻天下还是要感谢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伟大组合西蒙与加芬克尔(Simon And Garfunkel),他们在1968年重新整理、编配、演唱了这首歌曲,并与【The Sound of Silence】等歌曲一同作为了电影《毕业生The Graduate》中的插曲。
可以这么说,西蒙与加芬克尔的【Scarborough Fair】成就了一部狗血得不能再狗血的电影《毕业生》;而《毕业生》则成就了一个长相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演员达斯汀霍夫曼。所不同的是,【Scarborough Fair】标志着西蒙与加芬克尔事业的最高峰,而《毕业生》则仅仅是达斯汀霍夫曼事业的起点。
其实,笔者也真是搞不懂,为什么【Scarborough Fair】会被选为《毕业生》的主题歌而在片中反复播放的?那么隽永,那么含蓄,那么优美的歌曲,怎么能够契合那么狗血,那么露骨,那么自私的一部剧情?
可就是这样,电影大获成功,霍夫曼大获成功,连同这首【Scarborough Fair】也大获成功。直到最近的一个网络新名词儿让我突然懂了。原来电影《毕业生》就是美国六十年代的绿茶婊:用清新脱俗,长发飘飘来掩饰生活糜烂,思想拜金;用可怜楚楚,岁月静好来遮挡自私自利,甚至野心勃勃。。。在嬉皮士运动的那个年代,当爱无疆界时,其它都不重要,有爱就好!
【Scarborough Fair】是绿茶,《毕业生》是婊。多少为片中的两首伟大的歌曲可惜!
3.【Sexy Music】
上一组摇滚专辑里提到了迪斯科,80年代初,老一辈儿的人视其为洪水猛兽。后来,迪斯科真正全面地被国人接受是从大帅哥费翔的那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开始的。而这首转年就点着了大兴安岭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就是翻唱于80年代初,爱尔兰的The Nolans五人女子合唱团的经典迪斯科曲目【Sexy Music】。
汤米诺兰Tommy Nolan和莫琳诺兰Maureen Nolan 是一对夫妻歌手,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爱尔兰。他们二人自身的名气和歌坛地位都很稀松平常,真正让诺兰这个名字名噪一时的,是他们的六个女儿。
1974年,诺兰夫妇带领着自己八个孩子中的七个创立了家庭组合The Nolans,随后年纪较大的父母两人以及风格不搭的两个儿子都退出了乐队,由五个女儿(安妮Anne 、丹妮丝Denise、与母亲同名的莫琳 Maureen 、琳达Linda、伯纳黛特Bernadette)形成了纯女子组合,这五朵金花载歌载舞、性感妩媚,鲜明的特色很快令她们在英国以及欧亚地区走红。
不久之后,老二丹妮丝离开乐队单飞发展,于是最早因为年龄原因没能参加乐队的小女儿科琳Coleen在不满15岁的时候开始加盟,依旧保持了5人的编制。到了80年代初期,大姐安妮因为婚姻的原因暂时离开了乐队,这次可是实在没有人可以顶上了,但恰恰就在这4人编制时期,她们推出了一首超级经典的迪斯科歌曲【Sexy Music】风靡全球,在华语歌坛则被翻唱为【冬天里的一把火】。。。
本来,迪斯科就是以舞曲的姿态诞生于我们父兄辈的青春岁月期的,它给予了他们那代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洗礼,以至于在今天,当他们老去,仍忘不了那些当年让他们身心激荡的旋律。伴随着【冬天里的一把火】那样的迪斯科节奏,她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她们没有打扰到任何人,她们只是在缅怀着自己的青春岁月。。。
可笔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这样的段子在疯传,说:几十年前,一群年轻人穿着花衣裳在大街上跳舞,完全不理会老年人的目光;几十年后,一群老年人穿着花衣裳在广场上跳舞,完全不理会年轻人的目光。不是今天的这群老人变坏了,而是当初的那群年轻人变老了。
不知是谁编出这样的段子,貌似很睿智,其实充满了无知与刻薄!笔者不会骂他娘,而是要替他跳广场舞的老娘教训他一句:混账!
4.【Somewhere Out There】
1986年,美国环球电影公司拍摄了一部名为《美国鼠谭》(An American Tail)的电影,虽然只是一部动画片,但他们请来了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作为监制,而斯皮尔伯格呢,又请来了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为该片创作音乐。
《美国鼠谭》问世后,片中的歌曲大受欢迎,特别是主题歌【Somewhere Out There】,同时获得了奥斯卡和格莱美的提名。虽然在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的评选中功亏一篑地输给了【Take My Breath Away】(后面也许会介绍到这首歌曲),但在格莱美上还是拿到了颇具含金量的年度最佳单曲的殊荣,更重要的是,正是这首歌使年轻的詹姆斯一举成名,并由此开启了他电影配乐的大师之旅。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詹姆斯霍纳James Horner这个名字越来越如雷贯耳,《燃情岁月》、《勇敢的心》、《光荣》、《虎胆龙威》、《异形》、、《阿波罗13号》、《兵临城下》、《勇敢者的游戏》、《美丽心灵》,《阿凡达》等无数好莱坞大片的音乐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当然,最为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还是那首由席琳迪翁演唱的《泰坦尼克》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
可是,天地不仁,早唤英才。 2015年6月22日9点(美国时间),电影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的私人飞机坠毁,作为飞行员的霍纳在事故中遇难,享年61岁。
斯人已去,夜不太冷!Somewhere Out There,A Flickering Bright Star...
5.【Someone Like You】
本来在R组就应该推Adele的那首【Rolling In The Deep】,但考虑到紧接着的这首【Someone Like You】,还是忍痛了。
2011年1月,22岁的英国姑娘阿黛尔Adele推出了她的第二张专辑《21》,专辑的名称是指唱片录制时她的年龄,与她的第一张专辑名为《19》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说那张处女专辑就已经凭借2座格莱美奖杯一鸣惊人的话,那么阿呆的第二张专辑更是以6座极具含金量的大奖彻底奠定了当今歌坛第一天后的霸主地位,这6座奖项分别为最佳制作、最佳歌曲、最佳专辑、最佳流行专辑、最佳流行歌手、最佳短MV。
这张专辑中分量最重的歌曲无疑是其主打歌【Rolling In The Deep】,这首歌将最佳制作、最佳歌曲、最佳短MV三项奖杯揽入怀中,特别是最佳制作、最佳歌曲两个奖项可谓重中之重,然而,帮助阿呆拿到最佳流行歌手的却是专辑里面的另一首歌曲,就是【Someone Like You】。
如果说【Rolling In The Deep】的成功来自这首歌的全面、作词作曲编曲制作等等无不出彩的话,那么【Someone Like You】则是更为凸显了歌者的唱功,阿呆醇厚的嗓音,配以简约到只有钢琴的编曲,却蕴含着一种举重若轻的力道。
歌曲链接
刚刚看到的澳大利亚好声音中的一版【Scarborough Fair】,必须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