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那些年你知道和不知道的英文牛歌和牛人(完)



最后一辑将
X,Y,Z合并了,因为以XZ开头的歌曲比较少,经典就更少了。 

一路扒下来,基本都是以六,七,八十年的的老歌为主的,因为新生代的歌,我知道得不多。看我最近翻箱倒柜,笔耕不辍,女儿受到了感动。于是,最后一期她答应帮她老爸提供些千禧年后的乐坛八卦资料。这让她老爸相当地受宠若惊!虽然转念一想,她提供的那些资料很可能不会合我的胃口,但老爸我很识相,很识抬举,更主要的是,不能打击下一代的八卦热情。 

于是,我改变了计划,决定采录女儿提供的一些新歌和新人,舍弃原计划中的一些老歌和老人儿,比如披头士的【Yesterday】,比如卡朋特兄妹的【Yesterday Once More】等等,反正这些歌对大家来说也太耳熟能详了。 

突然觉得,这样的改变很妙。妙在哪里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妙。 

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Zombie 

 英伦摇滚从登上摇滚舞台的那天起,就一直是这个领域的领袖,再也未被超越过,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笔者前面介绍过607080年代的英伦摇滚的领军人物,进入到九十年代,两支另类摇滚乐队接过了这面大旗继续领跑。一支是一夜间神奇崛起的山羊皮乐队Suede,另一支就是这首【Zombie】(僵尸,或译成行尸走肉)的演唱者小红莓乐队,又被译成卡百利乐队。 

一直没有机会推出山羊皮的歌,因为他们的歌说句不好听的,太高大上了,笔者不太欣赏得了。然而,在当年的北京摇滚圈中,据说他们的地位及其崇高。还据说,当年,曾有京城圈里的大咖,不惜倾家荡产,请来山羊皮到北京来献唱。前两年,美女加才女加吸金女赵薇同学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中,就特意选上了这支乐队出场,他们的那首代表曲目【So Young】更是被赵薇买来作为几处电影的背景音乐播出,效果果然不同凡响,格调一下就上来了,同时也更增加了剧情的可信度。笔者猜想,要不是与王菲闺蜜,估计赵薇同学不一定能想起这支乐队。 

可是,这支牛逼的山羊皮却在他们最牛逼的时候,被另一支后起之秀小红莓乐队The Cranberries 乌龙般地摆了一道。在1994年的美国巡演中,小红莓作为山羊皮的暖场乐队,一不小心,喧宾夺主,把场暖到火爆,观众提前High 翻,反而对演唱会主角山羊皮乐队失去了兴趣。这是一场决定性的演出,从此,这支来自爱尔兰的小红莓乐队在英伦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而这首著名的【Zombie】就是在小红莓刚刚超越山羊皮的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年前的爱尔兰共和军在伦敦金融城的一次恐怖爆炸案,那次爆炸令两名儿童丧生。(据说,今天伦敦的街头没有公共垃圾桶,就是缘于当年爱尔兰共和军的恐怖炸弹袭击,因为当年的恐怖炸弹都是被放置在垃圾桶里的。)歌曲愤怒地表达了对这种自1916年就开始了的行为的厌恶。用僵尸来形容恐怖主义再合适不过了。所谓僵尸Zombie,显然,既恐怖又让人厌恶,而且,它还是不死的小强,没完没了。 

这首【Zombie】刚发布几周之后,奇迹出现了,僵尸行为还真神奇般地开始收敛了。据说,是那帮主张暴力的新芬党人害怕小红莓乐队再整出其它类似的歌曲出来。 

瞧瞧,这首【Zombie】多生猛,敢叫恐怖的爱尔兰共和军也低下他们那僵尸的头。。。 

歌曲链接

You were mine 

九十年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结点,因为据说,93年以后出生的人类是新人类。 

世界流行乐坛也是在这十年里经历了一个重大转型:自50年代起的经典摇滚时代因为涅盘乐队的崛起而终结;传统的乡村音乐也在转型前,迎来了两组女子乡村乐手带来的最后华丽而温柔的挽歌。。。 

我们前面介绍过咱加拿大国宝级歌手仙尼娅唐恩Shania Twain,如果说那位仙姑把摇滚揉入了乡村的话,那么,马上要介绍的这支来自美国德州的南方小鸡女子合唱团(Dixie Chicks),她们仅仅是在主流的乡村中加了点兰草。。。 

一对音乐天才姐妹MartieEmily,加上Natalie Maines的一副好嗓子,三个女子演绎了九十年代最后的,也是最纯正的,带有兰草芬芳的美国乡村音乐。她们创造了连续两张专辑获得钻石唱片的销售记录,这也是乡村音乐绝无仅有的商业成绩。 

(科普一下,所谓钻石唱片是指销量超过1000万张的唱片,其它的如,白金唱片100万张,金唱片50万张,当然,这都是美国的标准,放到别的地方就不是了。比如港台,5万张就是白金唱片了,10万张就叫双白金了;相比之下,同是白金,含金量可是大大地不同!如今,随着互联网对唱片业的巨大冲击,笔者不知美国的标准是否做了下调,如果没有,笔者相信曾经的钻石唱片,甚至白金唱片都将成为传说啦。。。) 

进入千禧年,一向乖巧的南方小鸡开始有些激进。200310月的一次伦敦巡演中,那天据说距离美国入侵伊拉克还有9天,主唱Natalie Maines对着现场观众们说道:我们反对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是暴力入侵,我们为美国总统来自我们家乡德州而感到可耻。。。 

此举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保守的歌迷(乡村乐本来就是流行于南方的保守地区的,比如德州。女人谈论政治,在这些保守人士眼中是不能接受的,在他们眼中,谈论政治的女人很丑)愤怒地用压路机碾碎了小鸡们的唱片,主唱Natalie甚至收到了死亡恐吓。。。 

然而,小布什显然没那么小心眼儿。他对此的回应与他后来对待那只飞过来的鞋子的回应一样的机智:我不介意Dexie Chicks说了些什么,我介意的是她们是否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瞧瞧,总统就是总统,水平和那些愤怒的歌迷显然不在一个层次上。 

说回这首【You were mine】,歌曲由MartieEmily姐妹俩共同创作,表面上是首关于一对恋人分手的伤感故事,实际上抒发的是她们姐妹俩对当年父母离异以及父亲外遇的那个小三儿的不满。歌曲的情感朴素到让人心碎,尤其对于出了轨的父亲来说,如果听到女儿这样的心声,一定会羞愧,会心痛的; 

对比一下,类似这样的歌,居然没有一首出现在如今到处岌岌可危的家庭,到处小三横行的中国大陆,也不知是咱大陆的音乐人还觉得自己前卫得不够呢,还是他们已经是集体的神经大条了?呼吁一下这样的歌曲! 

歌曲链接

 

You Belong With Me 

Taylor Swift 泰勒 斯威夫特,新世纪的美国乡村超级天后,没有之一。 

年纪轻轻,只有二十六岁半,可她获得的各种奖项及提名,可能比仙姑和小鸡加起来还多。从2009年至今,这位小村姑以每10天获得一个奖项或提名的节奏在一路高歌着,小小的年纪,承受得了吗? 

这让笔者突然对这奖那奖的,产生了重大的怀疑:在商业社会发展到极致的今天,荣誉也是可以用来贩售的。当人们看到什么格莱美,艾美,奥斯卡们都卖得那么好时,我为什么不能也开发出个同类产品参与竞争,去Share这块大Cake呢? 

当笔者有这样的想法时,女儿反问我:你的意思就是说这些奖项很廉价是吗?可它们并没有滥发给更多的人啊!我被问住了。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比如说,老的歌才是经典的,老的人儿才是大师;现在的孩子很着急,现在的歌很口水;老的奖项才货真价实,新的奖项不过是后面的商业驱动,等等等等。。。 

其实,认真想起来,是自己狭隘了:那些经典的老歌不过是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积累,才浮出于当年口水的海洋表面的,给人感觉很多的样子。其实,好歌与口水歌的比例,过去和今天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些如今的大师,也不过是曾经着急的孩子,甚至是曾经迷失的孩子;过去我们在获取匮乏的年代,在收音机旁,等到午夜,才能从FM99.8千赫的频道中听到“Every Shalalala, Every Wowowo”的优美旋律,我们当然刻骨铭心;而今天,各种音乐如同自来水一样接驳到每个人的家中,拧开龙头,随手可取,当然容易品之无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音乐如花,人不同了而已;那时的音乐我们听着好听,现在的音乐年轻人听着好听,如此而已。。。 

所以,老人儿听不惯新歌,看不惯新人,不是新歌的问题,也不是新人的问题,是。。。好吧,是月亮的问题。。。 

所以,也许泰勒·斯威夫特也知道要讨好上一代的老朽们并不容易,索性,她就专注去赢得最大的歌迷群-----年轻的新新人类。 

这位才女的写歌习惯是捕获年轻人的杀手锏。她以写自己的成长经历闻名,歌曲里都是青春的味道,就像这首【You belong with me】,就是写她与她的小伙伴Liz Rose间日常的鸡毛蒜皮的小故事,你穿这短裙,我穿这T,就这么简单。而这一点,正好切合了年轻歌迷的心,他们能听懂歌曲的内容,自然就会产生共鸣,从青春期开始,这么一路下来,就会有一批歌迷跟着她一起成长。 

今天,当笔者这样的老朽们还在笨拙地移动着带线的鼠标,寻找自己当年最爱听的经典老歌时,那些互联网上的土著居民,那些新新人类,早已将他们喜爱的Taylor Swift们的歌以及她们的各种新闻八卦推到了各大流行网站的首页上去了。。。 

歌曲链接

 

Yellow 

2007年,英国BBC广播公司制作了一部7集的纪录片,叫《Seven Ages of Rock》。该纪录片详实而专业地记录了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摇滚乐发展的七个阶段,或者说是七个流派吧。影片是以英美摇滚作为主线展开的。英国人虽然知道自己没落了,但在文明世界中,他们仍处处不忘以正统自居,对于摇滚乐他们也是如此,当然,他们有这个资格。也正因为如此,这部片子在最后,在面对千禧年后世界摇滚乐的颓势,急需要一股振兴的力量时,英国人告诉大家,这股力量正来自于英伦,而他们中,一支叫Coldplay(酷玩)的新锐英伦摇滚乐队格外引人注目。 

最近还有一部美剧也不错,叫《Sex&Drug&Rock&Roll》,描写的是一个50岁的摇滚老炮想重新找回自我的励志故事(笔者正在追看中,谁有下载链接啊)。其中有这样的一个桥段:这老哥答应女儿重新开始创作,可他的创作离不开毒品,面对女儿和队友的严加管束,实在没招儿了,这老哥索性跟他们大放厥词,说什么当年约翰列侬没有嗑药就没有【Imagine】,滚石乐队没有嗑药就不会【Satisfaction】等等等的。而女儿呢,只跟他说了一句:Coldplay is super Clean!一下,这老哥就没电了。。。 

从严肃媒体的隆重推荐,到娱乐肥皂剧的点名道姓,看来,Coldplay是一支经得起考验的新生代摇滚乐队。至少现在看来,这是一支非常健康而阳光的乐队,对于老一辈音乐人中好的东西,他们学习和继承,比如他们学习U2R.E.M的民主和平均分钱;对于老一辈音乐人的糟粕他们坚决丢弃,比如嗑药。。。 

这两天一直在听他们的作品,这首【Yellow】并不是最出众的,但笔者喜欢。正如百度中说的,这支乐队肩负着中兴Britpop/Alternative Rock英伦摇滚的使命,而这首【Yellow】被主唱Chris Martin 演绎得深情而忧郁,直白又温柔,真的非常英伦范儿。 

真心希望这支酷玩乐队Coldplay可以担负起英伦摇滚的中兴重任,因为他们真的不错!够酷,也好玩! 

歌曲链接

 

Yeah!】 

这首歌的旋律太经典了,反复重复的那两节贯穿整首歌,令人过耳不忘,那是一种鬼鬼祟祟,同时,又充满了无限诱惑和暧昧的感觉。事实上,这首歌就是在唱一个坏小子趁女友不在,独自去夜店偷欢的。所以,那种感觉被这样的旋律表达得非常的到位,而这个歌名【Yeah!】更是非常传神地反映了坏小子在那一刻的心理活动。 

不过,亚瑟小子Usher可不是个坏小子!虽然他有个学生是,就是那个美国和加拿大都争相往对方那推的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 。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Usher教不学,师之惰之嫌,但这毕竟说明他在新世纪流行乐坛中的大哥地位。事实上,亚瑟小子是美国好声音第四季的评委导师。 

和他那个少年得志,声名狼藉的学生相比,人家Usher也是年少便一举成名,拿到第一份合同时才只有14岁。但小亚瑟不得瑟,一路学习,一路提升自己,突破自我,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如今,终于凭借强大的实力和人气,坐在那四把红色转椅中相当于那英的那把椅子上啦。如果按着这个节奏发展,再假以时日,相信亚瑟小子会再改个名字,那将是个真正响亮的名字:亚瑟王! 

歌曲链接

 

 



后记:到底还是没有扒X开头的歌,虽然有时下当红的那位家暴天后Rihanna的坏小子克里斯布朗Chris Brown的【X】,也有应该早就介绍但到底没介绍过的真命天女中最牛逼的碧昂丝Beyonce的【XO】,不过,那两首歌真的还入不了我的法眼。所以,不如空在那里,本来X就代表着未知。 

这个系列写了小半年,到底扒了多少首歌我还真没数。把这首【Yeah!】放在最后,突然发现挺好,因为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去那个社区的Gym看女儿跳舞。当时Gym里,那个前卫的舞蹈老师给孩子们播放的就是这首前卫无比的【Yeah!】,当然,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歌,当时只是觉得女儿很小,我很老。而此时,听着电脑中播放的这首【Yeah!】,敲着上面的文字,听见女儿说:老爸,其实你挺显年轻的。 

敲下最后这行字,就像是刚刚完成了一个大作业;听到女儿那句话,老爸我单拳紧握,在心里对自己说了声:OhYeah

 

annabell 发表评论于
我想说的是 Yesterday Once More
annabell 发表评论于
怎么没有? My favorite song forever.
悉尼老曹 发表评论于
很感谢 你就是大师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如是我言' 的评论 :
哈哈,很有画面感!曲终人散,舞台暗淡下来,台下亮起来,刚刚还是观众看表演者的表演,现在就是表演者看观众的表情啦。
最近写这个系列比较专注,要查不少资料,所以基本没时间再贴一次在老家,还因为总觉得这帖子得边听歌边读帖,那边歌贴不上去。
至于那些坑,我应该会继续挖吧,拖一拖也没关系,烂尾工程其实最后都升值啦:)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chweine_srq' 的评论 :
谢谢亲的一路跟读和一路给予的鼓励,现在终于收尾,还是很有些得意呢,这种得意是从平时的其他事情中获取不到的:)
如是我言 发表评论于
Oh,Yeah!大圆满的终场。在台下尽力顿足鼓掌,心中有对偶像的感激崇拜和几许疯狂,这场歌老汇成为毕生的印象。聚光灯一盏盏寂灭,群声渐渐消散,歌者掮着自己的吉他走下舞台,吉他上镌刻着自己的又一里程碑,疲惫而又满足,大概就是你现在的心情吧。

祝贺你孜孜不断的努力,终于结篇。也别忘了,在你其它的坑里,还有读者仰首期盼救赎。

ps 尽管我喜欢coldplay, 我也喜欢Taylor Swift, 所以我不算保守人士,这样的反推成立哦。
schweine_srq 发表评论于
谢谢楼主一鼓作气,完成全部系列。还有一首Z打头的歌曲。等着你出书,我好买一本。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eline117' 的评论 :
不辛苦,谢谢朋友!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闽姑' 的评论 :
谢谢闽姑来串门留言。终于可以休息一下啦,有机会还会单独八卦一下的:)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odapop' 的评论 :
谢谢苏打水!
不见人烟只见花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鸽哨' 的评论 :
谢谢鸽哨,原来是多伦多的啊:)
Madeline117 发表评论于
感谢楼主,辛苦了!大赞!
闽姑 发表评论于
哦,已到完结篇了,我错过了前面几篇:-( ,得补课了.
这一系列歌曲和背景介绍真是精彩.再写啊,新单曲也行.
谢谢!
sodapop 发表评论于
Wonderful job! Thx!
鸽哨 发表评论于
真好,让我们这些叔叔阿姨也跟上了时代的潮流,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