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评论、讨论、争论之我见】

皮皮虾:【评论讨论争论之我见】
经常看到对一件事物有不同看法,对立双方各执己见。其实有时候可能双方就象京剧《三叉口》中使刀耍剑的两人在黑暗中过招,看上去花拳秀腿,你来我往,煞是好看,其实根本就没有point to point。如果深究细节,就会发现所争论的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请看下例:
 
台湾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让台湾和大陆的小朋友抄写“忧郁的台湾乌龟”100遍,经过观察他们发现台湾小朋友抄了十几遍后就不耐烦了,而大陆小朋友每次都能坚持抄完。科学家由此断定大陆小朋友缺乏反抗精神,而台湾小朋友缺乏毅力。对此实验有人一直很称赞、印象深刻,直到看到一份台湾小朋友抄写的作业:憂鬱的臺灣烏龜。
 
这是很好的一个案例,说明有些所谓的研究得出的狗屁结论根本不靠谱,因为实验条件不一样,根本不可比。
 
 
即使对同一事物的事实部分双方的认定一致,也可能由于个人经验、学识和判断能力而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请看下例:
 
七十年代末中国国门刚开,荷兰菲利普公司的市场调研员考察了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生活水平低,尚不能消费得起电视这样贵的产品。可是日本的公司却结论相反:这是个大市场,急需开发,此乃第一结论。至于中国人穷,小日本深解国人的三大心理:一曰省吃俭用,牙缝里会攒出电视钱;二曰爱面子,一定要在大件上买最好的名牌,让别人xmjdh;三曰从众,隔壁买了松下,我也买松下。因为不知道那家好,他家已经了解好了,我就省了这份心。于是日本公司的第二结论是,一定要抢先,哪怕亏点,先混个脸熟。多年经营下来,荷兰和日本的电视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高下已判。
 
这小日本不愧浸淫中华文化上千年,深得精髓。当年八国联军打入圆明园,那白人诸国傻抢傻烧,只有小日本知道水银泻地(其实是水啦,谁叫成语不能改呢),观地上有渗透的缝隙乃知地下是否是空的,就知藏宝的宝库在哪里。
 
 
所以,评论讨论争论(姑且称为三论吧),第一要义确定双方细节上的一致,甚至对定义达成共识(不能出现你指圆蛋、他想元旦的歧义);其次尊重倾听对方的分析是否有道理,心态开放,放弃夲位输赢的恶习才能真正达到"三论"的初衷。经常见到争论的人在对方讲话时不认真听,而是在心理琢磨着下面自己怎么驳倒对方。很明显,这样是永远不会进步的,只能停留在不高的见识上(遇到瓶颈了都不自知!)。
 
 
有人说,争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在于说服众人。本虾认为这还是以自己是对的作为假设前提(否则为何要说服别人,无论是对方还是众人?万一自己是错的呢?)。本虾认为,三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双方这种互相质疑的"沙盘推演"方式,达到对事物的更深了解,消除自己思维上的盲点,从而选择更合理的判断和结论。就象我们讨论数学题一样,大家追求的是真理本身,更会为简洁的解题思路而击节,谁会硬要坚持自己一定要对呢?如果是那种心态,又怎么提高呢?谁又会和你玩呢?
 
如果谁能帮我提高水平、认知真理,本虾宁愿是那个输的人!对有真知灼见的人,让他赢得我的尊敬,让我获得真知灼见,这不是双赢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