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念长,德比谋远

心比念长,德比谋远

 

人性是善还是恶对国人来说,原本不是问题。在孩提时,我们就背诵着“人之初,性本善, ... 。”但在西学东渐兴起,传统文化淡薄的潮流下,它渐渐地成为可争议的哲学论点。特别在“我思故我在”的口号下,思想被赋予【存在本质】的标签。然而,儒释道经典却常常用“心”来描述人的特征。人们寻“心”难得,使得儒释道学说在现代被人忽视。但“心”却是真实的存在;其基础就是人的感觉。真正的“心”超越普通感觉;它是一种灵敏度与空灵性改善了的直觉圆融。在这种“心”下,人能敏锐地识别自身谎言。因此,人们又称其为“良知”。良知充满慈悲,还常常显现于恻隐,或者被感动的时刻。其实“人性属善还是属恶”根本就不是一个争论不清的哲学命题,而是一个可检验的实践问题。在这种“心”下,答案一目了然。只有自身的感觉,因为欲望与贪婪而丧失了灵敏度与空灵性后,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困惑。人只有在自身静心实践中(MEDITATION)明白:在心与脑之间,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存在。

静心中念头时起时落。但是随着深入,念头起落的频率渐渐降低。深入静心,人通透念头的真正缘起成为可能。那些因分别感受现象,从而产生欲望动作的念头永远是善恶两分;它们没有根。这类念头及思想是属于“识”的范畴。随着静心,这类念头渐渐降低,以致消失。而剩下的是纯净心,这心永远伴随着自己。当静心产生悟道时,人就完全摆脱了“识”的束缚,从而走向自然;即行为由“心”而发。一种直觉心性的自然。这时的念头被智慧代替。由“识”推动的思想行为表现为线性的,即从原因到结果。这种逻辑特性往往通向片面与局限。而纯净心才具备圆融各种理的功能,以及圆润各种事的能力。难怪常言说,不宁静,无以致其远。无论人多么喜欢思想,思想只是大海表面的浪花,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而“心”始终承载着变迁。静心使人们知道,体现良知的“心”才是存在的本质,才是人性的根基。而念头(识)只是一种分别习性而没有根;如同人穿漂亮衣服的习性。因此,相信人性本恶的人是将衣服当成自己了。是自以为是与精神缺失的文化现象。从根本上讲,感觉是思辩的根基;心总是比念长的

什么是德(道德)呢?德常被误读为伦理。伦理观念总是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所以伦理仅是道德在某个时代的认识表述。而德却并不如此。德是“心”对社会事物的自然反应。它常常表现为气质(GRACE),含有“平常心”,“包容心”与“恻隐心”的特性。在深层,德更是通向精神觉醒的媒介。然而,当人们崇尚思想,谋略就成了时尚。而且,谋总是与图相连,图谋,图谋;没有图,哪来谋。为实现所图,谋至高,成战略,谋至低,为战术。但是,谋略是否成功,往往在其是否符合道。如果背道而驰,谋略再高不会长久。从历史的观点看,不存在任何谋略能长期以损害别人来实现所图。谋略要想能成功,必须符合道。而符合道首先要有德;道由德近。所以,无论主义有多大魅力,无论谋略有多么高超,人们最终是跟着道德走的。由心而发的道德,通常都是圆融各种理,圆润各种事;往往在矛盾的激烈对立中看到智慧。如同山西商人的名言 – 学吃亏。吃亏实际上是另一种意义的占便宜。从这个意义上,德总是比谋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