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老父亲是否早已料到女儿屠呦呦将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屠呦呦,让中国的青蒿成为世界的传奇!
中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第一人
10月5日17时30分,从瑞典传来消息,85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成功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诺奖评委会将奖杯颁给屠呦呦,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试验。但这并非对其他参与者成果的否认,而恰恰是科学家集体协同研究的认同。
同时,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未获院士、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科学家。因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她曾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正如此前有媒体说的,她是在三流条件下创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2月30日,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当时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她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成为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知名教授饶毅曾高度评价屠呦呦的研究工作,称屠呦呦是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
让中国的青蒿成为世界的传奇
从一棵棵寻常的青蒿草中提炼出一种神奇的物质,让人类能彻底告别致死疾病的困扰——这就是屠呦呦等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们创造的青蒿素传奇。
青蒿素的发现,它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无尽的福祉。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拉斯克基金会与世界卫生组织都对青蒿素的问世有极高评价,称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将在人类与疟疾这种致死疾病的斗争中“长期发挥效用”。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在讲述青蒿素发现的意义时说。夏皮罗表示,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屠教授的工作为世界提供了过去半个世纪里最重要的药物干预方案。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协调员帕斯卡尔·林瓦尔德在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青蒿素类药物的问世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战斗提供了“有效武器”。林瓦尔德表示,过去10年全球死于疟疾的人数下降了38%,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疟疾发病率和疟疾死亡率都下降了至少一半,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
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同样充满传奇色彩,其中折射出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们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忠诚,更是令人难忘。44年前,为了寻找治疗抗药性疟疾的新方法,中国政府确定了“523”项目,60多个研究单位的500多名专家怀着报效国家的愿望汇聚在一起。一个细节是,屠呦呦默默地把三岁的孩子长期寄养在托儿所,踏上征程。在艰苦的研究条件下,屠呦呦和同事们从古老的中医疗法中寻找灵感,调查了2000多个中药单方,从中选取640个可能方案,接着测试了200多种中药治疗方案,检验了380种中草药提取物的临床效果,发现使用乙醚是提取青蒿中药用物质的有效办法。
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渐进、持续积累的过程,个人的智慧火花必须融入到集体的共同努力中。在青蒿素传奇中,为了共同的目标,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令人印象深刻。正如屠呦呦所说:“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群体。”青蒿素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集体意识、团队观念与合作精神在科研中弥足珍贵。
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屠教授,一直被国人称为“离诺贝尔科学奖最近的中国人”,“与诺贝尔科学奖失之交臂的人”,因为2011年她曾获得过有诺贝尔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40年后,屠呦呦终于得到诺贝尔奖的桂冠。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屠呦呦对国家常存感恩之心,觉得自己为国家作贡献理所应当。“我在北京大学的学历是国家培养的,后来进修也是国家培养的,我的中西医知识都是国家培养的,”屠呦呦说,“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
屠呦呦教授85岁高龄,看看她的履历,除了发现青蒿素之外,履历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没有出洋留过学,没有在国外顶级杂志上发表过科研论文,没有获得过任何大奖,甚至她也许不会用英文交流,有的是脚踏实地科研态度和执着精神,利用着现在看来不是很先进的技术分离化合物。她默默无闻到现在,终于被国际同行认可。对屠教授而言,她或许根本就没打算在有生之年有机会获奖,这种“学德”才是值得提倡的,它代表无私和忘我。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屠呦呦,让中国的青蒿成为世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