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创作背景
贝多芬的#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当时贝多芬正和他的钢琴学生朱丽叶塔相恋爱,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写给和勒的信中提到她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却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结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的痛苦和悲愤多余爱情。”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朱丽叶塔热恋的时候,说这一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一作品的解释,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的见解比较合理。他在回忆了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描写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 总之,《#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家喻户晓。
如前所述,这首作品跟“月光”没有关联。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也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冥想、沉思、安静的,是柔和光明的情绪。而此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是阴郁的情绪。未乐章是狂暴、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
作品分析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第二乐章表现回忆的甜梦,亦如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则是激动的急板。
第一乐章 持续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一反钢琴协奏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克制的冲动和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画出无边的幻想。4小节之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接着在B大调出现另一个新的主题。
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急噪不安的情绪。随后,主题平静地再现而进入第三段。前面的B大调旋律以升c小调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机动的尾奏,慢慢消失而曲终。
以下是威尔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行板(Allegretto),降D大调,3/4 拍子,复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协奏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以下是威尔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激动的急板(Pesto Agitato),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虽然在音调上与前乐章有紧密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爆发,犹如激烈的狂怒。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结束部中连续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冲动和坚强的意志。
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的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而是在作最后的冲击。
以下是威尔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三乐章:
威尔海姆·肯普夫 (Wilhelm Kempff,1895-1991),德国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琴,1917年两次获得门德尔松大奖,成为世界闻名的演奏家。1924年起,任斯图加特音乐学校校长。除演奏、教学外,还从事作曲,创作和改编了不少钢琴作品。他的弹奏以严谨含蓄、温暖由衷为特色,擅长演奏贝多芬钢琴作品。弹奏巴赫、舒伯特、舒曼等作家的作品也很出色。
虽然肯普夫的演绎对象包括巴赫、李斯特、萧邦、布拉姆斯、舒曼等人,但其最为乐迷所推崇的则是他对于贝多芬与舒伯特作品的诠释,舒伯特全部的奏鸣曲作品,肯普夫有至少一次的录音作品,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则留下了三套录音,后两套现在仍然是公认的权威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