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智者沉默寡言,愚者滔滔不绝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
[转载]相由心生,在看脸的时代如何看相识人
||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相由心生是指一个人有怎样的心境,就有怎样的面相。
面相,也是中国人识人的特有方式之一,曾国藩曾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如要看条理,只在言语中”,好好运用这些,不仅在识人用人,在自己的行为处事上,都有帮助。
——国馆君按
眼
李渔也说“察心之邪正,莫妙于观眸子”。我们可以通过眼睛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如同可以透过窗户窥见屋内的设置。
有的人,一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而有人眼睛雪亮,但内心黑暗。有人虽然眼不观世界,而心地明亮,是因为他们没有收到外界的污浊,仍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想象,而不会随波逐流、阿谀奉承来改变自己的心态与想法。
一个人的心盲比眼盲更痛苦,要是总在无明中,自然是茫然不知前途,远方也许就是一场劫难。只有那些打开了自己的内心的人,不受到污浊的人,才能去引导那些“心眼盲瞎”的人。
眉
“若有风骚,便堆积在眉梢,如遇不平,姑且能把眉毛横起。”
提起眉毛,有的人会认为眉毛是多余的,但眉毛是五官之间,一个美的追求与传情的桥梁。无法想象,在今日没有眉毛,人的眼睛会是怎样的一些空洞的表情。
遇事,处事不惊,眉梢从容不定者,人们普遍认为他能成就一番业绩,这也是修身学里,处世之最恰当的行为;遇事,惊慌失措,眉梢横起者,人们多认为是非稳若泰山之人,随时变卦。
耳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注意用耳朵处理细微之事的人,每当碰到关键的事情,都会毫无主张,悠游寡断。所谓“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舐,手不能自握,惟耳能自闻其声”。
古人云:“智者沉默寡言,愚者滔滔不绝。”耳,就是用来提醒人们,别一味只顾唠叨而滔滔不绝,而忘记了自己是倾听者的身份,古人早就说过,倾听才是最重要的道理。
张潮在其《幽梦影》中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要是只听得进有建设性的事物,而对恶语毫不做声的人,才是生活中的智者。
鼻
《笑林广记》中有一典,讲述有鼻子与眉毛争座位的故事:鼻子:“一切香臭,皆我先知,我之功大矣。汝属无用之物,何功之有,辄敢居于我上?”
眉:“是则然矣,假如鼻头居上位,世间有此理否?”
鼻子身居五官之中,对外界的的气味都由它先知,相比其他器官,责任之重大。自然处在五官之中,接受别人的尊敬,接受人们的瞻仰。对于人而言,必定是有才华的人才得到众人的拥捧,而碌碌无为的人,则会在中心的外围。
口
口在五官的作用,其实最为重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口的第一作用是吃,第二便是说话。一辈子在坚持说真话的巴金,也在《家》中说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以告诫少说话,因为话虽非口所生,却自口所出。口出狂言抑或口出直言,往往可招致祸端。
俗话说,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口出之言,所得来的罪名,并非全怪罪于口,言论只是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言从口出,面对交流时,一个心善的人,口中所言必定是让人得到智慧知识的人,可以从口中看出一个人的品行与修养,这是无法伪装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25851-933128.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王小平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