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妞对中国那份情结快超过老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白妞对中国那份情结令人震撼
最近好运气来临,遇到一个好题材。要不是真人真事,我自己都难以相信有这样一类白人。他们爱中国,比右派爱,比左派爱,甚至比五毛还爱。以至于每年要去中国N次,不是工作而是旅游,是闲逛,是探“亲”访友,说到底是认真观察中国的青山绿水,体验那一方的人情世故,是为了深入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严格意义上来讲,本文主人公的她作为一个地道美国人,并没有与中国人沾亲带故。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经过在中国累计达到十年的居住,跨时代跨世纪超过30年轮的岁月洗礼,白美姑从一个窈窕的美丽姑娘演变成为半老徐娘,青春早已不再。她育有5女2儿,大的35,小的27岁;而且每位子女都结婚生子(幺儿除外),平均每个孩子家又育两个孩子。现在早已儿孙满堂,全家四代同堂,共有29口人,火鸡节大部分子孙们回家团圆济济一堂,喜气洋洋,好不热闹。老太太不想漏掉与大家庭的团聚,才留连不舍的匆匆完结中国之旅,刚刚踏上回家的飞机。

即使在美国有一个巨大的家庭核心,她仍然忍不住每年去中国至少两回,每次逗留超过一至二个月。所以我用“每年访华白美姑难忘中国情结”一点不过份。她TERESA(特丽莎)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迷,一个对中国心有千千结的但又是地地道道的美国白人。

特丽莎个头较高,身体殷实健壮,说话大声武气。面色棕榈树皮一般,颜色棕得要命,还加上皮肤粗糙,晏然一幅农民模样。穿得一身蓝色毛衣,洗得皱纹深深,渐渐发白,一个基层人士,艰苦朴素的好榜样。她非常喜欢讲话,不到一杯茶的功夫,我这个特别侦探已经把她家史搞定,她的来龙去脉,我都一清二楚。要不是她亲口道来,还看不出她曾经在中国读完了医学四年本科。就差作实习医师和正式医师。不过年龄偏大,就不决定当医师了。要不,再实习三-四年(加一个专业培训三-四年),出来不成老态龙钟的医生吓死个人才怪!

当年(1985)初入中国时她还是一个大家闺秀,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随丈夫去了中国。开始只是随行人员,相夫教子,先在浙江安家落户。老公是大公司的常住代表,收入不菲,她除了带孩子,业余也慢慢走出家门在一所大学教英文。再后来就读了医学院。后来不幸与老公分手,但是孤身一人去了中国N多次,风雨无阻,雷打不变。

为了解她为何对中国如此一往情深,特地问了她:为什么要去中国?她说“美味佳肴,锦绣河山,兄弟情,姐妹谊,岁月的回忆,一打的东西,令人怀恋,魂牵梦绕”。接着她又道:“其实要我说个道道,还真找不着。反正我就恋上了这片土地。”她的一席话让我想起一首流行歌曲:“就恋这把土”。

我问她,中国有房子吗?特丽莎说,NO。但那里有很多的朋友们,不用住宾馆。朋友家里很方便。他们都说英语吗?不都是。不过有时交流也困难,写在纸上即可!
我问“你的朋友是些什么人?”(笑我克格勃不是?)。她说:什么人都有。天下人可以交知心朋友者多了去。我的友人各行各业皆有。有些是教师,也有律师,公司老总和员工,也有普通的职员甚至无业人士!

我接下来说:都去那里玩过?她说:到处都去,上个礼拜去了井冈山和桂林。大上个礼拜去了甘肃!爽哟!各地风俗我都喜欢,绮丽风光,尽收眼底。各种中国食物,从辣到甜,从酸到苦,我都来者不拒,一概尽收腹中。眼见时间不早,快到采访结束,说再见的时候了。这位老外突然说“您用微信吗”?

其实她为了联络方便脱口而出的话搞得我很尴尬,因为我不怎么玩WECHAT,没有时间耗费在那些花边新闻和GOSSIP上,也没有发现它有多大用处。不过,我对于眼前的一个如此精通中国文化,喜爱中国的人还是感到吃惊。不过,当我以为她也像我们所谓的五毛或右派一样关心中国的政治话题时,她似乎是一问三不知,只给出了一句话:老习可能比前面的两届首脑要好。

zhuanqian 发表评论于
楼下颐和园说的是大实话。五湖以北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国人骨子里的重洋是不争的事实。
ilovefriday 发表评论于
纠正一下是“五湖以北”,不是“五湖以海”。
ilovefriday 发表评论于
五湖以海,你一定很不快乐,同情你。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五湖以北"说的对.
谁不信, 你也能做到"不用住宾馆。朋友家里很方便"?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她真喜欢中国,还是享受白人被国人追捧被炫耀,花点钱就享受美国享受不到的生活
老农民说两句 发表评论于
同意颐和园。这和中国人喜欢去巴黎维也纳旅游没啥区别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她的中国情结可没有超过我们文学城里的很多老中哟,她喜欢的仅仅是中国的美食,锦绣河山和朋友情谊。她并不关心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民族的未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