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叙事的比较阅读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原载2014年4月30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C4版言论

http://www.nanyang.com/node/617802?tid=490

 

4月26日,筹备多年的永久“六四纪念馆”在香港开馆,把民众的记忆拉回到25年前那个风雷激荡的天安门广场。

25年前的那一天,中国政府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将北京学生运动定为“动乱”。这不能不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在台湾发生的“太阳花”学运。同为反抗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两厢对读,既有可比性、相似性,也有差异性,令人不胜唏嘘,无限感慨。

“六四”与“太阳花”学运在种族、宗教、社会环境等因素具有强烈的可比性。

大陆与台湾同属华人社会,华人自古就有反抗暴政的传统。古代中国的一次次农民起义,推动了封建朝代的不断更替。

近代的武昌首义、抗日战争,乃至台湾的“二二八”运动,美丽岛事件等等,无不体现华人不平则鸣的反抗叙事传统。战斗性、革命性、左翼性、批判性与揭露性,成为“六四”与“太阳花”学运的共同特性。

此外,无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还是当下的台湾,都是世俗社会,国民普遍没有彼岸意识和宗教情怀,只争取活在当下,只为生活而斗争。对于坏人坏事,不相信上帝会惩罚他们,仅认为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在社会环境方面,新中国经过30多年的封闭,终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走向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六四”

学运无从谈起。没有蒋经国的“解严”,台湾反对运动的成长、公民社会的形成、“太阳花”的盛开也不可想象。

学生非暴力抗争

相似性方面,“六四”与“太阳花”学运的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叙事手段如出一辙。反抗叙事的主体相似。“六四”与“太阳花”运动的反抗叙事主体都是学生,虽然也有社会公众厕身其间,实与有力,但并不模糊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反抗叙事的内容相似,“六四”与“太阳花”

学运指向明确,斗争目标集中,反抗的都是现实的不公不义,而并非不足挂齿的小事一桩。“六四”学运主要诉求是“反‘官倒’”,“太阳花”学运主要诉求是“反‘服贸’”。反抗叙事的手段相似。

“六四”与“太阳花”学运均是以和平请愿,占场抗议为斗争策略。“六四”学运占据的是天安门广场,“太阳花”学运占据的是立法院议场。这些非暴力抗争的策略应该说都发挥了年轻人的聪明才智,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反思民主化路径

政治改革的差异性导致“六四”与“太阳花”学运的结果截然不同,无法同日而语。台湾的“经济起飞”,使中产阶级迅速壮大,推动了新兴的党外势力在台湾政治舞台上崛起,政治改革成为现实,这为今日的“太阳花”学运光荣落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反观25年前的大陆,虽然起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但政治改革纹丝未动。结果可想而知,“六四”学运以惨败告终,学生在坦克、机关枪“护送”

下被迫撤离天安门广场,事后遭遇大规模通缉,至今无法恢复清誉,流亡海外的学运人士有家难回。而“太阳花”学运,参与的学生并没有遭遇“秋后算账”。

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行完全彻底的社会控制,没有哪一个成功的社会革命,能够轻而易举。

“六四”与“太阳花”学运这两大反抗叙事的比较阅读,应该能让后人既学到社会运动在技术层面上的教训与经验,也能反思民主化的路径,顺应民主潮流,推动社会进步。这应该也是香港“六四纪念馆”设立的题中要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