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艺术集中了剪纸、年画、窗花、雕刻等多种手工艺术手法,以镂雕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刀凿并用而完成。在装饰纹样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有雾花、鱼鳞、梅花、松针等。此外,皮影的图案设计还大量的运用了吉祥文化的寓意,它的很多图案都表达了先民对于幸福安康的向往以及对于灾难、痛苦的追求。
皮影轮廓犀利,线条明快,全部采用侧身造型,其斜侧面和正侧面结合的特点使人视觉感受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人物造型上,善用夸张变形法,使得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皮影运用独特的阴雕阳镂、明暗相辅的手法,能精雕细琢出气势恢宏的宫殿庙宇、玲珑剔透的人物形象以及精致巧妙地花木怪石。
皮影艺术源于生活,深深地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皮影最初始的主要功效就是满足人们的消遣娱乐以及情感愿望的需要。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它则产生了一种审美情趣,无论是用作演出还是收藏,皮影已经逐渐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