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23日电(作者 束沐)“周子瑜事件”余音犹存,近日,大陆某“贴吧”网民自发“攻占”台媒脸书页面的新闻,再一次登上了两岸各大网络媒体版面的显着位置。这一系列不寻常的现象,将对今后两岸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警惕与重视。
长期以来,综艺界扮演着两岸关系中“和平非战区”与“合作示范区”的角色。不管是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还是合拍影视剧,大陆与台湾的文艺工作者优势互补、博采众长、交流互鉴,共同制作的文化产品受到两岸同胞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的热捧与好评,两岸文娱明星更是早已不分彼此。这充分说明,两岸携手合作不仅能够创造更丰富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还能够共同把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紧密结合、发扬光大。然而,正是由于近年来网络民粹的异军突起,才将这片“非战区”卷入到无谓争吵与政治风暴之中。
两岸网民的“蜜月期”与“亚文化”
事实上,两岸之间既有的政治分歧客观存在,再加上两岸民众了解彼此社会情况与民心动态的信息渠道不够客观全面,尤其是台湾一些媒体擅长将大陆“妖魔化”、“政治化”,致使以两岸青年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两岸网络民意,时常处于“对峙”状态,但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这种“对峙”本不具有什么挑战两岸关系大局的能量。特别是2008年后,陆客、陆生相继入台,大陆的网络社会一度刮起“太平洋的风”,充满“小清新”风格的“宝岛热”在大陆年轻人中颇为流行。
然而,这段“蜜月期”来得快,去的也快。一方面,岛内“天然独”世代登上历史舞台,“太阳花”与“反课纲”相继让不少本来对台湾有正面印象的大陆年轻人感到疑惑与失望,另一方面,诸如“茶叶蛋”等只言片语与个别事件,经过网络空间的反覆加工、放大,加深了两岸民众之间的偏见。其本质是网络的“亚文化”,使得某些事物被“莫名其妙”地赋予“莫名其妙”的意涵,进而触动网民集体狂欢的兴奋点。
诚然,此次“攻占”行为就是这种“亚文化”的体现,而发起“攻占”的大陆网民们也并不是杀红眼的“义和团”,他们更多抱着一种调侃、游戏的心态。但是,这种行为不仅不被台湾年轻人所理解,而且经过一些不负责任媒体的炒作和煽动,将岛内政治中敏感的“悲情意识”激发出来,以至于沦为政治势力操作的工具。从“东京影展风波”、“张悬事件”到如今的“周子瑜事件”,雷同的情节不断重现,两岸被激化的民粹却不断加码。“爽”的是少数网民的低级趣味,“痛”的是多数两岸同胞的内心。
因此,两岸各界有识之士应该严肃地注意到这一系列现象。在反覆强调“两岸政治互信”的同时,也应重视当前“两岸社会互信”的新特征与面临的新问题。
两岸社会互信问题需正视 影响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与社会互信,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共荣共生。在当前的两岸关系格局之下,政治互信是靠政治领袖自上而下地建构,而社会互信则是靠基层大众自下而上地积累。政治互信扎实了,能为厚植社会互信提供良好的氛围;社会互信巩固了,能为深化政治互信提供坚强的靠山。反之,当政治互信遭遇动摇、转折甚至瓦解时,社会间的不信任感就会如瘟疫一般蔓延;两岸社会之间的敌意越强、感情越脆弱,政治互信被侵蚀的速度就越快,给两岸政治领导人回旋的余地也就越小。
以岛内的“逢中必反”为例,它原本只是冷战“反共恐共”思潮的遗留物,但在选举政治下,操作两岸对立成为一些政党屡试不爽的“票房迷药”。于是,“逢中必反”从最初的“病灶”逐渐恶化为癌细胞,如今已经扩散到岛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每一寸肌体之中。而这些“逢中必反”的言行,经网络传到大陆,自然而然成了大陆网民的“动员令”。所以说,对台媒脸书页面的“攻占”,可以理解为一部分大陆民意对于岛内“逢中必反”的不满与反制。但这样的“互撕”实际上撕裂了两岸的社会互信,进而对两岸政治互信产生负面的影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借星云大师之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包容的智慧”。两岸社会应该学会相互欣赏,而不是高筑敌意的心墙。接二连三的“集体狂欢”,实质上是无聊的情绪宣泄。当两岸的网民从“对峙”恶化为“对冲”时,反过来必将对来之不易的两岸互信基础带来严重的伤害。在这样的情形下,无论是大陆媒体还是台湾媒体,都不应该成为操弄民粹的鼓吹手,而是应该成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