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公里环岛游第八天,格雷茅斯到瓦纳卡(GREYMOUTH-WANAKA)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格雷茅斯到冰河小镇
2015.12.28.晴天,8-27度。
由于没有订上冰川小镇的住宿和看冰川的直升机,我们不得不越过冰川小镇,直奔阿尔卑斯山脉高原,今天将是行程最长的一天,对姥姥、对我们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
早晨6:00起床,我匆忙赶到海边,虽然知道西海岸看不到日出,但朝霞中的海面仍是心系所恋。走到海边,大山阴影下的波涛没有想像的那般火红,天边的云朵也没有想象的那般灿烂。一轮明月清晰地挂在幽蓝的帷幕,几只鱼竿懒懒地插在漫长的沙滩。渔夫点燃的篝火,送来阵阵焦炭香,闪烁的火苗,在昏暗的早晨显得格外扎眼。没有三脚架照不出什么好片子,匆匆按了几次快门,回营地做早餐。
8:00出发,沿6号公路南下。
6号国家公路全长1162公里,北起布伦海姆(BLENHEIM),南至因弗卡吉尔(INVERCARGILL),纵贯新西兰南岛,途经丛山峻岭、峡谷高原、湖泊河流、蜿蜒海岸,历尽高原之壮美、山川之秀丽、湖海之娇艳,号称南部风景线(SOUTHERN SCENIC ROAD)。
从格雷茅斯(GREYMOUTH)到鲁阿塔普(RUATAPU),50余公里路段,除了在库马拉节点(KUMARA JUNCTION)有一个半圆弧外,基本上是一条没有起伏的沿海直线。开这样的路,只需留意车速,防着冷不丁杀出来的警察叔叔即可。在空旷的飞机跑道似地路上,把撒野的精力用在欣赏风景。山脚下的牧场、海边的湿地、丘陵带的森林、名不见经传的河流独行桥,伴着车载DVD古典音乐的唯美旋律,一幕幕在眼前过场。
    6号公路之美还在于沿途人烟稀少,今天途径的小镇寥寥无几,走过人口2967的霍基蒂卡(HOHITICA)绿玉小镇,就算今天走过的最热闹地方。
    小镇建立于黄金开采盛世,是西海岸淘金热的中心,直至19世纪中叶,它依然是新西兰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曾经是短命的韦斯特兰省会(WESTLAND PROVINCE,1873-1876年)。目前黄金、煤炭、林业及绿玉产业全面萎缩,人口极具减少,目前维持小镇经济的仅有乳制品加工、旅游及少量的绿玉加工业。镇中的卡袜机博物馆展出有古董袜子编织机,摄政王剧院是目前南岛最好的3D数字影院。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途经数坐大湖,GREYMOUTH到冰河小镇就要走过LAKE MAHINAPU、LAKE LANTHE、LAKE WAHAPO、LAKE MAPOUNIKA四座湖,这些几公里到10几公里湖表面积与后续的大湖相比,只能算作小水泡,但作为湖的功能:戏水、钓鱼、露营、发电却一应具备。没时间在每一处逗留太久,照几张野鸭飞禽,湖光倒影,亦乐在其中。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途经数条大河: WAITAHA RIVER、MIKOUNUI RIVER、TOTARA RIVER、HOKIRITA RIVER、ARAHURA RIVER、TARAMAKAU RIVER,跨越河流的都是独行车道小桥。行至桥头一定要停车观望,对面无车则走;对面有车,无停车线一边先行,这都是新西兰行车的规矩,驾驶者应具备起码的礼貌。
    行至WAITAHA桥头,紧随着一辆前车准备过桥,突然从路边杀出一辆车挤到我的前面,驾车者是一位亚裔青年,行至桥上河里出现奇特的一幕:一群牛正在涉水转场,河床里激流清澈,群牛争先恐后跳入,溅起一个个偌大水花,场面堪比东非草原的角马迁徒。不过它们是在转场,从容悠闲地享受激流冲刷的刺激,没有草丛中狮子的窥视,没有深水处鳄鱼的惦记。 
    意外的一幕在桥上开演,前车竟停在独行桥上!司机、乘客一通乱拍,我没想许多,借机赏景,何乐而不为?他们尽兴了继续向前走,到对面桥头突然转向左边,我以为是礼貌让路,刚想开过去,它却一舵横向右边,原来它要掉头到桥的右面继续观景。幸亏反应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忍无可忍,狠狠地“嘀”了一下,是抗议也是提醒。
   曾经有一故事在新西兰广为流传:一对来自国内的小夫妻,在路上尽情赏景,时不时还停车拍照,根本不顾压在身后长长的车队。后车实在气愤不过,在宽敞路段把他们截停,拔下钥匙报了警。
    有感而发,望来新西兰自驾游的同胞都明白,除了交通法规,与人方便也是新西兰驾车者的习惯和最起码礼貌,不要给人口舌,成为咖啡馆、酒吧中无聊故事的主角。今天的驾车人(但愿不是同胞),若有一点公德,就不会不在乎后面跟随的几台车,对面等待的几台车,若少一点自私,就不会不给信号,肆意转向。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穿越险山、高原,紧邻冰川。离开ROSS小镇,公路离开海岸线,弯弯曲曲引进大山,走到世界上离冰川最近的地方。
    10:10到达冰河小镇FRANZ JOSEF GLACIER,只有330人的小镇,在旅游旺季,每日要接待的游客超过2000人。穿过人群熙嚷的街道,在很远的僻静处停下车,拍几张雪山照片,匆匆离去。好在去年在这里看过冰川,写过游记。
 

 
2.冰河小镇到碧水蓝湾
    下午12:20到达骑士角(KNIGHTS POINT),骑士角位于哈斯特(HAAST)以北约10公里,面向塔斯曼海的悬崖上,一片空地建有停车场、纪念碑、厕所、观景台,可俯瞰ARNOTT POINT及海滨岩石上的长毛海豹,可通过看板了解悬崖上的植物及飞鸟。纪念碑为50年前6号公路贯通奥塔哥和西海岸而建。按当时的习惯,该地当以某位高级官员的名字命名,当惠灵顿总部电询该地点名称时,得到的回答是NIGHTS,一条经常出入工地的宠狗的名字。
    1:00来到只有297人的狩猎小镇哈斯特(HAAST),这是个通向峡谷高原及东海岸的咽喉小镇,有条件不错的旅店、餐馆,是狩猎人的理想基地。我们在这里午餐,几辆满载游客的巴士也在此休息。几十米长的小镇街道热热闹闹,我们找了一处树荫,在草地上铺开摊子,吃保温筒里昨晚打包的猪排,旁边的KIWI家庭,摊子铺的更大,吃的花样更多,另一边的年轻人正抓紧时间晒太阳。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险峻隘口,穿越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从哈斯特到哈斯特隘口(GATES OF HAAST),公路沿着阿斯珀林山国家公园(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 )和库克山国家公园(MT.COOK NATIONAL PARK)之间的峡谷,逐哈斯特河(HAAST RIVER)一路上攀。因此看雪水激流,赏峡谷瀑布是这段路的主题。
    2:00到达第一座瀑布,ROARING BILLY FALLS。这是去年没有参观的瀑布。走过一片丛林,近百米宽的鹅卵石河床展现在眼前,一道蓝色的雪水在山边河床湍湍流过,一个个蓝色的旋窝,白色的水花,在你面前匆匆漂走,山坡上的激流跃下几块大石,造就一派磅礴之(虚)势,就算做瀑布了。“到此一游”,摆各种姿势拍照都远远不够,真正的接触应是全方位的。于是乎我们脱了鞋,淌着冰凉的雪水,享受着鹅卵石按摩脚底的疼痛,走到河对面的瀑布水潭,让蒙蒙雾气打湿热乎乎的脸。
在南岛丛林里、池水边,滋生着一种黑色的小虫,俗称“小咬”。看不清它的娇容,落到皮肤上就是一个芝麻大小的黑点,驱不走赶不散,比蚊子赖皮比跳蚤贪婪,会冒死冲破防蚊药水的毒膜黏在皮肤上。唯一的办法就是拍,但黑点拂去之后,手上会留下一丝黑血,腿肚、胳膊上会留下点点红斑。去年被它们害惨了,今年做了很多准备仍心有余悸。因为干旱今年的小咬很少,因为防范得当,到目前为止尚无被攻击记录,脚脖上的红包,均为草地蚊子的杰作。
2:50来到落差28米的雷鸣溪(THUNDER GREEK)瀑布,这是真正的飞流直下,而不是沿着峭壁的奔泄,但水势不是很大,少了点磅礴,值得讴歌的仍是瀑布下的小溪,奔流着晶莹,渗透着湛蓝。因光线问题,姥姥和瀑布装在一起的照片,不甚理想。
3:30 来到WILLS HUT峡谷小桥,领略雪山溪水顺山势下泄的壮观,如果陶波湖峡口被称为胡卡瀑布,那么这里被称为WILLS瀑布一点不过分。几十米落差的河道上,湍急的大股水流冲击着阻碍河道的巨岩,隆隆水势震撼峡谷,可歌可颂的是:透过层层水雾及奔腾喧嚣的朵朵浪花,依然可以看到那深邃的蓝。
4:00来到扇尾鸽(FANTAIL FALLS)瀑布,和第一个瀑布相似,这里有很大的鹅卵石滩。河对面山崖上,一股雪水呈扇面倾泄而下,如前所述,这也许不算瀑布,但即使是一股急水,因为他的清澈湛蓝也值得驻步。我们赤脚渡河,感受雪水肌肤的冰凉,走近瀑布,感受身心融进自然的圣洁与庄重。
    4:30来到蓝湾(BLUE POOL)泊车场。蓝湾步道长1.5公里,来回30分钟。一路需走过两座吊桥,玛卡罗拉河(MAKARORA RIVER)桥,和她的支流蓝河(BLUE RIVER)桥。
在蓝河的吊桥上,可以看到桥下面由小河湾构成的蓝湾。顾名思义,蓝湾的水是“蓝色”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湛蓝剔透,这些来自雪山冰河的溪水,保持着分子水平的纯净,透射率之高、反射层之深,为一般净水所不及,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蓝。
 

 
3.蓝湾到WANAKA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横贯雪山高原,沿着一座座大湖自如地舒展。
南岛西南部海拔200多米的峡谷高原,分布着平均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00多米的五个大湖,去年走到这里曾写歌颂大湖的得意诗篇,引用两段: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覆盖整个南岛西南部的冰山,那是极为寒冷的冰河代,巨冰肆意成长,覆盖了高原,冻住了海岸。它肆意地涨啊涨,高原被扯开无数个深谷;它肆意地长啊长,浑然一体海岸,被撕成一道道深渊。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开始变暖,冰山慢慢消融,漫天大水填就了一座座堰塞山川,海洋倒灌将撕裂的海岸变成一条条魅力峡湾”。
南岛之美正在于此,一边是海拔几百米高峡平湖,翻过山脉就有水深几百米的深谷峡湾。水面落差之大,地理环境变化之神奇,举世罕见。
6号公路之美在于它蜿蜒于高峡湖畔,这段路程的一半都是沿湖而行,出了蓝湾就意味着公路走出山脉,进入雪山围就的高原。路几乎笔直地在高原延展。
遇到的第一个大湖是瓦纳卡(WANAKA)冰川堰塞湖,它是新西兰第四大湖,海拔280米,面积192平方公里,最深点超过300米,有马卡罗拉(MAKARORA)等河注入,为克卢萨(CLUTHA)河源头,出口处有水电站。 
沿着大湖走了近10公里,虽然是老路重走,但依然震撼。路在半山腰,依青山傍蓝湖,走在山里、游在水上还是飘在空中,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簇新的栏杆护着公路,老伴儿再也不认为只有女王镇有实力修这样的护栏。在大湖的几个瞭望点徘徊了许久,依依不舍,转过山脚爬上一座高坡,站在制高点瞭望台,看到山峦那边又出现一座湛蓝的大湖。它是与瓦纳卡湖毗邻的哈威亚湖。两座大湖被一面名为颈项(NECK)的银白色山坡分隔,两湖水面高差48米。
哈威亚湖(LAKE HAWEA),面积14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为348米,最深处达392米。原为峡谷,因出口被塌方堵住而成堰塞湖。由纳亨特(HUNTER)等河流注入,由克卢萨(CLUTHA)河、哈威亚(HAWEA) 河流出,1958年修建大坝发电,湖面被提升20米。
下了岬口傍着哈威亚湖畔前行,但路不再笔直、平坦,弯弯绕绕起起伏伏,又走了10几公里。
     7:00到达有常住居民3500人的湖畔小镇瓦纳卡。
 
里程表读数:1913.7公里。
 
2016.1.20.於奥克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