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是专制的基础,个人主义是民主的前提。
集体主义是专制的基础,个人主义是民主的前提。(黑白先生)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形成君、臣、父、子、夫、妻、官、民。强调等级,君臣父子,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如果只归纳为一点,就是从来没有自己。人成了工具,或者是蝼蚁。首先是每个人自己不把自己当人看,然后是丈夫不把妻子当人看,妻子不把丈夫当人看,父母不把孩子当人看,孩子也不把父母当人看。理所当然,国家和社会也从来不把每个人当人看。
人首先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社会人,传统文化正好掉了个,将个体置于国家、社会、组织之下,不尊重个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选择,不懂得个人的价值,人也不过是器物。什么待价而沽,什么大器晚成,什么国之重器,都是工具。至于女人就更轻贱了,不过是用具,被男主人收用,用完该干啥干啥去。
工具化使传统文化的人文知识严重缺失。如果文化里没有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的滋养,人的情感只会萎缩。没有感知能力进而没有理解能力、没有逻辑能力。靠本能、直觉、情绪、利益、经验、占卜、偶然、盲从,这就形成了中国式的实用。孔圣人云:畏圣人之言。而西方回荡另一种智慧之音,美德即知识,自知其无知的苏格拉底曰,认识你自己。毫不奇怪,科学、人文只能出现于西方。
现在也一样,比如国人在说到人的时候经常会在人的面前加入很多的定语,中国人、河南人、日本人、美国人、好人 、坏人,但最需思考的就是你是人,你要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人的意义在哪里?国人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个个体的概念。习惯于集体主义思维的国人把个人主义看成:利己主义或自私自利。“在西方,个人主义首先是对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会共同体的性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本体论认识。 ”这是胡适先生在1910年代-1920年代就努力在普及的自由主义常识。
鲁迅也曾批驳过,个人主义就是自私自利、害人害己”的流俗之见。他说:“个人一语,入中国未三四年,号称识时之士,多引以为大诟,苟被其谥,与民贼同。意者未遑深知明察,而迷误为害人利己之义也欤?夷考其实,至不然矣。”这在当时识见的确不凡。
"通向奴役之路"一书作者,哈耶克说:“西方文明即个人主义的文明。这种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的同义词,而是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当做人来尊重。”个人主义不是指利己主义或自私自利,它是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的。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利他主义,它更多的时候是强制和剥削别人的理由。个人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个人当做“人”来尊重。集体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人只是集体机器上的螺丝钉。集体主义下,个人成了没有灵魂,扭曲了情感的躯体。
把个人主义说的最透的近代作家是木心,他在文学回忆录说:最符合平常心的,是个人主义。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做个人主义。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个性解放才能有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不介入利己利他的论题,是个自尊自强的修炼。中国自外于世界潮流,没有个人主义。“五四”以后,要在几十年内经历人家两千年的历程,也因为没有个人主义。革命一来,传统里没有"个人",一击就垮。
木心说,我的文学,有政治性,是企图唤回人类的自爱。推已及人,重要的先还不是“人”,是“已”。若人人知爱已,就好办了;个人主义,是指先从自己做起,不是自私自利;达则济世,穷则独善。我讲:唯能独善,才能济世。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做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我归结为:自立,自尊,自信。
中国之事,还在强调比较大构想,包括文化构想,国家构想,市场构想,制度构想。在个体的人的基本意义没有确立之前,任何宏大的努力,都不会成功,因为国人目前最缺乏的恰恰是基础的启蒙,即思想首先要退到个体,唤醒个体,以人为本,建立起来的制度才是普世的,才能稳固长久。
作为个体的人,是有理性、能思考、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包括了要去表达。如果你想说一句话,别人不让你说,你就不说了,就是你没把自己当人看。启蒙就是要认识人就是人,人之所以跟动物不一样就是有自己。只有有了自由,我们才活的有尊严。如果没有自由,你就没有尊严。
所以,我们说集体主义是专制的基础,个人主义是民主的前提。《独立宣言》译成中文才二千三百字,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强调人有自由的权利、生命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三大权利,都是指个人,而不是指国家或政府。但要获得这些自由权利,需要我们付出和牺牲,尤其需要勇气,就象古希腊伟大的政治家、民主主义者伯里克利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所说:“幸福是自由的果实,而自由则是勇气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