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观日 (如有兴趣,可按音乐键,边听边看)
子夜时分,新旧年交替之际,几辆老牛破车,远离了城市的灯火,朝着深山进发。
此行目的明确---要在2016年的第一天,登山看日出;目标锁定---沃宁山顶。沃宁山(音译),又叫警示山(意译),而我则把它唤作鲨鱼翅、犀牛角。它久负盛名,海拔1159米,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交界处,离东海岸线仅30公里之遥,是澳大利亚本土每天第一个迎接曙光的地方。1770年,库克船长(Captain Cook,第一个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线的英国人)率船队沿着沃宁山附近的海岸线航行,不时遇到暗礁。于是,库克命名不远处一座造型奇特的高山为Mount Warning,以警示后来的探险者到此须小心航行。其实,原住民对该山稔熟于心,视其为圣地,并给它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乌龙饼(Wollumbin),意为采云者(cloud catcher)。敲鼓挥戈(Google),得知该处实为火山遗迹。2300万年前,也许是唐三藏揭下了如来镇石猴的六字真言贴,高约1900米的火山猛烈爆发。崩裂坍塌后,再历经千万年的风化,遂修行成现今模样。
虽然大目标心中有数,但具体路线却不十分清楚---因为大家都没去过,只知道由太平洋高速转40号公路再折进沃宁路,究竟何处是终点,谁也不知道。好在有卫星导航,只要不在云深不知处,久经沙场的GPS不至于老马“失”途吧。于是,约好两家朋友,三更启程。然而,上了年纪的GPS眼花,它没有导向40号公路,而是鬼使神差般地将我们和另一家朋友领进了更近的旁门左道。近则近亦,却因路窄蛇行,车速反而慢下来。山道偏而静。一路既没撞上李鬼,也几乎没遇到别的乌龟壳。有天上的星星陪着,远方农舍的灯引着,还有偶尔失之交臂的沙袋鼠(wallaby)逗着,虽然比约定时间晚了些,还是一路顺利地开到了山脚下。
检查完必备的四大件:手电(最好是头灯)、水、墨镜和棍子(其他东西,除备用衣裤和食品外,尽量少带), 选好先锋和后卫,并将孩子们安插其中,便径直向山中轻装前进。此刻,时钟指向凌晨1点45分 。
1---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里加鞭
星夜登山,前途是漆黑的,道路是短窄的。不过,只要不歧途亡羊,那一条道定可走到白了。虽说月黑鸟归巢,不见单于逃,但山行倒不寂寞。在我们的上方和下方,不时有青白色的幽光游动。那不是孤魂野鬼,而是其他观日的人儿也在赶路。四周,松涛夹杂着潺潺流水声,在山谷中震荡。一条顽皮的溪流,在我们蜿蜒攀爬中常跟我们捉迷藏,一会儿在我们的左边,一会儿又在我们的右边,轻盈跳动。眼前的鬼火,耳边的山风,令人不由得想起了湘西赶尸的趣事。于是,故意和小女儿边走边聊。刚开始,小家伙还听得津津有味,但后来听到赶尸人在黑夜里走路,而尸魂影子般跟在身后,还猛不防弄出声响时,开始悚然,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前面的队伍中去了。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颗横卧的大树旁。附近路牌显示,行程恰好过半。一查表,刚过3点,便觉得此山难度不过尔尔,故有些松懈。
2---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谁知爬着爬着,感觉山势渐陡,眨眼的星星躲起来了,林涛声愈紧,四周气温也愈低。突然,手机居然响了。原来是先我们一步上山的朋友来电,他们此时离峰顶400米。那里虽没有电闪雷鸣,却已是风雨交加,而且贼冷。如此,观日出只怕是无望了。BOM(Bureau of Meteorology --- 即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三天前关于沃宁山元旦将是晴天的预报,看来,也远不如卧龙先生草船借箭前妙算三日内必有大雾来得准确。那么,上,还是不上?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个问题。见不到天晷叩时,那鱼肚白总能瞅瞅吧。一番添衣进食后,又肩锁行囊,列队向上。4点左右,我们两家终于和另一家朋友一起,三大主力汇合于“铁索路”前。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冲顶前的最后一段,也是最难的一段。山巅仿佛伸手可摘,然而貌似区区的400米,却并没有路,只有铁索为引,岩石为援,坡度估计在65度以上。补充能量后,攀着铁链,踩着石缝或是前人留下的脚窝,一步一步往上爬。渐渐地,握着冰凉铁链的双手,变得僵硬,两腿开始发酸,身体有些发冷,呼吸也上气不接下气。雨虽欲停,而风却不止。更不妙的是,天已蒙蒙亮。看来,时间不多了。举目四顾,国军援军没等到,却见童子军,娘子军,还有八国联军,不待冲锋号响,便纷纷甩下我而跃跃向前。哈哈,人生难得几回搏。此刻不用崔三爷的名言为自己打气,更待何时?一个字,冲上去。不荣封司令,至少也要弄个师长旅长干干。于是一鼓作气,冒着落后的危险,终于在日出前10分钟(即4点35分左右),登上了山顶。
上得山来,天已大亮。雨是收了,云却没有散。而风,依旧抽得手指发痛,气温估计低于8度。但见采云山上,观日寨前,虽无彩旗猎猎,却早已行装百色,啸聚各路英雄好汉。不论是光胳膊的、露秀腿的,还是披蓑衣的、戴箬笠的,人手一把黑匣子(手机),面东而立。看来万事俱备,只欠太阳。然而,且不说喷薄而出,就连云蒸霞蔚的影子也没有。正遗憾着呢,谁料西王母用玉簪将东方的云层划开了一道口子,让太阳对着早行人莞尔一笑。真是天道酬勤。于是,在一片雀跃之中,赶紧举起相机,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捕捉下能载入本人史册的一瞬。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戴薄纱半遮面
稍息片刻,云开雾散,游人渐走,壶水早凉。眺望四周壮美的山川,杨子荣豪气冲天的“打虎上山”的唱段,便在胸中回荡。于是,就跟孩子们侃了侃京剧《智取威虎山》。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美餐后的清晨,在斜光漏叶,脆鸟鸣风的密林中,放歌下山。孩子们依然童心漾漾,这里一枪,那里一炮,看到了盘坐的棕蛇(Brown snake)、洞穿的参天古木、指节长的蚂蚁;碰到了软蹋蹋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山蚂蝗(Leech);还发现了一窝刚出生的蘑菇宝宝……
6---忽然一夜海风来,千朵万朵蘑菇开
返家途中,特意选了个好角度,仰望采云山。直到此时,大家才识得庐山真面目。望着那耸立的犀牛角,小女儿瞪大了双眼:“爸爸,我们真的爬到那尖顶上了吗?”“是啊”,为父的欣然作答:“你不仅爬上了山顶,还像孙悟空一样,在那里尿尿作纪念呢。”女儿羞着笑着,跑到姐姐身边,小手一扬:“Yeah”,和她来了个脆脆的“High Five”。钻回车中,系好安全带,继续赶路。本想多聊聊山的故事呢,后排已没有了回音。借着后视镜一看,姐妹俩已头枕着头,酣然入梦了。
7---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山和海,有点像老顽童周伯通,双手互博;也有点像鱼和熊掌,太极隔空。冰心曾说,二择其一,她会下海;而我,则会靠山。
海,固然博大,但它赋予人的,不是轻松疲遢(例如海滩玩耍),就是狂妄暴戾(例如海上飓风)。因此,喝海水长大的,要么懒洋洋---比方说,濒临地中海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和继承了他们光荣传统的现今洋人(不是吗?你看,连称呼都带懒洋洋的“洋”字);要么就无法无天---比方说,臭名远扬的加勒比海盗,魔咒附身的阿拉伯海盗和如今谈虎色变的索马里海盗。(申明一下,此段纯属调侃,请读者不要当真)。
但是山,确切地说,登山,却因为拥有三大法宝而大不相同。
第一宝,锻炼身体。登山,常常道路漫长,还要克服重力作功。和平时相比,要多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达到,所以,练脚力。
第二宝,磨练意志。山路是曲折艰难的,周围的环境,也可能有潜在的危险。登到最陡的地方,也往往是人的体力和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的时候。此刻,就看登山者能不能排除杂念,忍受痛苦,咬牙坚持下来了。所以,考毅力。
第三宝,陶冶性情。登山,身离闹市,心归自然。这或许是爬山途中,有名的无名的动植物向你呈示的千姿百态的盎然生机;或许是站在山顶、远眺四周时,大地母亲向你展现的壮美平和的天道本色。赏心悦目之际,身心交流之时,你除了惊叹,也定会有所启迪。山,也就回赠你深沉坚韧、宽广灵动的内秀气质。所以,添魅力。
常登山的人,通过这三力的锻打,就自然增加了一份定力。因为在你的双眸里,会少些巧色;在你的两耳中,会减些喧闹;在你的心灵深处,会多一泓洗涤尘世的清泉。
回眺采云,风骨依旧。但山,已不是以前的山。因为,它收下了我们的汗水,记下了我们的辛苦,录下了我们的欢笑。而我们,也不再是以前的我们。因为,我们多了一位朋友,多了一份领悟。痛苦的时候,奋斗的时候,这位厚重少文的朋友就会从远方招手。不亦感乎?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