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虽是近黄昏 (图/视频)

我多么期望有一天,我们的民族能够把自由、民主和人权大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而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的后两句。传唱千年、深含哲理的这两句诗,人们的诠释竟大相径庭,算得上是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

一种诠释认为此诗凋怅而低沉,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借此抒发内心的无奈感受。然而我查了一下:李商隐生于约813年,约858年去世时不过45岁。这首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他年仅31岁,远远谈不上迟暮。才华横溢、正值风华之年的诗人,命运再不济也不至于发出“残光末路”的感叹。由是之故,我对此说存疑。

另一种诠释则认为,此诗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坚持理想、执着人间的深情苦志。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充满感情地诠释此诗:“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我是一个普通的退休科学家,愿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支持周汝昌先生的诠释。

作为一个学者,我不懈努力了大半生,因为实现理想是美好的诱惑,它带给我追求和行动的快乐,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充实。然而在三十多年的忙忙碌碌中,自己的研究究竟有多大意义,是无暇细想的。唯有退休了,有时间回顾走过的路,才能体味到为科学殿堂添砖加瓦的成就感,体味到造福人类的幸福。

六十六岁那年,我应邀到台湾和大陆作学术演讲。按惯例接待单位先介绍演讲者的学经历,再表达欢迎之意。然而台北医学大学的欢迎词却别开生面,主持者问台下济济一堂的研究生与大学生:“你们上营养学课程时,学过人体组成吗?”学生们齐声应道:“学过!” 主持人又问:“你们还记得教科书上的人体组成模型吗?”学生们又齐声应道:“记得!”主持人说:“那么你们一定想见见构建这个模型的学者吧?他今天就在这里,为我们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其后我到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主持人的欢迎词竟不约而同。这让我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被载入教科书,正传授给年轻学子们。衡量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标准之一是教科书采用与否;因为只有公认可信且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才会被载入教科书。对于一个学者,一生能有一项成果载入教科书,就足以告慰自己了,这是任何浮华和虚荣都无法替代的。想到这里,一股温馨的暖流涌上心头。人生最幸福的,莫过於从事真心喜爱的工作。而倘若在夕阳之年知道,自己的贡献将被后人长久记起,那便是双倍的幸福。

六十九岁那年,我参加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此会议每三年一届,已经举行12届;我参加过10届,算得上是“元老”了。此会议有个传统,在闭幕前安排老科学家发言,每逢此时,台下的学者们无不凝神聆听。这次会议安排我和一些老科学家在最后环节发言,我回顾了一个世纪来,为了耕耘这块小小的研究园地,前辈和我们付出的不懈努力,指出了有待解决的难题。当我结束短短十分钟的演讲,台下响起了经久的掌声。我走下讲台,耳边仿佛听到Sarah Brightman的歌声“It’s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时刻)。是的,到了向学术生涯道别的时刻了。三十多年来,我奋斗过、挫折过、也成功过;我尽力了,这就足可告慰自己的了。有生之年,我仍将关注学术舞台,虽然不再作为演员,但依然是忠实的观众。这是科学人生在夕阳之年的完美结局,得以如此,夫复何求?

许多人认为李商隐的这两句诗,道尽老年人的唏嘘。我却以为,眼前的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接近黄昏,才显得无限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将原句改为“夕阳无限好,虽是近黄昏”。一字之改,也许更能赋予执着人间、心光不灭的的乐观主义精神。

(文后附上我喜欢的一首歌曲《最美不过夕阳红》)


 

加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见风是雨' 的评论 : 谢谢!您也保重!
见风是雨 发表评论于
保重好身体,6,70岁仍然是好时光。
加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不言有罪' 的评论 : 谈不上有成,尽力、无悔而已。这句诗您改得好,可以避免岐义。
不言有罪 发表评论于
祝贺楼主学业有成。我也曾把这句诗改了一个字:“夕阳无限好,只因近黄昏”。没有黄昏,哪来夕阳的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