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历史的东四三条胡同

土生土长北京老妞,深爱北京,熟悉北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现今东四北的几条胡同形成于元代,其中东四三条至八条胡同,街巷严格遵循元代大街宽24步、小街宽12步的规矩建造。当年街区内胡同排列整齐,四合院布局规整,呈现了完整的“鱼骨式”的胡同肌理。

东四地区在元代是全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到了明清依然繁华不减,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东四三条胡同处于整个东四地区的中心地带,当年叫东四牌楼三条胡同,承载着七百年的岁月,是条东西贯穿的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四北大街和朝阳门内北小街。

这条胡同东口与朝内北小街路东的吉兆胡同相对,西口在东四北大街路口东,往南不远就是东四牌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路西隆福寺大街东口内有隆福寺,街面上有德一茶庄、明星电影院、老字号便宜坊烤鸭店等。路东靠东四牌楼东北角有干果冷饮店,街面上有松竹百货、聚庆斋糕点铺、东四信托商店、东天源京酱园、东四邮电局、东四人民银行、鼎记药房等。胡同西口路东往北有北庆仁堂和宏仁堂乐家老铺中药店,与药铺比邻的是家古玩收购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前,东四三条的街巷相当宽阔,坐落着一座座深宅大院,门牌号码自东向西、由路北到路南排列,相对而言,路北的院落比较多。

记忆中自胡同西口往东,路北40号是清代某达官显贵的马厩,院子相当开阔,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东四房管所堆放建筑材料、工具和小推车等的场所。35号大院早先是车马王府,在40号院的东边,相距很近;在40号和35号之间,有爱国将领张治中及后代的寓所,台阶高大,有砖雕的门楼和车库,常年大门紧闭,极少见到有人和车辆出入;“文革”前原总政治部主任徐立清的宅邸是31号,红色油漆大门,门内有八一军徽,门口常年有警卫员站岗。现该院仍为部队所用;晋商聚居的29号院,大门两侧的墙上有砖雕影壁,两侧砖雕影壁的下方各有一座高大的上马石。大门对面马路对过的墙上,还有一面墙大小的砖雕影壁,这些影壁和上马石何时被拆除的不得而知。晋商大院很大,其后门在东四四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29号院子里住满了来京做买卖的山西籍人,他们大都在前门附近做生意。儿时我们经常在那里玩耍,对这个院子的印象很深。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个大院的一部分变成了东四塑料厂。

29号院外,东四三条的宅门有很多都是前门开在三条,后门开在四条的,如35号、30号旁门、30号、29号、28号、27号等,这些大宅门深度跨越了东四三条和四条,是名符其实的深宅大院。

人称“何大爷”的清朝遗老,系清室宗亲,住在28号院,与居住在27号院的大格格也是近亲,整日足不出户,偶尔去隔壁大格格家串门也是来去匆匆。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已有居民陆续搬进这个院子,与此同时,28号院部分也被东四挑补绣花工厂占用。

27号院曾是清朝末代皇帝的至亲、据说是定王府的老福晋之长女的大格格和其终身未嫁的大女儿住的。1949年以前曾是独户居住的大宅门,大约1950年以后,这个院子搬进了社会各阶层的居民,包括大格格的亲戚、几户一般的旗人家庭以及几家工人及城市平民住户。由于院子很大,大家在自己的房屋或所居住的前、中、后、东院范围内生活,男女老少、不同阶层的居民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1958年以后,27号院开始有不同的街道工厂陆续进入,大约1960年以后,这个院先是被东四汽缸垫厂占了整个的东院,然后一步步蚕食,以至于1969年夏天,这个院的约十六户居民、四十多口人全部搬出,让位于一个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员工由家庭妇女组成的街道工厂。

不知从何时起,27号院被夷为平地,在原址上盖起了个仿古建筑。几年前,我因公常驻国外回来后,曾两次到东城试图进去看看我四十年前住过的房屋和院子,但被保安拒绝了——东四三条27号,我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在这里经历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26号院是“冬皇”孟小冬与其父母及弟弟全家曾住过的地方。这个院大门的高台阶两旁各有一个高高的上马石,石头呈乳白色,很光滑,小时候我们经常在上面爬来爬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26号院与25号院打通,25号的门道被封闭成一间很大的住房,由25号院开了个小门供人们出入,上马石也随之不见了。不久,在25号院里开办了街道洗衣组。直到1969年夏天我家搬离东四三条时,孟小冬弟弟的全家人,包括孟小冬的大侄女孟俊侠、小名“大俊”的一家仍住在那个院子里。

12号院解放前原万国道德会旧址,我清楚地记得其白色的外墙上几个大大的黑色楷书——“万国道德会”,人们称那个大院为道德会,大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这个院子里曾举办过缝纫培训班。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12号院为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东四三条小学两个单位所用。

东四三条东口5号是解放初钢铁局宿舍,现在仍没有多大变化。

东四三条东口2号则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筠英曾经住过的四合院,她拍摄电影《祖国的花朵》时,就住在那个院子里。记得当时胡同里张贴的《祖国的花朵》剧照随处可见。

和东四三条路北相比较,路南的院落比较少,显得冷清很多。靠胡同西口处是中国人民银行东四支行的旁门,那里堆满了自行车,比较热闹。紧挨着胡同的西段有几座很规整的四合院,但几乎看不见人员进出。

在胡同中段,基本上是原内务部人事局的长长的后院墙及数个后门,经常大门紧闭,人事局的正门开在东四二条胡同。记得东四三条27号对过有一座不大的铁门也从未打开过,就是人事局的一个后门。

在胡同的中段这个后门的东侧,又有几个四合院的院落延续到东四三条通往二条的横胡同,在我的记忆里再往东路南就没有住户了。

在胡同的东段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文革”前原文化部的后院墙及数个后门,其正门也开在东四二条的端部,即由三条到二条的横胡同出口处(东四二条是一条半截的胡同),门口常年有警卫站岗。大约在1965年我的一个同学住在那里面,我曾进去过,院子极大无比,有西式的小洋楼和解放初期盖的办公楼,院子里的绿植、花草也相当美丽。东四三条路南的最东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宿舍的后院墙,其正门开在东四头条胡同东口拐向朝阳门内大街的拐角地方。

东四三条往南有横胡同通向东四二条、东四头条,一直连接朝阳门内大街,朝内菜市场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最早的义利食品公司就在东四头条通往朝内大街的横胡同——驴蹄儿胡同口上,儿时我曾随亲戚去那里买过梳打饼干,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饼干可以是咸的。

东四三条往北有横胡同通往东四四条、东四五条和东四六条……我曾就读于东四六条小学,我喜欢在胡同中穿行,爱看人家四合院瓦檐下那雕刻精美的砖雕;爱看门口那一对被摸得光亮的抱鼓石。儿时的我,常常似懂非懂地读着一对对刻在院门上、被岁月风雨消磨得褪了色的佳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