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版电视剧《水浒》的点评
《水浒》片头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QLiFk7-lU
每次听到山东版水浒的主题曲和片头片尾曲,就忍不住想哭,没有一次能够控制住。这是只有山东人能够听得懂的乐曲,只有山东人能够读得懂的水浒。山东大汉祝延平听懂了,于是演出了绝版武松,当时中国最漂亮的山东女演员赵娜听懂了,于是嫁给了祝延平。
后来央视虽然调集了全国的资源拍摄水浒,但是由于没有山东人的音乐,没有山东人的风格,没有山东人的气魄,没有山东人的风骨,结果是把水浒这样一部千古经典拍成了港台武侠片,刘欢那个“好汉歌”更像是北京大妈广场舞的伴奏,用来扭秧歌那是绝配,但是却没有一个音符属于水浒。
看央视水浒,你会高兴得嘻嘻哈哈,但是看山东版水浒,只要片头曲一响,你就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差别不在于艺术,而在于能否读懂山东人,能否读懂山东人那甘愿绝命荒原的独有悲剧形象。中国历朝历代有无数英雄豪杰,中国老百姓之所以把英雄形象唯独给了水泊梁山,给了山东好汉,是因为在梁山好汉身上,凝聚了中国老百姓关于英雄好汉的所有梦想。
或许有人会说,梁山宋江是投降派,方蜡是革命派。可是却很少有人想到,为什么老百姓会喜欢梁山好汉这些投降派,而不喜欢方腊那些革命派?这是因为承袭了东方文明精华的中国老百姓,把道义看得高于政治。梁山好汉虽然投降了朝廷,但是他们在道义上是为国家打天下,宋江更是为弟兄们打天下,总之都是甘愿牺牲自己为他人打天下;可是方腊相反,是让他人为自己打天下,早早就把黄袍穿在了身上。所以老百姓在道义上选择了宋江,否定了方腊,还让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武松去擒获方腊,致使“武松单臂擒方腊”成为千古美谈。
其实,水泊梁山的悲剧结局,本身就是由山东人的性格决定的,只有山东人能够走上这条悲剧道路。放在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仍然舍生取义、甘愿赴死。特别是在水泊梁山完全有能力称帝称王的情况下,却是集体踏上死亡之路,除了山东 人之外,不可能再有任何人会做出这种悲剧选择。单就宋江的雄心壮志而言,并不亚于方腊:“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连当年“踏平天街公卿骨”的黄巢都不放在眼里,可见在宋江的心目中,完全是要打天下坐天下的。后来之所以会改变追求只想招安,是因为宋江知道,大宋王朝气数未尽,如果要对抗到底,他手下这些兄弟都将作为盗贼死去,而这是宋江绝不能接受的。他既然是老大,就要担负起老大的责任,即便不能让兄弟们成为文武大臣,也要让兄弟们成为天地英雄,绝不能让弟兄们背负着盗贼的名义死去。
而要让兄弟们成为天地英雄,就只有接受招安一条路,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路,但是却是水泊梁山要成为天地英雄的唯一道路。所以梁山好汉才集体踏上了这条通向历史丰碑的死亡之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就是梁山接受招安的悲剧根源。这就是浑身是血的山东人!打天下时浑身是血,守天下时浑身是血,失天下时仍然浑身是血!
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在通向天堂的道路上,很少看到山东人;在可选择天堂或地狱可的道路上,也很少看到山东人;只有在已经无机可投,已经没有了天堂和地狱的选择,而只剩下通往地狱一条路时,才会看路上几乎全剩下了山东人。中国革命就是一个典型。当初共产党打天下就是通向天堂的光明之路:活着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救星,死了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无论死活都不亏。于是革命道路上塞满了人,却很少能够见到山东人。建国后毛主席的文臣武将灿若星群,仍未见到几个山东人。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到了要为中国老百姓去得罪所有官僚权贵和名流精英时,脚下就只有通向地狱一条路了。此时再看毛主席身边,几乎就只剩下了山东人。所以人们才把“四人帮”称为“山东帮”。
在此千万不要误以为山东人智商低,不愿意上天堂而甘愿下地狱。而是在上天堂的路上,山东人被淹没在了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之中,并非是其中没有山东人;而在下地狱时大家又都跑得干干净净,就只剩下为了仗义而不肯离去的山东人。或许正是山东人的这个性格感动了上苍,所以上苍才把仗义的专利判给了山东人,史称仗义山东人,或者山东人仗义。
再看今天复兴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情况同样如此。那些为了天下苍生、民族大义,明知是毒酒也要喝,明知是陷阱也要跳的,仍然是山东人。在那些首鼠两端,左右逢源,狡兔三窟的人当中,很少有山东人;那些在五毛党和带路党之间两边投机的人当中,也很少有山东人;在那些忙于收割左翼红利而不再替老百姓代言的人当中,更是很少有山东人。
虽然对人群的划分应该是阶级划分,阶级归属和阶级立场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最根本原因,但是,地域的特点同样会为每个阶级打上性格的烙印,最终决定他们的不同命运,就如同世界上北方民族总是侵略和统治南方民族一样。山东人的特定性格同样决定了山东人在各个阶级和各个阶层中的不同命运,特别是山东人重诺轻死的仗义性格,决定了山东人在大义面前往往明知是死也要前行的独有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