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勃朗峰--第三天

孩孩孩的妈眼睛里只有单位里的三分地和家里的炕头,国家大事世界和平就由您负责了。work&famil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三天:Refuge Mottets -- Courmayeur,12小时

早晨起来有些衣服还没有干,出发前我叫孩子们去买快干衣服,被嘲笑,认为妈妈总是过度紧张。所以少爷是穿着牛仔裤来爬山的,昨天裤腿湿了脏了也不敢洗,肯定干不了,只能挂起来,稍稍晾干些再穿。他们的内衣内裤都是棉的,总是不干,白天只好挂在包外面,一路走一路吹。昨天晚上有点下雨,把衣服移到这个室内晾衣服处,里面有个火炉,不过山屋主人说只有下大雨时才烧上。

很多人走这条路是通过各种公司安排的行程。有的是向导带队,他们经验丰富,有时候还带着走条小侧路啥的。有的是自己走,但是每天的线路和住处是旅行社安排好的,他们通常胸前挂一个防水的塑料袋,里面是当天线路的详细说明。也可以选择不用每天背大包,让汽车每天把行李送到下一站,自己只背水和当天需要的小零碎,轻松徒步。比如这就是某个团体的行李,等着送往下一站。

我们是比较原始的方法,自己背东西、自己订(呵呵,实际上是没订)住宿,也没导游。坐飞机时登山杖和多用刀一定要托运,我就找了个旧箱子装,到了日内瓦把旧箱子扔了。大多数人把不用的东西留在大本营比如霞慕尼的旅馆里,回头再拿,但我们出发和结束不是一个城市,所以十多天里所有的家当都在自己肩上。以前看照片,我总是吃惊为什么有些不露营的人也背那么大个包,我决心做一个简约主义者,尽量少背东西。可是真正装包时才发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点距离滴,结果我的32升的包也装得鼓鼓的。

早晨7:55离开Mottets山屋,一路慢慢爬升,回头看看:

今年雪特别大,所以瀑布也大,看这个人正在过瀑布,他好像试图找个鞋可以不湿的落脚点,但总是找不到:-)

路上给上海父女拍了一些照片,可惜我把他们的电话记错了,现在照片没法送,要是有人认识他们,请告诉一下。上海爸爸姓黄,化工界,去过许多地方,在国内徒步界好像比较有名,网名可能是“赛苦”。

今天路好走,大部分的雪化了,只有几片雪地:

下午1:40将近700米爬升后到山顶Col de la Seigne(高度2516米),这是离开法国进入意大利的标志,大家纷纷在此留影:

从最高点看前面的路:

过了垭口就开始缓慢下降,不久到了谷底,右面是大片的河滩:

图中这两个法国女孩让我给她们拍照片,我乘机请她们用标准的法语把路上的城市名念一遍,还有常用的几个法语词,我都录了音。出去旅游,我号称熟练使用各国语言,其实大多只会说“你好”和“谢谢”。孩子们常常笑话我发音不准,我准备反复听录音,学一口标准法国口音。

快3个小时到Elisabetta,这个山舍高高地耸立在山角,地点老好了。

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有网络,于是吃吃喝喝玩玩,这是三明治5欧和小扁豆汤10欧:

考察了一下宿舍,发现大通铺居然上中下排了三层,真够亲密的,咋爬上爬下啊?马上想起了网上的Dave and Brenda。这对美国老夫妇走过TMB两次,有一次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早早预定了Elisabetta山屋的单人房间,可是到了这里,前台却不认账,他们又没有把电邮打印下来,所以没有证据。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他们那么生气,老头老太太在三层大通铺上挤是不容易啊。

这里是休息看景的好地方:

孩子们待了一个小时20分钟还不想走,终于12:20恋恋不舍地离开网络,下山。勃朗峰四周环绕着五条山谷,这条TMB虽说是在对面半山腰上行走,实际上是几乎每天爬上山,然后常常又下到谷底,从高度上看,属于做无用功。

我们先下坡,然后沿着一条宽阔的砂石马路前行。

过了一个湖Lac Comal,

大部分人左拐、过桥,坐车去了,从这里Veni河谷可以一直坐车直接到下一个山谷的意大利城市Courmayeur。

我们又…哈哈,你猜对了…又爬山了!TMB在意大利境内和法国不一样,一般没有竖着的路牌,指示箭头画在石头、建筑上。

等后来终于看到标有时间的指示牌时,一阵惊喜。上海爸爸不喜欢法国的时间指示法,比如2小时到下一个山屋,我倒觉得这方法最合理。在山里,距离根本说明不了问题,因为爬升高度非常影响行走所花时间。用时间表示,一开始看看自己的速度和标准时间相差多少,心里就有数了,就可以预测以后要花的时间。

这条路好美啊,对面是雪山,脚下是无边无际的野花。我想到那些坐车走的游客,这样的风景被漏掉了,好可惜呀。

啥也别说了,只能喃喃自语:走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上。。。

路上经过三条瀑布,从这样喘急的水流中过去鞋子马上灌满了水,有时候还要从石头上跳一大步到对岸,背上的大包牵制着,不容易·。

天热出汗多,我们的水喝完了,好在遇到了瀑布,赶紧加水吧。美国出生的孩子不肯喝野外的水,说会拉肚子的,我稳稳地回答,不怕,我带了拉肚子的药。其实心里知道,这种干净的雪水,拉肚子的可能性很小。

过一个山头Col Checrouit,雪山看得那么清晰,好像伸手就能摸到

一队露营的人在棚子顶上晒帐篷:

今天的路比较平缓,但是几乎没有树,一直暴露在太阳下。

经过一个小湖,Kev管它叫a photographer's delight

走过长长一段浓密的树林,这时候,孩子着急了,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突然眼前一亮,是Maison Vielle山屋。

路上答应小姐,她可以坐缆车下山,到了才发现旺季未到,缆车还没有开。坐下来吃冰淇淋和饮料,休息了快一小时。上海父女也到了,他们准备住在这里。

从这里可以看到山下的小城,不过看山跑死马,走下去得两小时呢。

六点多了,少爷带路,我们沿着缆车的方向往山下前行。先是马路,后是林中小道,一人宽,之字形急速下降。

我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来拍照片。少爷说,走得慢的人没有资格拍照。有点道理,我赶紧附和,对、对。后来遇到一处观景平台,他说,妈妈,给你20秒拍照片。谢谢,我受宠若惊。

晚上8:10,到了我们的旅馆,今天走了12个小时。

早晨孩子们不肯抹防晒霜、戴帽子,到了晚上脸上通红像龙虾一样,一定很疼,从此两个人每天早晨都开始抢防晒霜了。

转勃朗峰第一天

转勃朗峰第二天

转勃朗峰第三天

转勃朗峰第四天

everyday 发表评论于
真希望上海父女能得到你为他们拍的照片
laoyangdelp 发表评论于
终于等到又一篇了。感慨一下,虽然你们只比我们晚2星期,雪少了好多,路好走多了。到elizabeta前的那片河滩我们那时是一片雪原,没有路。我们是沿着河走的。哪天把你的照片和我的放一起来看看。
work&famil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nightrose' 的评论 : 谢谢,知道的,为了减少重量没有带,其实老hiker常在外面装水的。我很同意这篇文章里的许多观点:http://www.outdoorresearch.com/blog/stories/planning-a-backpacking-trip-leave-these-items-at-home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有野外水源净化装置(和家里的filter差不多),也有杀菌的药片可以净化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