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扬的眼睛却是闭着指挥交响乐团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朱子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19 7:21:19
选择字号:

Uploaded on May 8, 2010

美国費城天普大學有119年歷史的浸信會教堂(Baptist Temple)重新整修後,日前舉行全球化音樂會(Temple University Globalization Concert),正式啟用。

當天包括南澤西華聲、德拉瓦州知音、新州幸福、賓州明德及來自新州及康州等七個華人合唱團體、140人演出「黃河大合唱」,並由60人組成Ambler Symphony Complimentary交響樂團現場演奏,該校主管國際事務的華裔副校長兼科技學院院長戴海龍擔任指揮。 (引自北美《世界日报》)


只有华夏儿女才懂得里面的悲怆,那种将要爆发的力量,山河之美丽,儿女之俊美。

殷承宗的《黄河》,俞丽拿的《梁祝》;上芭的《白毛女》,中芭的《娘子军》。那个时代的神作,后人学不了的巅峰之作。每个时代的气质,造就每个时代的作品。

听了以后,感觉回到了四五十年以前,那时候的国内交响乐团水平已经非常了不得!谢谢了楼主!

It sounded so far away, so distant past; however, the sound of the concert filled up my space, so powerful that  I's moved to tear welled up my eyes, rolling down my cheeks! Just for the moment of shocking, of feeling heavy, so heavy that I felt the air around was so thick, so hard to breathe in that heavy culture - Chinese came a long way to this point. I wonder why 卡拉扬的眼睛却是闭着指挥交响乐团 - only closing your

eyes waking up your soul - only your soul can fly up, everywhere, around the globle, to the Heaven.

May the Lord bless a greater China. May the light of peace forever shine all over the earth!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ballet) 红色娘子军芭蕾舞

Prologue:
In his dungeon, Nanbatian, the despotic landlord, has imprisoned his tenants who are unable to pay their exorbitant rents. Wu Qinghua, daughter of a poor peasant, is chained to a column. Lao Si comes with the order of Nanbatian to sell Wu. Lao Si releases Wu from the chain. While Lao Si is in an unguarded moment, Wu kicks him, and he loses his balance and falls. Wu manages to escape while two other inmates hold Lao Si to the ground.
Act I
Immediately after the prologue. Night has fallen in the coconut forest and Wu Qinghua is desperately running away from Lao Si and his lackeys. She is soon recaptured. Nanbatian and his entourage arrive. The Tyrant whips Wu until she loses consciousness. A thunderstorm approaches, so Nanbatian and his followers leave and Wu is left for dead. Hong Changqing, the Commissar, and Xiao Pang, the Messenger, who are on a reconnaissance mission in disguise, pass by. They save Wu and point her the way to the camp of the Red Army.


Act II
In the camp of the Red Army beside the Wanquan River, a newly formed Detachment of Women is being trained. Wu Qinghua arrives to meet Hong Changqing and Xiao Pang, who introduce her to others. In a solo dance, Wu tells the Red Army soldiers the enormity of Nanbatian's crimes. She then ceremoniously receives a rifle and is accepted as a member of the Women's Detachment. With determination, they plan to liberate the peasants and slave girls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Nanbatian.

Act III
In the luxurious manor of Nanbatian, an extravagant birthday celebration for the Tyrant is going on in the garden before his house. Mountains of gifts are brought in; visitors are arriving, Li girls are driven in with whips at their backs to dance for the guests.
Hong Changqing, disguised as a wealthy merchant from southeast Asia, arrives on the scene, calm and dignified, to congratulate Nanbatian on his birthday. Meanwhile, the members of the Women's Detachment have secretly gathered around the manor of the Tyrant. It has been agreed that Hong is to fire his gun at midnight as signal for the Detachment to break in to wipe out the Tyrant and his gang in one fell swoop.

Act IV
Back in the camp of the Red Army. Hong Changqing, the Commissar, is giving a lecture to the soldiers in the early morning. Wu Qinghua comes to grips with her mistake. Hong and the Company Commander are pleased to see Wu's progress. The Company Commander returns the gun to her, and together they practice marksmanship and grenade throwing.

The local people visit the Red Army and present them with doulis and lichees.

Suddenly, the sound of cannons is heard and Xiao Pang, the Messenger, arrives on horseback with the information that Nanbatian has assembled a large number of troops, and they are on their way to attack the base of the Red Army. The members of the Detachment immediately bid goodbye to their dear ones and set out to the battle field.

Act V
On the battlefield at a mountain pass. In order to annihilate the enemy's effective power, the main force of the Red Army strategically shifts to the rear of the enemy, and the Company Commander leads most of the members of the Detachment in moving away with the main force. Hong Changqing and a small group of Red Army soldiers and Red Guards form a covering force to divert the enemy. After a series of fierce fights, the goal is achieved. As they prepare to withdraw, the enemy starts yet another attack. Hong gives his portfolio to Wu Qinghua and orders her and other members to retreat while he and only two other soldiers stay behind to fend off the enemy. Hong's two comrades-in-arm are killed and he himself is captured.

Entr'acte
The main force of the Red Army is pressing forward with the momentum of an avalanche. Their group dance.
A memorable moment in the entr'acte is the precisely synchronized grand jete of members of the Women's Detachment crossing the stage in a seemingly endless line, vividly suggesting they are as fast as an arrow flying in the air.

Act VI
Hong Changqing is burned to death while the main force defeats the enemy and Wu Qinghua assumes command of the detachment and will continue their revolutionary cause.

  • +Barholomew Cubbins Because I know what will happen if any political comments are made. Very quickly the comment section would be full of idiotic and hateful comments about this country or that or certain political figures and it would turn into a big mess of ignorant points of view. This is a ballet and I wish for people to judge it on it's merits of dancing, choreography and music. I posted this video because I loved the dancing and the music not to make any political statement. I have also posted the movie version of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 and there is no restriction of political comments on that video as long as people keep it coherent.

力赞!!!毋庸置疑是世界芭蕾舞历史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综合效果达到了最高境界,包括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等,没有一个能够超越这个版本,因为它们当中没有一个的剧情和表演技术是如此地复杂、生活化,而只是平平和和地叙述几百年前的与当今无关的故事,没有冲突,没有如此多的情节。特别是,在这里看到的50年前薛菁华的舞姿和基本功可以和今天的世界级ballerinas媲美!
                     
 
海角琼花——走近真实的红色娘子军 2015-11-01 16:55:5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杨丽娟 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百余名女战士,在战火纷飞中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红色娘子军。 电影《红色娘子军》海报。   1934年,女子军连干部被押到“广州国民特别感化院”(国民党监狱)囚禁,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冬才被释放。她们在狱中保持了革命气节,无一人变节自首。右起:庞琼花、蒙汉强、黄墩英、王时香、冯增敏、庞学莲、王学葵、林尤新。   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百余名女战士,在战火纷飞中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红色娘子军。   她们的故事,是艺术作品中的经典。1961年,电影《红色娘子军》一经上映就风靡全国;1964年诞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至今仍是中央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然而,这段传奇的真实历史,却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只有一句话的简单记载:“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廿二人。”当电影《红色娘子军》创下全中国8亿人口有6亿人观看的盛况时,健在的大多数娘子军战士,还在琼岛的家乡过着最普通的农妇生活。   时至今日,所有的娘子军战士都已离开人世。关于她们的历史细节和英雄事迹,鲜少有年轻人说得上来,而对娘子军无中生有的污蔑、对作品中反派形象的所谓“洗白”,却吸引了一些人的“猎奇”眼光。   走近真实的红色娘子军,需要讲述的太多。 一句话的历史   “怎么也没想到,当年偶然采访的故事,现在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81岁高龄的刘文韶聊起寻找采访红色娘子军的经历,依然感慨不已。他所说的“当年”,距今已经将近一个甲子。   1957年8月,刘文韶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首次把娘子军的故事从尘封的史料中带到了大众面前,也第一次给这支女兵部队命名为“红色娘子军”。   刘文韶1934年出生,1950年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战斗,后来当了海南军区(海南军区隶属于广州军区,海南行政公署隶属于广东省)政治部宣传干事。   1956年,为了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总政治部在全军展开征文活动。海南军区的征文组织工作落到了刘文韶的肩上。刘文韶当时20多岁,正年轻气盛,自己也想动手写一篇有分量的东西。他的构想很大,想写海南军区的前身琼崖纵队。   海南岛是老革命根据地,琼崖纵队建立于工农红军时期,其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刘文韶想借着建军30周年的征文,把琼崖纵队的历史好好挖掘一下,于是开始查阅资料。   当他翻到一本32开的油印小册子《琼崖纵队战史》时,里面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了他:“在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师部属下有一个女兵连,全连有一百廿二人。”   刘文韶当即眼前一亮。军史上,女指挥员、女英雄都不少,但作为成建制的完整的女兵战斗连队却鲜有听说。如果琼崖红军中真有这样一个连队,那可真是值得一写的好题材。没想到的是,他翻遍能够找到的琼崖纵队资料,却再没有发现任何女兵连的记载。他又询问了不少曾在琼崖纵队工作的同志,还是一无所获。直到找到时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的马白山将军。   “马副司令听了我讲的意图之后,非常赞成,他肯定当时确有一个女兵连,称女子军连,活动了两三年时间。不过具体情况他也不清楚,建议我到女子军连活动的乐万老根据地找当年的女兵。”   马白山是琼崖纵队的老领导,既然他肯定,那么女子军连的历史十有八九是真的。随后,刘文韶又找到了当时的海南区党委书记萧焕辉,萧焕辉同样肯定了女子军连的存在,并交代相关部门对他的采访给予帮助。   刘文韶听不懂海南话,军区政治部便安排摄影记者王学海和他同行,并当翻译。俩人先找到了马白山所说的乐会县(今琼海市)委。接待他们的县委办公室主任很热情,可是向他打听“女子军连”,却好像被泼了一盆凉水:从没听说过乐会有红军的“女子军连”。   刘文韶有些气馁,但不甘心放弃,他换了个问法:“县里有没有女的老红军?”这一问才有了点眉目,乐会县妇联主任冯增敏就是一位老红军,只是恰好下乡去了。   第二天下午,刘文韶和王学海应约去妇联,冯增敏如约出现。“高个子,大眼睛,齐耳短发,皮肤黝黑,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刘文韶回忆说,“我刚开口介绍完来意,她就哈哈大笑,‘我就是当年女子军连的连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刘文韶喜出望外,就这样开始了在乐会县长达一个多月的第一轮采访。   “冯增敏的记忆力很好,也很健谈,或许是20多年前女子军连的往事长期埋在心底,不曾对人诉说,她很兴奋,滔滔不绝,一口气讲了一个下午。”刘文韶清楚地记得,当讲到女子军连的英勇战斗时,冯增敏手舞足蹈,慷慨激昂;提起女子军连姐妹壮烈牺牲的事迹,40多岁的大姐黯然落泪。   由于语言不通,事情间隔的年代又太久,弄清当时的情况并不容易,尤其是重要的情节、细节以及人名、地名、物名,即便有翻译,理解起来也是相当吃力。有时,刘文韶只能让冯增敏写出来,或画图解释。比如,女子军连攻打国民党民团炮楼时叫“蒸团猪”或“烧猪窝”,反复询问之后,才明白这几个字的写法和意思。原来,当时红军部队的火炮、炸药、手榴弹都少,攻打炮楼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火烧,而“团猪”就指民团一类的国民党地方武装。   冯增敏工作很忙,刘文韶的采访大部分都是根据她的工作安排,挤出时间。再加上语言交流不便,仅女子军连的历程和主要事件就采访了好几个星期。   然而,刘文韶和王学海的发掘之旅才刚刚开始。他们需要寻找更多的女子军,这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距离女子军连成立已过去了20多年,何况,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每一天、每一年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冯增敏只能勉强记得一些姐妹住在哪个村子,昵称或绰号是什么,确切的名字和现状几乎一个也想不起来。   没有别的办法,刘文韶和王学海从县委借了两辆自行车,凭着冯增敏回忆起的简单信息,沿着乡间小路甚至稻田埂,下乡进村,挨家挨户问有没有女红军。俩人花了十几天时间,居然找到了10多个人,包括当年女子军连的指导员王时香、排长庞学莲、班长蔡亲民和战士冯锦英等。这些曾经的女战士已是农妇模样,白天劳作忙,采访只能在晚上进行,没有电灯,煤油灯不舍得点,刘文韶的采访几乎全凭脑子记,偶尔借着灶火和抽烟的火才能记几笔。   一个多月后,带着满满的第一手资料,刘文韶和王学海返回海南军区。为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刘文韶又辗转专访了当年琼崖纵队的负责人冯白驹将军,并第二次前往乐会县补充采访。“前前后后历时大半年,采访的女子军总有三四十人。”刘文韶说。   因为女子军连事迹丰富,写作时材料并不缺,所以报告文学中的事件、人物、地点和主要情节都是真实的,唯一进行文学化处理的就是大标题“红色娘子军”。   女子军连的真实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特务”,当年只是表示特别任务的中性词,但到了刘文韶写作的上世纪50年代,“特务”一词已经演变成了与今天同样的含义,即“间谍”“特工”。刘文韶想避开“特务连”这个名字,最初,他想了“琼岛英雄花”“永不熄灭的火花”等名字,但又觉得太文气,不够朗朗上口。苦思良久,他终于想到,中国自古就有花木兰、杨门女将,一直都有娘子军的叫法,红色寓意革命,娘子军可以包含女干部、女兵,干脆叫“红色娘子军”,既威武又响亮!   如今家喻户晓的“红色娘子军”,自此为世人所知,已经尘封20多年的女子军连历史,从此徐徐展开。 琼崖“小莫斯科”   女子军连诞生的1931年,正是琼崖第二次土地革命的高潮;女子军连诞生的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则是当时琼崖革命活动最为活跃的“小莫斯科”。   琼海市阳江镇前文化站站长、娘子军研究者庞启江说,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中共琼崖地委书记王文明就带领地委机关撤到乐会四区,并将琼崖地委改为琼崖特委,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原本偏僻的山区腹地,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成了琼崖工农革命的红色中心:琼崖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形成,琼崖第一届特委、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   红色的种子逐渐在乐会四区及周边播撒开来,妇女解放协会、赤卫队、少年先锋队、劳动童子军等进步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能顶半边天”的妇女自然也不甘落后。据1928年的统计,全琼女党员有3000多人,女团员有1万多人,妇女协会会员有7万多人;在中共领导的群众团体中,妇女人数占30%。   最早被刘文韶找到的女子军冯增敏,就成长在这片被誉为琼崖“小莫斯科”的红色热土。
 
近代中国文艺有三个时期:30-40 年代, 50-60 年代, 和八十年代。文艺需要对创作与表达的渴望 和 热情; 需要从心底里向外喷射的感觉和欲望。当艺术家处在悲苦,困惑,或欣喜的处境时,创作的欲望油然而生。我认为艺术是人类把思想以某种特定形式物化的实验。中国江青时期的这个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一个特定时代的标志。
?


 


 


 
 
 
戴海龙:执棒交响舞台的化学家
 
 

 
■本报记者 朱子峡
 
6月下旬,著名华人化学家、美国天普大学副校长戴海龙教授来到北京。和以往不同,这次来京,他是以音乐指挥家的身份出现在人们面前的。
 
28日晚,戴海龙执棒的“难忘的旋律”世界名曲交响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前来音乐厅的观众,除了欣赏音乐外,大多是想一睹有着科学家身份的指挥家的风采。
 
音乐会开始了,随着戴海龙的出场,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一曲热烈的《卡门》序曲过后,呈现给观众的是优美的中国经典名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接下来萨拉沙特的《流浪者之歌》则将观众带入吉普赛人飘泊、哀愁、幻想与热情奔放的世界……
 
曲毕,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站在台上的戴海龙面带微笑,接受着鲜花和掌声。瓦格纳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有句唱词:“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切理应如此。”这话很适合此时的戴海龙。
 
曾经的纠结
 
有业余爱好的科学家甚多,但像戴海龙这样达到如此高造诣的则是凤毛麟角。年过半百的戴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幽默地说,自己是一不小心迷上音乐的。
 
戴海龙出生在中国台湾,父亲是军人,母亲是老师。家庭背景与音乐本无渊源。一次,幼年的戴海龙无意中听到收音机里传出的优美音乐,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从此便痴迷不已。戴海龙至今对电台里名为“音乐的话”这一节目还记忆犹新,“那个节目不仅播放古典音乐,还讲一些音乐故事,另外还介绍一些音乐知识,告诉你什么是巴洛克音乐,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等等”。
 
每天守在收音机旁聆听音乐,这也渐渐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一个梦想——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巴赫、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我祖母当时也常说我有往艺术方面发展的倾向。”
 
上学改变了戴海龙。“当我上学后,每个台湾学校教室的墙上都挂着四幅画像:孙中山、蒋介石以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当你坐在教室里,你就会觉得科学很重要。我父亲也想让我成为一名工程师,所以我决定追求科学。”
 
虽然选择了科学,但戴海龙还时常纠结于是否该学音乐。考上台湾大学后,他也曾想学音乐,但学校当时没有音乐系。“许多音乐家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而我到了十六七岁才见到钢琴。这么晚的起步,只能把音乐当作爱好。”
 
挑战指挥
 
在台大,戴海龙带着满腔的音乐梦想加入校合唱团,如鱼得水般兴奋。“当时我们活动很多,花很多时间演出。演出似乎成了我们的主修课。”
 
大学期间,戴海龙一有闲余,便猛啃音乐方面的书籍,“音乐系学生看的书我们也看,只是没有机会像他们一样坐在教室里上音乐课。”久之,他在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丝毫不逊于音乐系的学生。扎实的理论底子使他在后来的音乐路上受益匪浅。两年后,他被大家推选为合唱团的指挥。
 
1976年,戴海龙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研,开始了他的美国生涯。
 
“来美国后,我有幸与多位音乐家合作,拜师学艺。”很快,戴海龙的指挥才华在美国开始崭露头角。无论是在伯克利、波士顿还是现在的费城,都会有人邀请他担当当地华人合唱团的指挥。比如担任过波士顿华人爱乐合唱团以及费城华声合唱团的指挥。
 
1995年,应费城市政府之邀担任中国城125周年庆祝音乐会指挥,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了11年化学教授的戴海龙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200人的合唱团,而乐团的成员大多来自费城交响乐团和费城室内乐团等专业乐团。第一次指挥如此规模如此专业的乐团,戴海龙和乐团的首次排练可谓一个“乱”字。“我发现他们有的慢,以为他们不熟,于是我也慢,我一慢他们就更慢,完全乱套了。”
 
回去后他特地观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指挥,琢磨他的一招一式。这一琢磨使他豁然开朗。“我原本以为指挥时自己的眼睛和手很起作用,不同的乐器应该通过眼睛和手来示意他们可以进来,但卡拉扬的眼睛却是闭着的。这时我明白了,实际上音乐应该首先在指挥的心里面,然后通过身体传达给成员,去带动他们。我应该让乐团跟着我走。”
 
这一顿悟,使戴海龙的指挥有了质的转变。再次排练时便顺利许多。两次排练后,戴海龙在费城音乐厅指挥的《长恨歌》和《黄河大合唱》大获成功。
 
“这个挑战对我来说,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成长。”戴海龙说。
 
欣赏音乐如同品酒
 
戴海龙笑言自己是做不成音乐家才来当科学家的。
 
实际上,戴海龙的科学成就也颇为引人注目——他持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研究员;他于1984年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曾担任化学系主任、科学教师学院建院院长及化学讲座教授。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宾大化学系科研经费在全国排名第6。他所创建的科学教师培训课程被美国国家科学院选为样板。学术上的成就使戴教授成为美国顶尖的“常春藤大学”中为数极少的华裔化学教授之一,并在2001年度获得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提名;在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主任的五年中,他在提升该系的学术影响和推动学术界面向社会等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对于科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戴海龙认为它们是不同的表达,“音乐更多的是一个调剂。就比如小孩子玩电脑游戏,玩玩感觉没意思了,去玩另一种游戏,然后再过来玩就还好。”
 
在古典音乐中,贝多芬的交响曲是戴海龙的最爱,“音乐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旋律,接下来才是效果。贝多芬的作品虽然数目不是很多,但都很精致。他的音乐用一个字表达,‘大’。”
 
不难看出,戴海龙是个偏爱严谨风格的保守派,“我喜欢保守的、能够工工整整表现出来的音乐。”
 
对于欣赏古典音乐,戴海龙的感觉像是品红酒,“一开始喝红酒,好像还不错,有种特别的味道;再喝起来感觉还有点酸酸的;后来喝多了,慢慢知道制酒的过程、闻起来的感觉、喝起来的效果等,于是便有了一种跨越。”和品酒一样,对古典音乐的欣赏有了真正的跨越之后,便会更加喜欢和欣赏。“这也像我年轻时喜欢打桥牌和打网球一样,只有打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感觉。”
 
如今,戴海龙在美国天普大学负责所有学院的领导工作,事务繁忙,自己还要搞研究带学生发论文。虽然很忙,但他在音乐上尽可能抽出时间。2010年,他在天普大学指挥演出《黄河大合唱》震撼了现场的所有观众,60人的管弦乐团,140人的合唱团来自于美国5个洲7个华人合唱团。音乐会结束后,许多大陆学生找到他,说他们听得泪流满面,说这是他们在异国他乡听过的最好最感人的一场音乐会!
 
对于中国的合唱音乐,戴海龙如此评价:“从我的观点来看,中国合唱的歌曲有两个大型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和《长恨歌》。”
 
“特别是《黄河大合唱》,它的艺术水准,丝毫不逊色于贝多芬的《欢乐颂》。”但戴海龙感觉钢琴协奏曲写得不够好,“我自己听觉得杂碎了一点,没有形式感,全部凑在一起。”他建议中国作曲家有机会能够重写一下。
 
《中国科学报》 (2013-07-19 第16版 雅趣)
 
相关文章
 
沧桑多于激情的戴版《梁祝》
 
■本报记者 朱子峡
 
6月28日晚,带着儒雅学者风范的戴海龙站在北京音乐厅的指挥台上。他指挥时的动作如中国的太极,动静相宜,含蓄而朴实。他颇具沧桑诠释的《梁祝》令人耳界一新,比传统的演绎手法更令人动容。
 
《中国科学报》: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从1959年问世到现在,已被演奏过无数次,录音版本也数不胜数,广大听众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出爱情悲剧,以及陈钢、何占豪创作此曲的经过已很熟悉。你怎么想起演绎这部作品?
 
戴海龙:说起来,我对《梁祝》也是有着深深的情结。第一次听到这部乐曲时是在台大,有一天我们学校有个工友在宿舍里放,音量开得很大,一下子我就被吸引住了,实在是太美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听,而指挥《梁祝》也成了我的一个心愿。
 
《中国科学报》:2008年你在费城音乐厅就指挥过《梁祝》,能否谈谈当时的情景?
 
戴海龙:那时候我刚去天普大学当科技学院院长,当时学院庆祝成立10周年,别的学院成立10周年都是搞个酒会什么的,我决定办个音乐会。演出的乐团是地方的乐团,成员大多是爱好音乐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那次和我们合作是在巴尔的摩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李青,演出相当成功。
 
《中国科学报》:我们都知道,指挥对乐曲的处理也是对音乐的一种诠释和再创作。你这次和我国小提琴演奏家柴亮一起给我们带来的《梁祝》有什么新的诠释?
 
戴海龙:我跟乐团开玩笑,柴亮年轻,是激情的《梁祝》,我这个年纪,是历经沧桑的《梁祝》,没有他的那种激情。不过,尽管速度不一样,同样觉得美,但慢一点的《梁祝》和快一点的《梁祝》更多来自不一样的理解。
 
《中国科学报》:我相信你对《梁祝》的理解更为深刻。那么你具体在哪些地方作了处理?
 
戴海龙:《梁祝》这首曲子大家都很熟悉。整首曲子我只有两处地方提了要求。第一处是在开场后不久。随着几声拨弦声和紧接着的长笛,序幕被揭开,小提琴奏出主题,祝英台出场了,优雅的身韵翩翩起舞,这个时候要像跳舞一样,开始一定要慢一点,但是跳起舞来要快一点。
 
另一处慢则是在展开部。梁山伯和祝英台念完书各自回家,中间有处弦乐“嘭”的一声。这个“嘭”应该有两个意思,一是梁山伯突然警觉到祝英台是女的,自己是个呆头鹅;另一个警觉是祝英台的父亲要她和马文才结婚。我感觉这里不能太强,他刚醒悟的时候,一下子还不会跑得很快,还有点不明白,这时候得有点迟疑。后来越想越兴奋,节奏就快起来了……
 
《中国科学报》: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指导整个乐队的音乐演奏,使得多个声部的演奏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有人说,听音乐,便可知指挥家的性情修养。我感觉,你的指挥朴实大方、简洁而不浮华。我想正是这种自然不造作的风格,反而使你赢得了更多的声誉。你怎么形成自己的指挥风格的?
 
戴海龙:我是个喜欢中规中矩的人。我一直强调“不要看,用耳朵听。”有些指挥家动作夸张,如此张扬的身体语言,在我看来是种多余,音乐并不需要这些。我喜欢保守地、工工整整地把音乐表现出来。我认为只要忠实地把作品表现出来就行。
 
《中国科学报》 (2013-07-19 第16版 雅趣)
TJKCB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tell me how? thanks.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能不能把题目的语法错误改一下。
TJKCB 发表评论于
"文艺需要对创作与表达的渴望 和 热情; 需要从心底里向外喷射的感觉和欲望。当艺术家处在悲苦,困惑,或欣喜的处境时,创作的欲望油然而生。我认为艺术是人类把思想以某种特定形式物化的实验。" some notetaking - read one piece linked to another - leading all the way to here!
TJKCB 发表评论于
1970年,由中国芭蕾舞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电影在全国各地上映,剧中女主角吴清华的扮演者、一代芭蕾舞新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薛菁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红透国内外的“芭蕾舞明星”。如今身为香港菁华舞蹈艺术中心主席的她,虽已年过花甲,但依然活跃在内地和香港的芭蕾舞界,延续着永不停跳的舞步。

薛菁华图片大全:薛菁华大图:中央芭蕾舞团(组图)

第二代"琼花"薛菁华

薛菁华:芭蕾是我的生命

再一次向我心目中的艺术女神表示崇高
TJKCB 发表评论于
1964年的首演

  《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独立创作完成的第一部中国题材的红色芭蕾舞剧。在当时的历史时期,这部舞剧是按照周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巴黎圣母院》时说:“你们可以一边学习排演外国的古典芭蕾舞剧,一边创作一些革命题材的剧目。 ”根据周总理的设想, 1963年底,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林默涵邀请有关同志一起讨论舞剧选题,最后通过了李承祥提出的改编电影《红色娘子军》的方案,并组成创作班子,根据梁信编剧的同名电影集体改编,由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担任编导,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担任作曲,黄准担任主题歌《娘子军连歌》的作曲,由马运洪担任舞美设计,梁红洲担任灯光设计。

  1964年9月《红色娘子军》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首演时,周总理出席并邀请了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观看。1964年10月8日毛主席观看,称赞《红》剧的改革:“革命是成功的,方向是对头的,艺术上也是好的。 ” 1965年2月5日,邓小平同志观看了演出;1997年12月11日,江泽民主席观看了演出; 2004年10月8日,胡锦涛主席观看了演出。可以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伴随着中国芭蕾的发展,得到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

  1992年的重生

  而《红色娘子军》的命运伴随着中国政治时局的变化,也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深深打上了“样板戏”的烙印,曾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一部沉入心底、不敢触摸的伤痛。直到1992年5月23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中芭根据1964年首演的原创版本复排该剧并演出。当“娘子军连歌”在剧场响起的刹那,台上台下,多少人都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从此,这部红色舞剧开始续写着她的辉煌、引吭高歌着中国芭蕾史话“向前进”的传奇。

  《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海南岛,讲述了从恶霸南霸天府中逃出来的丫环琼花,在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从一名苦大仇深的农村姑娘,逐渐转变成一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娘子军战士的过程。这一句话的故事,变成舞台上六场芭蕾舞剧,不仅编导们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海南体验生活,将中国民族舞蹈与古典芭蕾风格进行完美融合;演员们也曾赴大同某驻军,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军营训练,在历时9个月的时间里,共同成就了这部讴歌中国伟大女性的首部中国芭蕾舞剧。 《红色娘子军》的成功,创造了中国芭蕾史上的神话,被评为“中国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2012年又获得了“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尽管中央芭蕾舞团现已拥有了大量备受观众喜爱的保留剧目,但每逢“三八”妇女节、赴国外演出以及“下基层” 、“进校园”时,仍然要上演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50年来, 《红色娘子军》演出场次累计达3800多场,“娘子军连旗”插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胶东湾到准噶尔盆地,“娘子军们”的足迹“遍地生花” 。

  2014年的辉煌

  回望《红色娘子军》走过了五十载岁月依然能够长演不衰,除了广大观众对《红色娘子军》的厚爱,也来自该剧拥有的巨大的声誉,以及在世界芭蕾历史上不可否认的精湛艺术。2009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应邀登上世界芭蕾艺术的最高殿堂——巴黎歌剧院演出时,受到了世界主流媒体及评论家的高度赞扬。 《法国世界报》曾这样评价:“女兵们在军旗下练习打枪,用阿拉贝茨和敌人搏斗,用大跳表现勇往直前, 《红色娘子军》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为世界芭蕾舞台增加了一朵奇葩。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贝尔特兰德·圣万桑的文章中提到“舞台上,这支充满生机活力、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脸上自始至终都流露着热情洋溢的微笑,她们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教授玛丽尼拉谈到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时认为,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 “令我们不得不关注它的存在,可以说《红色娘子军》已经成为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http://yule.sohu.com/20140102/n392800705.s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