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只是兴趣、更是浓缩的技术与艺术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Derek J. de Solla Pric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Derek J. de Solla Price
DerekdeSollaPrice.jpg
Derek de Solla Price with a model of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
Born (1922-01-22)22 January 1922
Died 3 September 1983(1983-09-03) (aged 61)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Yale University
Known for Scientometrics
Notable awards 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 (1981)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22 January 1922 – 3 September 1983) was a physicist, historian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tist, credited as the father of scientometrics.[1][2]

 

 

Biography[edit]

Price was born in Leyton, England, to Philip Price, a tailor, and Fanny de Solla, a singer. He began work in 1938 as an assistant in a physics laboratory at the South West Essex Technical College, before studying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where he received 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1942. He obtained a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xperimental phys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in 1946.

Price worked as a teacher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t Raffles College (which was to become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in 1948). It was there that he formulated his theory o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science, an idea that occurred to him when he noticed the characteristic log curve of 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etween 1665 and 1850, which he had stacked against his wall at home while Raffles College had its library built.

After three years, Price returned to England to work on a second Ph.D.,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his tim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During his Ph.D. studies, he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Equatorie of the Planetis, a manuscript written in Middle English, which he attributed to Geoffrey Chaucer.

Around 1950, Price adopted his mother's Sephardic name, "de Solla", as a middle name. He was a "British Atheist... from a rather well-known Sephardic Jewish family", and although his Danish wife, Ellen, had been christened as a Lutheran, he did not, according to their son Mark, regard their marriage as "mixed", because they were both atheists.[3]

After obtaining his second doctorate, Pric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he served as a consultant to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and as a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His next post was at Yale University, where he worked until his death, serving as the Avalon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as chair of a new department that encompassed the histor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 1984, Price received, posthumously, the ASIS Research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edit]

Price's major scientific contributions include:

  • studies of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science and the half-life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together with the formulation of Price's Law, namely that 25% of scientific authors are responsible for 75% of published papers (Price 1963);
  •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he network of citations between scientific papers (Price 1965), including the discovery that both the in- and out-degrees of a citation network have power-law distributions, making this the first published example of a scale-free network;
  • Price's model,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citation networks, based on what would now be called a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process (Price 1976);[4]
  • an analysis of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5] an ancient Greek analogue computer and astronomical instrument (Price 1959, 1974).[6][7][8][9][10][11]

Notable publications[edit]

  • "An ancient Greek computer", in Scientific American 200 (6):60-67 (1959).
  • Science Since Babylon[12] see review [13]
  • "Mechanical Waterclocks of the 14th Century in Fez, Morocco", in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thaca, N.Y, 1962), Paris: Hermann, pp. 599–602 (1962)
  •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14]
  • De Solla Price, D. J. (1965). "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 Science 149 (3683): 510–515. doi:10.1126/science.149.3683.510. PMID 14325149. 
  • "Nations can Publish or Perish", i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0 84-90 (1967)
  • "Citation Measures of Hard Science, Sof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Nonscience", in Nelson, C. E. & Pollock, D.K. (eds.), Communication among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Lexington, MA: D.C. Heath and Company, pp. 3–22 (1970).
  • Price, D.J. de Solla (November 1974). "Gears from the Greeks.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 A Calendar Computer from ca. 80 B. C.".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New Series 64 (7): 1–70. doi:10.2307/1006146. ISBN 978-0871696472. JSTOR 1006146. 
  • Price, D.J. de Solla (September 1976). "A general theory of bibliometric and other cumulative advantage process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7 (5): 292–306. doi:10.1002/asi.4630270505.  (Winner of 1976 JASIS paper award.)

See also[edit]

References[edit]

  1. Jump up ^ Crawford, S. (1984).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2-1983): The man and the contribution".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72 (2): 238–239. PMC 227421. PMID 6375781. 
  2. Jump up ^ Mackay, Alan (1984).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An Appreciatio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4 (2): 315–320. doi:10.1177/030631284014002013. JSTOR 284662. 
  3. Jump up ^ Price, Mark de Solla (2007-06-17). "Mark de Solla Price UU Sermon Gay Pride 2007" (PDF). Retrieved 2008-08-01. [dead link]
  4. Jump up ^ The technical elements of Price's treatment relied heavily upon previous work by Herbert Simon, but Price was the first to apply the idea to the growth of a network.
  5. Jump up ^ Price, D.J. de Solla (November 1974). "Gears from the Greeks. The Antikythera Mechanism: A Calendar Computer from ca. 80 B. C.".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New Series 64 (7): 1–70. doi:10.2307/1006146. ISBN 978-0871696472. JSTOR 1006146. 
  6.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70). "Smiles at the Unobtrusive". Nature 226 (5249): 985. doi:10.1038/226985a0. PMID 16057627. 
  7.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69). "Citations of literature". Acta cytologica 13 (10): 544. PMID 5260004. 
  8.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67). "Citation indexing".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15 (5): 299. PMID 6033265. 
  9.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67). "A guide to graduate study and research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sis;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devoted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cultural influences 58 (3): 385–395. doi:10.1086/350271. PMID 4867473. 
  10.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64). "Ethics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 Science 144 (3619): 655–657. doi:10.1126/science.144.3619.655. PMID 17806989. 
  11. Jump up ^ De Solla Price, D. J. (1963). "Letter to the Editor". Science 139 (3555): 682–682. doi:10.1126/science.139.3555.682. PMID 17788361. 
  12. Jump up ^ Price, Derek J. de Solla (1975). Science since Babyl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1797-9. 
  13. Jump up ^ Gillispie, C. C. (1961). "Science Since Babylon. Derek J. de Solla Pri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onn., 1961. 149 pp. $4.50". Science 133 (3467): 1817–1812. doi:10.1126/science.133.3467.1817. 
  14. Jump up ^ Price, Derek J. de Solla (1963).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08562-1.
  15. 为创立和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已有 2813 次阅读 2014-6-13 17:2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推荐到群组

     

     

     

     

     

    为创立和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沈 律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二十一世纪与其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还不如说就是科技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的复制与表达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它就像基因一样决定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说生物基因组(DNARNA信息系统)决定了生物有机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生殖与发育;那么社会基因组(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则决定了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生殖与发育.因此,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必然要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复制与表达)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发展的根本源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科学学与技术学已经不能准确地揭示整体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随之而来的一门综合科学学与技术学的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将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一定会对未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学,科技体系,科技信息系统,小科技时代,大科技时代,超大科技时代,学科建设,一级学科

     

    引   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当今世界的各个方面。二十一世纪与其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还不如说就是科技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的复制与表达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它就像基因一样决定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如果说生物基因组(DNA和RNA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决定了生物有机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生殖与发育;那么社会基因组(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则决定了社会有机体的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生殖与发育。因此,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每一次复制与表达,必然要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发展的根本源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科学学与技术学已经不能准确地揭示整体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随之而来的一门综合科学学与技术学的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将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一定会对未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通向科学技术学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同国内众多学者一样,也是一位积极参与者和积极攀登者,尽管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仍然不停地、执着地奋斗,为此做着不懈地努力。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科学技术学事业从一种理念,到一种行动,最后变成一种现实,这些都是我感到无比欣慰的。因为我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一个较好的苗头。《科学技术学――对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反思的科学》、《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科技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规律》、《科学技术全时层次突破规律》、《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科学意义--基于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的应用性研究《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 自主创新之路》、《试论“超大科技”时代--后D.普赖斯时代科技发展新模式》、《试论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等科学技术学系列研究论文十多年来在《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高科技与产业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等等杂志上发表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从开始进行科学技术学研究到今天我的研究工作的每一次进展,其间凝聚着多少年的心血和汗水,耗费了多少年的精力和时间,这都是无庸置疑,也不别多说的。因为,我这个人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情有独钟,并对科技发展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现象具有特别的浓厚兴趣。正是这种情感和兴趣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促使我进行科学技术学学科的创新性研究。科学技术学事业就是在这种创新性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我毕生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和事业发展方向。

    1.科学技术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概述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这门学科就是一个对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研究与反思的科学,科学技术学的形成在某种情况上讲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现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门新学科来加以指导。原有的科学学与技术学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以及社会科学技术化和科学技术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整体,纯粹的科学、纯粹的技术、纯粹的社会已经不复存在。这种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已经到了迫切要求我们建立一门新学科来研究它,这门学科就是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学是一门将科学学与技术学、科技哲学、科技发展史、科技社会学、科技信息学,科技计量学,科技管理学、科技政策学、科技法学、科技人才学、科技心理学、科技伦理学、科技未来学等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科学技术学的形成就是对这些学科的相互杂交、相互融合、相互整合的产物。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源远流长,各类学科竞相生长。在原始社会中就诞生了与生产紧密融合的工艺技术和萌发状态的科学。在古代社会,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开始有了一般科学技术与特殊科学技术的分化。即出现了自然哲学和包含在自然哲学中的具体科学技术(古代力学、古代化学、古代数学、古代建筑学、古代纺织学、古代冶金学、古代物理学等等)。自然哲学和包含在自然哲学中的具体科学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总体世界与个体世界的一次飞跃。到了近代,近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大量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及其相应的技术进行了分化,并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开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群体。这标志着一般科学技术与特殊科学技术的分化越来越细。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上更加趋向综合与统一。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哲学(抽象科学技术)与具体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更为复杂有序,严密的科学技术学科网络群体。人们为了揭示这个群体内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讨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及其社会进步的关系,因此产生研究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学、技术学和科学技术学。

    科学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是以科学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1925年,波兰社会学家F.兹纳涅茨基首先提出“科学学”一词。并提出建立“科学学”学科问题。1929年波兰逻辑学家J.科塔尔宾斯基又提出了“科学的科学”一语,他的学生奥索夫斯基夫妇于1935年发表了《科学的科学》一文。论述了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科学哲学、理论、分类和方法论、科学心理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组织、科学史等。次年,该文被译成英文发表,“科学的科学”的英文用词“The Science of Science”沿用至今。同时,原苏联也出现了早期的科学学文献。1926年,原苏联学者鲍里切夫斯基发表论文《科学学是一门精密科学》,指出科学学理论研究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科学内部本质的研究,二是科学外部社会作用的研究。1931年苏联学者格森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宣读论文《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开创了从社会方面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动力的先例。1935年,美国学者默顿发表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科学与社会制度》,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先例。从三十年代未到六十年代初,英国学者J.贝尔纳、美国学者D.普赖斯等,对科学学进行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了《科学的社会功能》(贝尔纳,1939)、《科学与社会》(贝尔纳,1953)、《历史上的科学》(贝尔纳,1954)、《巴比伦以来的科学》(普赖斯,1961)、《小科学、大科学》(普赖斯,1963)等著作。奠定了科学学理论基础。之后,美国的库恩、英国的齐曼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科学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并分别著有《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1963)、《共公知识――科学知识的社会范畴》(齐曼,1976)等等。近年来,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重点推进应用科学学研究,强调科学预测与决策,科学组织与管理等等。主要致力于科学学理论的应用。科学学研究在我国也正在深入进行,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出版了《科学学纲要》(何钟秀等,1981)、《科学学教程》(田夫等,1982)《科学学基础》(夏禹龙等,1983)等著作,同时也发表了大量科学学方面的论文和论著。

    技术学(The Science of Technology)是以技术整体为对象的一门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技术学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就为人们专门研究。德国的贝克曼、玻佩和英国的尤卡曾分别写出了《技术学入门》、《发明史》、《工艺学历史》、《技术辞典》、《工厂哲学》等著作。1977年,德国地质学家E.卡普尔写作出了《技术学纲要》一书,提出了技术的“人体器官投影说”,认为技术是人体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在外界的投影。1927年,德国工程师F.戴沙沃在《技术哲学》中提出“第四王国理论”,主张自然法测、合目的的加工,创造的目的三种要素相结合,就是发明,就是技术。卡普尔和戴沙沃的观点构成德国技术学研究的两大学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哲学家卢坂润为代表的杨川春喜、武谷三男、星野芳朗、中村静治、三村博晋等日本学者都是以技术论、技术学为名称对技术作整体研究的,并分别著有《技术和科技政策》、《技术论论战史》、《技术学入门》、《技术的哲学》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技术哲学也传到美、英等国。在美国出版了《技术史与技术哲学》、《技术哲学论文集》、《分析的技术哲学》等著作。对技术的概念、技术的本质属性、技术的发展动力机制、技术的结构与功能、技术设计、方法论以及技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近几十年来,除德国外,西方其它国家的技术学研究也相当活跃。法国主要集中研究技术的历史发展、技术与文化、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美国技术学研究偏重于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现化技术发展史等等。70年代,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讨论技术问题,发表了一大批论文和专著。现在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丹麦等国也在积极开展技术学研究。目前,原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还有亚洲一些国家(南朝鲜、印度等)也开始了技术学研究。技术学研究在我国也正方兴未艾。我国学者近年来也相继出版《技术论》(陈昌曙等,1985)、《技术学导论》(邓树增等,1987)、《技术学引论》(罗匡等,1989)等著作,同时也发表了大量的技术学方面的论文和论著。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科学。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关于科学技术学(科技学)的学科建设等问题也随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由于科学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提出来只是近些年的事,有关学科建设还有很多方面不够成熟。尽管如此,近年来,国内外还是相继出版了《科学技术论》、《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学》等方面的不少专著。同时也发表了一些与科学技术学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论著 。然而,过去把科学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并未获得学术界的一致赞同,原因是很多学者的工作只是把科学学与技术学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即在编写专著的过程中往往是一方面先讲科学学(科学论,科学哲学),另一方面再来介绍技术学(技术论,技术哲学),并没有真正将科学学(科学论,科学哲学)与技术学(技术论,技术哲学)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学科体系。从学科理论上讲,很多方面的工作仅仅只是一种意向性研究,既没有回答整体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问题,也没有回答整体科学技术发展的机制与规律问题。这种学科结构上的不严密,学术理论上的不规范,研究方式上的不严谨很难使科学技术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过去人们把科学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自然叫人一时难以接受。不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进程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地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随着人们对总体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与揭示;科学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最终是会被学术界所确认,并且可以预测,随着科学技术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兴起,其对日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2.二十一世纪“超大科技时代”必然导致科学技术学产生

    (1)小科技时代

       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日益社会化,这是科学技术学产生的外部动因。十九世纪末叶,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生产的社会化推动了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活动从个体劳动逐步过渡到集体劳动,并导致科研集体劳动组织的相继出现。1871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首先创立卡文迪什实验室。1876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工厂(所),这是集体研究活动的开始,而这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还仅仅是一种“小科学技术”时代。小科技时代主要特征是其科技发展遵循“指数规律”。小科技(little Science & technology)时代主要特征是其科技发展遵循“指数规律”。小科技时代主要是以欧洲的科技发展模式为代表。

    (2)大科技时代

       但从此以后,各国则以政府名誉纷纷建立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所(院)。这才标志着“大科学技术”时代的即将到来。我国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1929年在北京成立了北平研究院,各设理、工、医、文等研究所。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延安创办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甚快,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初科研单位仅有22个;研究人员200多名;到1980年,科研单位增至159个,研究人员增至83000人。显然,许多国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已从企业规模扩大到国家规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科学技术的出现,科研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大科学技术就是指导弹、核弹、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大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一项大科学技术计划的实施往往要耗资几十亿到几百亿美元。动用几十万科研人员参加单位几万户,历时几年到几十年。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生产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扩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也日益增多,国际性科研机构也迅速增加。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许多科技活动巳扩展到国际规模。不少科研计划和项目带有全球性质。例如:1972年我国参加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1977年至1979年,我国参加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的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等。显然,随着国际合作研究的发展,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程度又有新的提高。大科技(big Science & technology )时代科技发展主要特征是科技发展遵循“逻辑S曲线规律”。大科技时代主要是以美国的科技发展模式为代表。

     

    (3)超大科技时代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学技术又开始从“大科学技术”时代向“超大科学技术”时代迈进。“超大科技”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科技创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21世纪将是超大科技大发展的世纪,也可以说是超大科技时代(后D.普赖斯时代),还可以称之谓是一个超常规科学技术时代,超常规科技也可以说是指孕育时期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学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原创性。超大科学技术可以看成是原创性科学技术,这种类型的科学技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交叉性、边缘性、横向性和综合性。超大科学技术可以看成是大量的交叉科学技术、边缘科学技术、横向科学技术和综合科学技术的总称。因为这些科学技术正孕育着一个全新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超大科技”理念的建立将对未来决策者制订宏、微观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未来人们将更加鼓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性研究。对孕育时期的科学技术进行积极保护和扶持。与此同时也将坚决地与伪科学技术和反科学技术现象作斗争。因为在超大科技时代,大量的伪科技现象泛滥,它们往往打着所谓“超常规科技”的旗子,实际干着反科技的事情,它们鱼目混珠,欺骗群众,对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超(大)科技时代,人们与伪科技和反科技现象的斗争应是坚决的、彻底的和毫不留情的。只有这样,真正的超(大)科技才能在孕育中健康成长。超(大)科技时代也是一个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时代。在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它不同于小科技时代(个人行为)、大科技时代(政府行为)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在于其是政府行为、个人行为、私营行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团体行为、跨国企业、科技基金会等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超大科技(Su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时代科技发展主要特征是科技发展遵循“双S曲线规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应在超大科技时代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认为21世纪超大科技时代将是以未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模式为代表。

       随着二十一世纪“超大科技时代”的到来,一个更加全面研究与反思科学技术问题的学科--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就自然产生了。它的出现意味着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更加深入,更加了解,更加全面,更加透彻。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就是“超大科学技术”时代的产物。

    3.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及其理论规范模式的选择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科学学与技术学有机统一的科学。科学学与技术学是如何统一的?他们彼此之间统一的理论根据在哪里?如何才能做到有机的统一而不是一般简单式的相加?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开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反思,并选择我所熟悉和专长的生物科学模式来做此项努力。通过努力,近些年来在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理论探索:

    (1)关于科学技术本质问题的研究

    从生命科学模式上看,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基因。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及其社会文明是进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进化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一方面认识世界导致科学发现,另一方面改造世界导致技术发明。人类正是通过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来实现自身社会文明进化过程的。在这种认识与改造的过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另一方面是对个体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对整体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导致一般科学技术的形成(诸如:哲学、数学一类学科就可以被看成是一般科学技术,而其认识论与方法论就可以看成是一般科学与一般技术。一般科学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对事物全局的全面把握)。对个体世界的认识与改造导致特殊科学技术的形成(诸如: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等各类具体学科就可以被看成是特殊科学技术,而其理论部分可以看成是特殊科学。而其应用部分就可以看成是特殊技术。特殊科学技术主要是指一些具体科学学科,这类学科是很具体的解决某一方面的实际问题,是对事物局部的把握。)一般科学技术与特殊科学技术结合构成科学技术体系。一般科学技术位于科学技术体系的核心部位,特殊科学技术位于科学技术体系的外周部位。因此,科学技术体系在我们看来就是包括:哲学、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数学以及各类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科学技术学科在内的学科体系。并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一旦形成就表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发展历程。科学技术体系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存贮两类科学技术信息,一类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另一类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例如:古、今科学技术信息就可以看成纵向的科学技术信息,而中、外科学技术信息就可以看成是横向的科学技术信息)这两类科技遗传信息记载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全部内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两类科学技术信息的结构复制与功能表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规范因子(科技基因)不断地进行着自由分离与自由组合,不断地进行科技信息(科技基因)的重组,最终形成科学技术体系---人类社会基因组。也就是在这个基因组中存贮着大量的“古、今、中、外”各种科学技术文化信息。“古今”表示纵向科学技术文化信息,“中外”表示横向科学技术文化信息。现在我们如果能破解人类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这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和改造科学技术,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看来,科学技术体系是由很多学科按照一定的科学技术规范所构成,在这种科学技术规范结构中包括大量的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这些科技遗传信息是以科学技术规范因子(科技基因)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排列而存贮起来的。而科学技术规范因子(科技基因)就是构成科学技术规范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些科学技术规范因子(科技基因)按照一定的程序形成特定的科学技术规范序列结构。然后有秩序地发挥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进行大规模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翻译等功能转化过程)。科学技术规范因子就相当于生物遗传基因。生物遗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载体DNA或RNA的结构片段,而人类社会文明基因则是科技遗传信息载体科学体系或技术体系的结构片段。因此,了解科学技术体系的规范结构序列与功能表达过程,对破解人类社会文明形成与发展基本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图1 科技遣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文明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严格的顺序发育(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规模体系,其根据就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有一个完整的社会基因组图谱(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人类社会文明的发育(发展)程序都已编码于社会基因组(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之中。发育(发展)程序可与建造一个建筑物的蓝图相比拟。人类社会文明的发育过程是通过科技信息系统内部科技遗传信息有秩序的结构复制与功能表达而使蓝图逐步实现的过程。科学技术信息系统就相当于人类生物体系内的基因组(DNA或RNA序列)。据此,人们要问人类社会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图谱在自然情况下是如何绘制的?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学研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们认为,人类的科技遗传信息全部存贮于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之中,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内所包含的科技文化信息主要来自于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从纵向看,科学技术遗传信息来自于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来自于人类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来自于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纵向发展。是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的进化而来;第二、从横向看,科学技术遗传信息则是来自于各国、各民族科学技术文化信息的交流。来自于各国、各民族科学技术文化成果之间的相互杂交,来自于人们对各国、各民族科学技术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在这一纵一横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科技规范因子(科技遗传基因)不断地进行排列与组合,不断地进行各种重组,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人类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因此,我们人类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中应该包含两方面的科技遗传信息,即一方面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另一方面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管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还是横向的科技遗传信息;不管是一般科学技术信息,还是特殊科学技术信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以及基因组内的科技遗传基因(科技规范因子)的结构序列均要发生一定的变异。这点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因为变异现象的出现使得人类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体系)可以不断地去适应更为复杂的外界环境,同时也使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明性状之间产生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

    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系统一样同样具有生命现象(或称类生命现象)。即人类社会系统同样具有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进化与分化、生殖与发育等生命现象(或称类生命现象)。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技术系统与生物核酸(DNA和RNA)系统一样,同为信息系统或基因系统,只是一个是社会信息系统(基因系统),另一个为生物信息系统(基因系统)。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过程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实质性内容。据此,我写出了《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一文在《科学学研究》杂志上正式发表。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科学技术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科技规范因子(科技基因)自由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定律”。“中心法则”移植于J.克里克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自由分离与组合定律”移植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矩阵分布定律”则是移植于我在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文章中我对上述规律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尤其对矩阵分布定律更进一步做出计量分析。根据生物学原理,通过对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体系)所包含的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质与量的分析,我发现社会基因组纵、横科技遗传信息形成一定的矩阵分布图谱。如果我们,设定A表示社会基因组内纵向科技遗传信息(A1,A2,A3,……Am……AM),从低级到高级形成一组序列;设定B表示社会基因组内横向科技遗传信息(B1,B2,B3,……Bn……BN),从简单到复杂形成另一组序列;两类科技遗传信息的杂交形成矩阵,各种社会形态由于其基因组中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质与量的不一样而出现不同的矩阵分布图谱,我们把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表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矩阵分布规律称为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定律。

    在我看来,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定律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发现,因为它将有助于我们用计量的方法确定各种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这对我们今后更准确地揭示社会文明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如1图所示)

                       

          图2 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图

     

       根椐以上矩阵分布图,我们认为,每种社会由于其基因组内所含的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不同,而导致其矩阵分布图的不一样。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一定的矩阵分布序列。其数学表达式如下:

     

     

    S表示社会基因组总体遗传信息矩阵分布;s表示社会基因组部分遗传信息矩阵分布;Xij为对应点上社会基因组中遗传信息数的统计数字;M表示总体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序列数,(M为正整数,M大于m);N表示总体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序列数,(N为正整数,N大于n)m表示部分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序列数;(m为正整数,m小于M)n表示部分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序列数。(n为正整数,n小于N)

     

    根据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定律,我们可以看出各社会社会形态由于其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图谱不一样,每种社会形态的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图谱均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不同的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矩阵分布图谱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因此,对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图谱进行计量分析就可以确定不同社会形态的进化程度。

     

     

     

     
     

    由于fij是矩阵F的一个元素。因此,社会进化度与分化度矩阵F为:

    社会进化度或分化度矩阵(F)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社会进化或社会发育图景,如果将这一矩阵进行模糊数学分析和计算机绘图处理,从理论上讲即可得到一幅社会进化或社会发育状况分布图。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对社会进化度或社会分化度的定量分析,就完全可以确定某种社会的进化程度或分化程度以及它们所处的社会进化层次和社会发育状态。

    现在我把科学技术的本质定位在社会基因上,这种思路与目前科学学界出现的科技信息学(科技情报学)、科技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等学科的迅速兴起和迅猛发展现象是完全紊合的。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则又与目前生物科学领域生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数学、生物计量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即它们一方面是建立相关研究的数据库(A、生物信息学领域:人类基因数据库、动物基因数据库、植物基因数据库、蛋白质数据库等等;B、科技信息学领域:科技成果数据库、文献数据库、专利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图书数据库等等),另一方面再开发这些数据库造福于人类。这种紊合性和相似性说明我的定位是有道理的。据此,我还进一步提出我们人类除了实施《人类生物基因组计划》之外,还应实施一项更重要的基因组计划,即《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系统)研究计划》。因为这项计划的实施和展开对揭示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阐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巨大影响等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对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系统)的研究应成为未来社会科学(科学技术学)研究的核心。从科学学创始人J.贝尔纳和D.普赖斯等人的早期工作可以看出,他们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科技计量学和科技情报学研究,甚至D.普赖斯就把科学计量学看成科学学,这从科学计量学的重要性角度上讲是很有道理的。目前国际学术界表现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信息学一体化的趋势。也就是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手段研究科学技术问题正成为科学技术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因为对科学技术本质的揭示,对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价值的评价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客观的计量指标。完全靠科技专家和科技管理专家主观意志的判断是不行的。与此同时,在生物科学领域,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关注生命的本质问题,生物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生物数学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非常巧合的是,这与国际科学学界科技信息学与科技计量学的发展现状非常一致。美国学者E.格菲尔德就非常重视生物信息学研究,他甚至将生物信息学纳入科技信息学研究领域,作为科技信息学研究的一部分。可见这两类学科的趋同性是如此接近。由此看来,现在国际学术界无论是生物学界,还是科学学界,都非常重视信息及信息的计量学研究,这一方面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数学化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生物和社会)本质问题的研究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21世纪的信息时代或称基因时代。

    现代生命科学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开始重视生物信息学和生物计量学研究,破解人类基因组遗传信息的秘密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其中生物信息学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破解人类基因组生物遗传信息之谜,生物信息学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就是数学,因此,生物计量学(生物数学)在其中正承担着重要作用。同样随着科学技术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对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破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谜就将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其中科技信息学(科技情报学)则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科技信息学(科技情报学)也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学科,而科技信息学所使用的工具也是数学,因此,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在其中也将承担着重要作用。由此看来,生物信息学(生物计量学)与科技信息学(科技计量学)一样,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发挥着同等重要作用,两类学科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这里,科学技术学与分子生物学具有惊人地的类比性,科技信息学(科技情报学)与生物信息学具有惊人的类比性,科技计量学与生物计量学(生物数学)具有惊人的类比性。据此,我认为现代社会科学即将进入科学技术学时代,也可以说是即将进入科技信息学与科技计量学时代。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很多社会问题都将到科学技术学研究领域去寻找答案。就象现代生命科学要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寻找答案一样。由此在我们看来,加强科学技术学、科技信息学、科技计量学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揭示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全面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或基因时代。科学技术学(科技信息学与科技计量学)的进一步发展将在这个时代引发一场社会科学革命。这场革命最终将使人类对社会文明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

    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与人类自身的进化发展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生物的进化发展过程取决于生物基因组的进化发展,而社会的进化发展过程则取决于社会基因组的进化发展。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对人类基因组DNA(RNA)结构序列的精确计量分析,了解人类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生命遗传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表达)对人类生命过程的影响。不过我认为人类的问题光从其生物信息系统,即其生物基因组中寻找答案是不够的,还要从其社会信息系统,即其社会基因组中寻找答案。因为人类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只有从这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真正地揭示人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以,我认为,人类在积极从事于其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开展其社会基因组计划,只有将这两方面研究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实现人类事业健康发展。

    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科技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社会科技信息的迅速扩增,已经对我们人类社会构成极大的冲击波。人类社会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对社会科技信息系统进行研究,人类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某一方面的社会信息进行开发,而是要全方位,综合性地对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和利用。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Internet)时代的到来,这种利用和开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变成现实。社会的科技信息化和科技信息的社会化过程迫切需要一个人类全球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系统)研究计划来支持。因此,“人类社会基因组(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研究计划”的组织与实施也到了该应运而生的时候了。在我看来,今后要组织实施的所谓人类社会基因组计划,就是加强对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并且是全方位地研究与开发。通过对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结构序列图谱的精确计量分析,最终破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之谜。人类社会科技信息不同于人类生物信息。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的一些特点。

    现在全球社会科技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大量的交叉、横向、边缘、综合科学技术新学科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随之各学科科学技术信息也不断涌现。导致科学技术信息量的增长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正预示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体系的诞生,这个新科学技术体系就像社会基因组一样对我们人类的未来将产生广泛深远意义的影响。

    “人类社会基因组(科技信息)研究计划”应该成为一项全球性基因组计划,它可以采用人类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原理、运作模式和操作方法来组织实施。这是一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研究计划。该计划组织实施的意义绝对不亚于人类生物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联合全世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学、科技信息学、科技计量学)的科技专家,加强对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并建立若干个全球性的人类科技信息库,并实现联网,促进人类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球科学技术迅速地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技术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不仅促进着人类社会财富不断增长,而且还促进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化。因此,重视人类社会基因组(科学技术信息系统)问题的研究不仅会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富强,而且还会使我们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2)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问题的研究

     

    从生命科学模式上看,我们认为:“科学技术发展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这一结论是基于我二十多年前从事于生命科学研究对人体生长曲线的重新认识。通过研究我发现,如果从人体细胞数量的增长或基因组数量的扩增上看,人体生长发育过程,即人体生命周期过程应遵循双S曲线,而不是S曲线。在人体的生命周期过程中,人体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然后进行分裂,导致胚细胞呈指数规律增长,到二胚层、三胚层时期,胚细胞的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并出现拐点,转为对数增长,最后发育形成胎儿,这期间人体胚胎发育完成了一次非常规生长过程,从胚细胞增长的动力学曲线上看,表现为第一个S曲线;而从新生儿出生时起,到出生后的少儿期、青少年青春发育期,这期间表现为体细胞呈指数规律增长,随着中青年时期的到来,人体细胞增长的速度也明显趋缓并出现拐点,转为对数增长,最后衰老消亡,这期间人体生长发育完成了一次常规生长过程,从体细胞增长的动力学曲线上看,表现为第二个S曲线。前者为第一个S曲线增长期,即胚细胞增长期,后者为第二个S曲线增长期,即体细胞增长期。这两个时期的结合正好构成了人体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从受精卵到生长发育再到衰老消亡)。因此,通过对人体细胞增长或基因组扩增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不是遵循S型曲线规律,而是遵循双S型曲线规律。后来我将这一研究结果写成《生物进化与生物发生的基本规律—对人类基因组的形成及其复制与表达过程的系统研究》一文,发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办的“海内外生命科学论坛”会议论文集《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发现上述规律之后,我很快就将这一生物学规律(曲线)移植到科技发展规律问题的研究上,并用人体生命周期双S曲线来解释科技发展规律问题,提出科技发展的双S曲线理论,并写出《科学技术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规律》一文在《科学学研究》杂志上正式发表。在这篇文章中,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技体系进化发展的全过程,指出科技发展遵循生命周期(增殖周期)双S曲线规律。这一科技发展规律理论的提出,更好地帮助我从更全面的视角考察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全部情景。现将该规律的一些具体内容简述如下:

    图3  科学技术体系增殖周期过程示意图

    通过对科学技术体系增殖周期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经历了二个增长饱和期,一个是“非常规科技增长” 饱和期;另一个是“常规科技增长” 饱和期,这两个时期的结合正好构成一个循环周期,呈双S型曲线。因此,在我看来,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质变中包含量变,量变中包含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技术增长遵循双S曲线规律。

    首先,我们来看看人类社会进化的革命变革阶段科技增长的动力学过程。人类社会文明从其萌发A期(相当于人类受精卵形成)时开始,由于没有社会文明规范的约束,科学技术进行非规范式增长,到了快速裂变B期(相当于人类受精卵裂变时期表现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呈指数增长),出现猛烈加速增长的趋势。非常规科技呈指数规律增长。人类社会非常规科技的增长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争相斗艳”之繁荣景象。同时非常规科技的增长还出现大量的回采现象。导致大量的非常规回采学科的迅猛增长。随后到了C期(相当于人类胚胎发育二胚层和三胚层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及其非常规科技的结构与功能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科转化为带头学科,另一部分学科转化为从属学科。人类社会文明也开始出现一定社会建制的胚体。这种学科结构与功能的分化与调整,导致非常规科技的增长出现拐点,开始出现非常规科技的负指数增长或对数增长,并且增长趋向缓慢。到了D期(相当于人类胎儿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及其非常规科技的增长随着其结构与功能分化、调整过程的结束,开始趋向于零增长,即出现增长的饱和现象。从而完成人类社会及其非常规科技增长的第一个逻辑增长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及其非常规科技增长出现了第一个S曲线。这是一条以非常规科技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增长曲线。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时期出现的一条科技增长曲线。

    其次,我们来看看人类社会进化的稳定发展阶段科技增长的动力学过程。我们认为,随着新的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诞生(E期),新的人类社会文明规范的确立,人类社会文明又开始向一个新的阶段迈进。这时人类社会已分化出各系统与组织,形成一定的社会建制。这些系统组织内的常规科技在新的社会文明规范的控制与约束调控之下,又分别开始进行增长。(这点就象人类一样,在其新生儿诞生之后,各个系统与组织已经分化形成,各个系统与组织内的体细胞在一定的人体生命规范的约束和控制下开始进行增殖)。起初常规科技的增长速度是缓慢的,但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F期(相当于人类自身的青春发育时期)人类社会各系统内的常规科技的增长速度又开始明显加快。出现了指数增长的势头。呈指数规律增长。这也是一个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鼎盛时期”。这个鼎盛时期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作为一个规范的类生命系统进入了一个加速增长的青春发育时期。这个时期人类社会各系统均进入了一个最佳状态,也是最强大、最强壮、最强盛的状态。随着这个时期的结束,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中老年时期(G期),出现人类社会各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以及人类社会文明特征的分化。这种结构与功能的调整与文明特征的分化导致人类社会常规科技的增长出现拐点,并转向负指数增长或对数增长。同时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老化与退化(相当于人类自身的中老年衰老过程)。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H期,人类社会文明进一步进行结构与功能的特化,并出现内部的紊乱状态,最终导致一种人类社会文明走向终结消亡。这时常规科技的增长处于零增长状态,出现增长的饱和现象。从而完成人类社会科技增长的第二个逻辑增长过程。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科技增长出现了第二个S曲线。这是一条以常规科技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增长曲线,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规范已经建立并对常规科技的增长过程产生影响的一条科技增长曲线。

    因此,我们把第一次完成的S曲线增长过程称之谓非常规科技增长曲线,而把第二次完成的S曲线增长过程称之谓常规科技增长曲线。前者是没有人类社会规范的约束,为随机性增长曲线。而后者则有人类社会规范的约束,为非随机性增长曲线。这两个增长时期的结合构成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全部生命周期过程。在这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科技增长表现为一个连续完整的双S增长曲线。(如2图所示)。

     

    图4  人类社会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规律

     

    说明:人类社会进化的生命周期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八个时期。

    第一阶段:革命变革阶段(也称:生殖分化阶段、非常规科技增长阶段、潜伏阶段、受精胚胎孕育阶段,等等);其中包括:A期(前期)、B期(中期)、C期(后期)、D期(末期);为非常规科技增长的S型曲线

    第二阶段:稳定增长阶段(也称:生长发育阶段、常规科技增长阶段、显现阶段、生长发育衰老阶段,等等);其中包括:E期(前期)、F期(中期)、G期(后期)、H期(末期)。为常规科技增长的S型曲线。

     

       人类社会生命周期过程中科技的增长过程表现为双S型曲线规律。我们分别对革命变革阶段非常规科技的增量与稳定发展阶段常规科技的增量进行积分,然后再把它们求和得其数学表达式(动力学模型)如下:

    Ft(科技增长总指标);Fta(非常规科技增长指标);Ftb(常规科技增长指标);t(科技增长总时间);ta=t----t1(非常规科技增长时间);tb=t1----t2(常规科技增长时间);K1(非常规科技增长系数);K2(常规科技增长系数);M(非常规科技增长的饱和极限);N(常规科技增长的饱和极限);n1(常规科技增长曲线的拐点);n2(常规科技增长的拐点);

     

     

    以上分析的是单个社会形态的进化发展情况,但在现实中可能是的情况更为复杂。有多个社会形态的交替增长。因此,我们认为,他们的增长情况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后一个社会形态非常规增长是孕育在前一个常规形态增长的过程之中。以此类推,形成多个社会形态增长的交替双S曲线。(如图6所示)这种曲线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孕育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增长态势。这种增长更具有创新性,使得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可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归根到底是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没有科技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没有科技信息系统的转录、转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科技每一次实破都会导致经济运作方式与社会制度的变革。

    说明:Ft是指总体科技与经济的增量(交替增长双S曲线);

      t是指总时间;

      Ft1是指第一个社会形态的科技与经济增量(双S曲线);

      Ft2是指第二个社会形态的科技与经济增量(双S曲线);

      t1是指第一个社会形态变化的时间;

      t2是指第一个社会形态变化的时间;

     

    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人类社会科技增长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科技增长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为什么人类社会科技增长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人类社会基因组内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何影响?就此我们进行以下讨论: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文明之所以能够按照严格的顺序发育成今天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社会体系,其根本原因就是人类社会体系中有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文明基因组--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科技基因结构序列),人类社会文明的发育(发展)程序都已编码于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科技基因结构序列)之中。发育程序可与建造一个建筑物的蓝图相比拟。人类社会文明的发育过程是通过科技体系内部科技遗传信息有秩序的结构复制与功能表达而使蓝图逐步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大厦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可以看成是这个社会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结果。通过对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科技增长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社会基因组内科技遗传信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过程,并且这个过程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变革时期,人类社会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由于纵向科技遗传信息是各种人类社会文明所共有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同时又是在没有人类社会规范约束的情况下复制与表达出来,因此又具有一定的非规范性和非常规性。这种类型的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必然导致非常规科技的非规范和非特异性增长。这种非常规科技的增长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繁荣多样的发展局面的形成。大量的非常规学科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出现回归重演现象。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出现多元化、民主化特征。但多元化、民主化的发展过程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到了一定的时期就必然会趋缓出现拐点转为负指数增长,最后趋向非常规科技增长的饱和状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第一个S曲线时期主要复制与表达的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是纵向科技遗传信息复制与表达的结果。

    而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发展时期或生长发育时期,人类社会基因组复制与表达的主要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而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则是每种社会所特有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又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下进行复制与表达的科技遗传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常规性。这种类型的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必然导致常规科技的规范性和特异性增长。这种常规科技的增长最终导致人类社会走向成熟状态。使这种社会处于十分强大的辉煌鼎盛时期。大量的常规学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社会文明。但这种鼎盛时期也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到了一定时期也要趋缓出现拐点转为负指数增长,最后趋向常规科技增长的饱和状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第二个S曲线时期主要复制与表达的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是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复制与表达的结果。非科技增长过程与常规科技增长过程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增长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

    以上分析将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科技增长过程遵循双S曲线从本质上讲是由人类社会基因组纵向科技遗传信息与横向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所决定的。因此科技遗传信息矩阵分布定律与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规律具有本质性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总之,我们认为人类社会基因组内纵向科技遗传信息与横向科技遗传信息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对人类社会的进化及科技增长的影响是深刻的。它直接控制了人类社会发展及科技增长的节奏和速度。直接控制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增长的类型和种类。使我们得以更好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增长的基本规律。因此,从社会基因组内科技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功能转化)上来理解人类社会科技增长过程,一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关于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

     

     

    从生命科学模式上看,根据科学技术信息传递中心法则,我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遵循“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即科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世界格局的影响具有一种全息效应转化功能。这个功能表现为科技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科技基因的突变必然引起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经济革命;经济革命必然引起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必然引起世界革命;最后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大转移。而这其中科技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科技遗传基因的复制与表达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据此我写出《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一文在《科学学研究》上正式发表。

    科学技术史表明,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产物,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从横向看,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不可能永远处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每进行一次转移,都表现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现象,即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政治权力的更替以及世界格局的变革都将产生重大深远意义的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作用将越来越大。使人们越发意识到科学技术不仅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且也是改变世界社会的主导力量。对此,我们把科学技术对产业经济、社会政治、世界格局所产生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立体式的、全息性巨大影响所表现出的效应现象,称之谓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现象。通过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即: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从科学技术革命到产业经济革命到社会政治革命到世界格局变革再到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过程,呈周期性社会效应转化序列。科学技术就是这样从“科学技术革命到产业经济革命到社会政治革命到全球世界革命再到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回归重现,循序前进,呈周期性社会功能效应转化,由此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大转移以及世界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重大变革和重大调整。我把科学技术这种社会功能效应转化规律称为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每一次世界文明中心的大转移都是由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规律所决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规律包括两种效应:一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转化的扩散效应,二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转化的集中效应。两种效应的辩证统一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不断转移。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现象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以及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复制与功能表达所决定的。科学技术体系不是一个绝对封闭和绝对孤立的系统,而是一个广泛与外界保持联系并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因此,科学技术的进化发展必然要对掌握它的人类及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科学技术发挥周期性社会功能效应转化作用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效应转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从宏观上,外因上揭示科学技术形成与发展的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与改造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与产业经济、社会政治、世界格局的变革发展相协调。从而最终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开辟美好未来。

       关于科技与社会这种相互关系问题的解释,在我看来是比较符合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因此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很快地意识到科技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核心作用,同时也会很快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复制与表达对人类社会进化发展过程的深刻影响。

    (4)关于科技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综合思考

    从生物科学模式上看,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基因组图谱。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增长遵循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遵循科技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并表现为科技社会功能效应转化过程(科技革命引发经济革命,经济革命引发社会革命,社会科技革命引发世界革命,最后导致世界文明中心大转移),这个过程则遵循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这就是我这些年来从事于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当我先后在写作《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和《科学技术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全息效应转化规律》等文章时,我就意识到这将成为我进行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依据所在。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新认识,我才得以提出《科学技术体系全时全息增殖周期理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新探讨》(北京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北京’92)。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问题。随后写出《科学技术学—对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反思的科学》一文在《科学学研究》上正式发表。就我个人来说,如果没有上述理论工作的新突破,没有上述理论规范的新构想,要提出并去着手解决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是很难想象的。因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进行这门学科理论规范的重建。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努力为日后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我认为在学术界提出一个新学科并不是件难事,难就难在如何从理论上去建立这门新学科,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一定的理论规范结构的新学科是不可能立足于学术界,即使立足,它的生命力也不会长久的。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学这门学科在某种程度上讲他是一门新兴学科。因为它不同于科学学也不同于技术学,它是一门把科学学与技术学有机统一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基于对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研究和系统反思。就是基于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有机的生命系统来看待。而这种理论基础就是要回答三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即: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在我看来,科学技术体系就是一个信息系统或基因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或基因系统。社会系统就像生物机体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系。是一个具有类生命现象的有机体系。而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社会基因组)则是它的核心,它调节和控制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它控制着人类社会系统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殖与发育、进化与分化。科学技术信息系统与生命大分子核酸(DNA或RNA)一样,同样具有复制、转录和翻译功能。科学技术信息系统控制下的人类社会系统的进化发展过程(增殖发育过程)与生物大分子核酸(DNA和RNA)系统控制下的生物系统的进化发展过程(增殖发育过程)具有惊人的类似性。通过对这种类似现象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揭示和回答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不难看出,在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选择的是一种生物学规范模式,而这种规范模式是不同于早期科学学家们(诸如J.贝尔纳和D.普赖斯等)所选择的物理学规范模式。这种规范模式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进一步说明物理学作为带头学科的时代正在结束,而生物学作为带头学科的时代正在到来。基于这一判断,我认为在中国建立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科学技术学新学科时代已经不远了。

     

    4.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及其应用问题

    在论述科技本质和发展规律后,我再来谈谈“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及其应用”问题。这个理论在我看来很重要,它是关系到科技研究创新资源分配的一般原理。它与经济学上的“一般均衡理论”对生产资料资源分配的原理是一样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又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一个先期发挥分配作用,一个在后期发挥作用。科技创新在先,所以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规律发挥作用自然在前。然后科学技术再转化为产品(商品)资源提供市场流通,这样后一个经济一般均衡规律就发挥作用了。一个是科技资源配置,一个是生产资源(物质资料)配置。科技发现与发明离不开这个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的支配。就象生产过程离不开经济学上一般均衡理论支配一样。关于这两个均衡间相关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规律贯穿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就象经济学上一般均衡规律贯穿于生产分配全过程一样。科技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均衡一般规律。但也离不开政府调控。从“科技信息传递中心法则”来看无不反映了这个规律的存在。就象经济事务上离不开政府政策调控一样,“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也就是第一次均衡作用和第二次均衡作用相结合,加上政府科技、经济、社会政策正确导向是国家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选择。均衡规律是客观规律,是不随人们意志为专移的,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它都是那样在哪里发挥作用。该理论不仅把科技成果引用率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而且把科技成果重复率也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均衡关系,从而揭示了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从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现象入手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尽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难的科研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能更全面的把握科技创新全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从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现象入手,揭示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问题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只有沿着这个方向认识下去,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科学技术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这对科技成果创新程度更全面,更准确评价会起到一定积极意义。科技创新的一般理论通过对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方法的引用,将科技创新度与市场价格进行类比,将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进行类比,将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进行类比,提出理论。该理论不仅把科技成果引用率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而且把科技成果重复率也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均衡关系,从而揭示了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从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现象入手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尽管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难的科研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能更全面的把握科技创新全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从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现象入手,揭示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问题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只有沿着这个方向下去,才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科学技术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1)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

     

    科技创新均衡是一种科技成果重复率与科技成果引用率之间相一致时的科技创新度。用图形来表示就是这一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与这一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相交之点的科技创新度。如图所示。在图中,纵轴OP表示科技创新度,横轴OQ表示重复科技成果的数量和引用科技成果的数量。曲线DD代表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曲线SS代表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与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的相交点E就是均衡点。E点所确定的科技创新度Pe就是该科技成果的均衡科技创新度。而E点所确定的科技成果数量Qe就是该科技成果达到均衡状态的均衡科技成果数。因此,E这个均衡点既确定了均衡科技创新度,也确定了均衡科技成果数。

     

    (2)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规律

     

    科技创新均衡是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的相互作用及科技创新度本身的波动而形成的。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图5 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曲线示意图

     

    一方面,科技创新度过高的情形(如图所示)。如果科技创新度过高,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就会增加,而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则会减少。科技成果重复数量就会少于科技成果引用数量。出现引用率大于重复率。这样该项研究工作就会获得进一步支持。但是,随着后继者的不断引用,后继者的同类科技研究项目和科技成果数将会增加,随之科技成果重复率就会不断上升,这样就必然导致同类研究的科技创新度下降,最后降至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过低的情形(如图所示)。当科技创新度过低时,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就会增加,而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则会减少。科技成果引用数量就会少于科技成果重复数量,出现重复率大于引用率。这样该项研究工作就得不到进一步的资助。因此,此类创新度低的研究项目就会被自然淘汰。更新的、更具有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就会产生出来,从而促进其创新度不断上升,最后升至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从以上两种情况的分析,无论是科技创新度过高的情况,还是科技创新度过低的情况,都有动力导致科技创新度趋向新的均衡。因此,科技创新度的一般均衡过程的形成是具有其内在必然规律的,这种内在必然规律我们称之谓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规律。

    如图4所示,纵轴OP表示科技创新度的大小,横轴OQ表示重复科技成果数或引用科技成果数的多少。DD'和SS' 分别是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

    图6  均衡科技创新度的形成示意图

    第一种情形是:当科技创新度为P1时,科技成果的引用数为Q1,而科技成果的重复数为Q2,形成科技成果引用率大于科技成果重复率。即OQ1>OQ2。因此,从均衡理论上讲,这必然导致科技创新度下降的压力增大。(如由P1下降到Pe)促使科技成果的重复率数量和科技成果的引用率数量趋向均衡以及其科技创新度趋向均衡点E。形成均衡科技创新度Pe和均衡科技成果数量Qe。

    第二种情形是:当科技创新度为P2时,科技成果的重复数为Q3,而科技成果的引用数为Q4,形成科技成果重复率大于科技成果引用率。即OQ3>OQ4。因此,从均衡理论上讲,这必然导致科技创新度上升的压力增大。(如由P2上升到Pe)促使科技成果的引用率数量和科技成果的重复率数量趋向均衡以及其科技创新度趋向均衡点E;形成均衡科技创新度Pe和均衡科技成果数量Qe。

    根据以上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曲线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从一般均衡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E点以上部位的科研成果,由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小、科技成果引用率大,因此,其科技创新性就强,科技价值就大。而在E点的以下部位,由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大、科技成果引用率小,因此,其科技创新性就弱,科技价值就小。

    第二,当某项科研成果其重复率为零时,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即反映出其科技创新程度;当其科技成果引用率为零时,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即反映出其科技创新程度。

    第三,当某项科技成果的重复率和引用率都为零时,表明此项科技成果的创新度为零。

        第四,衡量科技成果创新度(科技价值)的大小既取决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大小,也取决于其科技成果引用率大小。重复率和引用率可以看成是科技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两种基本力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成果创新性的大小。而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则决定了科研工作的实际价值的大小,因此,科技创新度不仅自动调节着科技工作的决策方向,同时也促进着科研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

    总之,在我们看来,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具有其本身的内在动力机制。这种内在动力机制是科学技术创新本身发展规律的根本反映。科技创新均衡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无时不受科技创新一般均衡规律的控制和调节。根据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发现,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成果创新程度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和科技成果引用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表现在科技成果重复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小,科技成果重复性越小,其创新性越大;同时,科技成果引用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大,科技成果引用率越小,其创新性越小。科技成果重复率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之间存在交叉联系现象,并在彼此之间的交叉点上形成一种均衡,我们把这种均衡称之谓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而将这一均衡理论称之谓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

    (3)科技创新均衡规律对科技资源配置的调节与控制

        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过程表明,科技创新均衡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正常的发展状态。而脱离均衡点的科技创新必然导致科技创新过强或过弱、过热或过冷的失衡状态。通过均衡科技创新度的形成,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不断地由失衡状态转向均衡状态。形成科学技术发展的均衡协调进步的机制。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均衡科技创新机制。通过这种均衡科技创新状态的形成过程,科技竞争的创新机制对科技资源的配置发挥着积极有效的调节作用。

       首先,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是科技成果重复率与科技成果引用率波动的结果,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给予两者双方的控制信号,是用来调节科技成果重复率与科技成果引用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杠杆。当科技创新处于失衡状态时,表明科学技术体系出现了科技创新过强或过弱的状况,这样就会对科技成果引用者或科技成果重复者的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对科学技术管理者(科技政策制定者)和科研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们对科技创新过程中产生的调控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并调整各自的行为,进而促使重复科技成果数和引用科技成果数以及科技创新度向均衡状态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过强或过弱,过热或过冷都意味着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存在着科技成果重复率和科技成果引用率过度现象。造成科技资源的浪费或利用不足。通过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过程,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的状态可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向科技创新的均衡状态转化,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科技成果引用率(他引率)和科技成果重复率(引他率)是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两大基本力量,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均衡的形成。而科技创新均衡则是科技创新的基本调节信号和杠杆,调节着科技成果引用率和科技成果重复率的平衡,促进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实现。科技成果引用率和科技成果重复率以及科技创新度的变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促使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从均衡走向非均衡再走向新的均衡。从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调控机制—科技创新均衡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则贯穿于整个科技发展的始终。

        科技创新的一般理论与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具有异曲同功之处,这个理论就是将科技创新度与市场价格进行类比,将科技成果重复率(引他率)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进行类比,将科技成果引用率(他引率)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进行类比。该理论不仅把科技成果引用率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而且把科技成果重复率也纳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均衡关系,从而揭示了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科技资源的配置遵循科技创新一般均衡这个“无形之手”的调控。不过,科学家的科技创新过程,即自由探索过程不是毫无节制的。就象自由市场经济不是毫无节制的一样,同样受到“有形之手”(政府)的调控。这说明“无形之手”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因此国家政府“有形之手”的宏观调控、宏观引导、宏观计划和规划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是可以弥补“无形之手”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科技成果的创新及其转化过程接受两次“无形之手”的调控:一次是科技成果的创新过程接受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定律的调控;当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之时,又要接受经济学经典的一般均衡规律市场机制调控。这两个均衡的相互关系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在此,就不赘述了。

    (4)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们认为科学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创新度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和科技成果引用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重复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小,重复性越小,其创新性越大;科技成果引用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大,引用率越小,其创新性越小。因此,科学家(工程师)的科技成果重复率曲线和科技成果引用率曲线之间在数学坐标系里必然存在一个交叉点,并形成一定的均衡状态。这个交叉点即为科技成果创新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状态即为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状态。据此,从科学计量学上,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均衡点和均衡状态评价科技成果创新的程度。

    (A)科技创新度定律

        根据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规律,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创新度与其科技成果重复率和科技成果引用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科技成果重复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小,重复性越小,其创新性越大;科技成果引用率越大,其创新性越大,引用率越小,其创新性越小。根据这个规律,我们提出:“科技创新度定律 S&T innovation law.”。就是科技成果创新度(P)与科技成果引用率(S)成正比;与科技成果重复率(D)成反比。用公式表述如下:

         这个定律是“科技创新一般均衡规律”的数学化表达,它对我们充分认识科技创新一般均衡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根据这个定律,我们还可以分析科技成果创新度的大小,建立科技创新因子(S&T Innovation factorSTIF),科技创新指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ex,STII)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B)影响因子及其计算公式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格里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科学(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自1975年以来,每年定期发布于“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影响因子=某期刊在两全部论文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某期刊全部论文两年发文量的总和。其数学计算公式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IF):

       A=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

       B=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1992年 =A(1990年,1991年) / B(1990年,1991年)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C)科技创新因子及其计算公式

     

         科技创新因子(S&T Innovation factor): 我们把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两年内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总数。计算公式:

         科技创新因子也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科技创新因子STIF)

         X=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1991年全部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

         Y=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1991年全部论文的参考文献总和

         STIF(1992)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D)科技创新指数及其计算公式

     

    什么是科技创新指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ex,STII)?所谓科技创新指数,简单说就是指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成果创新度的大小与引用率成正比;与重复率成反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值,这个比值再乘一个100%所形成的一个数值就是科技创新指数。用数学公式表述如下:

     

        STII((S&T innovation index)表示科技创新指数;

       

        说明:一篇论文发表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若干年后,所形成的数据,可采用相同方式处理.即首先确定年份,然后将这个年份所有的引文文献数相加.形成这个年份引文文献总和.我们通常是确定一个基点年,然后向前推二年。例如:将2014年做为基点年,那就向前推2013年,2012年的引文数据(他引文献)就是被统计年数据。

       

        说明:一篇论文发表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若干年后,所形成的数据,可采用相同方式处理.即首先确定年份,然后将这个年份所有的参考文献数相加.形成这个年份参考文献总和.我们通常是确定一个基点年,然后向前推二年。例如:将2014年做为基点年,那就向前推2013年,2012年的参考文献数据(引他文献)就是被统计年数据。

     

    科技创新因子(STIF)科技创新指数STII)对科技人员的创新度是相对准确的数值。就象影响因子相对准确反映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程度一样。但我们认为它比影响因子更能全面准确反映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指标体系比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多了一个指标,即重复率指标。这个指数就是将引用率指标体系与重复率指标体系均衡处理,形成一个均衡指标体系。但这个指数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形成波动。正是这种波动性,表明其动态性,持续性,发展性。

    5.科学技术学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门特殊科学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一门全面对自己进行研究和反思的科学,也是一门对自己进行全面系统认识和改造的科学。它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它不象上述学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很特别。我们知道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整体世界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则研究的是特殊个体世界。也就是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而科学技术学则是研究科学技术自身。是上述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科学技术体系。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的变化发展规律问题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效应。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导致科学技术学成为一门有别于过去学科的新兴学科,而且是一门非常特殊的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我们认为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非常迫切。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各类学科,有些学科被确立为重点一级学科,而有些被确立为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等,我们知道研究经济的有一级学科经济学,研究教育的有一级学科教育学,研究法律的有一级学科法学、研究军事的有一级学科军事学研究社会的有一级学科社会学、研究心理的的一级学科心理学、研究管理的有一级学科管理学等等。为什么不可以将研究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学(科技学)定为一级学科呢?这无论从那方面讲都是讲不通的。我认为现在提出将科学技术学确定为一级学科是完全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的。这点应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科学技术问题是如此重要,将科学技术学(科技学)确定为一级学科不仅是合理的,也是非常可行的。现在在我国的一些高校如大连理工大学已经建立了科学技术学系,清华大学也在积极努力创建科学技术学系。我想随着全国各高校科学技术学系的纷纷建立,科学技术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6.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必须走综合和交叉学科的道路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事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努力。科学技术学家要广泛地吸收各种知识和学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思维科学技术以及各种交叉科学技术、综合科学技术、横向科学技术、边缘科学技术等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从他们中间吸收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一个科学技术学家,他不仅要懂哲学、而且还要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军事学、法律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要成为一个全才,一个通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学这门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交叉性、横向性和边缘性。因此,科学技术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它学科支持,广泛地吸收其它学科知识是科学技术学的生命之树常青之所在,也是科学技术学这门学科得以发展的前途之所在。因此,科学技术学在其学科发展的道路上应与更多方面的专家合作和交流。要与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方面的专家合作;要与科技史方面的专家合作;要与科技社会学方面的专家合作;要与科技情报学(科技信息学)和科技计量学专家合作;要与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方面的专家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是大家的事业,只有团结更多的人士通力合作才能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学事业兴旺发达。

    7.科学技术学有责任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

    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一个涉及各方面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我们知道,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国防、工业、农业、等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是深刻的。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社会的一个新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人类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但同时我们人类也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急切问题需要解决。科学技术学要与众多科学技术学科一样担当起这个重任,共同联合去解决各类全球性问题。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这场巨大变革对人类的震憾将是史无前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导致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而这一切又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现实生活的每个方面。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果正在把我们人类带向一个崭新的世界。从飞机到电话;从火箭到卫星;从电脑到信息高速公路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在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人类的各个方面。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因此,作为全方位研究科学技术问题的科技学专家们,不仅要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要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来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大发展。

    8.科学技术学要关注科教兴国问题

    如今我国已经到了一个继往开来的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就必须一方面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科学技术人才。而发展科学技术兴办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根本手段的和途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科教兴国就是要使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生产力属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投入都在不断加大。我们中国也另外。我们要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如果还走过去别人已经走过的老路肯定是不行的。要学会自我创新。要设法走捷径。创新从哪里来?我认为就是要一靠科学技术,二靠教育培养人才。有了科学技术,有了人才,什么都好办的。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德国和日本之所以在战后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其根本原因何在?就在于他们有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有先进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储备吗?而科学技术与教育直到现在仍然是他们领先于别的国家的关键因素。中国要想崛起也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发展科学技术,我们要全面发展,既要发展基础科学技术又要发展应用科学技术,同时还要积极地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使其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技术与数学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要重视哲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以及思维科学技术研究。既要研究显科学技术,也要研究潜科学技术,既要研究伪科学技术也要研究超科学技术。既要研究旧科学技术也要研究新科学技术。只有这样建立一种全方位的科学技术观。才能更好地拓展科学技术事业。我国必须要抢占国际科学技术竞争的制控权。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原创性研究工作的发展。科技创新决定了一个国家振兴发展的原动力大小。只有加强科技创新,中国的社会进步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在教育方面,我们要大力培养全科学技术人才,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通才。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全才,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我认为,我们一方面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还要抓素质教育。既要抓智力训练又要抓能力培养;要建立一种大教育观。既要抓学学后教育,还要抓学前教育。既抓基础教育,又要抓应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大批合格的高素质人才。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要改变,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会考试的机器,会读书、会抄书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社会精英。我们应该鼓励自学成才,要把自学成才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的范围内,要鼓励更多的人走自学成才的道路。在学历与学位的授予方面国家应该采取灵活而又务实的方式,使那些确有真才实学者获得各种名誉学位和论文学位。在职称和职务的晋升方面,要使那些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有晋升的机会。这样才有助于一大批真才实学者突颖而出。教育应该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教育的功能应该是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建设造就更多的合格人才。如果为了教育而教育,教育将会走向死胡同。总之,科学技术进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9.科学技术学应关注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可持续性发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发展观。社会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议题。是采用断子绝孙的发展方式,还是给后人留下一片绿地和一片蓝天,留下一个美好世界的持续性发展方式,这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掠夺式经营、掠夺式发展这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全球发展模式。近现代工业化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了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粮食危机、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等状况的产生。地球在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摧残之后终于开始报复于我们人类。使人类社会面临一场灾难。同时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人类如果再继续采用掠夺式方式进行发展,必然带来人类自身的消亡。人类面临着这种危险局面不得不尽快地选择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如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我认为,就是要一靠科学技术,二靠人才。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进行集约化经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发展高效农业和高效工业,使工业和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进行计划生育防止人口鼓胀。用超科学技术观来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急于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才,宣传可持续性发展观念,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观。使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进一步发挥。我们现在正处于人类社会的一个转折时期,人类在几个世纪的动荡之中终于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性发展就是一种协调式发展。就是要使更多的人懂得掠夺地球会使人类自我毁灭,只有走协调发展之道路才能使人类社会走向繁荣。

    10.关于科学技术学学科名称翻译与国际相关方面研究的接轨问题

    关于“科学技术学”学科名词翻译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学术问题,但我觉得有必要谈点我的看法。我认为“科学技术学”一词应翻译成:“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这样翻译一方面比较符合这一词汇的实际意思,另一方面则更显中国科学技术学的学科特色。我的这种译法是直接从科学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与技术学(The Science of technology)延伸过来的。当然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人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接轨,将科学技术学翻译成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或将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翻译成科学技术学)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应将“科学技术学”翻译成:“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即“科学技术的科学”。根据我的译法,诸如: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学系可以翻译成Department for 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学研究所则可以翻译成Institution for 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学研究中心可以翻译成Center for 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Peking University。在我看来,这样翻译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科学技术学这门学科名词的实际意思。

    目前国内学术界就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翻译成科学技术学提出很多置疑,我觉得这很自然,也能理解。由于不是什么学术问题,我认为大家没有必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它、去琢磨它,更没有必要为此进行争论。因为这样做既不利于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进步,也不利于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事业的发展。

    从科学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上看,早期国际科学学家曾用“ Science studies”表示过“科学学”学科名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J.贝尔纳和D.普赖斯等人觉得不太好,并根据波兰学者的意见,将此类学科的名称确定为“Science of science”,即所谓“科学的科学”,后来他们还集体出了一本书(论文集),就取名叫“科学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这本书曾被我国学者赵红洲先生和蒋国华先生共同翻译成中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科学的科学”即是我国学者过去提出的“科学学”。现在国外学者又将技术问题纳入研究范围,提出“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据此,我们中国学者又随之将其翻译成“科学技术学”,这从某种情况讲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样出现D.普赖斯先生等人过去所遇到的种种类似问题。因此,我想我们现在也完全可以按照D.普赖斯等人的思路将“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更名为“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即“科学技术的科学”即“科学技术学”。并将“科学技术学”翻译成 “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我的这一译法,清华大学曾国屏先生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学学术研讨会期间与我私下交流过意见,他告诉我,他曾将我的这种译法与国外学者交流过,国外学者认为我的这种译法有“王中王”之嫌,这样不利于学术平等交流,我觉得国外学者提出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目前大家应慎用。不过,从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角度上讲,我们今后可不可以造一个新词来表达“科学技术学”。如果真要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学”学科名词,在这里我建议造一个新词“Scitechics”来表达“科学技术学”。即将“Sci”表示“科学”,将“Tech”表示“技术”,将“-ics”表示为“学”,这三个方面的结合(Sci-tech-ics)就是Scitechics。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比较符合英文的造词规范。我的这个想法曾发电子邮件给北大刘华杰先生,也在全国科学技术学学术会议上私下与科大徐飞先生谈过。他们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表示反对,我想在这里是否可以提出来由大家共同讨论讨论。我本人不是英语构词专家,在这里如果闹出笑话请广大同仁们见谅。

    其实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成立了很多相关的学术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比较一致,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的哲学、历史、社会、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等方面,只是各学科侧重点不一样而已。目前国内外从事于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相关学会组织和它们的主要研究领域是:

    (1)在国外与科技学研究相关的学会组织主要有: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IUHPS)、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ISSI)、国际科学哲学学会、国际科学史学会、美国科学史学会、英国科学史学会、美国科学社会学会等等。它们所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 Philosophy of Science ”、“ Hi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cience of science”、“Informat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等等。

    (2)在国内与科技学研究相关的学会组织主要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中国未来学会、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研究会等等。它们所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科技情报学、科技未来学、科技经济学等等。

    综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把科学技术作为对象在进行研究,不过都是在从各自学科的不同角度研究科学技术问题。因此,从各自专业方面看,由于各学科的侧重点不一样,它们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专业、比较独立;但从总的方面看,国内外就科学技术整体问题的研究就显的比较散,也比较乱,没有比较完整的学科规范结构,学科框架也不严密,学科内容也不完整。尽管国内外学术界曾想通过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国内)和Science &Technology Studies(国外)克服这种局面,但到目前看来均未获得真正成功。不过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朝着学科综合化、交叉化、横向化、边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将会朝着学科规范化、严密化、整体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而这种综合化、交叉化、横向化、边缘化、规范化、严密化、整体化、系统化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一门研究总体科学技术问题的新兴学科—-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的产生,因此创建科学技术学将成为未来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必然趋势和最终选择。到了一定的时候,科学技术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在国内外学术界就会自然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因此,现在科学技术学事业发展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加速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化(国内)和加速“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现代化(国外)。只有它们的现代化才会有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合法化。在我看来,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将会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理论模式向前拓进,这个理念和模式就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21世纪是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理念替代物理学理念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认为科学技术学研究从一开始就要重视理论创新,这非常重要。科学技术学事业不能仅仅靠写几篇介绍科学技术学方面的文章就了事。如果这样做在学术上就是一种浮燥的表现,对科技学学科的发展就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这样做是不可能给科学技术学事业带来永久生命力的。国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就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理论规范的构建,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学科建设上的重大危机。我想国外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也会与中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情况一样遇到这个问题。当然危机不是什么坏事,正是有这种危机才促成科学技术学学科的迅速诞生。不过我认为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一定要汲取上述学科发展的教训,少走弯路,从一开始就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规范的建设,这样才能给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带来长久的生命力。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科技学学科的发展将对未来科技事业产生什么影响,更不知道它将对未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人们会逐步地意识到这们学科的重大理论意义。作为科技学工作者有责任和有义务做此宣传。但要善意地,有耐心地与相关学科和非相关学科方面的专家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建立学科认同感。否则将会遇到各种非议和责难,从而影响科学技术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基于上述观点,我现在始终强调科学技术学研究的中国特色。我觉得这非常重要,科学技术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品牌,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丢了中国这一学术品牌。过去我们中国人就是由于缺乏自己的国际学术品牌,因此在国际学术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从以前各相关学科建设上讲,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是国外的;科学学、技术学是国外的;科技史(科学史与技术史)是国外的;科技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是国外的;科技政策学是国外的;科技情报学是国外的;等等。我们都是在跟着别人走,缺少原创性,这样不行,这个局面一定要改变过来。科学技术学从其学科特点上看就是一个综合,综合就是创造,我们中国人的综合能力是很强的,因此,这一学科更适合于在中国的创建与发展。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21世纪越来越显示出中国的崛起。历史再变,现实也在变,我们作为时代的先觉者(知识分子)更应该有这份敏感。科学技术学不是“进口产品”,科学技术学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并在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这门学科的建设方面不是我们与国外接轨,而是国外应与我们中国接轨,因为,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完全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一次重要理论创新。

    结   论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学是一项事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事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来说,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出现了大量交叉、边缘、横向、综合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想。也就是对于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我们不仅要关注显科学技术状况,而且还要关注潜科学技术状况;不仅要研究常规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要研究非常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研究科学技术稳定增长过程,而且还要研究科学技术革命变革增长过程;不仅要研究科学技术的生长发育阶段变化过程,而且还要研究科学技术胚胎孕育时期的变化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科学技术和改造科学技术并最终驾驭科学技术,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及其社会的方向进化发展。而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将有赖于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发展,都将有赖于科学技术学理论模式的转换和科学技术学规范结构体系的重建。科学技术学事业是大家的事业,是要靠大家共同协力打造,所以,科学技术学事业的创建与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士参与。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创立和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科学学研究》、《中国软科学》、《未来与发展》、《高科技与产业化》、《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科技导报》、《教育科学博览》、《安徽科技》、《创新科技》、《银川科技》、《安徽大学学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皖南医学院学报》等等杂志社的诸位老师长期以来对我从事于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些年来,如果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要在科学技术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业绩是不可想象的。)

    参 考 文 献

    [1] 沈 律.科学技术学---对科学技术全面系统反思的科学(J).科学学研究,1993年第3.

    [2] 沈 律.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J).科学学研究,1999年第4.

    [3] 沈 律.科学技术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规律(J).科学学研究,1991年第4.

    [4] 龚育之、沈律等.科学技术发展与世界格局(J).科学学研究,1992年第2.

    [5] 沈 律.论生物进化与生物发育的基本规律(M.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军事医学出版社,20004月第1.

    [6] 沈 律.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J.科学学研究,1994年第4.

    [7] 沈 律.全球社会信息化及我国应采取的发展对策(J.科学学研究,1998年第1.

    [8] 沈 律.论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的生产力属性(J.科学学研究,1996年第3.

    [9] 沈 律.论发展我国科技的若干关系问题(J.科学学研究,1995年第3.

    [10] 沈 律.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J.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2.

    [11] 沈 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科学意义--基于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的应用性研究.(J)教育科学博览.2014(11)

    [12] 沈 律.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 自主创新之路(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第8.

    [13] 沈 律.试论“超大科技”时代--后D.普赖斯时代科技发展新模式( J).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0期.

    [14] 沈 律."超大科技"时代与中国的自主创新--21世纪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J)创新科技.2006

    [15] 沈 律.试论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第1期增刊.

    [16] 沈律.我国企业应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研究与开发主体地位确立与完善.(J)银川科技. 2006, 1:11-16

    [17]沈 律.关于“人类社会基因组计划”之若干设想与建议——全世界应重视加强对科学技术信息系统的合作研究与开发.第四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18]沈 律,科学技术体系全时全息增殖周期理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新探讨.北京国际科学哲学学术会议.BICPS"92 中国.北京 (beijing,.china).1992.6.15-17

    [19]沈律.小科技.大科技.超科技--关于科技进化发展的若干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国际科学计量学学术会议.中国.北京.1998

     

    [20] J.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82.

    [22] 金 哲等.当代新学科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3] 杨沛霆等.科学技术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24] 黄楠森等.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5] 林超然.科学技术学概论(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6] 徐 飞.国际科学学研究的新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148):16-18.

    [27] 曾国屏.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 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

    [28] 曾国屏.走向科学技术学(J.科学学研究.2003.(1):1-4.

    [29] 刘华杰.多管齐下研究科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81):6567.

    [30] 张明国. 大调整时代中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研究》(独),2002年第1期。

    [31]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2] 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4] 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5] 布劳温等.科学计量学指标-32国自然科学文献与引文影响的比较分析(M)赵红洲,蒋国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36] Garfield, E.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J).science,178:(1972),471-479

    [37] J.D.Bernel.Science in history[M] .London second edition.1957.

    [38] D.Price.Science since Babylon[M]. Now haven.1961.

    [39] D.Price.Little Science,Big Science[M],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63.

    Make arduous efforts for found and develop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 lu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one to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The tide of the modern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lashing before the way had no every aspect of present world. In 21 century, say with it that is the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 , have better to still say that is the economic tim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genome collection of illustrative plates of human social civilized evolution ". The reconstructed influence of expr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genome ) for human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cultural lif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t as if each that has decided human social civilized development as gene aspect. If say biological genome ( DNA and RNA information system ), have decided the metabolism of biological organism , is hereditary to be with variation, evolve and break up ,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So social genome (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have decided the metabolism of social organism ,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re evolved and broken up ,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Therefore each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inevitably be wanted for human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y , culture and so on aspect produce extremely profound influence; For economic foundation, production re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human society , the transform of superstructure produce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at all source power of human social civilized evolu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lt , the technical scientific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lt , are studied scientifically with technology study the it and essence that can not already reveal overa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urately develop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ts.come to a comprehensive science study with the technical burgeoning subject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studied study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It's appearance certain can for the future ca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maximum carry role forward.

    Keywords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of science,Science of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bject built, A level subject

     

     

     

    :科学技术学研究相关方面的链接(在不断更新中.....)

    在通往科学技术学的道路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28369.html

     

    、博文

     1. 科学技术学--对科学技术全面系统研究的科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2135.html)

       2. 我国应重视加强对科学技术学的研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249.html)

    3. 科学技术学学科名词翻译及其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251.html)

    4. 科学技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基因组图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577.html)

    5. 关于实施全球“社会基因组计划”的建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300.html)

    6. 走中国特色“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497.html)

    7. 试论“超大科技”时代 --后D.普赖斯时代科技发展新模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2177.html)

    8. 我国企业应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8818.html)

    9. 论超常规科学技术及其主要特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8811.html)

    10. 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文明中心转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8445.html)

    11. 论高科技发展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影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7716.html)

    12. 我国科技立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1422.html)

    13. 试论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996.html)

    14. 论学术生态与科技资源有效配置(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657.html)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之选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652.html)

    16. 二十一世纪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305.html)

    17. 超大(超常规)科学技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1660.html)

    18. 我国科技立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1422.html)

    19. 试论我国科技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996.html)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之选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652.html)

    21. 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本质属性(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2529.html)

    22. 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概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2228.html)

    23.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效用是如何实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2532.html)

    24. 互联网应成为“东方文化复兴运动”新思想传播的重要交流平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3840.html)

    25. 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思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3890.html)

    26. 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影响(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0304.html)

    27. 我对目前中国科技界的一点看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9917.html)

    28. 超常规科技发展时代与科技人才资源开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9916.html)

    29. 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转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9903.html)

    30. 论国家科技创新主体的确立及其意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795908.html)

    31. 科技创新的一般均衡理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16854.html)

    32. 论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95.html)

    33.“东方文化复兴运动”与中华民族的全面崛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9677.html)

    34.论科学技术增长的双S曲线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12890.html

    35。论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14365.htm

    36.论科技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建立及其意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16751.html )

    37.中部崛起与中部地区人的崛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16235.html)

    38."超大科技"时代与中国自主创新(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8355.html)

    39.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72457.html )

    40.遵循科技规律 发展科技事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71467.html)

    41.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66106.html )

    42.在通往科学技术学的道路上(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28369.html

    43.论人类生命的本质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7560.html )

    44.论人类文明的本质及其进化发展规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72457.html )

    45.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 自主创新之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89919.html

     

     

    二、专著

     

     

    科  学  技  术  学

     

    沈 律

        本书对科学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内容与学科分类等诸方面进行了新的全面综合性概述。并提出科学技术学是以科学技术整体(内部与外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崭新学科,它既不同于科学学,也不同于技术学,它是一门把科学学与技术学有机统一的综合科学。它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制与规律,寻找新的原理和方法,改造科学技术,从而驾驭科学技术,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及其社会进步的方向健康发展。从事于科学技术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科学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是一部针对科学技术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有600多页,它代表我的全部学术观点,有兴趣的学人不妨把它下载下来,静心细看。看后,我希望你提出各种宝贵意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792912.html )

     

    小科技,大科技,超大科技

    --关于科学技术体系进化的增殖周期理论研究

    沈 律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世界科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世界文明中心的不断转移。而每一次科技中心的转移又与各国选择的科技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直接相关。从科技发展史上看,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科技的发展已经历和正在经历以下几个重要时:小科技时期,大科技时期,超科技时期。

    这是一部学术专著。其中的一些内容都是以过去的论文形式发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88611.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91003.html

     

    三、讲座

     

    科学技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11108.html

     

    四、部分会议

     

     


     

     

    五.部分友人

     

     

     

     

     

     

    (作者简介:沈 律,男,安徽人,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皖南医学院科学技术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学与科技管理,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生命科学与医学。QQ:528591384;E-mail:528591384@qq.com)

     

     

    在通往科学技术学的道路上

    (一位研究者的探索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28369.html

     

    小科技,大科技,超大科技

    --关于科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88611.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91003.html

    试论“超大科技”时代

    --后D.普赖斯时代科技发展新模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2177.html)

    走中国特色“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

    --21世纪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条道路的战略选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95.html )

    "超大科技"时代与中国自主创新

    --科技部原科技信息网主办的专家网上讲座答网友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8355.html)

    超大科学技术

    --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主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71660.html)

     

    论超常规科学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368811.html)

     

    论人类生命的本质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对人类基因组的形成及其复制与表达过程的系统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7560.html)

    论人类文明的本质及其进化发展规律

    --对人类文明基因组的形成及其复制与表达过程的系统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972457.html )

     

     

    科技创新一般均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对构建科学技术成果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33810.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450-803272.html
    上一篇:论人类社会生命周期双S曲线规律
    下一篇:论走中国特色的“超大科技”自主创新之路

    82 王小平 林耕 梁光河 晏成和 孙友甫 姚伯元 赵克勤 樊晓英 刘新建 胡春松 孙杨 李学生 周金元 张义国 付小军 尤明庆 王德华 王善勇 苏德辰 高山 郑小康 杨正瓴 王晨光 赵斌 张忆文 王兴民 徐长庆 魏焱明 汤伯杞 科学出版社 李学宽 王启云 邢志忠 包存宽 李晓瑜 刘洋 张鹰 葛素红 范运年 喻海良 张能立 檀成龙 周可真 罗汉江 郭娟 史仍飞 陈楷翰 刘炜 张学文 宁利中 汪育才 李本先 陆泽橼 王秉 王号 蔡庆华 文克玲 朱晓刚 黄仁勇 蔡小宁 卫军英 刘旭霞 詹亮 张骥 杨学祥 杨波 侯成亚 姚卫建 赵建民 田云川 冯大诚 姬扬 王涛 曾红 俞立 李亚平 麻庭光 杜占池 张焱 杨国力 wisdomstar XY

    发表评论 评论 (42 个评论)

    [42]杨国力  2016-7-20 05:04
     
      
    博主回复(2016-7-20 05:16)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41]张焱  2016-7-19 21:49
     
    祝贺您付出不懈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就!
    博主回复(2016-7-19 21:54)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我会尽力努力的。谢谢!
    [40]杜占池  2016-7-19 17:48
     
    好文,很受启发。
    博主回复(2016-7-19 21:47)谢谢您的评价,谢谢您的推荐。
    [39]李胜文  2016-7-18 10:25
     
    Thanks so  much for letting me know your publication, informative, inspirational, and eye-opening.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second edition 1970; abbreviated SSR) is a book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y philosopher Thomas S. Kuhn, whose influence that last more than 50 years. Nothing has surpassed Kuhn's theory - your effort thus is much appreciated.

    I'd like to suggest that linking to human genome is novel; however, it's somewhat not well settled. That's because we don't know much about genome yet. Copied below, I'd see some room of improvement in English for its logic, coherence, and clarity. I admit your Chinese version is much better in its logic, coherence, and clarity than in English version.

    ~~ Make arduous efforts for found and develop of the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 lu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one to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The tide of the modern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lashing before the way had no every aspect of present world. In 21 century, say with it that is the times of knowledge economy , have better to still say that is the economic tim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genome collection of illustrative plates of human social civilized evolution ". The reconstructed influence of expressing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cial genome ) for human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ic, cultural life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t as if each that has decided human social civilized development as gene aspect. If say biological genome ( DNA and RNA information system ), have decided the metabolism of biological organism , is hereditary to be with variation, evolve and break up ,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So social genome (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 have decided the metabolism of social organism ,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re evolved and broken up ,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Therefore each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inevitably be wanted for human social politics and economy , culture and so on aspect produce extremely profound influence; For economic foundation, production rela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human society , the transform of superstructure produce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at all source power of human social civilized evolution developm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lt , the technical scientific socializ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lt , are studied scientifically with technology study the it and essence that can not already reveal overal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curately develop la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ts.come to a comprehensive science study with the technical burgeoning subject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studied study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It's appearance certain can for the future ca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maximum carry role forward.

    Keywords Sci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of science,Science of technology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bject built, A level subject
    博主回复(2016-7-18 16:46)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s on my article. If I give you an open vision, I will be very happy.
    You say T.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50 years, the theory of no one can shake, my theory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and supplement of its the theory. The effect of norms, conventional science and so on concept for me is great, I am proposing unconventional science (Super Science) is the development and supplement of its the theory. The development and supplement cause I found double S curve. The double S curve law is development and breakthrough for D. price of more than 50 years ago of “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 theory. Because of the “lettl science, big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exponential curve and the S curve, the theory on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theory lettle science and big science. My super science theory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double S curve. The two S curve is my achievements in life science and medical research.
    [38]杨学祥  2016-7-18 05:55
     
    支持。
    博主回复(2016-7-18 16:47)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37]张骥  2016-7-18 02:00
     
    找时间精读一下  
    博主回复(2016-7-18 03:26)精读后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36]葛维亚  2016-7-17 16:19
     
    宏篇大作,受益匪浅!
    博主回复(2016-7-17 17:03)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35]蔡小宁  2016-7-16 05:47
     
      
    博主回复(2016-7-16 05:57)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34]蔡庆华  2016-7-14 22:30
     
      
    博主回复(2016-7-15 00:30)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33]刘炜  2016-7-14 19:08
     
    謝謝您的回復,向各位科學家學習。
    博主回复(2016-7-16 04:21)我发现您很谦虚,这样我很喜欢。您是一位受欢迎的人。
    [32]王号  2016-7-14 17:24
     
      
    博主回复(2016-7-14 18:21)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31]汪育才  2016-7-14 15:31
     
    很抱歉,打字时拉下一个字,应为80年代,84至85年吧。
    博主回复(2016-7-14 17:55)我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从收到钱学森先生的1984年给我的亲笔回信开始的。后来于光远先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邀请我参加了北京国际科学哲学与科学史大会。更是加强了我对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请参阅我写的《通往科学技术学的道路上(一个研究者的探索历程)》。
    博主回复(2016-7-14 17:43)84年,85年那时中国,有三钱、三学、三论热,我想您也是受到当时的影响,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的。那时我也就二十多岁,您可能也在五十多岁,正当年,研究成果一定非常多。
    [30]陆泽橼  2016-7-14 15:02
     
    为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博主回复(2016-7-14 17:38)谢谢你的评论和推荐,我们国家有个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每二年在全国不同地点召开学术年会,欢迎您参加。希望您加入我们队伍里。为创立和发展科学技术学事业而努力奋斗!
    [29]汪育才  2016-7-14 14:27
     
    在80年我当时出任我校科研处长,曾为大连市高校科研处长协作组开过这门课的讲座,现在囬想起来亦还津津乐道。祝博主成功,学术丰收,在指导实践中更创佳绩。毛主席的伟大之处,不光是写文章,他说的[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永远是经典。自勉之词,愿作引玉。
    博主回复(2016-7-14 17:31)首先感谢您的评论和推荐,您是我们的老前辈了,据我所知大连那边以前在科学学与技术学,科学技术学以及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这与您和你们大连的学者的努力是直接相关的。我想你一定认识大连理工大学的刘则渊老师,王续琨老师吧,他们俩我都认识。他们主要搞科学计量学研究。我现在在科学网上发布的这些内容的博文都是这些年在杂志、书籍等等上发表的成熟内容。你说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是应用。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现在就想宣传和扩大这些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例如,我过去提出的“超大科技”理论就是在我发现的双S曲线的基础上提出的,“双S曲线规律”我认为是对D.普赖斯“指数增长规律',"S曲线规律"的突破和发展。他的小科学,大科学理论是建立在指数增长曲线和S曲线规律之上的。因些我提出超大科学理论也是对D普赖斯的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我认为,小科学时代是欧洲科技发展为代表的时代,大科学时代是美国的科技发展为代表的时代。而到了超大科技将是以中国科技发展为代表。现在我们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科技创新立国,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政府,企业,个人,群众团体,基金会等等,都来创新。就完全体现了我国超大科技时代的到来。我们国家不能再走过去欧洲国家小科学(个人,大集体主导)发展之路,也不能再走美国大科学(政府主导)发展之路。只能走出一条超大科技自主创新的第三条科技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在科技上,经济上,政治上等等各方面来一次跨跃式大发展。以上观点,不知是否合理,请多多批评指正。尽管我的“双S曲线',"超大科技理论"提出已经三十多年了,过去我在这方面宣传确实有点低调,但我现在认为一个好的理论如果只能放在箱子里,那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您说是不是啊。所以我现在就将我的学术理论全面系统地挂在科学网上,与人们交流和分享。好了,最后祝汪老您身体健康!
    [28]宁利中  2016-7-14 06:31
     
      
    博主回复(2016-7-17 17:04)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7]刘炜  2016-7-14 06:19
     
    謝謝您的回復,我只是實話實說,真不太懂理工科學,只會讀舊書、做古建、教書。
    博主回复(2016-7-14 19:04)你是学文科吗?学文科也可以交流啊,我们这些搞理工医的就少文科方面的知识。正好交流,向您学习。
    [26]刘炜  2016-7-14 05:52
     
    感謝您的回復,向您學習,我沒甚麼意見,我不了解太多高深的科學知識。
    博主回复(2016-7-14 06:08)谦虚了!和你交流让我感到很愉快。
    [25]刘炜  2016-7-14 05:45
     
        我只會做古建大木作,不會太多的科學。
    博主回复(2016-7-14 05:49)谢谢您的评论和推荐。我注意到您常来我的博客。以后还请您多多提意见。
    [24]范运年  2016-7-13 01:42
     
    很感兴趣啊,真希望有机会也能学习
    博主回复(2016-7-13 02:13)谢谢您的评论与推荐。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交流交流,保持联系。我的E-mail:528591384@QQ.com
    [23]葛素红  2016-7-13 00:00
     
          
    博主回复(2016-7-13 00:28)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22]张鹰  2016-7-12 20:44
     
    这本书出版了么?
    博主回复(2016-7-12 22:21)谢谢您的推荐。这本书还没有出版。我是希望能出版,不过书中的主要内容都已在学术杂志发表。
    [21]李学宽  2016-7-11 18:30
     
    参考文献里为什么没有英文原文文献?
    博主回复(2016-7-11 18:58)谢谢您的推荐和提醒。我马上加上英文参考文献。
    [20]魏焱明  2016-7-11 07:14
     
      
    博主回复(2016-7-11 15:05)谢谢您的推荐和评论!
    [19]王晨光  2016-7-10 22:33
     
      
    博主回复(2016-7-10 23:02)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18]杨正瓴  2016-7-10 22:22
     
      
    博主回复(2016-7-10 23:03)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17]苏德辰  2016-7-9 17:13
     
    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读,只粗略地看了一遍。感觉科学技术学是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支持沈老师的创举。
    博主回复(2016-7-9 19:35)首先我要对您的评论和推荐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的大力支持。我会与我国科学技术学(科学学和技术学、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科技史)工作者一道努力奋斗下去的。
    [16]付小军  2016-7-5 19:18
     
    可以考虑出版专著了
    博主回复(2016-7-5 20:38)我也是有这样的考虑,但我没有出版专著的经验。这个过程我并不知道,不过我的论文已经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您是出版社的,我想向您询问一下。我的这些内容可以整理出版吗?如何整理?出版专著需要了解些什么问题。我听说出书需要出版书号,出版费。还要代销和自销若干本书。是不是这样?
    [15]李学生  2016-7-3 16:53
     
    好文章
    博主回复(2016-7-4 20:12)谢谢您的评论与推荐!
    [14]刘玉仙  2016-7-3 01:27
     
    太长了,这种东西应该分开,连载
    博主回复(2016-7-4 20:10)谢谢您的评论!这篇博文是太长了点,我希望您能耐心的读下去,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13]刘新建  2016-2-15 22:27
     
    看到评论中有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讨论,也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也一直不赞成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政治口号是可以,作为哲学命题是不严谨的。这里的关键问题的要给生产力一个学术化的科学定义或哲学定义。然后再予以讨论。如果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体系,那么,生产力的构成就只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但代表生产力水平(水平是强度指标,生产力还有广延总量指标)的是其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科技水平。所以,科学技术是镶嵌于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上的。实际上,对于生产的总产量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测度指标(可以有近似指数),要用一个指标来测度生产力的水平也是不可能的。
    博主回复(2016-2-19 02:47)首先我要感谢您对我博文的观注和推荐。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认为,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它要通过一个转化的过程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我把科学比喻为DNA,把技术比喻为RNA。把商品比喻为蛋白质。它们之间就是一种转录,翻译等等的关系。我想这样也就把这科学技术的实质讲清楚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基因组。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信息系统。我的这些观点九十年代已在《科学学研究》杂志上发表。祥细内容,请查阅科学学研究杂志,或阅读我的博文。
    [12]赵克勤  2015-12-22 23:57
     
    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研究,是一个大课题,会有新的认知,因为联系是创新之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9317-853956.html
    博主回复(2015-12-23 03:48)谢谢您的关注与评论。你的联系是创新之源,写得很好,我已拜读,很受是益。
    [11]姚伯元  2015-11-22 18:46
     
    我俩观点一致。
    博主回复(2015-12-2 11:57)谢谢!我又多了一个知音。今后多多联系交流。
    [10]姚伯元  2015-11-21 21:20
     
    才发现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专家。虽粗看,还未完全懂,但感动研究深入、有力度,还会细看并学习。我感到科学与技术不同点很多,对是第一生产力有质疑,都是独立思考,不知对不对。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61517-910295.html
    博主回复(2015-11-22 18:37)首先,对你的推荐我很感谢。你的博文我已阅读,很是受益。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正确说法是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科技产品)。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科学与技术就相当于DNA和RNA.生产力(科技产品)就相当于蛋白质。科学和技术不等于生产力(科技产品),就象DNA和RNA不等于蛋白质一样。科学和技术要通过各种复制与转录、翻译方式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产品),就象DNA和RNA通过各种方式复制和转录、翻译成蛋白质一样。因此,我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产品)说法是不科学的。关于这些内容你可以进一步阅读我的相关博文(发表论文)。
    [9]赵蕊  2015-8-25 22:18
     
    或许没有那么神秘,兴趣的驱动力,然后是经历、最后才是方法。现在本科生、研究生多如牛毛,有几个敢说能搞科研,不是说他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而是没有驱动力、缺少经历。动嘴还行,动手就差远了
    博主回复(2015-8-28 02:48)您说的没有错,我基本同意您的观点。不过对于年轻人也不能要求过高。年轻人追求高学历高学位是应该支持和鼓励的。
    [8]赵蕊  2015-6-17 23:00
     
    大众关注科学技术的程度,代表国家发展的潜能。要好好学习,努力实践。
    博主回复(2015-6-18 22:32)谢谢您的评论,科学技术就是社会 文明基因图谱。是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博主回复(2015-6-18 22:32)谢谢您的评论,科学技术就是社会 文明基因图谱。是代表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7]李燕祥  2015-3-28 15:12
     
      
    博主回复(2015-4-27 01:34)谢谢 !
    [6]李燕祥  2015-3-28 00:48
     
       。反复拜读,很有启发。
    博主回复(2015-3-28 02:29)谢谢您的阅读和夸奖!这是一篇代表我整个学术观点的博文,其中还有一些文章和著作链接可以下载,如果您愿意的话,您不妨下载下来阅读。谢谢多提意见。希望保持联系。
    [5]晏成和  2014-12-14 00:31
     
    以您的科学技术增长的双曲线,及科技创新的均衡曲线、创新度定律,如何评价拙博提出的离经叛道的关注核外电子规律运转的科学创新,及扩大其影响力。
    您十分关注文章引用的影响力,现代被非学术界的《百度》《谷歌》引用算不算影响力。
    谢谢您对我的博客的关注。
    博主回复(2014-12-15 02:10)谢谢你的推荐。关于你所提出的创新理论的扩大影响问题。我想你应发表你的成果。至于谷歌等收索网络引用是否算不算影响力。我想还有待研究。我认为 一个研究者要有勇气突破权威理论,我想你的勇气值得肯定。
    [4]谭铎平  2014-7-27 18:19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能动性是母庸置疑的,但在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存在一定问题,致力于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规律,及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很必要的。
    博主回复(2014-7-28 16:39)谢谢你的评论。
    [3]wisdomstar  2014-6-29 07:02
     
    很有意思,受教了。不过科学技术学与科学的关系有点像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word已下载,还请出实体书好。
    博主回复(2014-6-29 15:53)感谢你对我的文章关注.你说的出书问题,我想我会尽量努力.
    [2]赵蕊  2014-6-23 15:18
     
    科学不只是兴趣、更是浓缩的技术与艺术,开卷有益。
    博主回复(2014-6-23 17:15)过讲了,还请提宝贵意见.
    [1]林耕  2014-6-22 17:30
     
    受益良多!
    博主回复(2014-6-22 17:38)过讲了,今后多联系!请多指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