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之心与心里治疗(二)

第八识入胎与精神分析

接下来谈一些第八识入胎与精神分析有关的事情。弗洛伊德认为小孩在发展过程中,会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与父母双方在性关系方面的竞合,并称这种现象为「odipus complx」(伊底帕斯情结)。他认为,小孩子在三到五岁的阶段,会发展出对不同性别的父母的性欲幻想,以及对相同性别的父母的谋杀敌意。弗洛伊德将这个惊世骇俗的观点提出来之後,在当时保守的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个人也因此而招惹了不少的批评,但弗洛伊德仍然将伊底帕斯情结视为nurosis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核心现象。

暂且先不管弗洛伊德的观点是否具有实证性,但可以看出,他认为恋母弑父的这种现象是一种人类的宿命,是早在一个人出娘胎前就已经命中注定而不可避免的。一直以来,伊底帕斯情结都只能在梦中的意象、治疗情境内的叙说或者艺术创作的层面上去讨论.

当有情死後,会成为中阴形态而等待去投胎。中阴的入胎必须是遇到与己有因缘的父母时,才有入胎的机会。因此,当与这一个中阴有因缘的男女(即其下一世的父母)在交合发生性行为时,这一个中阴就会感应而来到这一对男女旁边等待入胎的时机。当然,此时的中阴并不知道这一对男女,是其未来的父母亲,他只是看到一对在交合行淫的男女。由於被当时的景象牵系而产生淫欲的缘故,这一个中阴就会起颠倒想,看见自己与之交合行淫,因为看到是自己在与之交合而生起了贪爱的心行。如果这一个中阴的业报是要成为一个男生的话,就会对其下一世的母亲起了贪爱,同时会对其下一世的父起瞋心并希望父亲远离,当这想法一出现时,便只看见女方,於是便往前趋近,当愈来愈接近後渐渐的就只看见男女生殖根门而被拘系,这个中阴就会入母胎并且成长为男婴;相反地,如果这一中阴的业报是要成为一个女生的话,就会对其下一世的父亲起贪爱而对其下一世的母亲起瞋心,会同上述的过程一样,那麽中阴入母胎出生後就会成为女婴。在这里所描述的,就是一个人或一个有情众生,如何在其死亡之後,又重新入胎受生为人的道理。

弗洛伊德在其书中提到,这种与其父亲或母亲交合的性欲冲动或谋杀的恨意,也许在一个人出生前就已经像伊底帕斯王被命运所诅咒一样,是早就已注定存在;而实际上,任何一个小孩的这种心思,确实在其出生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他们在出生前的中阴阶段,其实就已经对其父母异性之一方起过淫念,也自认为与之交合;而且对父母与己同性的另外一方,也在中阴阶段就起过瞋恨的念头。中阴阶段的这种淫念及瞋心,当然也是会被记录起来成为第八识内的业种而一直被执持下来。因此在其出生之後,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遇到适当的环境刺激,导致引发该欲贪或瞋恨的种子起现行,而莫名的出现这一些冲动时,就成为弗洛伊德所谈论的「伊底帕斯情结」现象了。当然这一些种子起现行时,当事者本身未必能了知自己那种潜在着的思惟或念头;即便能了知感觉,也会因为想法太荒诞而被自己压制下来。十九世纪的弗洛伊德从西方心理学的观点所观察到的现象,依旧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唯实经典对生命现象运作的解说范围之内,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不得不令人再一次的赞叹释迦智慧之深广。弗洛伊德在其生前,若有机会接触而知道这一点的话,应该也会有吾道不孤的慨叹,而不至於在其一生当中都感到孤独寂寞了吧!

人与人之间爱恨情仇的关系,除了表现在婴儿与父母之间外,还有个人与其家庭、家族成员之间,以及个人与周遭环境中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上。

为什麽有亲密关系的双方之间,会有嫌恶及敌意的潜藏情感存在?以唯识的观点而言,这种现象其实就像前文所谈论的小孩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一样,也与双方之间在过去世所结下的善恶因缘有关。有善恶因缘的两造,不单单会在未来世成为亲子,也会成为夫妻、兄弟姊妹、亲戚,甚至包括朋友同事、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店家老板或同行搭车的陌生人等。双方会形成何种亲疏的关系,就看过去世所结下的因缘之善恶多寡而定。在人的关系上,几乎是没有纯善或纯恶的因缘存在的,因此当双方因为过去世的因缘而成就这一世较亲近的亲属、朋友关系之後,在每天相处接触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事件足以引发过去世所结过的不善因缘的业种。当这一些业种也像「伊底帕斯」现象一般,藉由第七识末那的攀缘执取而现行时,当事者同样是无法理解、也会莫名其妙的。意识心觉察到这种无以名状、矛盾冲突的情感时,自然会选择将其忽略、刻意回避或遗忘,於是就形成了弗洛伊德在其文章中所谈论的压抑现象了。弗洛伊德说藉由精神分析才得以了解这一现象,意思是说,现代心理学需要借助漫长的治疗历程来让一个人了解这一些现象,但是藉由唯识对生命实相的理解,这种矛盾与冲突的情感,就不至於那麽令人难以理解而感到困惑了。

同样的,再来看令现代人相当困扰的一件事情--「外遇」,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身处在现代这个开放的社会,男女之间的来往是相当频繁的。每一位男女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多位令自己心仪的异性。只是目前的法律对婚姻制度的规定是一夫一妻制,因此每个人都只能选择一位伴侣成为其法律上的配偶。於是,因为种种的因素,婚外情就成了身处在欲望城市中的男女,满足自己情欲生活的一种选择了。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照理说这一辈子能成为夫妻,应该是在过去世曾结过极深的因缘,才可能结成夫妻。只是从唯识的角度来看,这结婚的双方却未必是因为过去世所结下的良善因缘,才在这一辈子建立起亲密关系,反而有相当多的亲密关系之所以形成,其实是与过去世的恶因缘有关;而在过去世与这个人结过善因缘的,反倒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会遭遇到的朋友、同事了(可能是同性,也会是异性)。但即便男女双方是因为过去世结过善缘而得以在这一世成为夫妻,他们之间在过去世也必然曾结过大小不等的恶因缘(所以,在现实生活上几乎看不到一对能全然契合,而完全不会有摩擦、冲突或吵架的夫妻;而这一世的吵吵闹闹或打打杀杀,则又成就了未来世的恶因缘)。因此当配偶双方的亲密感逐渐因为习以为常而变得平淡,以及每天相处所出现的摩擦冲突增加之後,过去世所结下之恶因缘的业种,就有机会遇缘现行,导致彼此之间嫌恶、憎恨的感觉增加,烦恼痛苦就会逐渐产生而出现厌离对方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因为平时的工作经常接触某位异性,或某一种机缘需要较长期且频繁的与某位异性朋友相处时,男女双方过去世所结过的善因缘就有机会现行,而让双方对彼此出现一种莫名的好感。然而,导致双方好感出现的过去世之善因缘,却未必是男女情爱关系(可能双方在过去世是很契合的父子或很贴心的母女),只是彼此的好感逐渐被牵动而增强之後,双方都不知道这种好感,其实只是过去世的关系之重现,更不可能知道彼此之间,在过去世曾有过什麽经历,因此会将这种好感归因於两性之间情爱的吸引或心灵的契合。於是就在这种激情浮现的冲动之下,双方逐渐发展出了外遇关系。

 

第八识与舍寿(死亡)

人的生命开始於第八识入胎及住胎,而生命结束时,第八识也是最後离开的。

当一个人存活了一段时间之後,如果可以活多久年岁的这个寿算已经到了尽头,再加上维持身体一定体温的这个暖的现象消失,那就表示第八识离开身体了。到这个时候,寿、暖、识三者都已不在这一个有情的身体上时,这一具身体就会如同木材石块一般,成为一个没有心识功能的尸身,就不再具有生命现象了。在前面文章中也提到法医学上对死亡後尸体变化的了解,当一个人心跳呼吸停止之後,大约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尸体的体温就会与环境温度一样,而经过八个钟头左右,亡者的身体摸起来大概都已经冰冷了,经验上一般人也都知道这个时候是不太可能救活了,这就是所说的寿尽及舍暖的现象。,从初死位开始进入正死位再到死透的这段期间,第八识是一分一分的舍离色身,等第八识完全舍身时这个人就算是真正死透了。因此,在人死後的四个小时内,当身体还没有完全冷透,第八识尚未完全舍身而意识仍然有作用的这段期间,这一个人还不是无心如木石,还是可以觉知到痛觉,这时候是否适合接受器官捐赠手术呢?再一次提醒诸位要慎思明辨才好!

近年的热门话题。一些医疗单位一直都在大力推展器官捐赠的活动,宣导这是一种遗爱人间的行为,让需要器官来挽救生命的人有一个新生的机会。器官捐赠活动的推广也确实因此而让许多生命垂危的人获得新生,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也因为器官捐赠而让不少病人在接受移植後提高了生活品质。因此一直以来,器官捐赠都被一般民众所接受及称许。但是,在这一项看似是善行的公益活动背後,是否还有可以再思考的空间呢?如果从唯识的观点来看器官捐赠,又会是如何呢?

在五种情况之下,意识心及前五识是断灭不运作而没有功能的,这其中就包括了正死位。所谓的正死位就是人真正死亡的时间点,大约是一个人心跳呼吸停止,被医师宣告死亡的 3 或 4 个小时以後。生平未造大恶业之人,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尚未进入正死位,因此前六识还是在运作,还是可以有感觉的功能。只是这时候的肢体肌肉的运动功能已经无法正常运作,就像渐冻人或植物人一般,即便有感觉,也无法透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而器官捐赠,通常都是争取这前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摘取人体器官,在这种情况之下来摘取亡者的器官,其结果会是如何呢?就像是没有使用麻醉剂而直接对一个人开肠剖肚一般,大家应该不难想像其下场,一定是剧痛难忍的。而其实也不单是动刀摘取器官时会产生剧痛,这个时候的亡者对於搬动身体也会痛到难以忍受,甚至连平常习惯的声响也会像如雷贯耳般难以承受的。

因於上述现象之缘故,人尚未死亡时就要开始作准备的一套殡葬程序。这些临终仪轨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人死亡之後八个小时内,都不能去搬动亡者,也不会在亡者旁边哭泣或制造声响,更不会在亡者附近摆放味道刺鼻的东西。之所以会有这一些规定要求,当然也是源於一直要到正死位时前六识才会断灭不运作的认知。如果按照这一套临终仪轨来做的话,就不会因为搬动、碰触亡者而令其疼痛,也不会因为声响、味道而让亡者起烦恼。为了保险起见,将时间从 3 或 4 个小时延长到 8 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点很显然的与现代医学对生命现象的理解,认为呼吸心跳停止时,该人就已经死亡而成为一具尸体的看法是互相抵触的。因此很难让一般认同现代医学观念的人接受唯识生命观,才会响应推广器官捐赠的活动。但是从唯识的观点来看,器官捐赠这一件善事对一般人来说显然不能做,因为在捐赠器官的当下,自己会产生很剧烈的疼痛,会容易因此而出现很强烈的瞋恨心,反而让自己蒙受不好的结果。如果真的很想遗爱人间,该如何处理才会圆满呢?那就是在签器官捐赠卡时,要附上一个但书,要求医师在死亡前(重点在心跳停止前,否则打了麻醉剂也无法循环到全身)数分钟时作全身麻醉,而且药效要持续到八个小时。这样一来,在取器官时,以及取器官後到正死位之前这段期间,意识心就因为大脑受药物麻醉的缘故而不起作用,也就不会有痛觉了。了解了这一些现象之後,大家在考虑签器官捐赠卡时,就可以多一些思维及考量了。除此之外,下次如果在医院中遇到一听到医师宣判病人已经不久於人世,就急着想要将病人接回家中料理後事的家属时,应该就比较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不觉得奇怪了。

意识心断灭而不具有功能,这是唯实经典对生命现象的理解。那科学界是否有类似的看法呢?

目前的科学家逐渐的了解到睡眠,尤其是眠熟无梦的深度睡眠时,大脑功能依然活跃的在处理很多讯息,可是这时意识心却是不运作的。当意识不运作时,大脑的功能仍然是活跃的这一现象,是否很不可思议呢?目前的科学研究可能还无法提供适当的解释,但是唯识学却可以说明这一现象。因为在熟睡无梦时,虽然前六识都已经不运作,但是每个人的末那识并没在有休息,仍然忙得很啊!就像是目前大家经常使用的电脑,当一段时间暂时不用时,可以让电脑进入休眠状态。表面上看好像电脑什麽事都没做,但其实电脑的 CPU 及其他电气线路仍然忙得很,要随时监测是否有人碰触了电脑,以便随时终止休眠状态。人的大脑功能,也很类似这个现象。

 

 现代心理学的困扰

其实从前面数篇文章的内容可以了解,唯实与现代心理学,尤其是与心理治疗之间,是有很深的关联性存在的。现代的心理学企图透过种种的技巧来解除每个人的烦恼痛苦,甚至是心理精神上的疾病。可是这门学科发展了数百年,治疗技巧也一再的推陈出新,有人估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0多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及策略。这麽多心理治疗方法的出现,乍看之下会让人以为心理治疗欣欣向荣,有苦恼的人一定会因为方法越来越多而让心理困扰越来越减少。但是以实际现象上的观察,似乎正好相反。这个年代的人所面临的困境,并不如预期的减少,反而是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离奇古怪、丧失人伦的事件,性犯罪、家暴案有增无减,心理变态的偷窥虐待越来越多、自杀率也节节攀升,人心越来越徬徨不安。身处在这种社会情境下的我们,该静下心来想想,现代的人是否已经迷失在高度的科技文明进展的眩惑中,而逐渐丧失了对生命意义及生命根源探讨的好奇与能力?而唯实与咨询或心理治疗之间有很深的关联,就是因为所要教导世人的就是这万法的根源。所以要谈心理困扰及精神痛苦等等,这一些世间法的解决及对治,就都只能是缘木求鱼或治标不治本了。

定境的修学这种修行方法,欧美人士称之为「mindfulness」,有人将其译为「正念」、「内观」或「静观/专注觉察」。定境的修持,不可否认的确实可以让一个人产生心情平静、情绪稳定的效果,心思也会因为在经过觉察的练习後,渐渐收摄、不再散乱,而产生了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因此对於长期处在五光十色的环境中、随逐於五欲六尘醉生梦死而心地遭严重染污的现代人而言,这种修持确实可以产生短暂的焕然一新的感觉及效果。因此除了被西方人士拿来应用在减压治疗身体方面的病痛之外,也有美国的心理治疗师参考佛教止观及安那般那的修行原则,再结合西方认知心理治疗学的理论及技巧,另行创出一套名为「dialctical behavioral (DBT)」的治疗模式,以这一套治疗方法来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其他不容易治疗的精神心理疾患的个案。

上面所提到的这一些方法虽然都被提倡者理解为禅(勉强可称之为世间禅),但其实只是定力的开发及应用,虽然如实去作可能可以让这一世的身心获得预期的安乐及自在,但是就如前文所曾提及认知心理学家的看法,我们可以觉知到的心行变化只占了心识活动的5%,因此不管如何的努力去作静观减压的课程,充其量也只解决了我们可以觉知的那5%的烦恼与痛苦。可是,其馀那不为我们所觉察的95%的心行变迁,不会让一个人烦恼、痛苦或伤心欲绝吗?依常理推论也知道不可能不对我们造成影响,甚至其影响程度可能还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觉知及驾驭的部分。再说,即便有人对於能学习驾驭这5%的心行变化已经觉得此生足已,可是这一些修行的结果终究都是无常的生灭法,一时间有效果的方法,到下一个阶段又会失去其作用,个人的情绪仍然会因着变迁不息的外境而一直波动,即使是看似康健的色身也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败坏,更何况是念念生灭的心行呢?人这一生的苦是没有止息过的,更何况每个人还有未来无量劫的生命在等待着我们!永无止息的生生世世,要能实证那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实心之後,才能因而如实修证直到获得究竟的解脱及安乐自在。而这一个目标,也只有透过禅宗这一教外别传法门,才比较可能达成!

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中,心身症(psychosomatic disord?rs)的治疗於近几年逐渐受到各科医师的重视。在临床的实务上,虽然这一些专家并没有完全采用静观及专注觉察的作法作为介入的手段,仍然是以传统的心理治疗及放松的技巧作为治疗策略,但在实务上已慢慢将这一套以禅定修学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治疗方法,纳入正统的医学领域内。这一种变化,应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人们已经慢慢意识到,传统唯物观点的西方医学,已经遇到了相当大的瓶颈。尤其是当医学水平提高到一个程度,可以让个体不再遭受疾病所带来的死亡威胁时,心灵上的健康安乐就成了一个无法避免、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了。因此,国外的治疗师开始转而向东方文化求取心灵灵药。这一个改变,预告了唯物观点的西方医学及心理学,已经逐渐失去其主导权的命运,也宣示了一项重要的讯息,那就是全人的治疗,尤其是以身、心、灵作为主轴的全人照护,是不可能将宗教所探究的心灵现象排除在外的,否则要谈身心灵的真实安乐,就真的是天方夜谭了。

谈到心灵喜乐的良药,静观及专注觉察的作法,或许可以让以身体化症状为主的心身症患者获得较大的改善;但是对於身处在这个变动不安年代的现代人而言,外在环境的诱惑这麽多,社会又经常发生重大事件,再加上年年天灾地变,烦恼深重的人是逐年在增加(从持续升高的自杀率可以了解到这一点)。针对这种深重的烦恼,静观及专注觉察的作法,是否足以让这一些身陷心灵灾难中的现代人,抵挡得住意根末那识的攀缘执着性所带来的影响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近年的媒体披露,西方国家正加紧投入大量的资源,以增加心理谘商治疗师的人力,由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推测,逐年增加的心理情绪困扰问题,已经让政府感受到其对社会成本的负担及社会安定所带来的压力了。但是,这种大量增加谘商师人力的作法,其成效会如何呢?恐怕仍然会相当有限!因为以西方心理学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各种治疗学派,其所探讨及对治的,其实都不离六识心(尤其是意识)的功能范围;可是会造成个人烦恼痛苦的根源,却是末那识意根。意识心固然也会造成烦恼,但是,意识心之所以会造成烦恼,也是因为意根末那识在其背後掌控的结果;如果只改变意识心的心行,仍然还不是究竟根本的作法,就如同发烧的时候给予退烧的药,而没有去根治发烧的原因,怎麽可能产生根治的疗效呢?即使是精神分析这一种钻研深层心理、强调其所对治的对象是潜意识的治疗模式,也是见树不见林的。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理论,所企图指向的对象,是人身上一个隐微的心识;然而从唯识的观点来看,弗洛伊德所企图研究的对象,其实应该是唯识所探究的「意根末那」这一个心,只是西方心理学者从心理运作的现象上来想像及推论,应该要存在这麽一个隐微的心识,才能合理的解释人类心灵状态所呈现出来的复杂性。但是,现象上的观察终究是很有限,而且也常常会有错误的。因此意根的体性及功能,以及意根对一个人所能造成的困扰,不是研究精神分析的学者所能想像的,更谈不上要对治了;相反地,唯识经论中对意根末那识的解说,却是清楚而确实,函盖层面既广大且深细,又有明确的实践方法可以遵循。依於唯识学的义理来真实参究及修学,才可能对治意根的习气所带来的困扰。

 

心理学的「客体」与「自体」

(一)两种不同的对「客体」与「自体」的认知

谈到意识与潜意识的差别,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潜意识的表现运作,几乎难以为一般人所觉察,更遑论能被一般人主动运用;而意识心的功能则可以被我们观察、掌握及运用,从这一现象来看,也可以知道意识与潜意识是不同的两个心。意识心这种可以了别外在环境的能力、或者可以觉察自己在接触外在环境刺激之後所引起的情绪、感受及思惟,甚至是自己对这些情绪、感受、思惟的反观内省等种种心理现象,几乎都是心理学探讨的主要课题。而这一些心理运作的历程,其实在唯识经论中已有相关且深细的论述。唯识学在谈论心识运作的种种差别相时,提出了相分、见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这四分的观念。简单的说,我们的心识所具有的见闻觉知的能力,唯识学称之为「见分」;而能被我们的心识所了别觉察的对象,就称为「相分」。譬如说我们去看一场相当感人的电影,这能看电影的就是见分的功能(包括透过眼睛可以接触影像的眼识见分,透过耳朵可以接触声音的耳识见分,以及可以接触六尘讯息的意识见分),所看的电影(其实不是只有被看的影像,还包括被听的声音,因为电影是一种声光的综合媒体)就是相分;知道自己在看电影,这是意识心的自证分功能,而在看电影之後深受感动,并觉得自己排除万难来看这一场电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就是意识心的证自证分的功能。

在现代心理学的范畴内,例如客体关系心理学、自体心理学等,则是以「客体」及「自体」来描述人类心识运作的对象及有了别能力的心识本身(但通常是指称那一个拥有心识功能的个体)。西方心理学所说的「客体」,在概念上相似於唯识的「相分」,「自体」则相似於「见分」。所谓的客体是什麽呢?西方心理学所认知的「客体(obj?ct),指的是一个被爱着或被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fanstasy)。有些人认为,用客体这个字实在没有味道也不够精确,用来指称人更是抹煞人性。不过,这个字还是被广泛使用着.而见闻觉知心等之所取者,皆是六尘之相亦名相分。心理学上所说的,可以被觉察的心理活动内容,就是唯识所说的「相分」的部份内容。

心理学上所说的客体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指称被我们个人所看到或接触到的人、事、物(可能是你喜欢的也可能是你憎恨的),也包括我们接触这一些人事物後所产生的心理情绪状态或想像的内容。这一些对象因为都能被我们的意识心所察觉及了知,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它们的存在。就一般情况而言,客体之所以能成为我们觉知的对象,也必须要当事人具有健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的触觉(其中之一或全部)以及能思惟、想像、推理的意识心等功能存在,才可能完成的。如果这六种心识全部都不运作时,对一个人来说,还有所谓的外在或内心的存有吗?在「五无心位」,在六识心断灭的时候,对当事者而言其实是没有客体可说的。我们如果在夜晚睡着後处於眠熟无梦的状态,有谁还能在这一夜之中,与被爱着或被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接触呢?绝对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整夜梦境不断、或睡不着觉的人,在睡觉中还能持续与内在客体相对,眠熟无梦的人从睡下到醒觉这中间是一片空白,不可能还有「接触客体」这一现象存在的。由於现代心理学所认知的心理能力就是意识心的功能,因此从心理学者的观点来说,必须要我们的意识心现行运作时,才有可以被观察、被分析的对象可言,也才有客体存在这一现象可言。但是如果从唯识的「八识心王」观点来看,在一个人眠熟无梦的当下,我们的心识运作其实也未曾刹那暂停过的。从这一现象的对照说明,可以稍微领略,唯识学在探讨现象界的诸法时其论述之深细了。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了解,心理学所谈论的「客体」或者是唯识所说的可被了别的「相分」,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之後所取的六尘相,取相之後被我们的心识作粗细了别等种种的处理,随之产生了情绪感受、念头想法或付诸於行为表现。从唯识的观点来说,这一个现象就是六根触六尘,六识随之於根、尘、触处了别六尘之後,意识继而生起进一步的受、想、行三蕴。因於受、想、行三蕴的运作,一般人在与客体接触之後所产生的爱恨情仇等情绪,势必是无法避免的。

「客体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内在客体指的是一个心理表象(m?ntal r?pr?s?ntation)──一个和他人有关的影像(imag?)、想法(id?a)、幻想(fantasy)、感觉(f??ling)或记忆(m?mory)。外在客体则不同,它指的是一个真正的人或真正的东西」. 显然的,客体关系理论所区分的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是以心/身或精神/物质的界线作区隔,或者也可以说是以唯识学所讨论的心法与色法来作区别。而如果从唯识的观点来看,不管是内在客体或外在客体,都摄属於相分。唯识所探讨的「相分有两种:外相分及内相分。外相分即是眼所触色尘、耳所触声尘、鼻所触香尘、舌所触味尘、身所触触尘。内相分则由如来藏配合外尘而现起,复由外五尘所生诸法而现法尘相分。」心理学所谈论的客体,不管是物质性的外在客体,或精神性的内在客体,都是个人精神能量投注的对象,都会对个人心理历程的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谈论到以对象为主的客体关系时,更注重生命初期前几年的关系──也就是婴儿与母亲或其照顾者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换句话说,客体关系所关注的,是自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好坏以及所产生的後续性影响。一个小婴儿(自体)在出生後就会与照养他的母亲(客体)形成某一种互动关系,而这种生命早期形成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则是这一个小婴儿日後心理历程发展的蓝图。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所形成的客体关系,因此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作法,是扭转及改变个案在其生命历程早期所形成的不良、变质的客体关系,认为只要能改善被扭曲的人际互动关系,就会产生治疗的效果。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西方心理学将内、外在客体当作一种真实来看待,因此才会将人的烦恼痛苦归因於扭曲的人际关系或其他特殊的成长经验,但是唯识学却不这麽看待人的烦恼。心理学所谈论的内外在客体,是从个体我为主的角度来衡量其所接触到的对象及衍生的情绪、感受、想法;而唯识所探讨的内外相分,则是从人的五浮尘根(五种感觉器官)、五胜义根(大脑)与八个心识,分别与外相分或内相分接触之後生起了别性,并因此而衍生出种种心所法(心理活动内容)的过程,以探究内外相分其本质的虚妄不实性、无常生灭的苦性。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当成唯一的真实来看待,因此将此时此刻感受的满足与烦恼痛苦的解除,当作其学科建立的重要目的;而唯识探究内外相分的道理,目的是要让众生了解外在的人、事、物或内在的精神、心象,只是第八阿赖耶识藉因缘和合而生的梦、幻、泡、影,是会变异而不可能恒久长存的,因此不要执以为真实而陷在六尘境所掀起的烦恼尘埃中。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外在客体与内在客体,及其所形成的互动关系,是让所有人爱恨情仇的真实对象,因此穷其一生之力就是要与这一些客体存在所带来的不良关系对抗。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烦恼痛苦来自於出生以後扭曲的客体关系,但唯识则认为人的烦恼垢在其出生前就已经相当深厚了。对一般人来说其出生前的中阴身,会因业缘而现起什麽样的境界去入胎,通常是与该中阴身自身的业报以及与其未来世的父母之间所曾结过的善恶因缘有关。但是善恶因缘的不同,其实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亲子间的因缘是大善、有些亲子间的因缘是大恶;有些亲子间的因缘是善多恶少、有些亲子间的因缘则是善少恶多,有些则是善恶均等,有种种的差别相不一而足。这些过去生所结下的善恶因缘,在婴儿出生後,就会逐渐因遇到适当的情境而现行,导致婴儿与母亲、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依着过去世所结善恶因缘的果报而出现必然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果报的必然,听起来似乎是命中注定而永远无法改变,但其实这种必然性并不一定函盖这个婴儿的一辈子,不过至少在其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段时间,确实会以如此的方式来酬偿彼此之间的业报。虽然说因果业报的定律是「如是因、如是果」,但如果在这个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他本人或诸如父母等其他人因为某些因素的缘故,引发他们在观念上起了变化而让他们彼此的互动关系出现了不同的作为,这种业报关系的必然性就有可能会改变。这种所说的「因缘果报」的现象,就会使得亲子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於是一个人的命运也就会转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亲子之间是如此,同样的,这一个婴儿在长大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其他客体,彼此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因缘果报」的关系。是故这个小孩出生後的亲子互动关系的好坏,以及後续与其他人关系发展的好坏,有彼此之间过去生所结的善恶因缘的因素在影响、有彼此接触磨合过程中,所累积形成的业之因素在影响、也与彼此是否有因缘接触佛法,如实了解因缘果报现象之後,积极累积善缘来转业的因素在影响,并不能那麽单纯的就归因於自小的成长过程中,人际互动关系的扭曲或发展的异常。从这样的观点立足而建立正确的知见之後,要谈烦恼痛苦的对治,才不会偏离了方向而徒劳无功了!

 (二)有缘千里来相会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基本上是由一般人惯称为「个案」的当事人与「治疗师」所组合而成。对治疗师而言,他必须去了解、洞察个案内在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本身是「主体」,而当事人则是被观察理解的「客体」;然而若从当事人的立场来看,虽然他有求於治疗师的专业协助,可是在他对治疗师尚未有清楚的认识、不确定治疗师有无能力帮他解除心理困扰之前,内心潜藏的深处其实一直都在惦量着「我的治疗师是否值得信任」这一件事情,都在评估着治疗师的能力,也一直考虑着是否该透露出更多自己的秘密让治疗师知道(当然,这一个心理历程是在潜意识层面运作,很可能不为当事人所知晓的)。因此,这种情况之下的当事人就成了「主体」,而治疗师反而退居成为被观察的「客体」了。这种心理互动历程,在咨询治疗的过程中一直不断的上演着,因此从「关系」变化的观点来看心理治疗,就是在当事人与治疗师之间进行着主、客体角色更迭变换的戏码,因而产生了一般人所认知的心理治疗;然而,担负着解除个人烦恼痛苦使命的心理治疗历程,真的只是原本不相识的两个人之间,由陌生逐渐到互相了解并进而产生情感连结与投射,以及主客体角色不断变换的过程而已吗?

唯实的生命观认为因果的酬偿与善恶因缘有关,因此「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相遇,并非是机率的偶然,而其实是一种因缘际会的必然。就如同某一个小孩,会出生在什麽样的家庭,会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如何的对待,其实都不是偶发的事件,而是在这一个小孩子出生前,就已经写好了人生这一出戏的脚本。亲子双方都是「潜意识地」依着剧本的情节来演出,即便偶而会有天外飞来一笔的脱稿内容,但大多数都离不开原来早已架构好的剧情范围。同样的,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职场老板与部属的关系,或者是每天行色匆匆中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其实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与我们自己有着那麽一点过去世的因缘。只是因果甚深极甚深,,凡夫的我们只能想像一二,而无法如实了解。既然是如此,一位「个案(当事人)」来找一位素未谋面的「治疗师」以寻求心理咨询治疗时,他们彼此之间会是因着什麽样的宿世因缘,才成就这麽一段「邂逅」的关系呢?这恐怕会是一件相当耐人寻味的事情吧!

心理治疗是「个案」这个有烦恼痛苦的当事人与「治疗师」这一位有能力解决烦恼痛苦的专业人员,彼此之间主客体角色不断互换的过程。然而,不管是有痛苦烦恼的人或能解决痛苦烦恼的人,「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或客体,并不单单只是因为具有物质性的身体,而是因为同时也具有与这一个身体并存,并且可以产生功能作用的心识,才能成就双方成为主、客体而可以彼此沟通互动。因此,如果从心理动力的观点而言,现代心理学所探讨的咨询心理治疗的历程,其实更应该说是有烦恼痛苦的当事者,他的「能了知治疗师心理活动痕迹的心理能力」与「能被治疗师的心理能力了知的心理活动痕迹」,以及能解决烦恼痛苦的治疗师,他的「能了别个案心理活动痕迹的心理能力」及其「能被个案了知的心理活动痕迹」等,这一些复杂的心理互动过程,才构成了我们所谓的咨询或心理治疗。而若是从唯识的观点来看,心理咨询或治疗其实是个案与治疗师彼此之间,各自的八识心王与其所相应的心所法的互动过程;或者可以更深细的说,是彼此各自的如来藏所执藏的种子,遇缘现行後所产生的种种互动之总和。

因此,从唯识的观点来看,一位个案与他的咨询师或治疗师之间,之所以会有机会相遇而成就咨询治疗关系,并不是随机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有宿世的善恶因缘这一因素在运作。因此当治疗关系逐渐加深,彼此之间的业缘牵动得更多时,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会逐渐显现而变得强烈。这种现象看在西方心理学者眼中,会将其理解为是一种情感转移的「移情现象」,并认为是个案将其生命历程中与重要他者的外在关系,「潜意识地」带进了咨询治疗情境中,进而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所产生的效应。因此,西方心理学派的治疗师认为移情现象不是针对治疗师本人而发生,而是因为治疗师的存在,以及治疗师本身的某些特质与个案生活中的重要他者之间的相似性,才导致其潜藏情感的投射;然而如果以唯识的观点来看移情现象中的爱恨情仇,治疗师其实并不那麽无辜,治疗师根本就摆脱不了责任的。在移情关系中,治疗师可能不必然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但移情现象中所投射及反映出现的关系,与其说是个案生命历程中与其他的重要他者之间所发生过的情事,毋宁更应该说是在过去的某个时空当中,个案与治疗师之间所曾经历过的生命历程,在经过生命不断的轮回流转,来到了这一个时空,又因缘际会有了这一个相遇的时节,才又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

所以,个案与其重要的他者之间的爱恨情仇,表面上看似乎是个案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的根源,然而从唯识的观点来理解,个案这一生与某些人之间的关系好坏,其实只是无量劫以来,不断熏习累积的烦恼与习气之呈现。个案真正该解决的,并不是「与重要他者关系好坏」这一个表层现象,而应该是久远以来所积集的习气烦恼。这种烦恼习气,你要把它说成是潜意识心灵地下室内深藏的污秽积垢也好,或者将其描述为心灵深处的阴影或黑暗力量也好,心理学家所企图要表达的,其实已经稍微碰触到这种污垢或阴影的根深柢固与难以清除的特性,因此常常需要历经很漫长的治疗历程,才能够产生些微的治疗效果。只是这种烦恼习气之难以对治,远远地超过心理学家所能理解的。因此,从唯识的观点来看,每个人自无量劫以来所积集堆累的习气,确实需要经过漫长的熏习历程来对治,而这一点并非现代的心理学所能触及,因此以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企图解决人类心灵深处的烦恼痛苦,是很难以见效的;但是从生命实相的观点所发展出来的修行(修正自己不良的身口意三行)方法,则是从烦恼习气的根本着手对治,是更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的改变历程。因此,这一套对治烦恼习气的修行法门,应该是更值得忙碌的现代人来接触与学习的。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