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如兄弟姐妹”和“亲如一家人”都是中文里描述良好人际关系的词语,虽然与古典成语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具有同样的表达力,使用也很广泛。
那么“亲如兄弟姐妹”和“亲如一家人”所表达的到底是多么亲密的关系呢?想想这样的画面,姐姐背着熟睡的弟弟同时手里拿着箩筐捡东西。这是山区或农村地区的真实生活,那是亲密和无私的爱和照顾。血缘产生的爱还真是其他关系无法相提并论的。夫妻离婚已经非常普遍,但是血缘关系是割舍不了的。“夫妻如衣裳,兄弟若手足”,是封建社会的说法。
但是现在可能需要重新理解了。
我们现在这个年龄,父母都已年迈。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尽到孝道,也就罢了,父母不会抱怨。但是儿女的做法反而变本加厉。最近亲耳听闻了很多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为仇甚至对薄公堂的事。由于中国城市的房价高速飙升,过去不起眼的房子现在都值百万以上。父母渐老终究要离去,子女感觉争夺房产刻不容缓,想方设法,不择手段,把老人房产倒到自己名下或强占。子女之间各显神通,或使用暴力,强占以形成事实,“谁也不能把我赶出去”,或使用诡计,更改房本。看看北京台的“谁在说”节目,几乎所有的案例都直接或间接与房产有关。有的子女突然对父母孝顺了起来,还不让其他兄弟姐妹照顾父母,为的是能向法庭说明他是唯一赡养老人的人,以便从法律上得到支持独占财产。当然,如果一直独自赡养父母也有说服力,关键是一直推来推去,知道房价高企,父母不会久留是才开始这样做。有父母不同意女儿找的男朋友,因为男朋友是外地人,怀疑是为了他们家的房子,直到男朋友在律师的写的声明放弃财产的文件上签了字才算完。
这些事实都说明“亲如兄弟姐妹”和“亲如一家人”在新时代具有了新的意义。亲如兄弟姐妹应该已经是贬义词了。
那么这些词语原本描述的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可能呢?
我的姐姐妹妹一行不久前来多伦多玩了十几天。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关系是比较近的,就是亲情,都是小时候建立的。十几岁时,相继考上了学,离开农村,然后定居在不同的地方,见面不多,尤其是没有连续十几天都在一起的场合。我不得不承认不同的人生经历已经造成我们思维和行为上的差别。有些行为在中国的小地方完全司空见惯,在中国的大地方也不是太出格,但是在加拿大就显得格格不入。对于在我看来不合适行为,如果严重,我就说了出来,如果不严重,我就包容,毕竟在这里只是居住短暂时间。她们对我说出的表示理解也能做出改变,想处还是很好的,因为他们已经看到太多的加拿大与中国不同的地方,从而能够理解这些行为上的不同。
所以这种兄弟姐妹的关系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描述,但是也不同于现代的场景,因为没有利益冲突。这使我想到,其实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完美的人际关系。我们都是社会上的人,彼此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天生的亲近感,但是也没有利益冲突。建立这种人际关系的前提就是,如果发现别人在小事上与自己不同,我们要去包容。在大事上,如果别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要敌对,要相信对方并没有恶意。
这就是非常健康的人际关系,不过我们不能叫“亲如兄弟姐妹”了。那么我们又叫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