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论坛坛主包德珍大姐赏析风中秋叶七律《秋情》

来美多年,感慨万千:风中秋叶,风起则飞,风停遂止,随缘起落,岂有它哉?唯书作伴,唯文作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衷心感谢中华诗词论坛坛主包德珍大姐赏析风中秋叶七律《秋情》

 

风中秋叶:

     秋情    步诗友原韵(新韵)
山屏湖镜照无痕,影树葱茏碧满林。
叶落寒池花搅月,鱼游秋水鸟行云。
斜阳静染江边柳,孤客遥思梦里人。
相对烟霞心渐远,闲然大道入黄昏。

渔艇丽人点评:
山屏湖镜照无痕,影树葱茏碧满林。
    一二联写景之手法:“山屏湖镜照无痕”首联写其静感之状,比喻甚美,山如屏幕湖水如镜。对句同样是“影树葱茏碧满林。”此手法增强趣味性。贺知章的《咏柳》之所以好,除了准确的描状外,更主要的就在于“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比喻富含趣味,使整首诗都有了活力,余韵悠长。

叶落寒池花搅月,鱼游秋水鸟行云。
   此联写物之动感状,“叶落、鱼游”是正常现象,然“花搅月、鸟行云”则写其物象的神韵了。咏物诗要做到“不粘不脱”,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写,很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如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以成为千古传颂之佳句,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要精确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神态,是咏物不可忽略的。没有精准的特性描状,说桃可言杏,咏梅可移竹,非咏物特色也。但若描写过真、过细,反倒失了意味,没了想象空间,但本诗不是咏物诗,是“秋情”所以先写景物的“秋”,火候在“秋”上把握得洽当,为下边之“秋情”的情做了精美铺垫。
一、二联侧重点秋。三、四联主旨寄情。

斜阳静染江边柳,孤客遥思梦里人。
   上联以“静染”二字托出“遥思”染是景物江边柳,自古诗之意象“柳”则是怀人信物。 古人借咏柳赋别由来已久。民间传说,认为“柳”与“留”谐音,赠柳则含有主人挽留之意。而且, 杨柳容易成活,赠柳又含有主人美好的祝愿:望行人随处皆安!因此,折柳赠别就成了古人的习俗。从大量唐诗中关于离别的诗词涉及到“杨柳”的意念甚多:如刘禹锡《柳枝词》有“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 杨管离别。”就直接说明杨柳是代表离别的树。许多诗人在他们的诗词中都运用了杨柳,主要是以杨柳营 造离别的典型环境,烘托离别的感伤气氛。三联为此首律的诗旨,秋来之际怀人之情深也。

相对烟霞心渐远,闲然大道入黄昏。
    结联是在第三联将真实情感吐露之后时,面对苍穹的一种心灵深处的感悟:“闲然大道入黄昏。”一切与“大道”一样顺其自然则任何情感得到了诠释。结联手法高妙:情景浑成之造境设计,就古典诗词而言,实为最高类型之设计追求。此类造境设计,情景混茫一片,虚实合体,不知何为情,何为景,情景关系呈现天造地设般化工之妙,不言情而情自现,不言景而景自显,呈现出“物我两忘”的显著特征。正如王夫之《薑斋诗话》:“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在《秋情》的律诗词创作过程,体现了主体用于造境之情景,其实句句都是经过心灵情化的产物,体现出诗词内在的“质”,细品方识机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