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五官科疾病,可用“护肾养生”法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五官疾病与补肾治法

五官科疾病,勿忘护肾

五官科疾病,又称窍病,也就是眼耳鼻口五官七窍的疾病,进一步细分又包括眼科、耳鼻喉与口腔科的疾病。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五官七窍都有相应的络属的脏腑经络,而五官七窍的疾病,常常是相应脏腑经络有病的反映。所以,治疗五官七窍的疾病,自然需要从调治脏腑经络入手,其中就包括了“护肾”治法等。如眼病,常因肝肾亏虚,表现为视物模糊;如耳病,就经常由于肾虚,不能上荣耳窍,表现为耳鸣如常,听力减退;如口腔溃疡,常因为肾阴虚,心火上炎,可表现为口舌生疮,反复出现;如牙科疾病,常因肾阴虚,胃火内郁,而表现为牙龈红肿,或牙齿松动等。我们若要解决这些五官科疾病,怎么可能不治肾呢?

眼科疾病如何“护肾养生”?

《黄帝内经》曾经指出:“肝开窍于目”,“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于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一方面强调肝功能的盛衰直接可影响到眼睛,一方面又认为眼睛能分辨五色,与五脏六腑精气的盛衰都有着密切关系。其实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古人更提出了眼科“五轮学说”。五轮学说把眼比喻为轮,五轮即眼睛的不同部分,分别属于五脏不同的脏。如风轮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和虹膜)属于肝脏;血轮即两眼的内外眦及其附近组织属于心脏;肉轮即两眼睑属于脾脏;气轮即白睛部分(包括球结膜和巩膜)属于肺脏;水轮指瞳仁(包括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属于肾脏。病理情况下,哪一脏有病,就会引起眼睛相应部分的疾病。如心火盛,就会表现为目内眦发红,甚至胬肉攀睛;而肾虚,自然就容易引起瞳仁的疾病,所以想多眼底病治疗,在强调调肝的同时,都要重视补肾。中成药最有名的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石斛明目丸等都是滋补肝肾明目的名方

滋补肝肾明目中成药介绍:

杞菊地黄丸:

【组成】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用法】每次1丸,每日2-3次。

【功效与适应症】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

明目地黄丸(浓缩丸):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子、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辅料为:淀粉、糊精。

【用法】每次8-10粒,每日三次。

【功效与适应症】滋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石斛夜光丸:

【组成】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天冬、麦冬、苦杏仁、防风、川芎、枳壳(炒)、黄连、牛膝、菊花、蒺藜(盐炒)、青箱子、决明子、水牛角浓缩粉、羚羊角。

【用法】大蜜丸每丸重9g,水蜜丸每次6g,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效与适应症】滋阴补肾,清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专家感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眼底病,属于“水轮”的疾病,为肾所主。临床表现为眼底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纤维增殖、新生血管形成等,治疗不及时,常可以导致失明。中医学认为:该病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尤其性格抑郁,或性格急躁的病人,久治不愈,内热伤阴耗气,或阴损及阳,久病入络所致,所肝肾同病。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所以会出现不同并发症,与病人体质类型有密切关系。所以治疗重点应该调肝补肾,清肝火,滋肾阴,凉血活血。这位李大姐就是少阳郁热“林黛玉型”体质,郁热不解,肝肾阴虚,肝肾阴虚目窍失养,郁热上熏目络,络破血溢所致。所以,治疗清解少阳郁热为主,滋补肝肾,兼以凉血活血,取得了良好疗效。可见,治疗眼底病,补肾治法确实很重要。

耳鸣、耳聋,补肾为先

中医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篇》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意思是说肾与耳关系密切,耳听力的维持,有赖于肾气的调和。如果肾虚,不能充养于耳,就会影响到听力。有一种遗传性肾炎,常伴有耳聋。即所谓遗传性肾炎神经性耳聋综合征。实际上就是一种以肾脏疾病和耳聋为特点的家族性遗传疾病。西药当中,有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运用不当,可以伤肾,同时也常可以导致耳聋。也说明肾与耳关系确实很密切。清朝名医河北玉田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两耳通脑,所听之身声归于脑”。在中医看来,精生髓,髓聚于脑,形成髓海,主持精神、思維活动的功能。精髓充盛,则听觉灵敏。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則两耳失聪,致听力減退,或出现耳鳴、耳聋之病。所以老年人听力減退也就是肾精不足了。而耳聋为病,尤其是久聋,最多肾见虚。更因肝主木,肾主水,肝肾同源。实际上,肾水不足,肝火上炎兼见者也不少。临床上,我们习惯应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耳聋左慈丸或配合龙胆泻肝丸、小柴胡颗粒、磁朱丸,常有卓效。药用磁石、熟地、首乌、石菖蒲、郁金等以补肾聪耳,有一定疗效。

 

过敏性鼻炎,益肺健脾,清肝解郁,勿忘“补肾”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所以鼻病主要是肺气虚或肺热等。但中医认为肺主金,肾主水,金能生水,肺肾不足、肺肾阴虚等临床多见,有时也可表现为鼻塞、流涕等。如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可伴有嗅觉减退。患者常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部分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等。其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外感风邪、药毒所伤、花粉刺激等有关。从脏腑定位来分析,常为肺脾肝同病,既可存在肺脾气虚,抵抗力差,存在肝气郁结,心情不舒畅,还常见肾虚,腰膝酸软,咽干鼻燥,或畏寒肢冷,应用玉屏风散、过敏煎、麦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常有一定疗效。咽痒干咳,则可加用薄荷、钩藤对药,亦肝肺同治之意。曾治一小男孩,郑某,7岁,住北京朝阳区亚运村。自幼患过敏性鼻炎,扁桃体炎,动不动就出自汗,特别容易感冒,咽干,鼻塞,阵发鼻痒流涕,注意力不集中,指甲有白点,注意力不集中,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中医辨证为肺脾肾俱虚,肝肺郁热,所以治疗一方面清肝肺之热,一方面健脾益肺补肾,疏风散邪,方用玉屏风散、过敏煎加减,药用生地、五味子、当归、白芍、甘草、桔梗、茯苓、石菖蒲、制远志、生龙牡等,其中有补肾养肝、交通心肾的药物,坚持治疗两个月,症状基本消失,而且注意力也明显改善,学习成绩有提高。

口腔科疾病如何“护肾养生”?

口腔科疾病包括“蚕唇风”、“口疮”、“牙痈”、“亚宣”等多种疾病。以“脾其华在唇”,所以口唇干裂、灼痛,多脾胃积热所致,治当清泻脾胃伏火。而“舌为心之苗”,所以口舌生疮多心火,或为心胃有火,或肾阴虚,心火自旺,所以在强调清心泻火的同时,不能忘记滋阴补肾。

明代医家薛己治疗口舌生疮的经验——

明代名医薛己《口齿类要》指出:“口疮:……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肾水亏也,用加减八味丸。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用八味丸。日晡发热,或从腹起,阴虚也,用四物、参、术、五味、麦门。不应,用加减八味丸。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补加麦门、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害匪轻”。强调指出:口舌生疮虽然多属于火,但不能过用寒凉,如今天的牛黄解毒丸之类,以免损伤阳气。实际上,更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肾阴虚、虚火上炎,还是阳虚,或见脾肾阳虚,或兼气血亏虚,采用八味丸加减治疗。临床上,阴虚用知柏地黄丸,阳虚用金匮肾气丸,兼气血不足,配合十全大补汤,皆有疗效。薛己更一外治妙招:要求取附子研极细面,外敷涌泉穴。附子虽说是热药,外敷涌泉却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适合于肾虚虚火上炎以及肾阳虚虚阳上越所致的口疮溃疡。

明代名医薛己验案举例:

进士刘华甫,口舌生疮,午前热甚,脉数而有力,用清心莲子饮稍愈。更以四五二连汤痊愈。曾治廷评曲汝为口内如无皮状,或咽喉作痛,喜热饮食,此中气真寒,而外虚热也。用加减八味丸而愈。曾治一男子口臭,牙龈赤烂,腿膝痿软,或用黄柏等药益甚,时或口咸,此肾经虚热,余用六味丸悉瘥。可见,治疗口舌生疮尤其是顽固性口疮,补肾是临床有效的重要治法之一。

明代名医傅仁宇名方分享——滋阴降火汤

《审视瑶函·运气原证》指出:“两目萤星乱散,六阳贼火上炎,要救神光不坠,清心滋肾当先。”“此症谓人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撩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其人必耽酒嗜燥,劳心竭肾,痰火上升,目络涩滞,精汁为六贼之邪火熏蒸所损,故阳光散乱而飞伏。乃水不胜火之患。此病之最重者,久而不治,内障成矣。宜服:滋阴降火汤,治阴虚火动。”“当归(一钱),川芎(五分),生地黄(姜汁炒),熟地黄,黄柏(蜜水炒),知母(同上),麦冬肉(各八分),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柴胡(各七分),甘草梢(四分)。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按:此剂乃滋肾益阴,升水降火之圣药。并治咳嗽,加阿胶、杏仁各七分,五味子三分咯唾衄血,加牡丹皮八分,藕节取自然汁三匙,犀角末五分。若加玄明粉、秋石,皆降火甚速,宜频用之,童便亦好”。

明代名医傅仁宇,长于治疗眼科疾病,著有《审视瑶函》一书,又名《眼科大全》。书中不仅收载眼科名医医案、五轮八廓以及金针拨内障等眼科外治法,还收载了滋阴降火汤一方。原治素嗜酒浆、劳心过度所致的肾水不足、心火上炎所致的内障眼病自觉眼前有无数红星乱飞者。今人常用治视盘血管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慢性葡萄膜炎等病,属阴虚火旺者;并用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视神经炎等病属阴虚火旺者。屡有佳效。我们临床常借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也常有佳效。

牙齿疾病“护肾”更重要

 

为什么牙齿疾病应该重视“护肾”?那是因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余”。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更有“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的说法,那就是说牙齿松动、牙齿脱落等,多是因为肾虚,牙龈红肿多是因为有胃火。胃火为什么会存在?实际上,也经常是因为存在肾阴虚,水不制火,才导致胃火上炎。薛己《口齿类要》指出:“大肠热而龈肿痛者,清胃散治之,重则调胃丸清之;……肾经虚热而痛者,六味丸补之;肾经虚寒而痛者,还少丹补之,重则八味丸主之”。 曾治宗伯毛三江,胃经虚热,齿牙作痛,用补中益气加熟地、丹皮、茯苓、芍药寻愈。 廷尉张中梁尉齿动,或用清胃散,肢体倦怠,饮食少思,牙齿作痛。余曰∶此脾肾亏损,用安肾丸、补中益气汤兼服。……王侍御齿摇龈露,喜冷冻饮料食,此胃经湿热。先用承气汤以退火,又用清胃散以调理而齿固。继而用六味丸以补肾水,羌活散以祛外邪,而寻愈。 一男子晡热内热,牙痛龈溃,常取小虫,此足三阴虚火,足阳明经湿热。先用桃仁承气汤二剂,又用六味地黄丸而愈。 一男子患齿痛,饮食难化,大便不实。此脾肾不足。用还少丹而愈。 一男子每足发热,牙即浮肿。此足三阴虚火。用加减八味丸,而不复作。薛氏治疗牙科疾病,非常重视补肾,很喜欢应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名方玉女煎介绍:

名方玉女煎,出自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原治胃热阴虚证,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现用治急性口腔炎、舌炎,三叉神经痛等属阴虚胃热者,也有佳效。药用石膏辛甘大寒,清胃热为君药;熟地甘而微温,以滋肾水为臣药。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清热,麦门冬微苦甘寒,润燥除烦,共为佐药。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为佐使药。共成清胃热、滋肾阴之功,临床上凡胃火炽盛,肾水不足之牙痛、齿衄以及消渴病等均可加减应用。临床以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脉沉取无力为用方要点。一般说,若大便溏泄者忌用。

至于此方何以以玉女为名?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石膏色白无瑕,性凉属阴,如玉女;另有传说:观音菩萨左有善才(金童),手执净瓶;右有龙女(玉女),手拿柳枝。玉女煎滋阴降火,正如玉女水洒天下,也如甘露,可使大地一派清爽。还有一说:古代炼丹术,以以肾为“玉女”,脾为“黄婆”,此方滋肾水,降胃火,故有“玉女”之名。总是在告诉我们,治疗牙痛、齿松等玉女煎,有滋肾清胃两顾之方。牙科疾病,当然应该“护肾”。

小儿出牙晚,也需要补肾

儿科更有所谓“五迟”、“五软”,“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其中齿迟,就是出牙晚,就是肾虚所导致的。现代医学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即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宋代名医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杂病证》指出:“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记载了五迟的某些典型症状。明代名医张璐《张氏医通•婴儿门》指出其病因是“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清代太医院史薛良武《保婴撮要•五软》指出:“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可见,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牙齿迟出与肾虚的关系。所以,补肾,强筋壮骨,有利于牙齿发育。

六味地黄丸的故事:

六味地黄丸,一般人都知道是治疗肾虚的名方,很多人认为此方是男性肾虚专用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六味地黄丸实际源于宋代儿科专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又名地黄丸,本是为小儿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设。按照钱乙的初衷,不过是用于治疗小儿的“五迟”之症,但是他远远没有想到,六味地黄丸会有今天的辉煌,逐渐被人们作为补肾养生的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相传,钱乙本是一位“土郎中”之子,因为治好了当朝太子的病,四十几岁,成为太医。不免让许多人嫉妒。某一天,钱乙和弟子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太医带着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言语间有嘲讽之意。“钱太医,按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八味丸,应该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八味药组成。你这方子仅六味,是不是忘了两味?”钱乙笑着回到:“张仲景八味丸最适宜于治疗老人肾阳虚者,小孩子阳气足,所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温药,制成六味地黄丸,目的是为了防止孩子服药后上火流鼻血。”一席话,说得这位太医心生惭愧,连声说:“钱太医用药灵活,让人佩服!”临床选方用药,岂能不分阴虚、阳虚,胡乱补肾?

内容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