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散记3:国子监科举探秘》
若敏
6月25日,周六清晨,还在倒时差的我早早起床。在萍的建议下,我们决定上午去孔庙和国子监参观,下午与宁、海和丹约好,由宁驾车带我们去长城。
早餐后,我们从东直门出发,沿着护城河,往孔庙走去。北京的蓝天白云十分难得,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令人神清气爽。萍说,“看来北京在欢迎你!”
一路在护城河边的公园穿行,柳荫环绕,小桥流水,还有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盛开着笑脸。遇见几位垂钓的大爷,以及练太极拳的大妈,还有挂在树枝上的鸟笼,笼子里的小鸟们感受着这样好的天气,也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
我和萍边走边聊,从冬天堆雪人,到夏天去游泳,从春天东湖的踏青,到秋天黄鹤楼的登高远望。回首往事,日子在不经意间悄悄远行,岁月的痕迹,流年的风霜,都不能阻挡对往事的思恋和心中盈满的温暖,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十年可以追忆和怀念。
不一会,已经看到大街对面的雍和宫。萍说,国子监已经不远了。周六的清晨,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接踵擦肩人群的拥挤,闲闲地漫步在护城河边,静静地欣赏着如诗如画的北京,真是美的享受。
看到成贤街的牌坊时,孔庙就快到了。转入成贤街,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槐荫夹道,古树参天,一边是红墙黄色琉璃瓦,一边是灰色的砖墙,行人不多,让人神宁心静,这里,才是我心中老北京的样子。
提起孔庙,人们会联想到山东曲阜孔庙。1986年去过山东孔庙,并登上泰山。中国的孔庙众多,唐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建立孔庙,古时有学校的地方必有孔庙。北京孔庙级别最高,它是元、明、清三朝皇家祭孔的场所,是国庙。而曲阜的孔庙,是孔子的家庙。建于元代的孔庙与国子监相邻,符合"左庙右学”的礼制。这座在雍和宫附近成贤街里的孔庙和国子监,让我更深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渊源。
孔庙现存的建筑风格是清代时期的建筑。主体建筑覆盖着黄色琉璃瓦,是当时最高的建筑规制。但是,孔庙大门“先师门”却是元代建筑。与其他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一致,孔庙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中轴线,三进院落。坐落着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
令人震撼的是先师门内,东西两侧的198方进士提名碑。上面有51624名元明清三代进士的名字和籍贯。这些就是当年金榜题名的学霸。仔细寻找,于谦、曾国藩、纪晓岚、刘墉、李鸿章、蔡元培、沈均儒等名人都在碑上。
这次参观国子监对中国的科举考试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是升官晋级唯一路径。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有一比。每三年才有一考,如此看来,难度更大。第一级乡试,考中为举人。第二级会试,考中为贡士。第三级考试在故宫的保和殿举行,叫殿试,考中为进士。进士里分为三甲,一甲的前三名为状元 、榜眼和探花。直接进翰林院当翰林。其他人再考一次,从进士中选拔才华出众的人入翰林院进修,叫选馆。三年后考试,成绩合格升为翰林,叫留馆。比如王维状元出身,做到四品大官。那些没有留在翰林院进修的,就分配到各地做县长。从芝麻官做起。做得好,会有希望提职。
三元,是真正的学霸,是在(殿试、会试、乡试)中都考第一,分别为状元、解元、会元。中国科举史上有14位三元。不过,当年都是考八股文,只有男士可以去考试。
孔庙里古树参天,以侧柏为主,很多都是挂着红色标牌的古树。最著名的是有700多年历史,长满树瘤的“触奸柏”。据说可以辨别忠奸。这也是人们渴望忠贤的心愿。
大成殿是孔庙最重要的建筑,这里不仅供奉孔子的牌位,而且是皇帝祭拜孔子行礼的场所。这里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代表九五之尊。大成殿上方,“万事师表”是康熙手书。殿内的牌匾是从康熙到清末9位皇帝的御书牌匾,以及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牌匾,感慨皇帝的书法功底深厚,字字珠玑。仿佛是一场历代皇帝的书法大赛。
我们还遇到一些中学生在这里义务讲解,当萍提到我来自美国,几个男生特别恳请我们给他们练习英文的机会,其中有一位男生用美式英语讲解,发音不错。不过,孩子们是第一次小试牛刀,讲解有些紧张,照本宣科,但是,他们已经不简单了。
在这里还遇到一位身怀六甲的孕妇拍孕照,说要熏陶一下这里的文化氛围。让宝宝在孕期感受书香之气。一位来自北大的博士研究生,戴着博士帽和博士服在此拍毕业照,他的妻子兴奋和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据说还有不少是刚刚经历高考的学生和家长们,来此祈福一切顺利。
与孔庙相邻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管理教育的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始建于元朝(1287年),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受到重视。与孔庙红色大门不同的是,这里是象征衙门的黑色大门。虽然离当年高考已经过去36年,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依然萦绕在心中。只是在异国他乡,做好自己,修身、齐家还做得不错。
太学门是第二道大门。从汉武帝开办的太学,一直到清末期,太学一直是最高学府之意。
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为教育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是乾隆皇帝亲笔御题。
最引人瞩目的是辟雍大殿,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于乾隆48年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高台上。辟雍回廊环绕,四面架设着小桥与殿宇相通,象征着天圆地方。乾隆皇帝第一次讲学,听众达四五千人。自此,每位皇帝登基,都要到此讲学,以示对教育的重视。
1904年7月4日,中国举行了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考制度,划上了句号。科考制度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应该还是功大于过。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人才选拔制度,形成了普通人向上的通道。
高晓松在《鱼羊野史》里谈到一个国家要有凝聚力需要具备条件:1.共同的信仰:你考什么,大家学什么。比如考四书五经,大家都学四书五经。2.向上的通道:科举制度提供了一条普通人可以向上的通道,大多数官员,都是通过考试上来的。很多都是平民。
范进中举是有名的金榜题名故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所谓功成名就,就是能够在科举制度里脱颖而出。科举制度源于汉,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鼎盛于明清,1905年终结废止。
科举制度建立了官吏分开的制度。通过考试中了进士才能做官,如果没有通过考试,只能做吏,吏永远不能做官。比如官是分配过来的,吏是本地人,了解当地情况。这与西方的民主制度有类似的地方。民选官,官任命吏。共同进行管理工作。
科举制度让中国历史以政治智慧取胜,不仅仅靠军事力量来维持。对比罗马、奥斯曼土耳其、蒙古、西班牙等等靠军事手段维系大帝国统治的消亡,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但是,科举的弊端也很明显,尤其是八股文,扼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教条和框框太多,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今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在有些方面,非常相似。很多农村的孩子们,把跳出农门的希望,寄托在高考上。
科举制度还有一些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商人的儿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李白就是因为父亲是商人,才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中国历朝推行“重农抑商”,参加科举多为耕读起家的乡绅,城镇里的商人和工匠不能参加科考,当官的乡绅返老还乡之后,兴资办学。让乡间的教育达到或者超过城镇的教育水平。
彝伦堂位于辟雍以北,元代为崇文阁,明代改为彝伦堂,曾为早期皇帝讲学处。辟雍建成后,此处为藏书室。敬一亭是国子监的三进院落。
国子监里《中国科举制度》展览,通过珍贵文物,再现科举历史,让我触动很大。《国子监原状陈列》,是国子监的功能图。
位于孔庙和国子监夹道内189块“十三经”碑林十分珍贵。完成于乾隆59年。是十三部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那一块块石碑,彰显着古往今来“书生”们的情怀。其规模仅次于西安碑林,是中国第二大碑林。
孔庙里的14座御碑亭,是清朝重大事件的纪录。园内还有国乐表演,每小时表演一次。身着古代服装,乐曲悠扬,舞姿翩迁,让心灵放松坦然。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和萍离开了国子监,4个小时的参观,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在此,特别感谢摄影家陈思先生的推荐,感谢萍的一路介绍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