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在北美安家立业,他们的父母来探亲的也随之越来越多。亲人团聚本是喜事,再加上得以领略异国风光,岂不是喜上加喜?然而,相当多的探亲老人都说,美国来过一次就够了,以后再也不想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耐不住在美国的那份寂寞。
老姜夫妇的例子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的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后,就在离纽约一百多公里的地方买了座房子。小姜想,老爸老妈在大陆教了一辈子书,到现在还只住两小间房,该让他们到美国来享享福了。老姜夫妇初来乍到时,看到这美轮美奂的大房子,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然而新鲜劲一过,他们就渐渐感受到冷清和寂寞。儿子和媳妇一早开车上班去,留下老夫妻在偌大的房子里,干完不多的家务活后,就再也无事可做。打开电视机,说的全是听不懂的英语,看得兴味索然,不如关掉。邻居一家家隔得挺远,难得来往,即使见了面也因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距最近的超市开车要20分钟,他们不会开车,只得困守家中。老俩口就这样镇日坐在沙发上,大眼瞪着小眼发闷。相比之下,他们感到在大陆的蜗居虽小,连转身都不方便,但与众多邻居相处融洽,终日有说有笑,没有寂寞的时候。
小姜发现老爸老妈过得并不开心,于是每个周末都开车,带他们到中国城去,连吃带玩一整天。小姜又打听到附近的一座大商场里,经常有些闲得发慌的中国老人在那里相聚。于是,小姜隔三叉五,早晨上班时把老爸老妈带到那座商场去,晚上下班再把他们接回家。老姜夫妇就象在商场里上班,会友加上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天。这虽说比闷在家里强些,但日子久了还是感到不自然,那商场里的工作人员看起他们的神情仿佛也是怪怪的。老姜夫妇就这样耐着性子呆了下来。半年的签证期将到,儿子要为他们办理延期,他们谢绝了,买了机票回国。
比起老姜夫妇来,老于先生的探亲经历就又差了一大截。小于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地方供职,那里地广人稀,房地产便宜,因此小于买的房子不但大,前庭和后院更是宽阔。老于先生从大陆飞到洛杉矶,儿子接到了他,带他转乘另一班飞机,再坐了四五个小时的汽车才到家。老于先生一路上风尘仆仆,被颠得七荤八素,根本顾不上细看儿子的房子和庭院,只求吃点清爽可口的小菜,好早点休息。不料儿子和媳妇款待他的,全是起司等美式食品。小俩口吃得津津有味,老于先生出于礼貌才勉强尝了一点点。
几天下来,老于先生终于熬不住,要儿子去买些中国食品,譬如豆腐和豆腐乳。老先生以为这两样东西是最普通最便宜的了,这点要求绝不过份。儿子听了却暗暗叫苦,原来这方圆几百里之内连中国人都找不到几个,哪里来的中国食品店?小夫妻俩出来的年头长了,习惯了美式饮食,没有考虑到老爸吃不惯“美食”。没奈何,小于开了四个小时车,才买到些中国食品,包括老爸指名要的豆腐和豆腐乳,再开了四个小时车回家。老于先生没想到儿子花了一整天,只为了去买些在中国随处可觅的东西,搭进去的汽油费还不算。
老于先生的寂寞,比起老姜先生更要加倍。老姜毕竟有老妻相伴,不时还能找几个中国朋友聊聊天。老于先生是孤身一人,儿子和媳妇上了班,他连说话的伴都没有,只好坐困愁城,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简直就象被关在一座坟墓里。好不容易把儿子和媳妇盼回家,吃过晚饭,说不上几句话,儿子和媳妇就又坐到电脑前,忙他们自己的事了,老于先生的寂寞可想而知。大陆的亲戚在电话里羡慕他在美国享洋福,老于却叫苦不迭:“说出来你一定不相信,我在这里吃也吃不好,玩也玩不好,连说话的人都没有,现在同你说话都觉得舌头发硬。我哪里是在享洋福,我是在活受洋罪啊!”难耐的冷清寂寞,加上饮食不适,使老于先生来美不久就萌生了归意。儿子儿媳挽留不住,只得送他打道回府,算起来连来带去竟还不到两个月。
从老姜和老于的探亲经历看来,人同刺猬颇有几分相似。刺猬这种小动物,靠得太近了会相互刺痛,可离得太远了又会觉得冷,因为相互间取不到温暖。中国老人们在大陆高人口密度的环境里生活久了,一下子转到北美地广人稀的环境中,加上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要他们象年轻人那样很快适应,确实是很困难的。怎样让来北美探亲的老人们过得快乐些,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答案,看来两代人都要做出努力。
从子女方面来说,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老人,陪老人拉拉家常,更要帮助老人多了解外界的信息。如果老人不会英文,儿女就要帮助他们尽量利用当地的中文电视、广播和书报。即使在偏远地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卫星天线来接受中文电视节目。
从老人方面来说,应当主动适应北美的生活环境。如果能找到中国老人说说话,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就这一点来说,到华人聚居的大城市来探亲的老人是幸运的。即使到偏远地区探亲,老人也不妨主动找些事情做做,例如种种花卉蔬果、学学英语、乃至练练书法、写写文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难以离群索居。寂寞难耐,难耐寂寞,如何化解寂寞,其实不仅是探亲老人面临的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每个在美华人面前的人生难题呢。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