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回忆起他奶奶在六六年文革时把斋的事。老人家夜里起来不敢开灯,怕人发现,摸着黑儿就着凉水吃了两片窝头片儿,就算封了斋。漆黑的夜色,白发苍苍的老人佝偻着孱弱的身体,坐在临窗的炕沿儿上,一只手拿着盛满凉水的碗,一只手捧着又干又硬的窝头片儿,默默的用残缺的牙齿咀嚼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冬夜里,老人的眼里泛着平和又无比虔诚的目光,她的心中在默念着:“安拉啊!我以最虔诚的心灵来赞颂你的尊贵,我以至顺臣服的行为追求你的喜悦,感谢你的宏恩。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安拉.....”老奶奶和许多老一辈的牛街人用他们执着的坚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宗教信仰产生的力量是何等伟大。有了崇高的信仰,一个人才能精神充实、品质崇高、心灵富饶、坚忍不拔、淸心寡欲、诚实践约。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斋月里要进行整整一个月的斋戒,所以白天不食不饮,晚间开斋时吃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牛街人绝大多数生活比较贫困,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信仰的虔诚。人们总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开斋时的食物尽可能的丰富一些,让把斋的家人吃饱吃好。开斋用的食品大体尊循着生津止渴、味道淸淡又能解饱扛饿的食物。除了茶水是开斋时必需饮用的,甜食、炸食、面食也是不可或缺的。肉食容易引起口渴,米饭极易消化,所以一般不选它们作开斋的食品。老牛街人当年的生活条件普遍不高,各个家庭的贫富差距又有所不同,所以对开斋食品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家里条件好一点儿的,餐桌上的食品就丰盛一些,像烙饼、糕点、排叉、油炸花生米等,条件不好的则简单很多。像前面提到的老奶奶就是一例,过去开斋时吃窝头在牛街几乎比较普遍。
每逢斋月来临的时候,牛街礼拜寺北侧平日紧闭的的掖门会向穆民们开放,在小院的北屋供应开斋时的各种食品。有大顺斋的各种清真糕点、糖火烧、小排叉、绿豆糕、蜜耳朵,还有香油炸的又酥又脆的花生米、开花豆,用白糖和桂花煮好的木樨枣。好在那时候物价不高,各个阶层的人也还能够接受。所以有时母亲也常让我去买一些,全家人适时改善一下。临街的大小店铺一般都会在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出售各种美食。经营人大都也是斋戒的践行者,他们最为理解把斋人的需求,所以他们制售的蜂糕、糖咸卷果、松肉、炸黄鱼,味道鲜美、咸甜适中,颇受欢迎。许多人不仅买给家人,还常常买一些当礼品送给长辈做开斋食用。
封斋满一个月,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阿语:尔代费吐尔)。根据先知穆罕默德的训谕:你们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所以封斋满二十九天后,就要寻看新月,回族中有句谚语“宁封二十九,不封三十天”。意思是如果二十九天时见到新月,就要开斋,如果没有见到则往后顺延一天。回族对开斋节重视的程度相当于汉族人的春节,牛街人把开斋节习惯称作“尔代节”,也叫“大开斋”,是所有回族人特别喜庆的日子。“开斋节”这一天的主要礼仪包括,把斋的人仍要拂晓起床,简单的吃些食品,表示开斋。在外面上班、居住、旅游的牛街人,只要有条件都要返回自己的家里,欢度开斋节。政府也特意为欢度开斋节的穆斯林放假一天。从清晨开始,各家各户都要里里外外打扫卫生,成年男女要到礼拜寺去冲洗沐浴,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戴上雪白的礼拜帽,然后在家里炸油香。这一天往往各家都要炖上一锅牛肉,做很多传统的美食。大街小巷里,到处都飘散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多年或者多日不见的兄弟姐妹、妯娌姑嫂们聚集到一起,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炸好的油香要赶早、趁热送给自己的亲友邻居,你送给我、我送给你,互相传递美好、真诚的祝福。这件光荣的任务一般交给孩子们去完成,大人事先把油香一份一份码放在曾光瓦亮的铜盘子里,然后用白布包袱皮儿兜好,由孩子提着挨家串户送到姥姥家、舅爷爷家、姑奶奶家、娘儿家,常常要往返好几趟。进门要恭恭敬敬的向长辈们问“开斋好”,然后再提着老人们回赠的油香和其他美食,连蹦带跳的跑回家复命。一路上都能见到三三两两、喜气洋洋送油香的孩子们,街头巷尾你都会听见互道:“开斋好”的问候。有些回族人还把油香分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汉族朋友和邻居,甚至把油香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车间、班组,让同事们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
按照教规,这一天还要向礼拜寺交纳应交的课税“菲图尔”(开斋捐),牛街人称为“出散乜贴”,也有叫“公叶儿”的,西北一带的回族人称为“麦子钱”。实际上这也是所有穆斯林应该实践的五功之一,即天课。大家都尽力而为,有“出散”现金的,十元、百元、千元,多少不限。也有“出散”实物的,毛巾、拖鞋、肥皂,各尽所能。往往有些经营实体的商户,干脆就把自己店里经营的商品送到礼拜寺,像鲜牛羊肉、茶叶糕点、布匹鞋袜,这些施舍都是大家心甘情愿的,交给礼拜寺分送给阿訇、乡老们,或用作寺里日常基金或帮困济贫。老牛街人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缴纳“天课”,已经成为数百年来的传统习俗。礼拜寺除了出租部分寺产,收取租金以外,其余就要靠穆斯林们缴纳的“天课”维持运转。在“开斋节”过去以后,民主管理的牛街寺管会把大家“出散”的钱物,一笔一笔抄录在纸上,张贴在清真寺的显著位置,公布于众,即供人监督,又彰显功德。“出散乜贴”的对象也包括聚拢在清真寺门前的穷人乞讨者,这是开斋节当日非常重要的礼仪习俗。“出散”是一种虔诚的自觉行为,在开斋节里尤显重要。回族是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扶贫济困、怜悯贫穷即是老牛街人传统的美德,也是伊斯兰教义的规定。所以每逢开斋节这一天,礼拜寺前都聚满了等待施舍的穷苦穆斯林,即有本街的,也有外地的。老老少少的牛街人都会慷慨解囊,或施舍衣物,或施舍食品,或向众人分散钱财。得到施舍的人不论得到多少,都不会挑肥拣瘦,还要向对方作“都哇”,道“穆巴拉克”。牛街人有着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牛街三条住着一位姓穆的老奶奶,年青时守寡,仅靠出租几间房谋生。但她每天起来的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外面窗台的花盆底下压上几毛钱。每天早晨七、八点钟,都会有一个衣衫褴褛、拄着拐杖的老妇人,颤颤巍巍走进院来,掀开花盆把钱取走。她这样做是为了在施舍老妇人的同时,避免伤害她的自尊。和前面提到的吃窝头就凉水的老奶奶一样,您不觉得老牛街人是多么可敬可爱吗!
开斋节的上午,要在清真寺里进行“会礼”(瓦扎布),这是教法规定的必然义务。牛街所有的穆斯林,不论老少,不分男女,不管把斋的、还是没把斋的,都会潮水般的涌向礼拜寺。礼拜寺的中间的大门洞开,门的两侧,一边悬挂国旗,一边悬挂绿色的星月教旗(不过这一景象如今已成历史)。大家在水房沐浴以后,就纷纷来到礼拜寺的大殿里参加会礼(妇女不参加),有时由于人多,礼拜寺的院子里都会跪满了人,场面极为壮观和隆重。首先由阿訇诵念《古兰经》讲“卧尔兹”(宣讲教义),然后开始礼拜。先礼开斋节的两拜乃玛孜,再礼四拜“余功”乃玛孜。接完“堵哇”后,还要虔诚的诵念“讨白”(忏悔词),会礼结束后,庆祝开斋节的喜庆活动才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在礼拜寺里大家互致“开斋好”、道“色俩目”,然后回到家里开始走亲访友,互赠油香、茶叶或其他美食礼品。有的人家特意请阿訇来家里唸“平安经”,以感谢真主赐福,佑护全家平安。有些人家门前还摆上了争奇斗艳的盆花,平日喜欢操练拳脚的老少爷们儿,也聚集在一起给大家表演摔跤、武术,切磋技艺。售卖各种清真小吃的摊铺前,人头攒动,购销两旺。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游坟也是开斋节期间重要的内容,许多老牛街人会选择会礼之后、赶往先人的墓地祭奠亡人。兄弟姐妹们聚集在一起,请阿訇为已故的亡者诵念《古兰经》。回族人认为,亡故亲人的“罗罕儿”(灵魂)会在斋月里回家探望,开斋节这一天才回到墓地。所以全家人为亡故者祈祷、悼念是很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斋节这个单纯的宗教节日,正在演变成一种传统的民族节日。更可喜的是,许多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朋友们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回族人民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古老的牛街就会敞开胸怀,迎来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和回族一起欢度一年一度的开斋节。不过在我的记忆里,过去老牛街里的开斋节随然人很多,也很热闹,但不像现在这样喧嚣与糟杂,更没有在街道上摆摊设点的集市景象,如今浓厚的商业气息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