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与投资: 成功不可复制

吾言吾所思,君闻君所愿。【声明】仅供交流之用,不作投资建议。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幸存者偏差与投资

牛经沧海

01/05/2017

历史是胜者写的,失败者没有机会去写,就算写了也没有读者。这就是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现实,也是一个常见的逻辑误区。成功(人或事)的光环夺取了过多注意力,事物本质遭到忽略。由于失败的人或事无人问津,往往造成失实而过于乐观的预期。

幸存者偏差在投资领域尤其普遍。私募公募基金通常会不定期关闭一些业绩特差的产品,而业绩优异的品种得以保留巩固,让新的投资人误以为基金的业绩一直靓丽。基金研究的文献不断报道公私基金整体劣于大市,而各个基金的报告却是另一番景象:战胜大市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多少的问题。

有一种低阶经纪人,专门靠冷电话发展客户。元月他致电10100人,每组分别推荐一种股票。二月时分有5个股票表现优异,他致电对应的5组。以此类推,三月还有两组,此时这两组早已确信这个经纪人100%靠谱,同意使用他的服务。至此他完成工作,拿到了公司的佣金,继续忽悠二月三月新的客户,大致如此吧。

当然,多数投资成功的故事确有其事,分享的人本心是利他的。但由于时间地域经济状况千差万别,讲述者的成功往往不可照搬复制,有时候他自己都不可重复。2000年新年爬梯,经一兄弟引荐,有一位富婆愿意聘在下替她操盘,我们也调研了私募基金的可行性。沧海最终放弃了这个用别人的钱生财的机会,正因为自己不敢说是否还能复制过去的业绩。后来事实正明沧海确实未能逃过清盘的命运,应了巴菲特的咒语“潮退,裸泳者毕现。”

股市如此,其他投资也大致如此吧。2009年离开高大上的华尔街,放过好几个项目,打算干点最实实在在的投资:开餐馆。之前已经参投过两家,十分靠谱。当时想把这一家打造成品牌旗舰店,向连锁发展。规模介于第一第二家之间,造价也取在中间。 同样的知名设计师,更好的施工品质。同样的总厨,更优化的菜品。按理有经验,有实力,有规划,应该万无一失吧?结果开业苦撑15个月关张。投资化为泡影,心血付之东流,郁闷了好久好久。总结失败原因,大致归于选址不当。搞笑的的是,我的合伙人最善选址,而在下念书时就参与论证过机场的选址项目,毕业论文正是多目标网络选址分析

马云最近说,要是再创业,他也不可能搞出一个阿里巴巴(大意)。关注过程,切忌过于解读结果,成功多是独立事件,真正的成功不可复制。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