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秘”的部队大院!

说起“大院文化”,有人说北京城本身就是一个“大院”,

故宫---是最完整的“大院儿”

胡同---里面有无数的“大杂院儿”

而部队、机关、这北京特有的“部队大院儿”

形成了北京特有的“大院文化”。

从公主坟一直到北京西山脚下,空军、海军、

通信兵、总后、炮兵、装甲兵、工程兵、

铁道兵等司令部依次排开。

那个年代,除了五棵松的301医院,

差不多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个有哨兵的大门,

那时哨位没今天威严,哨兵身后,

是个绿色的木头岗楼,以备避雨。整条街安静而神秘。

有段时间,老百姓都称这里叫“新北京”

而在这里大院里长大的60后的人们回忆说:

“从小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正宗的北京人,

直到年纪很大了,才知道在大院之外,还有一个‘老北京’。”

部队大院都是统一制式,

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社会,

有自己的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服务社、

礼堂、游泳池、医院、车队、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

培英、育英、群英都是大院的子弟学校。”

这就方便了在大院里一起玩耍,往往一呼百应,

很快就能聚上一群小伙伴一起疯玩,

有时候一群人叫某个小伙伴:“下来玩!!” 整个大院都能听到
玩得晚了各家父母就会开始朝窗外喊:

XXX! 回家啦!大伙才恋恋不舍地散去。

而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

《血色浪漫》到《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这些以青春为主题的影视剧,

都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大院里的生活。

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勾起了几代人的特有回忆,

每大院儿里的孩子都有一波儿带头儿的,

从起过无数爆笑的外号儿开始,打过无数次“仗”收尾;

一起看露天电影、去游泳馆游泳、篮球场打球。。。

也学着穿三接头皮鞋、一身绿军装。

白天黑夜的猫过院子里每个角落。

听着军号声长大,早上听起床号起床;

中午放学到大院的食堂吃饭;

把院里能玩的玩一个遍,能偷的偷一溜够。

“发小儿”间,星星点点的亲疏远近喜怒哀乐,

都热乎许久准备要计较一辈子。

有种所谓“大院儿子弟”的称呼,

纯属外人强加给“院儿派”孩子们的,

院儿里的孩子从没自称过“大院儿子弟”,

只是可能看多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方言、高洋等人用骄傲的口吻高喊:

“干部子弟凶猛,请勿靠近。”

也只是青春的荷尔蒙怎么挥霍也散不掉,

有一种特质不正经,甚至带有一些无耻,

可就是充满着神秘感。

就算这些父母来自五湖四海,多出身贫苦家庭,

但他们的子女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红色贵族文化”

院里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在一起,

爱好相近,志趣相通,童年都在这个“小社会”里。

有人说“大院儿孩子没文化”,

也有人说“胡同串子没见识”。

其实现在看来这种不同难分高低贵贱。

在那个以出身论英雄的年代,又都是不谙世事的二货年龄,

二货孩子们相遇整出些二货是非来也太正常了!

就算到了今天,有人问你家住哪?

你要说住公主坟以及以西一带,

还是会问:“你家部队大院的吧。”

“大院文化”依然影响一代又一代,

城市里小区越来越大,

人心里装的欲望也越来越多。

昔日的哥们伙伴早已不见了踪影,

只剩下一幕幕的欢乐童年留在脑海里。

当年,总觉的时间好像无穷无尽,

每一天玩完回家总有个第二天可以接着玩。

曾经是那样真实而持久的存在,

只剩下眼前的老楼房们默默的向我证明,

那一切确实存在过

曾经有过那样一种生活,

是活生生的充满欢乐的真实生活!它叫作:北京的大院。 

从公主坟到玉泉路,约10公里。如今已经是长安街延长线,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是中国重兵驻守之地。

熙攘繁华,车水马龙。

安静而神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