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新年,每个人的年轮又多了一圈。这几天,如皋市民余慧把30多年来的全家福整理出来,引发一片感慨。时间都去哪了?一转眼,孩子大了,父母也老了。在余慧眼里,时间,融化在孩子的欢笑里,流淌进父母的皱纹里,也被她“埋”进一张张全家福里。(昨日《澎湃新闻》)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感觉,明明生活越来越好,但过年的氛围却似乎越来越寡淡。对一些人而言,回家过年,很多时候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再或者,一副“某某好辛苦的节奏”,白天打麻将,晚上斗地主。因此,春节几天假期一过,恍然发现,自己好像过了个假年。其实,年并不假,只是过的人没有把时间花对地方。而如余慧般每年拍张全家福,就能把年味留住。
之所以会感觉年味变淡,原因大抵有二。其一,在物质匮乏时代,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过去主要是吃的盛宴,今天,吃反而成了一种负担。这个内涵一旦被抽离,春节的意义就折损了大半。其二,既然吃的内涵退居幕后,春节团圆的意义就该愈发凸显。但是很明显,很多人对这一转变尚不适应,“青黄不接”之下,春节自然乏味,也就过得百无聊赖了。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时下,过去我们熟悉的东西正在以旧换新,传统的春节也不例外,这本身没有什么可惜,但旧物件原本支撑了一些意义,那些意义现在需要我们一点点去重建。白云苍狗,时间不舍昼夜。一张全家福,或许留不住时间,但却是意义之网上的一纵,或者一横,可以凝聚家庭的共同记忆,为我们的情感来一次结绳记事。
据报道,美国亚特兰大一家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胜于学业事业上的成就。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毫无疑问,在某些特殊时刻拍一张全家福,不啻为收集家庭故事和回忆的绝佳打开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30年前囿于条件,拍全家福不是那么容易的话,那如今,只要有心,拍全家福的难度系数降低了不少。只要人齐,不用数码相机,自拍杆一架,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颇为可惜的是,明明现在方便了不少,不少人却在春节等家人团聚的重要日子里,忘掉了拍全家福这样的仪式,可以带来的满足与意义。
天地不言而四时行焉。其实,不用30年,两三年就能管窥人事代谢,看到一段往来古今。前年春节,一家人拍全家福,同框的多了一位新成员:我新婚的妻子。今年春节再拍全家福,搂在怀里的小儿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左顾右盼。当然,全家福不能只存在内存卡里,还得冲洗出来装裱,以供观瞻与惦念。
这不,这个春节拍完全家福后,二姐就对我耳语,别光顾拍照,不顾洗照片,给我寄上一份。我知道她的意思,全家福放在手机里,和冲洗出来放在阳光下,这是两码事。如果说拍全家福是一种仪式,那日后在静好的岁月里,端详那些照片,则不啻打开了重温那场仪式的隐秘通道,看到那一帧帧画面,就能无比确定:一家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