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去上海博物馆正好赶上明清贸易瓷特展,展品是从故宫和上博藏品中遴选出来的一百六十余件外销瓷精品。外销瓷=贸易瓷,前者是咱们的说法,咱们卖方,卖到外国去的;后者是西方的说法,他们是买方,是经过贸易买到的。
陶瓷陶瓷,虽然现在是一个词汇,但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艺,区别老大了。陶器的原料是黏土,瓷器是高岭土;前者的烧造温度低于1000度,后者要高于1200度。别小看这200度的温差,可没那么容易实现。不知道哪位智慧的先人,在怎样的机缘下化土成金,开启了中国伟大的瓷器时代。
在十七世纪以前,欧洲人只能生产釉陶,强度非常低。在漫长的几百年间,老外们以拥有、陈设中国瓷器为荣。瓷器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有钱人的奢侈品。为了获得这么精美的宝贝,他们不得不漂洋万里过海来到中国买。前些年复制的哥德堡号,它的本尊在航行2年、都到家门口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沉了,船上的丝绸、茶叶就此都报废,仅仅靠打捞上来的瓷器就弥补了整个航行的亏空,还剩下不少利润。
中国陶瓷已大量销往海外至迟从唐代已经开始了(印尼一礁石旁发现一唐代载有瓷器的沉船,黑石号)。宋元时期,贸易陶瓷的烧造窑场遍布东南沿海(南宋初期的南海一号)。明清两代,陶瓷贸易持续繁荣,其中最主要的产地在江西景德镇,还有福建漳州、德化等。明代中期以前,中国陶瓷的主要外销市场在东亚、东南亚及中东一带,明代晚期,开始大量销往欧洲与美洲。 从1567至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银总量保守估计大约为3亿三千五两,相当于当时世界生成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中国对陶瓷业的垄断终结于一个叫佩里·昂特雷科莱的洋和尚。他于1712年开始卧底于景德镇,花了7年时间终于弄到“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以及全套烧造工艺,彻底破解了这个困扰欧洲的千年谜团。自此,欧洲瓷器后来“居上”,他们标准化生产,又有创新,骨质瓷就是其中一例。
该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销往东南亚、西亚、日本以及欧洲的瓷器,揭示了中国瓷器在这些地区的流通与使用,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喜好与审美趣味。清代,西方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在瓷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展品也以外销欧美的器物为主,很多制品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反映了当时贸易瓷器的时代变迁。
因为要销往国外,就会投买家所好,在设计风格上杂糅异国情调和西洋元素,呈现出或中西合璧或很异域的风貌。在样式上多采用现在所谓的“来样加工”方式烧造,一般分为三种:中国式样、中国题材、外国风格;中国式样、外国题材或外国式样、中国题材;外国式样、外国题材。
当年运出去的外销瓷质量不一,又因为量太大,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贵。这几年行情见涨,都是国人自己推高的。
清雍正 景德镇青花花卉纹双耳四足汤盆 (1723~1735)
明
明弘治-正德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双凤纹盘
景德镇窑青花轮花卉绶带耳葫芦扁瓶 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
销往日本
销往西方
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水禽图盘 明万历-天启(1573-1627年)
明晚期 漳州窑红绿彩阿拉伯文盘 (1522~1644)
景德镇窑红地描金青花缠枝番莲纹碗(一对 ) 明嘉靖(1522-1566年)
清朝
清乾隆 景德镇窑广彩人物图执壶 (1736~1795),这种画风当时国内肯定不能卖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镂空人物图带托盘果篮 (1622~1722)
清雍正 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菊瓣壁瓶 (1723~1735)
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双柄花口盘 清雍正(1723-1735年)
清乾隆 景德镇窑广彩开光花卉人物图折沿盆 (1736~1795)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图板-2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
清乾隆 景德镇窑广彩折枝花果纹镂空花口盘 (1736~1795)
景德镇窑青花镂空山水楼阁图盘 清嘉庆-道光(1796-1850年)
欢迎评论交流
转帖